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星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曲尽星河-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孝多少吐露些东西,不过只是在说眼前,说这回包兰城外的军队又证实了拓跋氏反复无常,用心不良,明里要和东夏缔约,暗中却在用兵,东夏定要以雷霆手段回报之,打他一个肉疼,才能避免他们对东夏的企图。

    董国丈自然推波助澜,趁机诟病拓跋氏。

    不过,他远离战场,拓跋氏的兵都没见过,更不要说见到拓跋氏重要人物的风采和风范,拿来推波助澜的就都是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除了拓跋氏士兵怎么残忍,攻城略地,抢男霸女,就是一系列被士大夫认为是大丑的丑闻,在这丑陋的传闻中,竟然还有拓跋巍巍小时候的轶事,转述说拓跋巍巍父亲不喜欢拓跋巍巍,于是将他送到中原做质子,长月有个叫介富的人给他一块鹿肉吃,他便以父呼之,还要报答人家的恩情,介富便信以为真,后来听说他当了可汗,就变卖财物去拓跋氏做生意,没想到被拓跋巍巍逮着,按着脑袋一刀杀了。

    这种市井传闻,庸俗而不乏恶毒,起码说明拓跋巍巍三点:有肉就是爹,忘恩负义,遮丑杀人。

    草原人的流动性更大,消息亦如刮风,相互之间偶有风闻,再加上狄阿孝一直在西部边陲,也尤为重视并关注拓跋氏的各种动向,自认为极了解之,却没听过这一说,不由将信将疑。

    虽然朝廷不是友,拓跋氏倒也是大敌。

    狄阿孝也没道理不乐于听敌人的丑闻,更何况拓跋巍巍搞个认祖归宗,建了太庙,有认父的嫌疑,也就顺嘴说给别人听,问他们听说过这些事儿不。

    一大群武人听着有味儿,跟着叫嚷,偶尔有人质疑,也在他们对敌人的污蔑和轻视中用夸张的玩笑话带过了。

    狄阿鸟像往常一样回来,嘴里还在自言自语。

    旺盛的求知欲让他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一个武士的自律又让他不敢消减锻炼的时间,便是在喘气的空档,他都念念有词,希望能对书文的内容和思路的拓展有帮助。

    他拖着抡成大斧的步伐走过简陋的院墙,已经顺便让钻冰豹子去通知机要文书处的人和几个谋士到自己这儿来

    进了小院,一看等着的并不是谋士,而是一些将领,顿时一脸意外。

    意外中,已经被人围上了。

    大伙争先恐后地反映情况,尽管知道这些情况他有可能已经得悉,但还是忍不住复述,要借机引出请战的目的。

    有人愤慨:“什么人都敢瞄准包兰,大王只要下令,我领一支人马,一口气把他们荡平。”

    也有人讽刺:“两三只小狗小猫也敢伸头,杀鸡焉用牛刀,不需某某某出马,给我千人,我定提他们首领的狗头来见。”

    许小虎也撅着屁股,使劲往前挤,大喊:“阿爸说过要给少年机会的。”

    几个将领笑着把他抓出去,他就在外围干着急,眼泪都快下来,一个劲说:“谁说我们就不能打仗?”

    狄阿鸟被一阵簇拥,抬眼看到狄阿孝,自觉是他领着众人来闹战,大喝一声:“狄阿孝。你跟我来。”

    他震住场面,用下巴一勾方向,带狄阿孝往厢房走去。

    钻冰豹子不知从哪里回来,替他将众人拦在,那架势似乎一个也不要放过,但是狄阿雪扫来一个眼神,他略一迟疑,放狄阿雪进去,而自己站在原地宣布:“等一等呐。大王叫宝特说话了呢。”

    狄阿鸟已经在里头发飙了。

    他气冲冲地问狄阿孝:“是你鼓动他们来的?”

    狄阿孝否认说:“不是。”

    他继而又说:“不过将领们闹闹打仗有什么不好呢。我也觉得应该活动下筋骨。阿狗阿猫的来凑热闹,要是不打一回,一旦我们真要开战了,这些小部族就敢来袭扰。”

    狄阿鸟大怒:“阿孝。用点脑子好不好?这是人家在试探,你一路大总戎竟然看不出来?总领三军,你到底合格不合格?头脑是连我们家阿虎都不如,要不要孤把千里之外的阿虎召来替你带兵?”

    狄阿孝被他拿来用嗒嗒儿虎羞辱,顿时“哼”了一声,反驳说:“那你让他来嘛。来替我。”

    狄阿鸟对他假装不知道是讽刺感到无奈,一看狄阿雪也进来了,只好放缓语气,转为温和,劝勉说:“阿孝。阿哥不是有意训你。要说带领东夏铁骑千里深入,与拓跋氏追逐大漠,你是不二人选。你就是孤,你就是阿哥手中的宝剑。可是你也要知道,越是锋利的宝剑越总是收在剑鞘之中,关键之后才会弹仓而出,龙吟四方。你就学不会藏剑么?外头几个伸脚都能踩扁的小部上门,没有拓跋氏的组织,能汇集在一起?这还是在试探我们的不能打,回去给孤高悬免战牌,谁敢出战,军法从事。”

    狄阿雪看着狄阿孝,问:“二哥。你结束了吧,听到了没有,回去挂免战牌,出战军法从事。”

    她淡淡地说:“但阿妹可以出兵吧?”

