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贾母乱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贾母乱红楼-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13章后续影响() 
张氏的回家在整个京城引起了轰动,这不是现代,岳父岳母的地位没有那般高,这样的出嫁女时不时能回娘家的,真的是少的不能再少了。

    先不说张氏的小日子引起了整个京城贵妇的侧目,就是她传出来的史诗儿疼爱女儿的话也是让人听之就不得不叹息。

    在这样的古代,有多少个女人能说自己会这般疼爱自己的女儿,除了极少数只和女儿相依为命的,剩下的爱也多是给了儿子吧!

    可以说史诗儿的一番慈母之心,不只是让女人沉默了,就是男人也沉默了。沉默过后,除了自我的反思,就剩下了对贾代善的羡慕嫉妒恨,如此妻子,不说别人,就是自己得了,也会做到一双人啊!

    贾敏听到了信儿,更是扑倒在徒文杰怀里,狠狠地哭了一场,弄得徒文杰也是不解,“娘子有此母,和该高兴才是,怎么哭了?”

    “哭女儿的命,哭自己的愧。”

    弄得徒文杰也是无话可说,只得哄着,“以后我也时不时带你回趟娘家可好?”

    徒文杰说这话是真心的,一方面他也是心疼贾敏如此,另一方面他本人也是有点儿把贾代善他两个当做父母看待的。这才会如此答复。

    贾敏看着徒文杰,“好。母亲那里有着武功功法,我也求求母亲。”

    “这?不可!不可!”徒文杰大吃一惊。要知道古代对于技术秘方的看重和私藏,让自己的岳母把她会的传承武功传给自己就是昝越了。

    “无碍的,娘不会在乎的。”

    “这也……”

    “哇……”孩子的哭声打断了两个人的谈话,贾敏忙着去哄孩子,不想着去接徒文杰的话了。

    牛府

    当牛夫人听到此事的时候,也是真的流泪了。她本人就是极疼爱自己的女儿的,要不然也不会把贾牛氏养成那般性子。

    当初她也想改改自己女儿的性子的,只是没想到会成为贾家的儿媳,牛夫人也就没特意去改牛氏的性子了,这样的性子作为二儿媳妇会更好一些的。

    只是她没想到史诗儿会如此的开明,她知道也明白,也许过了两年,自己的女儿也能够时不时的回家住住。

    心里高兴,更是为史诗儿的那般慈母之心感动,牛夫人也叫来了自己的媳妇,“都嫁进牛家多年了,没有什么功劳也是有苦劳的,什么金银珠宝古玩字画也就省了,你们就都轮着回娘家住几天吧!”

    不说牛氏的这几个媳妇有多么的欢喜,本来听到张氏的事儿前儿,她们还是羡慕的,只是没想到转眼这事儿就让自己摊上了。

    一个个感激涕零的,道了谢,就离开了。

    牛家的反应就像是打开了一个闸口,不知有多少人家觉得自己的媳妇不错给放了假,就是有不少的人家也是念念不忘史诗儿的好,头儿是谁起的,她们都是知道的。

    渐渐的由京城投向全国,全国的女儿媳妇嫡妻的地位都上升了一大截,更是意外的史诗儿有了不少暗中支持的人。

    只是谁也没想到,慢慢的这样的事儿成为了一种习俗,更成了一个标准。一个媳妇好不好,看看能不能回娘家?一个婆婆好不好,看看放不放媳妇回娘家?婆媳关系好不好,看看媳妇回几次娘家?女人的名声除了原来的,又是加上了一项——回娘家。

第114章张氏有孕() 
不提以后,就说现在。自从张氏回家以后,贾府的门槛就要被媒婆给踏破了。

    论京城最好婆婆是谁,史诗儿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再说了贾家的身份那也是很不错的,那还等什么,拿下,拿下。

    对于接待媒婆这件事儿,累是累了点儿,不过史诗儿可没有打算得罪媒婆的意思,万一哪天会被坑了呢?

    从媒婆的资料再结合自己的情报里挑挑捡捡,史诗儿也就把小四的未婚妻给定下了。不是书香世家的,是个武将世家的,不是什么大官儿,那也是世代忠良。

    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张氏的小日子现在过的也是美美哒。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多。

    这天,张氏懒洋洋的瘫在椅子上不想动弹,奶嬷嬷进来了就是有些皱眉,“太太是个好的,奶奶更是得注意了。太太刚是有了那么大的恩德,奶奶就这样懒散,可是不行的。”

    “知道了!”知道自己的奶嬷嬷是真心为自己着想,张氏也没有怪罪的意思,只是自己也有了反思,难道我最近挺懒散的,挺过分?

    仔细这么一寻思,还真是。只是,自己的确是感觉累了,很是疲乏啊!

    张氏眉头紧缩,这种情况自己好像是有印象的,是什么了的?

