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星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曲尽星河-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恶战,大战在即,一旦你休息不好,露宿受寒,战场上绝不会逃得生天。

    所以除了前沿分驻的兵力,营地里便宁静下来。

    尽管如此,因为敌营太过平静,他们窃窃私语着,窃窃私语着,也一样打了瞌睡。

    不知哪里惊叫一声,顿时醒来一片。

    众人心里惊恐,飞奔过去,才知道其中一个火堆上士卒全倒毙在地,多数是一箭或一刀剑毙命,旁边站着发现他们全部死亡的一个年轻士卒,吓傻了,呆若木鸡一般,眼神已经直直的。他喃喃道:“怎么一下人就死了呢?怎么一下人全死完了呢?我就是去拉个屎回来我就是拉个屎。”

    赶来的人中有一名老卒。

    他怀疑眼前这卒太年轻,已经吓出了魔怔,上去一巴掌打到脸上,问他:“你看到没看到人过去?这是打仗。非是有人摸来了没有?”

    他调转头,喝道:“赶紧告诉将军去,赶紧”然而众人都没找到人马过去的痕迹,各个火堆上的人都赶着来,将领也挂着刀,带着几个人跑步来到,人越来越多,找不着很多人马通过的痕迹,将领往对面看了一眼,对面却闪了闪亮光,他就安抚士卒说:“刚才定是东夏人摸过来,抹了几个睡觉的吓唬你们。你们再不要睡觉了,看到了吧,这就是睡觉睡不醒了的。”

    几个御林军作装的将士从营地那儿来到。

    他们看完情况,就找那将领,呵斥那将领:“我们薛将军让我们问一问是怎么回事,你跟我们走。”

    那将领纳闷说:“哪个薛将军?薛中郎将吗?我们不归他管。他找我干什么?他也不该在周围呀。”他们最终起了冲突,几个非要拉那将领走,那将领先是说好话,接着就与他们推让,喊自己的士卒加入进来与他们推攘,他们越闹越乱,越闹来的人越多,而其它地方的火堆边,往往很长一段都没了人看守。

    一片黑暗中开始有人马闪现,他们穿着靖康军队的家裳,抵达火光之中,没有直接跳进营地,而是沿着火光走,人马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足足好几百人,不少还是空鞍的,原先那片火堆边已经打起来了,几个御林军用刀别着将领的脖子,大声喝道:“你们谁敢动?我们是御林军。”

    御林军都是京城来的。

    他们吃苦不如边军,打仗不如边军,还往往躲在后头,吃得好穿的好,就像现在,很多御林军跟着皇帝后出白登山的,军帐都没带,就把边军赶走,自己住进去,这前沿上守火堆警戒的,更都是边军,边军早就对他们不满,双方顿时闹得势如水火,数百人把那几个团团围在中间。

    直到突然而来的陌生军队到来。

    他们有个将领模样的,大声喝道:“闹什么闹?怎么回事儿?”

    士卒中看着这些人陌生,而且军械战马一样俱全,跟移动兵器库一样,心里已经弱了三分,一边讲这个御林军的无礼,一边问他们是什么人。那年轻的将领拱了拱手,告诉士卒们说:“皇帝陛下就是怕你们闹内讧,让东夏人有机可乘,派我们巡视各营。”他一挥手,威武的士卒就从身后上前,把几个御林军摁住,两人反剪一人臂膀,押了就走,那将领一挥手,让军队沿道路入营,自己则义正词严地给边军将士说:“这几个御林军中的败类,本将一定严惩。”

    他挥手招那将领说:“你也一起来,做个证人。”

    那将领便走到了他的手边。

    他们一起走着,为首将领主动说:“我姓董。董太尉是我叔叔。不怕什么姓薛的,到了军法大帐”

    那边军将领质疑说:“军法大帐不往这儿走?”

    那年轻将领就说:“军法大帐管不了的。皇帝他老人家说了,他管,咱们就带上人,到他老人家跟前理论。”

    边军将领受宠若惊。

    一个太尉的舅舅就不要说了,还能面见皇帝,他连忙说:“这样的小事,皇帝也会过问呀。”

    那少年将领说:“是呀。看起来是你们几个人的矛盾,实际上呢,并不是那么简单,是两支军队的矛盾。这样的事情小吗?走。我们走前面。到了跟前,我来跟皇帝说,要你说时,你好好交代前因后果。”

    边军将领走路时腰都晚了,随着那少年将领走回到队伍的前头。

    他一路带路,穿过边军所在的前沿如入无人。

    少年将领问着他们军队的情况,问他怎么没想往上爬过甚至和他议论,现在要做个统领需要花钱多少。

    眼看到了一处关卡,有人喊问口令。

    那少年将领目露不快,手持一块铜牌举上,而众人不认,他就手握在剑上,凶气毕现,几乎要将剑拔出鞘,身边的边军将领出于巴结,呵斥道:“老王。你不长眼睛吗?不认识他不认识我吗?我路长喜。前天和你们校尉还在一起打马吊。你把鹿砦搬开,火速的,面前这位可是董侯爷董将军。”