    狄阿孝哈哈大笑。

    他知道狄阿雪有一百女兵,虽然膀大腰圆,多作训练,却没上过战场。

    狄阿雪听出是嘲笑,便狮吼了:“你笑什么?别以为阿哥老大你就老二,谁都不放在你眼里。”

    狄阿鸟连忙朝狄阿孝使个眼色,和声细气地说:“阿妹。你也想出战?”

    狄阿雪“嗯”了一声说:“是呀。女兵。出女兵和少年兵不是最好的示弱么?”

    狄阿鸟叹气说:“阿妹。你怎么变这么暴力呢?这女人和孩子不是不能上战场,那是战争还没打到这种程度,接受锻炼是一回事,人的性命是另外一回事,你一百人,扎人家几万军队中,都当真是万人敌呢?”

    狄阿雪想了一下说:“无聊呗。那禾苗一天到晚围着你转,动不动给我说,趁姐妹都不在,陪着你好要小孩儿,我在这儿,可有可无的,无所事事。”

    狄阿鸟看狄阿孝迈步出去,神秘地一笑,小声说:“阿雪。有件挺有意思的事儿,本来阿哥不想告诉你的,既然看你无聊,干脆就告诉你,也带上你吧。你听说过龙吗?”

    狄阿雪反问:“你信呢?”

    狄阿鸟说:“不管孤信否?有人信,一个书生带着路引出塞,途经此地去寻龙,你知道么?他手里还有一封给孤的书信,是太学的一位学者写给孤的,向孤推荐他,信中讲这个书生呀,不但是名门之后,金石大家,还他娘的是小婉师兄家的记名弟子。孤想把他留在帐下,他却一心去龙谷寻龙和龙骨,说得煞有其事,阿哥打算处理完积压的公务,与他一起前往,干脆把你也带上。”

    狄阿雪眼睛一亮:“你说的是真的么?这人傻子吗,竟然相信这世上有龙,有龙骨。”

    狄阿鸟意味深长地说:“本来阿哥也以为是傻子,可见了一面,突然觉得不像,风采有点照人,要是傻子可惜了。最要紧的是人家懂金文,就是那种刻大鼎上的文字,看起来是真懂。所以阿哥也就信他了,心说说不定真有龙,就一心想去看看。你去不去?想不想去吧?”

    他们说话间,狄阿孝却走了出去。

    众将围上就问是否决定出兵。

    狄阿孝回头看了一眼,淡淡地说:“出什么兵?都散了吧。人家准备去高显搬嗒嗒儿虎来御敌。”

    众将不知道他什么意思,顿时石化在那儿。

    狄阿孝也觉得摆了阿哥一言,心情舒畅,一边扬长而去,一边说:“让他们家嗒嗒儿虎来领兵嘛。”

    董国丈不停重复“嗒嗒儿虎”、“嗒嗒儿虎”,顿时记起自己被拍出一肚子液体的蛐蛐,掐指一算年龄,与众人一起目瞪口呆地站着。

三十九节 寻龙奇志() 
不管他们多惊讶狄阿孝传出去的话,狄阿鸟都没有出兵败敌的打算。

    也许在拓跋氏眼里,拿这一两万乌合之众试探,也是变相告诉他狄阿鸟,你来打我,我也能纠集大小部族打你,一旦出兵败敌过快,震慑力陡增,拓跋氏更没有安全感,无疑是不能放心进行中原大战。

    他要北上寻龙,一是家传金石的学问,让他对龙骨、龙化石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要考察一下八百里瀚海。

    这八百里瀚海是居于奄马河上方的一片沙漠地带,时常所说的大漠就是以它为边界,但是与大漠其它部分还会有水源植被不同,这八百里水源极少,气候恶略,商旅难行,人迹罕见,它也是游牧人在与中原国家交战,处于战争劣势时用作自保的天堑。

    中原王朝强大时,影响力只到这儿,再往北出兵,那便是困难重重,缺乏水源,补给极难。

    水源也不是绝对没有。

    据说中朝时,这里有一条河,但是随着自然的变迁,从明变暗,已经走在流沙之下。

    便是靠知道它,有人找到过水源。

    一些被仇敌撵杀得走投无路的小部族躲不进山区林地,就靠对这些小水源的熟悉,在里头暂时躲藏。

    东夏立国之后,派人进行过多次勘测,但所掌握的水源都是微乎其微,所找到的最大泉眼也不过日流数方。

    但是,无论是狄阿鸟还是司地局都没有因此放弃。这八百里瀚海对东夏的意义太大,如果东夏掌握了水源分布,这里就是东夏隔绝北方游牧民族的天堑之一,而没了这八百里瀚海,或者说水源被东夏的仇敌一一掌握,这里就是敌人藏兵的天堂,更不要说东夏因而和土扈特部直接相接。

