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星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曲尽星河-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就等于在问责,在震慑,你叫委屈,你怨这个恨那个,你战败投降你知道吗?认吗?等着伏法吗?

    一路上,整整三天,道林都在盘问细节。

    他问道:“高显人问你我们的兵力部署了吗?”

    马天佑暴躁。

    他问道:“你答应了东夏什么条件,他们肯放你回来?”

    马天佑激动。

    他也不知道跟谁学的,什么问题像锥子,就问什么问题,明明你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儿,但照样得汗涔涔地,紧张辩解。到了第四天,道林站在一位长者的立场上,劝他说:“佛祖在上,我能看到马将军您的清白,但是你哪能与别人说得清?照你这样的回答,别说到长月,到了州城,也能够被斩立决了。”

    他扔下来一句令马天佑深思的话:“好好想想吧。你要怎么样?你该怎么言?否则你被斩了,真正恨你的人却称心如意。”

    马天佑木了。

    他为何回来,要为将士们讨还血债,洗刷将士们的清白,要让救援不利的人像军法中言明的那样:斩。

    虽然置于死地而后生,可要是刚露面就被斩,话都没说明白,也不行呀。

    这第五天,马天佑一改亢奋,忧郁沉默,见到道林和尚欲言又止,想必是既想请教,又害怕他是李盘的人,不肯放心。道林和尚却心知肚明,一个屡用见效的手段被他拿出来,车程之中,亲掌饭菜,嘘寒问暖,再问家庭,妻子、孩子,乃至娘亲,一样也不放过,问完自个就先叹气。

    佛的怜悯,佛的慈悲,好像在他身上源源不断地散发。

    有的时候,他还会背着马天佑,却又让马天佑听见:“我与马将军有缘,他是有佛性的人,虽征战杀伐,手沾血腥,却是为国为民唉。他却对我有戒心呀。话不言尽,我也帮不到他。”然后再唱一句意犹未尽的高神佛理,好像冥冥之中他都知道一样。

    也的确,他都知道,他用开阖之术探过马天佑,对马天佑想干啥也一清二楚,一个义无反顾归国的人,生死都置之度外了,源于一股血性十足的执拗,就是想砸天一个窟窿,跺地一口深井。

    上万将士的尸山血海呀。

    眼看要到保郡,马天佑仍似一块生铁,道林也不由怀疑起自己的手段和佛法。

    他有闲暇,却还顾得问周围的人:“李虎还没回保郡吗?说好让他来见我的,怎么还不见他人呢?”

    李虎却是已经回到保郡。

    只是他对道林和尚,却没有道林和尚对他那么殷切,既不远离,也不太近。

    李虎离开保郡,离开杨家村已经好几个月,他谁不挂念,跑去追他一个和尚?

    有意经过易县,在易县停留,李虎才赶去。

    当年李虎一夜用脚底板赶的距离,道林和尚他们坐着车马也才到,当然,他们的路程还是远些,而且绕了路,捡着好路慢行,中间还会经过驿站,经过官府,要办理一些必要或不必要的手续。

    这些天,用佛法在马天佑身上用得顺手,李虎来到,道林反手就把佛法给笼罩上,也早已经准备好,见面就说:“李虎。你在运河上的事,和尚都已经知道了,你心里太善,啊呀,到处治病救人,挣的钱也被你花得差不多了吧?你这是佛性呀。和尚问你,天下人这么多,你一人能救多少?”

    说着话的时候,他一副沧桑模样,盯着面前的李虎。

    几个月不见,李虎的个头竟已蹿了几寸,身子虽显瘦,肩膀却饱满不少,脸庞也不见黑,两叶剑眉又浓了半分,之下的那双眼睛更显精神,好像藏了更多的智慧和勇气,令道林啧啧称奇。

    见了大运河上那么多悲怆的劳工人事,他怎么能没有一丝颓意,还能保持旺盛的斗志。

    这种斗志,道林和尚只在陶坎这样的将领身上看到过,属于那种叫意志的东西,李盘都欠缺不够,他在与高显的战争中,轻易判断战事,没到山穷水尽就拔河,岂不是缺乏这股气,这股意志?他一听说马天佑回来,脸色大变,要在半路截杀,这不也是缺乏意志?而这种可贵的东西,却是在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上凸显,你看不到颓废,你看不到失落,你也看不到无能为力的无奈。

    每当面临这样的一个人,你会忍不住去想:他是不是不会被打败?

