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星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曲尽星河-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明诚不自觉接到手里,只好低头去看。

    事实上他也真想看。

    不管真实的狄阿鸟是什么一个样子,在中原民间先入之见,他已经是一个带有农民和牧民气息的武夫形象,哪怕谢道临挽救了他一把,让人们觉得飞升的国师收了狄阿鸟做徒弟,但梨园都已经把他的形象搬上舞台,什么“我斗大的字还是认识的,你当我当真一个字不认识么”都在民间广为传唱,谁脑海里都是一介草莽,鬼奸诈,但这个书读多少,确实不好说。

    王明诚见了他已经不这么觉得,但对于狄阿雪,一个舞刀弄枪的女子能知道多少书文,那还存疑,自然也想知道这个冒着流矢的英武女子是否有几分文采。

    实际上檄文就不是体现文采的东西,给一国老粗念在嘴边的讨伐书,写得华美,反而失了本意。

    王明诚看的也不是文采,知书就能满足他的好奇。

    董国丈急不可耐,想要抢夺先看。

    狄阿鸟一把拉住胳膊,笑着问:“老爷子凑啥热闹,也挑晚辈毛病吗?你看将来的定稿就行了。”

    偏偏董国丈不知他真意,叫嚷说:“我想看阿雪的文章,你还不让呀。我想夸夸阿雪,你让嘴里有话行不行?”

    他又说:“我看看阿雪的文,心里也有个谱,你不是给阿雪选夫婿吗?不是说好了吗。你出兵,我回去满长月城给你选”

    狄阿鸟暗叫不好,果然狄阿雪白了一眼,瞪上她的阿哥了。

    狄阿鸟便指着董国丈转移说:“他自己的意思。他长辈的,自己往外冒这意思,他是不知道咱东夏多少人在追求你,他什么也不知道。”

    董国丈也不能说你阿哥说你找不到夫婿呀,闷声憋屈,替狄阿鸟背黑锅。

四十八节 原是故人() 
读完檄文,王明诚已经痴了。

    他一转脸就说:“好一个巾帼不让须眉。铮铮剑鸣马啸,跃然纸上,同仇之愤慨,可夺人心志,不是亲眼所见,我实在不敢相信竟出自女子之手。快哉。快哉。公主真是人间奇女子,大大的奇女子。”

    狄阿鸟又心虚,慢吞吞地说:“战争檄文嘛,本不适合口气温柔,所以你会误解。其实她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子,打小就很听话,很是温柔,这几年呀,太执着于内心,对爱情不含糊,才有点倔强”

    狄阿雪都听不下去了,带着威胁,扭了一下腰,大叫:“阿哥?!”

    狄阿鸟摆了摆手,不说话了。

    事实上该说的狄阿鸟都说了,剩下的王明诚自己意会就行了。

    反过来,他认为该夸王明诚了:“你也是个执着于志向的人呐,为了虚无缥缈的龙骨,赶着一头死掉的破驴,来我东夏了,这一点和阿雪的性格很相似。性格相似,就是可以成为知己的,阿雪自小朋友不多,就是因为别人不懂她。”

    王明诚却回答说:“龙骨不是虚无飘渺的。”

    他从自己的篓里摸出一块石头,拿起来给人看,说:“你们看。这是一只鱼。不知怎么回事就变成了石头。龙也是的。它们不是虎须鬣尾,身长若蛇,有鳞若鱼,有点像大象,有点像蜥蜴。”

    董国丈本来就觉得他不顺眼,顺眼的年轻人不是该跑战场上,就是该在家治产业,尤其是这龙的模样,他尤其听不得,转过来就问:“你胡咧咧啥。真龙你见过?你说这话,好像你给真见过。龙生九子你知道不知道?见啥都说是龙。那龙可大可小,可在渊,可在云,怎么能胡乱议论?”

    王明诚笑笑,硬邦邦地说:“老人家你也没见过。你也不是末学这样做学问的,我看大王倒是能够分辨吾言真伪。”

    狄阿雪却被吸引住了,问他:“鱼能变成石头?你给我看看。”

    董国丈还要说话,狄阿鸟怎么舍得让他在这儿搅局,拉着他就往一旁拽,一边拽一边说:“老爷子你不是做学问的,哪怕他说的不对,你也反驳不了,到了最后,你会被气死。”

    董国丈这就边走边评价:“这小子真的不行,一点也不知道尊老爱幼,跟我犟嘴,还不如你呢。阿鸟。你眼力不行。你要管着阿雪。我一回去就帮你,我要把全中原风流倜傥的才子都给你找出来,画成图供你挑选。你就是不能选他。选他,他大放厥词,说的那龙长得还不得山间大虫,要是这样,置天子于何地?何况不治产业,不上进,不入仕,不学无术总之除了长得不赖,一无是处。”

    他看到狄阿鸟还带着笑意,就又说:“你不听。你肯定后悔。那龙是国本呀。”

    狄阿鸟这回动容了。

    他想了一下,点了点头,说:“倒也没错。也许他就是直奔国本去的呀。我的天呐。这志向太远大了。”

