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星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曲尽星河-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天佑喘了一口气。

    疲倦像潮水一般袭来。

    他轻声说:“也许别人不救,李盘总会上来的,除非他打不上来,若是他打不上来,我们怎么撤得下去?”

    他喃喃地说:“也许很多人都在看着我们,等着我们战败弃城,如此一来,战败之责,全有我们背了呀。”

    一群将领士卒围上来,对那些见死不救的兄弟部队破口大骂。

    马天佑给他们摆了摆手,说:“我们不去管它。咱们都是备州人。乡人守乡土,何敢言退呀。我想同为大帅麾下,焦梦龙和王宗宪自不会与他们田氏,朱氏一样,他们是在防备着东夏呀,一旦上头派人去东夏稳住东夏人,他们定然不顾来援,诸位再坚守下去一二日,战事必有转机。”

    正说着,高显军队上传来牛角,又一轮攻城开始了。

    马天佑证明说:“你们看看。高显人这么着急攻城,说明什么?他们不累吗?不。他们怕援军到。”

    援军?

    援军在哪,霸县后方田启民的大部分人马都上来了,李盘早就在。李盘处东,田启民的部分军队在西。

    因为对北平原的角逐还未分胜负,朱氏之前占了上风,田启民的兵被动,补给差点断,被田启民发遣到各郡一部分,现在他们分别上来,田启民却在北平原。与他们对峙的高显人虽然只有三、五千人,野战起来,极难撼动。

    李盘一直无法突破。

    霸县的军情每一次送达,都让他颤抖一回。

    马天佑上万人,却因为阵战过,溃散不少,再退守县城,实力已经锐减,此刻在高显的连番攻打之下,已无力支撑。

    李盘从来也没想到,东夏人的手下败将却是如此难对付,几次督战,都翻越不了几千高显人所部军阵。

    从个头上论,他们比种族众多的东夏人还显高大。

    阵战时队列密集,长枪有序,箭法极准,因为骑战上的优势,对阵你又围裹不上他们。哪怕正占着上风,他们会以小股军队的潜伏、迂回和突袭,突然扎在某些位置,把你的优势给搅乱掉,然后迅猛反攻。

    初来乍到,李盘正是需要功勋来稳固自己的时候,却偏偏被腊贝一个三千夫长挡住。他都不知道自己带了这么多兵,冲不破敌阵,会不会被笑话,身边又不乏劝他的人,他是一会儿焦躁,一会儿生出一个念头。不管怎么生念头,北平原和沿边的军队他指挥不了,就算指挥得了,他也不敢动,他给人一封书信,让人家来援,到时候东夏人趁虚而入,责任谁来负?当然,他的州军,不管人数,军力是最弱的,他评估兵力,最后得出结论,一旦高显打下霸县,他是抵挡不住高显人的兵锋。

    最后有人献计,不要再轻举妄动,一旦马天佑兵败,扒开无定河。

    扒开无定河,阻挡高显军队?

    虽然天气渐暖,无定河还结着冰,万一水刨出来淹下去,天一寒,田野上溢出的水全冻住了呢?

    也许是天公保佑,天气越来越暖,气温上升,无定河面的冰都没了,夜晚也不再结冰。今日,霸县又冲破封锁,送出来消息,马天佑部所剩无几,马天佑与诸将士起誓,要与霸县共存亡。

    到了这种田地,无须再等。

    李盘下定决心,宣布说:“拔无定河。”r1058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一百六十九节 开大运河() 
无定河,白洋湖连成一线。

    水一放出来,数万百姓就开始了难以承受的苦难。水淹上来,大冷天,村庄转眼间只浮出来半个,水前头的,背后被水隔断,只能往高显人那里跑,水后的,背井离乡,往南迁徙躲避。

    沃野千里,已成泽国。整个霸郡,毁于一旦,怕高显军队绕行,河水上游也遭扒开,保郡,定郡也有波及,北平原的将领也懵了,还好给他们留的有口子,否则等于一条水泽,把他们也给划了出去。即便如此,朱天羽的奏疏也已经连夜送走,开什么玩笑,为了挡住人不进备州,你留给高显的道路经过北平原,你这不是祸水东引吗?虽然大家都判断,高显人的最终目的是北平原,也许高显人就会往那边去,但是被人这么推一把,却是要多不舒服有多不舒服。

    长月,派人坐镇都来不及了。

    杨雪笙大牢里还有心自救,趴着写奏书,却不料牢门突然大开,一抬头,却是几个绣衣来到,一人持圣旨,展开宣读,紧接着,其它几个将酒肉给杨雪笙摆开。杨雪笙有点不敢相信,突然就不怕死了,嚎啕大笑。绣衣们还在等着他,他只得下箸,喝酒吃菜,吃完,感觉毒药烧心,终是忍不住,叹道:“我虽小节上不大检点,却自忖是个能成事的人,今日赐我毒酒美食,翌日唤我不来。”

