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女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女医-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和,封坟了。”子初掩住了心头尖锥似的痛楚,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稳,她撇过了头,有些于心不忍。

    余阿和手中握着那柄唯一的铲子,蹲在坑里迟迟不愿起身,子初何尝不知,阿和实在是舍不得,若是封坟了,那便真的成了天人永隔!这是养了他十多年的老人,更胜似亲人。

    余阿和将头埋在两膝上,另一只空着的手抓着卷住婆婆尸体的草席,松了又紧。

    “婆婆不会离开我们的,她一直都在……一直在这里。”子初目光闪了闪,宽慰道,然后把余阿和拉起:“封了吧。”

    余阿和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他的眼白是通红的,眼皮仍然肿着,忍了一个晚上,终究忍不住最后的发泄。

    这时候,朝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露出了三分之一的橙红,半边天空都被映成了绯色,灰白的云朵仿佛浸入了染缸,悉数变色。

    直到红彤彤的火球整个爬到了半空,婆婆的坟头终于变成了一座小土丘。

    两人埋了苏婆婆,便赶回村子里,收拾了所有的东西,锁了家门,坐上马车离开了明水村,马车缓缓顺着田间的车道往京城内驶去,子初撩起车窗的帘子,回头留恋了最后一眼。

    灰墙黑瓦,土黄色歪歪斜斜的小泥道,排排的高大树木秃着枝桠,一只只鸟窝清晰可见,却也与他们越来越远,这个给了她关爱和家的地方……此生不忘。

    马车笃笃笃地前行,在京城的仁安医馆停了下来,子初一身纯粹的白,没有半分多余的修饰,同余阿和一起,她把车上的行囊都搬了下来,直接挪入了医馆里,以后,这里便是他们栖身之地。

    由于苏婆婆和子初两人的意外出事,仁安医馆也几天没有开诊了,不过,两个药童还是每日都看守着医馆,陆续为一些病患提供药草。

    子初和余阿和这一出现,两人顿时眼睛一亮,立刻抛下了手头的活出来给他们安置行囊,一前一后还一边碎碎念道:“小初姐,阿和哥,你们总算是回来啦!”先说话之人十五岁,个头矮小,却很精壮,头发梳理地一丝不苟,双眸晶亮。

    “就是就是,这两天也不知怎的,好些个人都身体不适,好像得了疫病似的,接二连三上门求诊,可惜你们两个都不见人影。”搭话的药童比前面一人稍微年长几个月,脑门宽大,身子细瘦,长得十分可亲,也讨人喜欢。他说完还抖了抖肩膀,好像生怕自己也得了这个怪病。

    子初颔首,问道:“可是症状均为一致?”

    两个药童齐齐点头,大脑袋的还说:“听说都是发热,有些人还昏迷不醒,有一家子的都一块儿得病了的,哎呦,真是邪门的很,赶着一并了。”

    余阿和的注意渐渐被转移,暂时抛开了伤感的情绪,吃惊道:“那可不就是疫毒?”

    两个药童眼睛瞪得老大,相继呢喃道:“那可咋办,眼见着三日之内就不少户人家都出现相同的症状,不出十日,整个京城的人都要得病了!”

    子初思索了一番,相对于他们几个,她丝毫也不慌乱。

    她正要说话,余光一瞟,再一扭头,看到医馆之外一群身着清一色白衣的女子,有序地快速穿过街道,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去了,仔细一看,除了领头的一位个头高挑的女子腰束一根紫色锦带之外,身后其余六位都是赤红色锦带,她们一致梳着随云髻,发间配着白玉朱钗,行动迅捷,行进的方向好像是宫廷外医院。

    她们走过之处,百姓们纷纷低头行礼,状若是遇上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人物。

    子初的视线一直随着那些人,直到她们消失在街头拐角处。

    余阿和也注意到这一幕,疑道:“那些是宫女吗?怎么从来都没见过?”

    大眼药童凑了过来,叹道:“可不是宫里的人么,只不过啊,她们不是宫女,都是医女大人呢,你们不知道吧,听说是宫里有什么贵人也得病了,八成就是疫毒!现在是去外医院,也许宫里没有的药,得到宫外领吧。”

    子初眸光一凝:“医女……”

    乌拉拉乌拉拉,多谢阿枝的8多鲜花啊~感激淋涕,口水直流~o(v)o~

    因为今天外出,回来完啦~更新略迟,嘿嘿,见谅见谅~

030 疫毒蔓延,举朝不安() 
祈国重医重商,自晟氏第一任皇帝开国以来,虽然后宫佳丽繁多,重视绵延子嗣,可真正能长大成人的皇室子孙却少之又少,几乎都是幼年夭折。到了先皇一脉,也就只有两个兄弟,一个战死,一个病逝。当今皇帝这一辈,更是几近独苗,仅剩唯一的嫡亲弟弟钲王。