    孜孜不倦的努力也不是没有回馈。

    针对所掌握水源分布的特点,国内的几个大参假设过几回暗河的走向,对瀚海地貌进行过细致的划分,还在关键的地方立过标记,这些都是对东夏极有军事价值的。

    如果有一天,东夏的军队被迫深入瀚海,长途行军,因为对地貌的熟悉,对特征地点的标注,可以不走弯路,不会迷失方向,更能通过对暗河的预测,找到较多的泉眼。

    狄阿鸟这次前往瀚海的边缘,就是突发异想。他想知道瀚海的环境到底恶劣到何种程度,他的军队是否能够经得起考验,穿越瀚海,绕过拓跋山口,出现在拓跋氏的大后方。一旦军队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能够不减员或极少减员,东夏就能把瀚海扩为腹地,彻底占有。

    只是这样的念头太匪夷所思。

    没有一个草原的部族,哪怕强大的纳兰部,土扈特部,甚至历史上完虎王朝,东夏帝国,他么都没有冒出过征服瀚海的念头。也许他们族里有人曾经穿越过,九死一生之后,记住了一个两个水源,或者载带够多,有幸没有遇到沙尘暴而迷路,或者因为特殊的原因,曾经在里头躲藏过,但是没有哪一个部族定要找出所有水源,定要标记山川植被,还考验一样冒险,让自己的几万军队出其不意地穿过。

    但是,这样的念头他狄阿鸟却有,他的东夏国也非要有。每年司地局都会征集学子和武士去勘测,不管多少人死在里边也不停止,到现在为止,瀚海里头的几个靠近水源的地方已经驻扎上士兵,虽然人数很少,和几个来考察的参事凑在一起,构成小到极点的哨所,但是他们扎下跟来,时不时还会在里头追击逃犯和那些东夏之敌,试图观测总结气候,掌握铺天盖地沙尘暴的自然规律。

    也正因为一直有此雄心,狄阿鸟对那些熟悉金石和山川地理风貌的学者格外重视。

    以他如今的地位和东夏国蒸蒸日上的国势,他可以与任何一个王侯平起平坐,根本没必要亲自照看接待一个中原世家的普通子弟,哪怕对方是皇子皇孙,也许一句话,几个兵卒的保护,就能给递来书信的褚放鹤一个交代,告诉他,你说的这个人,我给照料到了,派兵保护着。但是他没有这么肤浅,在他内心深处,他希望大括天下奇才,拉拢来众多像李言闻和范博士一样的人为他所用。

    他亲自宴请别人,问明别人的意图,主动乐颠颠地提出,可以一道向北。

    不是他要人家陪同,是他主动陪同人家,眼看对方才貌稍微有点不错,又立刻想到自己待嫁的妹妹。

    大战在即,是没有人理解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情怀的。

    若不是他秘而不宣,只告诉身边的人说要去看龙,而龙自古是王权的象征,否则大片的文臣武将都能堵住他不让他去,哪怕他出于军事目的,也想顺道去瀚海,但只要他不讲明自己的用意,群臣就不会放过他。

    开玩笑。

    几万、几十万的国战前夕,大王陪个中原来的文人交流金石心得,看看对方是不是能为东夏所用?置将士何地?

    不过,狄阿鸟也知道警惕。

    前一天才流露出这样的意思,第二天一大早就急忙上路,免得众人知道了,一个反对,到处围追堵截。

    他怕董国丈见不到他着急,是带上了。

    阿妹自然也要带在身边儿。

    天不亮,他就派人去通知中原来的王明诚,小心翼翼地在卫队百余的拱卫下出城,等在城外头。

    王明诚也是个早起的人,不大工夫,带着一个仆从,风风火火地赶出城,他是不敢相信东夏王会等在城外,出于礼貌才赶紧出城,打算在城外等候东夏王,心里却认准了,东夏王非是日上三竿之后才姗姗来迟,所以也不算加急,自己背着一个乌木做成的大书箱,让仆从牵着坠两个大篓子的驴。

    他是世家直系子弟没错,但他的家族更倾向于那些出仕为官的子弟,而且若不是他自幼而孤,没有父亲管教,他也无法由着自己的兴趣走到今天。

    堂堂王氏一族,显赫门阀,直系子弟竟然出个到处找石头研究的,家族是深以为耻的,并以他已加冠成人为名,剥夺掉他的家族供应。

    他这次走出国境,没能找到一个家族上的人赞助,到处借钱,也只借了十几两的碎银子,有着师徒之称的褚放鹤不忍心,加上褚怡跟着董云儿走私军马混了些钱财,家境好转,资助了他五十两纹银,他就是靠着几十两银子出的边塞,一路上雇佣向导,风餐露宿,连匹像样的牲口都找不到,弄头驴还不舍得骑,上头两个大篓子,一边放些标本和换洗的衣裳,一边放些书籍,卷轴。

    但这是个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