    片刻之后,杨雪笙的讣闻已经由绣衣带走。

    皇帝正在庭见陶坎。

    杀杨雪笙,用陶坎,这也是高深莫测的帝王心术。

    消息报来。

    陶坎闻讯哀嚎,却是不得已,叩谢皇恩,打算就此别过,马不停蹄前往备州。伴随着杨雪笙的讣闻,备州的消息也到了。

    李盘扒开无定河。

    李盘他不是备州人呀。

    那儿可是陶坎的家乡,接下来的沧郡就是陶坎的家乡,陶坎双目滚血,却无可奈何。

    他扭身,背对皇帝走了两步,突然心中绞痛,扑通一声栽倒皇帝终于变色了。陶坎虽然得到及时救治,缓了回来,却需静养,不适合再赴备州,皇帝想了又想,终于决定,作权宜计,答应高显的条件,与高显议和。

    议和的使者派出去。

    夜深人静,皇帝暴躁难忍,宣室中持剑一阵扬砍,一名宫人因为躲避不及,扑倒脚下,把一旁的中枢大臣裴多基惊得抱臂乱蹿。皇帝冷静下来,想说要惩治李盘的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李盘是他的心腹,是他潜龙之臣现在无人可用,你迁怒于他,把他杀了,或者把他治罪,哪怕把他替换掉,你该派谁去镇东北?皇帝忍不住问裴多基:“你有什么办法?”

    裴多基想了一下,说:“先安高显。再作徐图。”

    再作徐图。

    必须图。

    泱泱大国,自己刚刚登临,就被高显给扇了一记耳光。

    皇帝立刻派人去找一干军政上的人。吕宫是跟着军政上的人一起来的,现任的军政大臣王无惧是羊杜给推荐的,皇帝使着不顺手,让吕宫帮他,那不过是想着尽快让吕宫接手他的工作,把他替下来。

    只等他一来,皇帝就问:“朕要亲征高显,怎么样?”

    王无惧不敢相信地打个了寒蝉,反问:“多少人?”

    皇帝说:“百万以上。朕要让天下藩臣小国给看清楚,朕用人的脚,也把一国之地踏平。”

    王无惧道:“皇帝三思而行。百万军队的馈粮,军队接济不上。”

    皇帝转向吕宫。

    他想知道吕宫什么看法,他被派去,将要接手军政,他对一些军资数目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他又有什么意见,如果他抱着与王无惧一样的想法,将来怎么在军政上满足自己?

    吕宫迟疑了片刻。

    吕宫真的迟疑了,王无惧虽然出自王氏门阀,却是合格的军政大臣,甚至教导吕宫不遗余力。

    吕宫知道,他说得都是持重之论。

    百万大军蜂拥往东北,这一路粮食怎么运上去,便是现在朝廷的储备,也还是不一定够呀。

    不一定够,不是一定不够。

    但是你要发动这么大的战争,民间就要有恐慌,你就得有盈余粮食,而不是光计算军粮。

    何况,吕宫也不敢得罪王阀。

    若自己一句话拆了王无惧的台,王无惧岂能饶自己,骂自己一句奸臣,满朝言官就奔自己来了。

    吕宫不得已,叹气说:“陛下。王大人说的是对的。但是”一个但是,把皇帝的怒意拉了回来。

    皇帝要求说:“讲。”

    吕宫说:“但是,陛下不是将开通运河提上日程?要想征伐高显,必先开运河,只有把南方的粮食轻易地调集到北方,这一仗才无后继之忧。”

    皇帝反问:“开运河?”

    裴王二人都松了一口气,开运河,对呀,只有开运河,才能纾解眼下皇帝要征高显的难题。

    那就开运河吧。

    开运河也是件好事呀。

    开运河,朝廷可以花钱了,朝廷花钱了,百姓通过干活挣钱了,而且南北双方的联系密切怎么都是好事呀。

    两人称赞吕宫说:“小吕相公真乃济世之才。”

    他们同意了,皇帝立刻宣布:“拟制。征调国中青壮。修建运河。运河一修完,朕就亲征高显。”

    吕宫提醒说:“马上要农忙了。”

    皇帝冷笑说:“农忙?只要征调得人多,运河就修得快,不过是耽误他们几日而已。”

    几日?

    三个大臣相互看看,面面相觑。

    运河几日修完呢?

    皇帝不冷静了,皇帝是被高显刺激的,让他休息休息,也许就改主意了,几个月能修完就了不得,几日?

    运河是条蚯蚓粗细的小沟吗?