    关卡通过,继续往前走,路过一辆车,尽管外头覆盖着厚实的革皮,尤能够看到圆圆的柱筒。

    那少年将领说:“这红衣将军一定要保管好呀,怎么没有人守着呢。”

    边军将领叹气说:“少将军一直在皇帝身边,那是有所不知。御林军哪干得了这苦差事,放这儿就躲起来休息,说是红衣将军不怕人动,关键的是那药,那铁丸子收起来送到神兵营了。”

    听那边军将领无意提起,前面就是御林军的地盘。

    少年将领停住脚步,愕然道:“神兵营?”

    东夏那边问出来的却是红衣营。

    这是一个营吗?

    是不是底层士兵不知道,在以红衣营称呼。

    边军将领转脸之际,看到几个将士在捂着一个士卒的嘴,那士卒身体扭动,发出支支吾吾的声音,他忍不住问:“他们在干啥?”

    少年将领旁边冒出来一个相貌凶猛,身材高大的少年军官。

    这个高大的少年代为回答:“是个抓来的奸细。”

    少年将领就训斥他说:“就说不让你带着,拷问什么?直接杀了。”

    说杀就杀。

    控制那奸细的士卒不知怎么在那人脖子上一扭,人就软绵绵倒地上了。

    边军将领伸出大拇指夸奖说:“真不愧是皇帝身边的人呐。这手段是叫分筋错骨吗?太干脆,太利落了。”

    少年将领笑道:“你想学,你也可以学。你叫啥?路长喜是吧,把你吸收进去怎么样?以后到我们那边去。”

    边军将领又是点头如葱,受宠若惊。

    突然,他感觉到下巴上被个冰冷的东西给撞到,一留意脖子,竟是一把黑色的短刀,刃口处形如秋泓,大概是怕伤到他,刀刃朝外别着他脖子,吃惊道:“这是要干什么?”

    少年将领哈哈大笑,向一旁的高大少年军官说:“逢毕。本参的本领怎么样?若不是本参动了心思,说话琢磨得好,能一路让他带着咱到这儿?”

    边军将领张嘴要喊,被人给捂上。

    逢毕轻声说:“你把我们带了进来,脱得了干系吗?这条道走到黑吧,投降我们东夏是你唯一的出路。我一路上都看出来了,你是又怕死又想升官发财的人,路摆在你面前,自己选吧。”r1058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二百三十二节 活捉皇帝() 
纯文字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接下来,潜入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一处营检哨楼下头,几排御林军军容严整,在作仔细作盘查,勘验森严。御林军确实没有边军能吃苦,实战经验差,但在秦纲父子的苦心经营之下,制度上却一丝不苟。

    一名军官站在上头,双手扶住哨楼的侧板,可以看到他伸出的双手上,套着的是东夏出产的黑色的分指手套——武士抓,站在高处,居高临下望着眼前一直延伸到黑暗中的骑兵,他的眼神渐渐疑惑起来,眼前这支骑兵神色萧杀冷肃,头盔个个压得很低,确实像一支秘密训练出来的王牌部队,但他们身上的铠甲很多都与体型不符,有的才勉强套上,这就不对了,朝廷再穷也重门面,像虎贲一样的军队,怎么能发这些不合身的衣裳呢,何况他们说是在到处巡营,身上却隐隐带着战场上沾染的黑血。

    巡是内,战是外。

    朝廷有那么容易派出去作野战?

    白天野战,夜晚巡营?

    尤其是接到部下伸手递上来的铭牌,军官脸上现出更为异常的神色。这块青色银纹的铭牌上竟写着“鹰狼八品”四个字。

    “鹰狼八品”的铭牌?

    开玩笑吧。

    什么时候朝廷名义上的侍卫有这怪头衔?

    要知道,八品侍卫虽是侍卫头目,但不足以率领一支王牌军队吧。那军官试探说:“你是八品?”

    铭牌是逢毕的。

    逢毕作为功勋子弟,今年开春跑去参加内厅试,单论个人武艺给拿到的。

    这种掐线纹的武级牌,是东夏官府借鉴银钱防伪,刚刚开始的造牌工艺,特意用来褒奖那些黑鹰七级以上的优异年轻武士,逢毕他才是今年内厅试中十几个新拿到手的人之一,那上头是不褪损的天宇青,纹路中掐着爆裂的银线纹,不但只是官府拿来炫耀东夏的金属加工工艺,也深受拥有者喜欢,逢毕就把它当成把件,一天到晚团在手里,打算养成略带磨损却更有质感的模样。

    也正是因为它看起来气派,没有多少人见过,逢毕才把它交给身边的参士史乳牛,亮出来震慑靖康官兵。

    史乳牛高冷地说:“有何问题?”