    马天佑这样身经百战的人能被打败,道林三天就摧残了他的身心,虽然他还没屈服,但脸上已经挂出来自己的软弱。

    这李虎,道林和尚认识的不是一天两天了,手段使尽,还是没有像马天佑过。

    今天又是如此。

    见到他那张不该是少年人才有的坚毅面庞,道林就对自己深思熟虑过的套路没有信心。

    果然,李虎想也没想回答说:“道林先生。你怎么知道我做不到呢?治国修身平天下,是每一个士的理想。我还在少年,你怎么知道我将来做不到呢?”

    道林生生把口吐沫吞咽下去了。

    他带着戏谑苦笑说:“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李虎想也不想就说:“我一个人的力量?我一个人的力量能汇聚很多人的力量。”他扭身指向寸步不离的图里牛,接着又指向旁人,微笑说:“我聚集他们的力量,他们再聚集起更多人的力量,这样聚集下去,会做得到的。”他是误会了,笑道:“先生是僧人,怎么像是生意人,把钱财算那么仔细,今天我李虎花出去的,赶明再挣回来不迟。”紧接着,他变得严肃,却是说:“然而人得不到及时救助,就不会醒过来了。”

    道林都想大吼一声问他:“我是怪你花钱厉害吗?我是怪你救助人了吗?我是想让你了解自己力量的有限,佛法的无边呀。”

    偏偏李虎的回答给他挡得,噎得他不知从哪说起。

    道林也陷入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能救几个人”

    李虎打断说:“无限的。”

    道林又噎着了。

    李虎也察觉出来了,解释说:“我用我一个人,可以调动众多的人,先生,你要相信我,我不只是能救几个人?”

    道林抢话问他:“比佛祖救人多?”

    李虎眉头皱了一下,干脆地回答:“佛祖能做到的,我都能做到。佛祖做不到的,我也能一一做到。”

    道林被气糊涂了,指着叫嚷:“你能。你做到一个我看看。你大言不惭,你佛祖都看不起。”

    李虎大笑道:“先生。你忘了,我的人还在造佛像呢。佛都是我立的。不过就是个石像。我今天能造它。明天它若胡作非为,我照样能灭掉它。”

    他知道道林会火冒三丈,哈哈大笑,掉头就走。

    道林气急败坏,本想与他讲僧兵,此刻半点心情没有,眼看图里牛来跟前看一眼,指了李虎,就摆道理:“你们东家这是想气死我呀。你给他讲,他再讲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我跟他没完。”

    图里牛张口就是一句让人吐血到底的话:“那佛?你别让它惹我们东家就行啦。惹了,我也说不下情。”

    道林捂着胸口,连唱佛号,才把这口气给散掉。

    这时,他才记起自己让李虎来的,还有事,这就盯着几人的背影,喃喃道:“他怎么根本就看佛一眼呢?”

    几个李盘带来的骑兵围上来,追问他:“我们愿意信奉佛祖,先生让佛祖保佑我们吧。”

    道林“好”,“好”说着,眼神还是在往李虎的方向上飘着。

    陡然之间,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佛。也能帮助我吗?”

    道林本能地回答说:“能。”

    旋即,他醒悟到是谁了,心中狂喜:是马天佑。r527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二百零六节 金坡关城() 
纯文字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能相信佛祖就能接受说服。

    如果抛开欲为自己开脱的李盘,道林就能够站在了马天佑的立场上,战败已经是事实,你既然回国,就要先活着,只有活下来,不因缴械投敌被斩,你才能给上万将士恢复荣誉不对吗?能恢复名誉总比什么都做不成要好吧,你要是非要犟,说自己弹尽粮绝城破,后路被断,可在一些人心里,即便如此,你也应该战死,在你本身没有战死的事实之下,你有什么杀伤力?你弄倒李盘,弄倒一片,说服力就不足了。你一心想着怎么为战死的兄弟出气,那叫负气,走不通的呀。

    眼下,就是两个选择,要么马天佑拗下去,要么他屈从。

    拗下去,他坚持了真相,但有可能自己身死,数万将士被人视为投降,只是动摇了某些人而已;而他屈从,他就是抵御不了外敌,弹尽粮绝,主动陷自己于绝地的英雄,到时会有很多人给他说话,哪怕没有亲眼看见也可以为他证明,他是刃断粮绝城破力屈人几乎死尽,请求自断退路,这时不但他成了英雄,将士们还能被抚恤,战后生存下来,现在还在背负战败的士卒情况也一下好转。

    要是你,你选择哪个?

