《穿越贾母乱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贾母乱红楼-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啊,是啊!”

    “敖儿没意思,就想来找娘”

    “怎么会没意思呢?没去找你的小伙伴吗?”

    “娘”贾敖纠结了一下下,就把他一直以来的疑惑问了出来,“娘亲,我的那些朋友总是被家里逼着学习,就是家中的兄长也是学习忙碌,孩儿怎么就不用啊?”

    史诗儿心里咯噔了一下,正想着怎么说毕竟贾玫在这儿呢。不是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女儿,只是有些事情知道越少的越好,也许不是故意,万一泄露出去了呢?

    贾敖是她给贾家子孙后代留下大底牌,越少的人知道越好,也许自己是利用了贾敖,但是这对贾敖来说也是是福非祸,人命如草芥,所以有强大的力量这对贾敖来说是好事,至少不用担心被人弄死。再说了以后贾家有灵根的人都修仙,也就没有什么寂寞不寂寞了。

    至于说读书什么的,等到贾敖筑基之后,这些书他扫一眼就能背会吃透,不用花费时间去学,以后贾家这些孩子的学识,贾敖肯定是拔头筹的。

    索性话头儿被贾玫接了过去,“我也不用怎么学啊?”

    史诗儿无奈吐槽,你吃了七窍丹之后,智力直接碾压你的兄长,贾赦他们加起来都比不过你一个,你那哪里是我们不管你学不学,分明是给你找不到老师了好不好?

    最开始就是张氏交,她每天都没有什么事儿干,虽说刚嫁进来时好生忙活,等到学会了之后,人也就很轻松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史诗儿就让张氏教贾玫,一来培养培养感情,二来张氏的学识也是相当不错的。

    结果过了一年,张氏死活不教了,教不了了,贾玫把她肚子里那点墨水儿都给掏空了。

    只好让贾赦他们几个排班儿教,毕竟他们很忙,结果过了一年半载的,贾赦他们更忙了,自己总是见不到影儿,一问之下,自己知道了答案,教贾玫他们压力太大,学的太快太好,他们也hold不住了。

    弄得贾代善是哈哈大笑,又是哀叹惋惜。笑的是贾玫天资妖孽,冰雪聪明,哀的是悄悄是个女儿身。

    最后史诗儿想,自己教吧。就这样的找个比贾家众人还要好的老师那是不现实的,这样的女先生没有,男的又不可能来教贾玫一个小丫头,只能是自己上了。

    结果自己一直很忙,只能趁着闲暇时光,给贾玫上课。结果这两个小的一直闲的很。

    “想学吗?”

    “想”贾敖很认真,他真的想知道什么是学习。

    “嗯,很有意思的。”贾玫点点头。

    史诗儿只感觉心都软了,好孩子,这么喜欢学习……

第132章() 
“聊什么呢?这么开心?”贾代善乐呵的走了进来,“看你们的娘亲眼里都带着笑。”说着,摸了摸两个小人儿的脑袋。

    “爹爹”

    “爹爹”

    两声脆脆的声音,叫的贾代善心都软了,“跟爹爹说说,你们娘三个在说什么?”

    “娘说以后教我学习”

    “嗯,娘说让我学习,真是太好了!”

    “哦?”对于贾玫贾代善没有什么好说的,自己这个小女儿天资着实让人羡慕,自己听到贾赦他们逃跑的事儿也是对贾玫又是惋惜又是赞叹。

    至于贾敖,他还真没想到自己这小儿子这么大了,还没学习。不过出于对史诗儿的信任,他也没说什么,一会儿问问就好了,怎么着史诗儿也不可能坑自己的儿子。

    许是贾代善一直都忙得紧,两个小人儿也是很少见到父亲,这回可是嘚着了,怎么也得多缠一会儿。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两个孩子,贾代善也是把疑惑问了出来,“怎么敖儿没有学习啊?”