    他此刻脸上的高冷是真高冷。

    他虽是参士一枚,却羡慕死逢毕了。

    八品黑鹰,那是多少年轻人可望不可及的高度,现在拿在我的手里,你这个靖康人要是真能弄懂,吓也吓死你,你还一脸不屑。

    不自觉扫了逢毕一眼,他有点埋怨爹娘,要不是自小吃的不好,体弱多病,也会像自己的弟弟们一样。

    还好,武艺不咋样,个儿还算高。

    陡然间,他给想起什么,上头写的啥,写的啥?

    八品。

    娘耶,这靖康一品大九品小,我们东夏正相反。

    本来就是诈人,一切全是假的,就是在利用靖康底层将士的愚昧。

    在东夏,官升一级就要读书一回,而在靖康,谁管你?

    百姓不知县令和郡守府里的管家谁大谁小,路遇洗马可以当成是马倌

    东夏人读书读得熟悉靖康官职,可以反过来冒充靖康人,靖康人却会信以为真,没学问真可怕,你越说得夸张他就越信,路长喜不是?那皇帝的表兄弟,董太尉的侄子,一下就把他震个魂不附体。

    但眼前这位御林军头目,很可能是功勋子弟,也能骗过去吗?

    史乳牛本能地察觉到要露馅,不动声色给逢毕圈了个手型。

    逢毕给漆霸圈个一模一样的手势,手已经移动到挂短手…弩的腿部。那军官不动声色将铭牌递交下来,像要转身回去休息,却突然大喊一声,逢毕抬手冲他一弩,却被躲过,只将那军官身侧的敌兵射落。

    暗偷变成明抢。

    随着哨楼上巨大铜锣被敲响,一场厮杀瞬间激烈,东夏士卒抢上木哨牌楼那军官背靠木门口的哨板,本以为可以负隅顽抗,两个东夏兵双臂交织,一个东夏兵低头蹲伏,便有东夏兵踩上蹲伏的同袍,登上两个东夏兵的手臂,跳跃中受他们一送,已上七八尺的哨门楼,他们再一翻上去,就与同袍一起夹击楼上的敌军。营地上的援手还在慌乱,下面有人搬开鹿砦,马队已经向外流淌。

    他们只是借道,一路奔射放火,只消除威胁,造成慌乱,却不陷入厮杀。

    木门楼上的将士也逐次跳下来,跳上同伴牵引着的空马,跟着队伍奔驰,等一名将领带着百余将士赶到木门楼下,只看到一片死伤。那将领拽起来一个,大吼道:“有多少人?为何不提早示警。”

    不是不提早示警。

    这支东夏兵通过得太快。

    马队奔驰,他们的目标就是红衣营,也是路长喜他们口中的神兵营。

    路长喜被他们牵在马上,眼神闪烁,神情震动,逢毕便喊问他:“要学的地方多着吧。”问完他。漆霸追赶上来,逢毕便又大喊:“总教头。我们干的不赖吧?”漆霸便给他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

    靖康反应不过来了。

    靖康几十万人的营地,又自认为是攻势一方,在方圆几十里上,根本营造不出足够的关卡和箭楼。

    两三层围垒,在几个关键点上设卡,对他们来说已属不易。

    往常靖康作战,除非是那些真正的将帅之才能够通过调配组织人手,在有必要时将数十万大军运作之外,多数情况下,集结的人马来自不同的地方,要分路划分军队,各路有各路的总管总戎,各路自选驻地,自己安排战事合战时主帅与他们约定,只要他们不失期,不打败仗,不顶撞不抗命不从,能够从战略层面上配合,基本上不会干预。而现在呢,几十万大军却是没有分路,御林军上各支军队有他们的中郎将,自成统属,边军上,各关镇堡有各个边镇的将领,均自成统属糅合到一起听皇帝和大将军安排,皇帝自然撒手,董文却也组织不了。

    眼下营内通讯也成问题。

    没有造出高台,埋柱悬灯。

    他们的军队是猝然回头进攻,连讯号递传都没有安排妥当,别小看讯号递传,在东夏那儿有一本厚厚的册子,要求全军学习,作为统一标准,将士从不是犍牛开始就要年考月考,尽管打仗时可翻找,但基本的还是要记住,不会升不了官,而在靖康呢,原理都差不多,但每一支军队怎么传讯却并不相同,主帅要与众将约定,将领要让自己的部下弄清楚一些重要的讯号。

    即便约定讯号,短短时间,已经弄懂约定的往往也就是些高级幕僚和个别军事素养强实干的将领。

    这种人,一个营地就那几个。

    他们不是底层士兵,这大晚上不睡觉,瞪大眼睛,侧着耳朵熬着?

    几十万军队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各营乱糟糟的,到处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