    看着自己从小带大的小姐,回了自己知道了这三个字后,就一直皱紧眉头,嬷嬷也是心疼,“小姐这是怎么了?这日子是顶不错的,怎么还这般呢?”

    “啊?”张氏回了神儿,“没有什么不满,我也感到很幸福,只是…?”

    张氏又陷入了沉思,婆婆?娘亲?张氏终于想起来了,她的婆婆有过这样的事情,之后是生下了七弟。

    张氏狂喜,再想一下,自己这个月的小日子没有来。心里已是确认了七分,遂是冲着嬷嬷说道,“嬷嬷,我这个月的月事没有来,现在我的情况又和娘怀七弟时相似,你看?”

    “什么?”嬷嬷直接眼睛瞪得老大,差不多了。“可是要叫太医?”

    “不用了。娘的医术就是顶顶好的,要是出去叫了太医,娘会不高兴的。”

    “可是?”嬷嬷提出了质疑,“虚惊一场可是不好的。”

    “不是已经确认的差不多了吗?我的运气不会就那么差,再说了就算娘虚惊一场也不会对我怎么样的。”

    “还是不把握,奶奶已经嫁进来两年了。这孕事没人提还好,万一虚晃了一下,就不好了。”

    “嬷嬷的心意我领了,那我们该怎么办?”

    “再等等,等到孕事的反应再多一些,也好万无一失。”

    “可?嬷嬷,我听说孕事是有不少忌讳的。我该怎么避?这孩子是我好不容易盼来的,可不想有一丁点儿的损害。”

    “哎呦我的小姐啊,这贾家哪能有什么伤害到你啊?”嬷嬷也是急了。

    “娘也定是急着抱孙子的,哪怕是往后推一个月,我这心也是有些不安啊!”

    嬷嬷没有说话,即使自己忠于小姐,但是对于史诗儿这样的婆婆,她无法去劝告张氏要如何如何了。

    “就这样吧!要是这次不是,也让娘给我看看,娘的医术我还是信得过的。”

    “那奶奶?”你现在要干什么?

    “我现在很是疲乏,想休息。”

    “那老奴就先退下了。”

    “嗯。”

第115章书楼() 
有些时候有些事儿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张氏还没有下定决心如何如何,她当晚就孕吐了。

    史诗儿给把的脉,知道自己要当奶奶了,心里也是乐呵的紧,“你就好好休息吧!家里的事儿不用操心。家我先管着,等你都利索了再说。”

    “娘,媳妇没什么的。怎敢劳烦娘呢?”这要是旁的人家,这两句下来就是宅斗了,只是在贾家,张氏是真知道史诗儿很不耐烦管家的,只是牛氏还撑不起来。

    “过些日子牛氏就明白了,娘就轻松了。你现在就开开心心的好好养胎就行。不用拘着自己,想冲着赦儿发脾气就发,想回娘家就回,保持心情。知道了吗?”

    “娘”张氏感动极了,这样的婆婆,就是亲娘又能如何呢?

    “我先走了,你就好好休息吧!一会儿我把注意的东西写在纸上给你送来,你现在先在屋里躺着吧,想吃什么都去叫人去做去买。”

    “知道了,娘。”

    “诶,我先走了。”

    史诗儿脚步轻快地走了,两世加起来的年龄也不小了,直到今天才做了奶奶,心里是乐呵的不行。都说隔辈亲,以前是不明白,现在一想到了,就止不住的欢喜,比着贾赦他们更甚。

    贾赦已经要乐疯了,虽说是一直安慰着张氏,可他自己就真的一点儿也不在乎吗?现在他是连连去推一个个请帖聚会,他明天可是要去陪妻子去。

    贾代善心里也是喜庆,自己可是要有孙子了。人是去了书房,一个个拜帖写来,明天就要四处走走,你有没有孙子?没有啊!我就要有了。想想一个个老友羡慕的眼神儿,他就忍不住的得意。

    整个贾府都是喜庆的,嫡长孙啊!赏钱可是不少的,贾家的人丁可是越发的兴旺了。

    次日

    都按着计划各自的走了,就连贾政他们都没能赦免,弄得史诗儿是哭笑不得,这有什么好四处炫耀的,别的人家没有吗?

    不过看着贾赦贾政这几个孩子的感情很是深厚,史诗儿也是舒了一口气。一直以来,对于孩子们的关系感情都是她最头疼的事儿,她一直都怕自己处理不好这些,不过现在看到他们如此,自己也是放心了。

    亲家张府那边也给了信儿,弄得张林氏含着眼泪,直喊着菩萨保佑,自己的女儿总算是有了。

    过了几天,兴奋劲儿是下去了,理智也一个个的回炉了。各自想想自己这几天干的事儿,也是一个个哭笑不得的。

    贾家的一切又回到了正轨,除了更加的小心和谨慎。

    书房里

    “爹”贾赦拱手行礼。

    “何事?”