    “简单的学了,字也认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我就等你忙完了安排呢。”

    “怎么个意思?还得等我亲自安排。”

    史诗儿知道自己原先的打算算是出了点儿意外,不过也没什么,也许敖儿现在不会有筑基之后那般强悍,但也差的不算多。

    “我想着等你忙完亲自给敖儿寻个大儒师傅。敖儿的天资……”说到这里史诗儿故意停顿了一下,随后整个人都看似懒散的斜坐在椅子上,“拉玫儿一条街啊!”

    “拉玫儿一条街?”贾代善快速的复述了一遍,不会吧……

    “没错”看着贾代善史诗儿狠狠地点了点头,“玫儿也只是天才罢了,敖儿是天才中的妖孽。”

    良久……“咕”贾代善咽了咽唾沫,手指微颤,“敖儿,敖儿他……”

    “嗯,就是这样,所以我只是把基础教给了敖儿,其他的我不敢教,我也不敢乱找老师去教,只能等你……”

    没有任何疑意的,贾代善激动的满屋子里乱走,难道是天佑我们贾家,让我们贾家出了一个如此聪慧的麟儿。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贾代善还是找到了贾代化,两个人一个教一个考,他们真是第一次见到什么叫做过目不忘?什么叫做一目十行?什么叫做举一反三?什么叫做悟性极强?什么叫做聪慧异常?

    不到两个时辰,他们也不考了,史诗儿说的没错,这样的孩子要是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就是埋没了一个真正的天才。

    打发走了贾敖,两个人合计来合计去,把自己所认识的人翻过来到过去,最后定下了国子监的李祭酒,一个专心做学问,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大儒。

    定下后,两个人就是好生润笔,写下了拜帖,详细的说了下贾敖的情况,并以一个慈父的心肠说明自己是如何的怕耽误自己儿子的天分,最后说如果祭酒不信,可亲自考察,如果不符实情,贾家愿承担一切后果。

    李祭酒刚接到贾家的拜帖还很是差异,两家并没有多大的交集。只是看到帖子的内容,李祭酒心中一片火热。

    其实越是大儒,学问越是高深,他们越怕找不到学生传承自己的衣钵。资质低的只能学个一知半解传承不了,资质高的偏偏又太难得。

    尤其是一些书香世家,这样的家族里的族学老师都是名人,都是一些族中不愿做官,安心做学问的人担任老师。所以可想而知,这漏单的天才能有多少。

    虽说他名气比较大不用害怕这个,但鬼知道来拜师的是不是真心求学的。

    对于帖子里说的他是有怀疑的,如此妖孽的天资他还真没怎么见过,但是帖子最后的话又是让他相信,甭管嘴上怎么花花,拉出来溜溜就什么都清楚了。

    心里有了期待,李祭酒回了书信一封……

第133章拜师() 
次日,贾代善是好生整理了一番,拿着六礼,带着贾敖就出门了。

    李府

    李祭酒高坐大堂,等着贾家来人,堂里除了自己的弟子儿女,也没有旁的人,毕竟今个儿主要是考教,不是真正的收徒。

    与贾代善见过礼后,李祭酒就把目光转向了贾敖,“汝就是贾敖?”

    “回先生的话,小子就是贾敖。”

    “老夫可还没说收你为徒啊?”

    “小子有信心通过先生的考教,娘亲说过,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在值得尊敬爱戴相信的人面前,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说空话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说过谦的话来显示自己有多么的谦逊,很多时候直来直往才能真正的得到良师益友。”

    “哦?”李祭酒还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说法,不过就他本人而言,他也喜欢在自己面前不卑不亢,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人。不自觉的,他就对贾家众人有了好感。

    不过该考教的还是要有的,“那你什么时候会说假话空话呢?一面求真一面说假,这可不是君子所为啊!”

    “娘亲说过,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大丈夫立于世自然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忍让,只是这世上不只有君子,还有小人。对于君子,自然小子也是君子,对于小人,自然不需要如此。小人若是良久礼义廉耻那也就不是小人了。”

    “嗯”李祭酒对此回答还是很满意的,说到底他本就不是什么酸儒,虽说他一直专研学问,但他身上的官位也是实打实的,他能有今天,可不是满嘴的仁义道德就可以的,谁也不是圣人,说到底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以德报怨呢?这样爱憎分明的性子反而更能使他欢喜。

    “可曾读过什么书?”