    佛法上讲:“忍辱般若密非忍辱般若密,是名忍辱般若密。”

    也就是说:真正的忍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忍辱了,才能算真正的忍辱。

    让你活过来,活着,获得声誉,而实际上是在让你忍受呀,但你得忍受得自己都不认为是忍受。

    这般纠结的佛理到底也不知说明什么道理,正说反说都能成立,若李虎在,肯定又三言两语把道林呛个几欲吐血,然而马天佑的指甲都被握到肉里,领会得很仔细。

    道林把他琢磨透了。

    而今,倘若他义无反顾成了抗击靖康人的英雄,反而是在为跟随他的那些弟兄屈辱而生呀,至于事实?相由心生,佛家从来不重视事实。

    儒教上走不通的,佛教就绕。

    答应下来的马天佑没有任何的解脱和喜色,步履一下蹒跚下来了,人也好像老了十岁,开始反复念叨道林传授的佛法:忍辱般若密非忍辱般若密,是名忍辱般若密。道林叹了口气,回到车上,取下一本金刚经,交递出去。他知道,又一个迷路的羔羊,被他领来佛祖跟前了。

    接到消息的李盘欣喜若狂。

    他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想不到道林真把事情给干成了,现在是让马天佑怎么说,马天佑就怎么说,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动。

    这还是那个叫马大砲的武夫,以直来直往出名的?

    他竟然承认是他通知后方,让拔河断堤,绝高显南下之路的?

    他承认了?

    他承认了,和我李盘还有多大的关系?

    我不过只是照干了而已。

    谁想到水一拔,淹过那么多的地方呢?

    仰天大笑一番,李盘便着手安排了迎接的仪式,他是得给马天佑点荣誉,荣誉越高,自己也好。

    马天佑想必也越满意吧。

    朝廷还要召马天佑去长月,马天佑满意,到了长月,也才不会反悔乱说话吧。

    也是,他变成了个聪明人。

    只有自己好他好,他才让自己也跟着好。

    随着他的布置,州城城门口开始升起迎接马天佑横幅:忠义勇武战至最后一人,力屈被俘不忘辗转归国。

    道林和尚去完州城,马天佑就又经州城上京了,道林给他两个弟子陪伴,自己则回到保郡,回到保郡的第一件事,就是又去找李虎。

    人说李虎回白河了。

    他等了好几天,等不来李虎,便埋怨说:“白河那穷乡僻壤的,回那儿给干啥呢?没见过他这样财主,往乡下跑?”

    这回李虎的人没搪塞他,李虎确实回白河了。

    石场之后,沿河水向东,往山区数十里,有一片河谷地,营地已经搭建,三百余名东夏子弟兵开始聚集操练。把这里摸熟透之后,众人沿着河谷地探寻,竟发现一座早已废弃的谷关,翻过这座谷城,西北能抵达渔阳河谷与上谷交界处,向南可至源县,连接登州通道这真是个惊人的发现。

    到县里设法调阅县志,查到这儿,竟是先代的金坡关。

    此关抗拒外敌,历经战火,可谓有名,没想到现在早已人迹罕至,只有猎户、土匪或者山里砍柴采药的山民才偶尔经过。

    李虎从郡上回来,就是直奔金坡关而去的。不说源县守了关阱,单是依山面水,山势险要的地形就足以开辟养兵,尤其出乎意料的是它能开辟一条通往渔阳河谷的道路出来,这条道路一旦走通,但凡李虎这儿有什么事,东夏的军队就能源源不断接应进来。李虎就是不敢相信这点儿。

    如果这是条荒废的通道,但是县志中有记载,等于官府图籍中有备案,它为什么荒废,靖康军队又为什么会忽略,虽然平时傲慢,但李虎还不敢把人都当成傻子,就是要来看一看,到底是废弃多年,已经被人遗忘,还是时间没那么长,不知哪天靖康军队还会进驻。到了之后,他才知道,从了沿河下来,还有一条路能够上关,那就是从易县县城入山,那一条通道上还有数个山村。

    夕阳洒下,这座废弃的关城一片金黄。

    怪不得叫金坡城。

    城是面朝渔阳河谷和上谷方向的,水绕其下,放眼望去山势连绵,岭上还能望见一段土墙,带人过去,走到天黑都没走到,次日登临上去,作了比较,那边的土墙更早,是一段土长墙,再走下去,偶尔能捡到残破的军械,抵用的都被人弄走了,现在去看,也就是一些长了蘑菇的坏车辕。

    田过身边的参士主动说:“东家。这些痕迹应该是十几年前,克罗子部纳兰部攻占上谷,为切断援军留下的。关城可能在那时候废弃。这十几年,我们东夏和靖康并未爆发战事,所以才给闲置。”

    李虎扭头问他:“能查到记载吗?”

    参士说:“暂时查不到。上谷被攻破之后,备州有好长一段时间陷入混乱,后来又有大的灾荒,灾民涌入东夏,想必这金坡关就没有人再拾起来。”李虎要求说:“还要继续找,知道金坡关被废弃的原因,实在不行,你就买通县吏,将易县数十年的产粮、户数给调出来,我就想不明白,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