    “爹,赦儿最近心情愉悦,更是想着为自己未出世的孩子积积福抱。”

    “那你准备如何?”

    “孩儿体谅那些寒门子弟读书不易,想着办一个书楼,用家里的藏书做些好事儿。”

    “有计划了?”

    “进入书楼需要交两文钱的读书费。书可外借,并用市价的一半儿来收这些读书人的手抄书。还可以贩卖,我们贾家提供笔墨纸砚。长此以往,不仅我们贾家得到了名声,书生们得到了实惠,还能够盈利,只是前期投入大了些。”

    “可。”只是低头寻思了一会儿,贾代善就欣然同意了,互惠互利又有何不可为的呢,“我们贾家的姻亲可都是书香世家。”

    贾赦开始时冷不丁没有缓过来,紧接着心里就是狂喜,要做就要做大,遂激动道,“孩儿明白了。”

    “去吧!”

    “孩儿告退。”

第116章舆论战() 
贾赦是跑断了腿儿,终于在之后的某天,书楼建成了。

    在书楼外竖着一个大大的规则板报,贾家的报纸也跟着发力宣传,在三月的那天,贾家的书楼正式开业。

    书楼前

    贾赦也是显得意气风发,他懂得家里的意思,他并不需要功名。

    在刚刚知道的时候,他理解归理解,心里也是有些不舒服的。士农工商,作为一个男儿,他却不能够建功立业。

    但是今天,他却心里又有了一种感觉,这样子做个名士也是不错的嘛!

    再次的讲好了规距,书楼开门了。一个个读书人都走了进来。有豪门也有寒门。

    毕竟贾家的这几个姻亲都不是简单的,名头儿还是蛮大的,来看看有什么好的书籍也是很正常的,都是读书人,能够多读几本书也是好的。

    不是所有的世家子弟把眼睛长到脑门上,也是有不少的如玉君子的,原著里的林如海就是一个例子,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至于说寒门子弟,能有这么多的书读,乐都要乐死了,哪里还在乎其他的什么。就是有的还带来了馍馍,这是准备整天的泡在书楼了。

    一看到开门了,自是一窝蜂的往里挤,这么多的人哪里还计较什么读书人的丰度。人这么多,不快点儿书楼里可就没地方了。

    把一切事情都交代好,贾赦就施施然的飘回了家中,现在家里还是蛮需要自己的。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外面的风言风语是越来越严重了。什么贾家的沽名钓誉了?什么贾家不安好心啦?总之贾家办书楼这件事儿就是不单纯。

    本来开始时大家也没有当回事儿,但是当越来越多的读书人站起来说什么贾家贾家如何如何,事情就大条了。

    很明显的有人在针对贾家,就算是最后贾家把名声都给洗白了,贾家的这件事儿一样会扎在人们的心里,建书楼的名声就会有了瑕疵。贾家的名声亦是如此。

    整个贾家最近就跟是过山车似的,刚刚飞入云端,就极速下滑。贾家的男人最近都愁坏了,贾赦也是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儿。

    眼见着贾代善他们焦头烂额的,几天没弄出对策,史诗儿也是坐不住了。

    其实这种事儿史诗儿会比贾代善他们拿手,原因也是简单的很,21世纪舆论战不要太多的好不好。

    古代和现代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就是有个愚民政策。古代的百姓年老还行,至少年老成精,但是年轻人就很容易被舆论领导了。

    就是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百姓们还总是被舆论领导,更何况是古代。百姓们单纯一根筋,领导舆论不要太简单啊!

    尤其是读书人的言论,在百姓眼里读书人的地位太高了,就算是事情平息了,因为有过读书人的掺与,这件事就会在百姓心里留下痕迹的。贾家的名声会有影响的。

    至于说贾氏报刊,都是同属于贾家的产业,舆论引领还是没那么容易的,毕竟百姓不认字的太多了。

第117章我懂() 
一切如计划进行,从开始自黑到报纸刊登再到报纸监测部门确立,事情一直发展的都很顺利,贾家还有皇家,都成为此次事件的受益人。

    现在,贾家风头正胜,也许百姓不是很明白贾家到底做过什么好事,但是一旦有人喷贾家如何如何,一定会引起百姓们的愤慨。

    是个人就会反感自己被人利用,当百姓反省过来自己被人当了刀使,那一瞬间的愧疚就会把自己给淹没,他们自然也会想着补偿,这个时候,无论是谁对贾家下手,谁家的名声就别想再要了。

    史诗儿的生活又一次的恢复了正轨,平平静静的小日子,虽说平淡了一些,但对比外面的纷纷扰扰,她更喜欢现在。

    正在这里剪着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