    两人也不知道有没有说到一块儿去。

    有人跑来说有赵过带了将士亲自送撒马尔回来,和自己派去的人,和撒力罕一道折回来,来见自己。

    狄阿鸟竖起食指又迅速放下,喝道:“快让他过来。”

    赵过到了跟前,狄阿鸟半分也不敢耽误,直奔正题:“汇报军情。别说还不清楚。孤要已经知道的情报。”

    赵过叹气说:“敌人大概有上万人。他们分成了几波,目前进入我们境内的只是些游骑兵,主力避在外头,根本不像是来打仗的,好像只是来挑衅,除了攻破两个乡旗,我们也没有别的大一点儿的损失。他们的几支主力龟缩在山麓,随时都能撤走,我准备向他们示弱,连夜隐匿军队,引诱他们攻打最近的县旗。我就害怕你有事,不然就已经遣走大半的军队,设法套住他们。”

    狄阿鸟苦笑:“这是要乱拳打死老师傅吗?他们要干什么?”

    赵过摇了摇头说:“判断不出来。这是个傻子吧。出兵就像根本没有目的,就是为了挑衅我们一下。我抓了几个俘虏,也问不出所以然。”

    狄阿鸟又切中要害:“领兵的是谁?”

    赵过说:“拓跋氏的一个小汗”

    接下来他有点儿吞吞吐吐,看来是知道了什么。

    狄阿鸟要求说:“这都是重要军情,你也是做大将的人了,怎么欲言又止的?”

    赵过没有办法,说:“抓了些俘虏,告诉说领兵的是拓跋久兴。”

    狄阿鸟反问:“谁?”

    他是听清了,反问:“拐走段含章的拓跋久兴?”

    赵过点了点头。

    狄阿鸟一手按脑门上了,笑着说:“夜里遇袭,将士们害怕我引来大量的敌兵,简单问了几句就全部杀了,没留活口。原来真是个傻子。他还不至于这么傻吧,你说这背后有没有段含章的影子?”

    赵过说:“有可能,极有可能。”

    他反过来问狄阿鸟:“会不会是段含章心里还有你,这么来一回,给你示警了?”

    狄阿鸟摇了摇头说:“不会。除非拓跋久兴真是个傻子。”

    他还是猜不出来为什么,反问:“你说你空置一个县旗,能不能吸引得住敌人?以孤为饵怎么样?他们既然没有战争目的,乱打,你说乱打的过程中,突然就有一个机会,围住东夏王狄阿鸟,这拓跋久兴会不会认为可以生擒孤给段含章看?向段含章证明,选择他是对的,他是能战胜孤的?”

    赵过一脸窘相,叹气说:“这天下真小呀。段含章和拓跋久兴竟然蹦我们跟前了。要是宣布出去,东夏的将领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争先恐后为阿鸟你效劳,把这二人生擒献给你,但他们又不了解你,又让你为难。”

    狄阿鸟坦然承认说:“没错。杀他们,惩罚他们何益之有?”

    他拉着赵过就走,一直到驰回来的自己马车旁边,带赵过上去,从上面找到一幅地图,轻声问:“就在一瞬间,孤肯定拓跋巍巍不会放心孤,无论孤做什么样子,他也许有先下手的打算。现在有了可靠的军情,孤更是断定,拓跋久兴的军队很可能就是背后监视应变的。之所以乱打,孤这么认为,有段含章在,段含章了解孤,认为孤必定出兵,拓跋久兴自然相信她,这一次乱打,就像是他们在反对派面前的一次证明一样,要看着孤的兵漫山遍野从包兰倾泻出来,他们再逃跑。不管怎么说,拓跋巍巍一定有防范孤的布置,如果他预想的决战会是在这一带。”

    狄阿鸟在地图上的一个区域内一按,冷笑说:“那么他的补给呢?他必有囤积,适合囤积粮草辎重的地方只有两处,第一,拓跋山口,第二,高奴高奴有城,高奴的可能更大一些。你说,我们奇袭高奴,夺了这些辎重粮草,我们是不是具备远征他的条件?我们的数万军队就不像咱们担心的那样,补给不上,只求一击必中?”

    赵过不敢相信地抬起头,望着他,愕然道:“阿鸟。这你是怎么想到的?”

    他猛地一拍马车底板,大叫道:“对呀。阿鸟。如果是真的,我们又做到了,我们真的做得到,他还给我们打什么呀,他就等着我们上门揍他。”

    狄阿鸟说:“这一定是真的。过了高奴,雕阴、泾郡就是他东路的边缘,他肯定在东路边缘之外给我们来一次决战,而不会让我们和靖康朝廷起到合兵配合的作用,那么他选好的决战场地就是这一带。”

    他冷笑说:“这个段含章会害人。她自以为高明,也许在拓跋氏那里给拓跋久兴谋取到了某些利益,却一撅屁股给了孤两个利好。第一,孤从而判断出来,陈朝对孤有长久的防范措施,顺藤摸瓜,孤立刻判断出他有囤积粮草的地方,而且必定靠近他们选好的战场;第二,本来我们为了雍人,为了朝廷去打仗,国内会有一些人觉得不值得,他领兵入境,会让我们东夏对他们的敌意前所未有地高涨。今天的事情传扬出去,那就是孤还在犹豫,他先打进来了,东夏岂不是上下一心?”