    众人希望让皇帝好好休息,他太亢奋,太过激动,安慰皇帝一番,就出去找地方交头接耳。

    到了外头,王无惧提醒二人说:“运河的方案还没出。若皇帝再问起,就用方案拖。”

    裴多基也说:“是呀。区区一个高显,何值百万大军,皇帝亲征,遣一宿将,悉心攻略,数年可平”

    吕宫苦笑:“皇帝要打给外邦看。皇帝嫌军队多,无田安置。”

    这么一说,裴王两人沉默一会儿,而过了这一会儿,王无惧总结说:“高显倘若真的一战平定。皇帝也不会止步的,高显在他眼里算什么?值得百万大军?那是吞并高显,站住脚,接着去打他妹夫的。狄阿鸟已经坐拥大漠,皇帝这是要做中武帝。”

    寝宫之中,皇后杨玉环正在服侍皇帝睡下。

    寝宫中早已是金光闪闪,梵音四起。皇后看到皇帝的沮丧,劝他说:“陛下。不管您遇到这些烦心的事儿,佛祖都在看着,前日达摩讲经,讲到西方世界,那里寺庙多,得佛祖庇佑,帝王也省心,有的干脆出家去,国家却依然能够风调雨顺,四方太平,以哀家看,不如多修一二寺庙。”

    皇帝猛地坐起来,反问:“修寺庙?”

    皇后点了点头。

    她轻声说:“陛下。寺庙越多,越聚善男信女之信仰。达摩早与哀家讲,那时咱们还没入宫,他说潜邸有佛气,像佛祖释迦摩尼转世最近,西方佛国来了很多人,有很多还是寺庙派来的,说是来我国寻找释迦摩尼转世之身。达摩来问我,说佛光在皇宫之中,问我怎么办好?”

    皇帝大吃一惊,手已往剑上移动,反问:“他有没有说是谁?这是大事,若转世非人,岂不天下大乱?”

    皇后笑了,附唇小声说:“达摩觉得是陛下您呀。想让你召见一下诸佛国,诸外僧,如果他们断定是皇帝您,您可多统御三千佛国。”r1058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一百七十节 旧事重提() 
李虎骑着马,沿无定河岸边漫无目的地行走,举目望向对岸,已经没有了烟火气,不知是家鸭还是野鸭,在庄稼地里凫水,嬉闹得不亦乐乎。杨凌刚跟上来,眼看要过县界,终于感到安心,告诉说:“回去吧。看这水全成了泛区,又不能行舟,高显兵是来不了的。也告诉县令老爷一声,免得他提心吊胆。”两个人收勒缰绳,掉头往回走,一片状荫如同云浮,那原先是个村子,坐落河沿,得水田肥,而今就像在水里浮着,只剩半层那房顶上落了一层黑鸦。

    李虎喃喃地问:“哥。这水也没全淹没上去,这村里的人,回去哪呢?”杨凌刚叹气说:“那谁知道?也许是去北平原吧。高显兵锋所指,正是北平原,北平原会为他们开关敞城?官府上那些人,比高显人还恶,高显兵杀人掳掠,也不一定是杀个精光,可这水一放,那是过野清。”

    李虎想了一下说:“那河堤能不能堵上?如果要是堵上,是不是日头塞些时日,地一干,人就能回来了呢?”

    杨凌刚反问:“谁能堵呀。这水,它是小沟?”

    他劝李虎说:“别多想了,不是咱们能堵得住的,那官府开的口子,去挡高显人的道路,你跑堵水,官府能不捉你么?人说北边守霸郡的兵,快死绝也不投降,官府一拔河,他们心里绝望,就给投降了高显。你说说?自己淹自己,这年头怎生得出来的?谁下的令,上天总有天收他走。”

    李虎下马,赶到河边去,那河水,尚未到泛滥之时,安安静静在眼前流淌,时而还会现出一条鱼,拨楞一下,再扎水里。

    李虎反问:“我们能不能在上游修个水库,拦一道石闸?总有一天,这些田还是要种的。”

    杨凌刚白了他一眼,低声说:“阿虎。那是咱们能修的吗?要修,得县老爷说修才行,就他风闻高显兵来,举家难逃的架势,你让他去修闸管水?你咋与他讲?人家幸庆这道水拦住高显兵。”

    李虎双目蕴了泪光,自言自语说:“这些百姓真苦。天寒地冻,何处可去呀?”

    他翻身上马,再次与杨凌刚走在一路。

    两人越走越快,越走越快,渐渐驰马如飞。

    虽然可叹这水,李虎倒也有一丝的幸庆,倘若高显人真的杀到易县,自己会怎么办?带领乡亲们与高显人拼命?暴露身份,修书给龙琉姝阿妈?帮谁?高显人肯定是不能帮,但与他们作战却又为难,高显是友邦,靖康是侵害北平原的敌人呀,而要是不去与高显作战,这易县也一样会被毁

    是的。这是一种幸庆。

    水一隔,事情告一段落。

    他又在给阿爸写了一封信,希望阿爸能告诉自己,自己该持什么立场,该怎么办,如果水退了,两国还要交锋,到时,自己以及境内所有的东夏人该怎么办?但他也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阿爸离得那么远,能告诉自己怎么做吗?这个坎,这个立场,这个主张,必须由自己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