    “回先生的话,小子只是读过《三字经》《千字文》还有《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解?”

    “几个爱好相同的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孔圣人此言令人敬佩不已,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何解?”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圣人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娘亲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嗯”李祭酒是真的满意了,甭管贾敖他看得书是多也好少也罢,这对书中知识的见解的确是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那句尽信书不如无书,更是让他欣喜,他本身就是一个官员,若真的都按照书本上说的那样做,他早就被人吃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这六礼老夫就收下了,七日后举办拜师宴。”

    “学生见过老师”贾敖执弟子之礼,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今天起,他就多了一个老师,也是一个父亲。

    “多谢李大人如此看重小儿,这是犬子的福气。”贾代善很激动,贾赦他们再怎么样也只是名士,而贾敖以后会是一名真正的大儒……

第134章贾玫学医() 
贾敖是被贾代善给安排妥当了,只是家里就剩下了一个无所事事的小姑娘,贾玫无聊啊,往史诗儿这里是跑的更勤了。

    “娘,玫儿来看你了。”

    “就无聊成这个样子?”

    “娘”贾玫抱着史诗儿的手臂摇啊摇,“娘,你不是说要教玫儿的吗?玫儿还想着和娘学习呢?”

    “哦”史诗儿也来了兴趣,“那你想学什么呢?”

    “我……”

    “对啊!你想和娘说些什么呢?只是琴棋书画,那也就不需要娘亲自来教了。”

    “这?”贾玫用手指敲了敲脑袋,“玫儿还没有想过啊”

    “那你现在想,你以后可是要成为当家主母的,琴棋书画不需要多么多么精通的。”

    “那……管家?”贾玫歪了歪头,说出了一个自己经常听到的词汇。

    “你若是想管家就去找你的嫂嫂好了。”

    “可是嫂嫂教的玫儿都会了啊!”

    “会了?你大嫂教你了?”这点史诗儿还真不清楚,她最开始让张氏教贾玫没想到张氏会教管家,不过想想也是,古代女人要学的东西里,管家可是大头中的大头。

    “大嫂说她会的都教给玫儿了。”

    “既然你都会了,那你要学什么?”

    “娘,玫儿想和娘学医,好不好?”

    “学医?”史诗儿眼睛一亮,没错的,可以学医,要是一个女人懂了医术,那在宅斗上吃亏就会少了,哪怕是个单纯的最基本的保护自己也能做到了。

    “成,明天吧!娘准备准备,明天你就和娘学医。”

    “嗯”贾玫点了点可爱的小脑袋,“娘,医术好学吗?为什么我看到的大夫总是白胡子的,像娘这般年轻的少之又少。”

    “呃……”史诗儿也被问住了。为什么说中医越老越值钱,是因为经验,没有足够的样本实证来给理论的纠偏,反思得失,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提高,最终纸上得来终不觉浅。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医越老越好这种观点并不成立。也许经验什么的年老的丰富些,但也不能说这个观点就是正确的。

    在史诗儿看来,这就是人们总爱看重资质和资历的缘故,而总是刻意忽视其他。

    其实这就是一种争斗的产物,那就是资历和资质。人们总觉得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不愿意去相信年轻人。

    就看那些当官儿的,就是后世也是一样的,身居高位的,年龄普遍都不是很小了。

    而且资历看得有多么严重?就像一个年老的人一下子取得了大的成就,人们会说是这个人该得的,大家都会敬佩。

    但要是一个年轻人,大家会怀疑这种成就是否真实,嫉妒的也会多,年长的看不下去打压的也多,反正会生出不小的波澜。就是现代亦如是更何况是古代。

    “世人皆愚昧,总是把年老当做资本,年老的一定比年少的强这是不对的。这是整个社会的一种病态的观点,岂不知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学到手里的,学会自己的,才是真的。”

    贾玫眨巴眨巴眼睛,“娘,我没听懂。”

    “呃…”史诗儿嘴角抽了抽,自己好像回答的有些驴唇不对马嘴,只是她怎么可能承认自己错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