    赵过粗声说:“当年他们打渔阳,所有人就都憋了一口气。这回他们又捣了一下,马蜂窝不炸才怪。”

    狄阿鸟激昂说:“孤要在这里公开身份,你可以私下放走那些俘虏,因为孤已经有安排,无论是否聚歼拓跋久兴,孤都需要拖他几天,如果他对孤感兴趣,那就再好不过了。同时孤就要在这里,在一个战死的巴特尔家里声讨伪陈,发布檄文,传檄天下,孤要让所有的东夏人知道,久居身边的狼迟早要咬人,我们东夏人有灭除这匹狼的决心,如果不,就会被狼咬,就会有撒马尔这样的巴特尔死去,就会被烧杀奸淫掳掠,哪怕我们什么都不做,只求两边都不得罪。你现在就去安排,四邻八乡的百姓来得越多越多要好,孤要和他们一起,发起战争的呼喊。”

    继而,他压低声音说:“其实在内心深处,孤也犹豫要不要打这一仗,毕竟要打多大的仗我们东夏的损失就有多大,孤害怕损失,害怕将士们失去性命,害怕我们东夏经不起战争,可这一次,拓跋陈朝彻底把孤给激怒。”

    他声音从低沉又到咆哮:“孤怒了。人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孤虽非天子,却是真怒了。拓跋老贼侵凌我陈州,毁我陇上,屡次入我关中,犯我仓州,他把自己披上与雍家一个祖宗的假皮,却奴役着雍家百姓数十万,令他们泪尽胡尘,孤身为雍人,岂不怒乎?当年他犯我渔阳,累我妻子母亲坐守空城,将士死伤不计其数,这次又侵凌我疆,攻我乡旗,杀我豪杰,孤身为东夏之王岂不怒哉?孤此去代天伐罪,不灭拓跋,誓不回还。”

四十九节 仇人营救() 
撒力罕独自驮着阿弟去野外,亲友要一道运送,他却执意一个人去,拉着一辆走样的平板车说了一路的话。

    他好像要把半生的话说完,其实却是重复的,不是用一句、两句的话提到几年前十几年前的一件事情,向顺从的阿弟道歉,就是重复撒马尔说过的,过几天还要去干什么呢。

    直到黑夜,他的脚步才停止。

    将阿弟放到狼嗥可闻的荒野上,他最后一遍看过阿弟的仪容,惨白可怕的面容,已经僵硬的肢体,又一阵难过。

    他见阿弟用的是赵过的将帅大敞裹的身,就胡乱地拔拔,想给他拔下来,拔了不几下,却又连忙给掩盖上,自己一屁股坐到三步开外,他喃喃地说:“让你裹着。你裹着吧。这是你挣来的荣誉呀。”

    回家的路上,他走不动了,停下平板车,点起一堆火。

    盯着那火光,他好像看到了东夏那汹汹燃烧起来的烈火。

    这烈火拉来了一张大幕,撒力罕好像看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数征人纷纷修戈整矛,向他们的乡旗县旗聚集旋即,他痛苦地抱上了自己的脑袋,在地上翻滚。

    阿弟的死让他无比痛恨巴依乌孙,让他无比痛恨拓跋氏,而且前所未有地感到孤独,这几天,周围的百姓聚来下八户,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下马见他,拜上一拜,称赞说你有个好阿弟,是个巴特尔。

    狄阿鸟去县旗了。他虽然走了,周围的百姓却都被动员起来。

    撒力罕敢肯定,东夏要向敌人复仇,将所有的有血性的东夏男人武装起来,跨越高山大河,站在敌人的面前,让他们后悔。

    而且东夏王狄阿鸟当众读了檄文,并且亲手交给身边的人传播四方。

    檄文也许只流传于靖康,撒力罕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他敢肯定狄阿鸟有毁灭敌人的意志,之前,狄阿鸟屯留在包兰,在撒力罕眼里,也许真的是在犹豫,也许是想看两败俱伤,也许只是应付中原人,但萨力罕敢肯定,现在这檄文传播四方,就是巴特尔斩钉截铁的话,响箭难追,覆水难收。

    他的阿弟和那些活着死去的东夏人一起并肩战斗了,并且拒绝投降敌人,宁愿战死。

    他想重新拿起刀剑,与全部的东夏人一起向东夏的敌人作战,却因为曾经的誓言而不能,潮水一样的东夏人汇聚成一道大海,他却不在大海里,好像他不是东夏人也不曾是的一样,他甚至分不清自己和巴依乌孙的区别。

    孤独无穷无尽地袭来,天地也无穷无尽。

    他手握弯刀跪坐起来,高高扬起手里的弯刀,一把剁入这坚硬的土地,然后便跪拜在这锋芒毕露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