    因此比起历代帝王,当今承显帝对医的注重到了空前的盛况,随即,女子也能从医,并且以女官的身份领取国家俸禄,还有品阶。

    在祈国,不论是百姓还是朝臣,乃至皇室子弟,对于能够入宫从医之人,都一定程度上给予尊敬,官品越高者,身份越是尊贵,越是得到人们的爱戴。

    子初念头急转,拉过大脑门药童问道:“小智,她们是如何成为医女的?”她这具身体虽出生贵族大家,生父又是宫廷医官,但毕竟是小妾所生,她曾经只是良民,不是贵族,更不受重视,因此关于宫内的事情她并不十分了解。

    大脑门药童,也就是小智怪叫了一声:“子初姐你身为医者竟连这都不知?”说完还用更加怪异的眼神将子初瞅了一遍,才喋喋道:“做医女是要入宫参加考核的,听说我们这些贱民出生的女儿,要在宫廷太医院的外教院考核,不若那些出生正三品以下官员之庶女,那些良民才能入内教院。”

    子初眉毛一挑,顿时来了兴趣:“内教院和外教院,有何不同?”

    小智挤眉耸眼道:“区别可大了!外教院的考核可比内教院严格得多,而且当了医女能拥有官籍变成良民,医官大人们必然要精挑细选,你说差别大不大!”所有人都知道,贱民是没有官籍的,搬到现代来说,就是个黑户口,连身份信息都没有。

    子初眼中精光一闪,点点头,便道:“好了,今日你暂且不必磨药,我有件事要交代给你与生光。”

    矮个子药童生光一听有事要办,也凑了上来,子初悄声嘱托了他们一些事情,两人虽有疑虑,还是屁颠屁颠地去了。

    午时刚过,已是未时,仁安医官大门前被挤得水泄不通,只见一张黄纸贴在大门口,上面写了许多事项,均是百姓们闻所未闻的,一时间人声鼎沸,不识字的人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周边能认得字的,闹哄哄成一团。

    纸上大约写着几条防御疫病的方法,要求百姓们注意饮食卫生,沸水煮碗筷后再使用,喝煮沸的开水食物,以及勤洗衣物,屋子经常开窗等等。

    余阿和作为大夫,一身灰色宽布衣,面色肃然,在医馆门口为大家解释道:“近日疫毒猖獗,均是受天时不正之气以及热毒所迫,此病亦可快速传染,谁也不能马虎,只要大家做到上面的几点,多少能够减少得病的机会,再者”阿和说道这里,眉头皱的很紧,要宣布一件大事的模样!

    “所有得了疫毒亡故的病患尸体,必须要火化!”

    前面的预防要求倒还好说,百姓们不解的同时顶多议论几句,毕竟仁安医馆的大夫他们是信得过的,可是用火烧尸体,这便一下子激起了民愤!

    “不成!哪里有这种事情!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有人立即反对,语气忿恨!

    “就是啊,这事万万使不得!”一旁老者附议。

    “说什么都不行,余大夫啊,我们知道您的医术高明,但是这……实在太让人为难了,好好的人……怎么能用火烧呢!”另外又有人道。

    “不可啊……”

    “……”

    瞬间许多人都纷纷反对,余阿和毕竟年轻,顿时也没了办法,无论他如何劝诫,都没有人听他的,一些年轻人没有反对,但是也踌躇着不好接话,他们即便信得过余阿和,却因为焚烧尸体事态严重,一下子也无法接受,而疫病历来都是闹得人心不安,同时也被作为是国难的象征!

    鉴于疫毒传播迅速,一开始也就是几十个人患病,过了短短的两天时间,几乎半个京城都陷入了水深火热中,由于宫廷内也有人感染了此病,满朝大臣和皇帝都纷纷在朝堂上商议此事。

    “皇上,疫病大肆蔓延,此乃不祥之兆啊!”说话之人大约五十岁左右,大腹便便,深紫色官服,腰上围着纯金腰带,手持一柄朝板,下巴留着一簇粗而茂密的黑色虬须,双眼不大,却显精明,是当朝左相冯明。

    此人话一出,便有大臣附和道:“是啊皇上,定是天怒于我大祈国,自古以来疫病一出,民不聊生呐!”

    “正是啊皇上……”

    “……”

    “哼!众卿家的意思,是朕治国不周,惹得天神降罪于朕么!”鎏金龙椅之上,一人身着赤金龙纹明黄龙袍,天神般眼神炯然,鼻若悬胆,嘴唇丰挺面庞刚毅,生的风姿卓越。

    不怒自威。

    承显帝冷漠的声音落下,另一侧一位同样黄金腰带深紫色朝服的大臣一脸凌色,天庭饱满,面庞方正,眸光中一片厉色,持着朝板挺身而出道:“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先派遣医官门处理疫病之事,皇上励精图治勤政为民,上天自有公断。”

    “右相所言不无道理,疾病当前,爱卿们不多思良策,还一味怪上天责怒,实不应该。传朕旨意,令太医院大开御药房,施药于民,寻出治病之方!”

    喵~澎湃啦~沸腾啦~

031 汤药() 
疫毒扩散,祈国上下人心难安,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僚贵族,都忧心忡忡。

    就在承显帝下令打开御药房的第二日,百姓们闻讯转喜,却又因外医院所提供的药材价格昂贵,而愁喜参半。外医院特别标价,每副药皆为二两银子,稍微有些家底之人眉开眼笑,穷苦之人则另当别论了。

    不过,饶是汤药已经推出,也只能暂时控制病情,至于根治的方法,整个太医院都还在严肃商讨中。

    天色尚早,仁安医馆还未开门,医馆的后院,是三面青色石墙围堵的小院子,往日里小智和生光两个小药童都是在这里处理药草,制作干药材的。

    现在两人已经被子初指派去做另外一件事情,余阿和也不知去哪里忙活,只有子初一人在后院,她今日穿着简单的麻布衣,身前系了一条黛青色围布,穿着宽大的灯笼裤子,坐在一张低矮的小板凳上,身旁放置着两只水桶,在她身前,是一张约莫半米宽,小腿高度的巨大木盆,凑近一看,顿时便让人一阵头皮绷紧。

    子初一双白嫩修长的双手在里头淘着水,捣个不停,一会儿工夫,身后便传来两道粗重的喘息声,原来是小智和生光二人各背着一只密封的竹篓子,满身泥泞地回来了。

    “如何?”子初手头的活在继续,一边头也不抬地询问道。

    “嘿嘿。”二人对视一眼,讪讪而笑。

    子初嘴巴弯起一道弧度,看起来似乎心情颇为愉悦。

    两人一前一后将竹篓子摆到地上,掀开盖子,乐道:“今儿可是大丰收,瞧瞧,就这么一些,我俩只用了三个时辰!”

    却说小智和生光都十分勤快,吃苦耐劳手脚麻利,也多亏有他们两个,才事半功倍!

    子初轻轻一笑,道:“我看看。”说着就从小板凳上站起,贴到竹篓便一看,啧啧两声满意道:“不愧是我的得力主将,辛苦二位了,赶紧去吃些早点吧,一会儿还有的忙呢。”

    两人听子初如是说,咧嘴傻傻一笑,就二话不说洗了一个手,去祭五脏庙了,一大早爬山挖土,这会子也该都饿得直唱空城计了。

    子初呼了一口气,将两只竹篓分别提到木桶边,毕竟是女子,这两只竹篓的分量不轻,就是这么一折腾,也累得喘息不止。

    盖子已经打开,暴露在视野中的,赫然是密密麻麻混着一些淤泥的白颈蚯蚓!简直多得不像话。

    子初将木桶内洗好蚯蚓的捞了出来,就将它们放在一边干燥的大篮子里,然后取过药碾子,摸起一把就放进去碾碎……

    等到医馆开门看诊,病患们潮水一般涌入,小智和生光两人合力搬了一口半人高的陶罐,在药柜前放稳。

    余阿和在诊室给病患们诊脉,出来时,病患先不急着取药,而是匆匆回家,再回来时,手中都多了一口碗,然后纷纷到药柜前找药童取药。

    一个土色衣衫,腰缠黑色布带的大伯持着一只边角缺了点口子碗,对站在陶罐边上的生光沙哑着嗓子道:“小哥,我取药。”

    生光乐呵地打开陶罐盖子,用葫芦瓢在里面舀了一勺暗红色的液体,小心地注入那口破碗里。

    “这药……多少钱?”大伯迟疑了一下,面有难色道。

    生光一脸和气,道:“嗨,大伯别担心,这碗汤药我们医馆只收您一文钱,喝完了包您身强体健!”

    大伯一愣,旋即将信将疑道:“一文钱?真有那么神?”他得了疫毒已经四天了,身子发烧昏昏沉沉,去了宫廷外医院实在买不起药,二两银子,够他过一年了,仁安医馆只收一文钱,就一定能根治他的病?

    “试试就知道咯。”生光笑的很是无害,再伸手取过另一只碗,专心地忙活起来。

    外医院坐落在宫廷外的几百米处,从四品宫廷外医官徐赢忙着给病患把脉,再开方子。

    这时一个身着白衣,梳着随云髻,腰间缠一条红色锦带,并镶着两颗白色玉珠的医女踱来,她个头娇小匀称,肌肤光洁,嘴角一颗黑色美人痣,按照她的衣饰来看,是宫廷一等医女林若。

    “徐大人,我是奉长使医女之命来轮值的。”林若软着嗓子,温柔地仿佛能滴水。

    徐赢眼神肆无忌惮地在她身上扫过,随后笑道:“陛下体恤百姓,竟将你们医女都派遣出宫巡诊。”

    林若一双大眼弯弯,笑说:“为人治病都是医者之职,不论是医官大人还是我们医女,自当尽力,大人不如多关心如何配出药方,再不然,皇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