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星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曲尽星河-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不是个说话的地方。

    两人怕燕燕再听了有啥不好,就又走出来,来了堂屋门,一起去柴房。

    因为心虚,她嫂子还对着空气嚷一句:“娘。咱们去看看后锅水温不。”

    外头雪粉铺面,走到柴房,门回头一杠,打着灯,就着亮光,她嫂说:“娘。你别生气。听着李虎也是心里混着。你看他回答的那话。他说他没想过,可能真没想过,你把话说出来,他就该想了。”

    燕儿他娘问:“他不是在装傻吧?他啥都懂,这事儿他不懂?你信?”

    在柴房里说了会儿话,她嫂就觉得燕儿娘想哭,她是明白的,做娘的,哪能想让燕儿走他二姐的老路,眼看着李虎即合适,也能帮着把沧郡的事挡过去,却是挑了话,回答得也不知道是啥意思。

    劝了半晌。

    李虎在外头敲门。

    这事儿怪人家李虎吗?

    燕儿娘大声说:“李虎。大娘没生你气,你还小,定是真没想过,你去睡吧,我跟你嫂说说话。”

    李虎压低声音问:“大娘。是沧郡那边的事儿吗?”

    燕儿娘和燕儿她嫂两个人面面相觑。

    一想,他们想起来了,杨揣知道这个事儿,刚才看自己气着了,非是给李虎说了不可。燕儿她嫂故意说:“杨揣给你说啦?”

    得到李虎的回答,她又故意问:“那你咋看这事儿?肯让燕燕就这样嫁去吗?”

    李虎也有点焦躁。

    他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回事儿,看到杨揣的埋怨,他心里突然有一种紧张和失落,要是自己说错话,影响到大人做决定怎么办?

    这是他迫切来说的缘故。

    他说:“不能让燕燕嫁过去。”

    燕儿她嫂发现娘笑了一下,就说:“为啥不能?”

    她想要的答案是:我喜欢燕燕。

    李虎说:“一看这样的做派,就不是什么好人,咱不能任他鱼肉。”

    他甚至都没用欺负这个词,用了鱼肉,心里的愤怒可想而知,但里头的俩女人,又多多少少失落。

    燕儿她嫂故意说:“那也等于给燕儿一个好归宿,你大娘不操她心里了呀。”

    李虎猛转身,背对着门口说:“根本不是好归宿。人没见过,啥样子不知道,年龄多大,咱现在也还不知道,就因为他有钱有势,那不是想鱼肉咱?咱做那鱼肉任他胡为?你们肯,我也不肯。我不愿意。”他不知道燕儿嫂都是故意的,越发地焦躁,恨恨地说:“你们好糊涂。好怕事呀。”

    燕儿嫂说:“人家几百亩地呢,起码将来燕燕恶不着。”

    李虎说:“几百亩地不算啥。”

    燕儿嫂说:“怕燕燕再大了,没人稀罕她她小时候有点瓦头,这长大长开才好点儿,也还是不好看,一个丑丫头,又是穷人家,能嫁上几百亩地的财主是她的福分,过了这村,还能碰到呀?”

    李虎说:“燕燕长得好看,都说她好看,哪里丑?怎么会嫁不出去?”

    燕儿娘小声说:“咋就是憋他不出来呢。”

    燕儿嫂又来个绝的,叹气说:“就算你觉得漂亮,你又不说娶,人家来说亲,那是有钱有势,你说亲事订下来了也罢,你没订,你还不应,你不是把人得罪啦。你得罪个普通人好说,你能得罪这样的人家吗?”

    李虎在外头不吭声了。

    他盯着满头乱舞的雪花,却是不知道怎么办好。燕燕那么好,怎么是这样的命运等着她呢?

    他真想张口说:“大娘。嫂嫂。把燕燕嫁给我吧。”

    这句话真不能说。

    作为权宜之计不合适。

    而要是真话,真是不能草率地就定下来,不只是畏惧父亲与母亲,就像是闹剧一样,这成了什么?

    一瞬间,他想到暗魂,心道:“联系他们,让他们替我去问阿爸?”

    转瞬间,他又把这念头掐了。

    问啥,问他阿爸啥,我认识个姑娘叫燕燕,你说我喜欢她不喜欢?我娶不娶她?

    这能问吗?

    你斩钉截铁告诉他消息,设法得到他支持也罢,你怎么能这么问呢?喜欢不喜欢,阿爸知道吗?

    你娶不娶她,阿爸知道呀?

    燕儿她娘低声问:“咋没音了?外头下着雪呢。”

    燕儿嫂嫂摇了摇头,轻声说:“在想吧。你说人家年轻人见着漂亮姑娘,一说娶,能不能娶都要娶,他还得先想。他想啥?自己爱不爱,能想出来?”

    李虎挺难受,但他很快绕过去了,他说:“我去沧郡一趟,让那家人他不敢胡来。行不行?”

    他老老实实地说:“大娘。嫂嫂。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想和燕燕成亲。就觉得挺亲她的,心里疼她,但没想好成不成亲。我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干,我没法去想啥时候成亲,以及和谁而且我有我说不出来的难言之隐,我不知道怎么说好。反正,我不愿意燕燕嫁给那沧郡的。要你们顶不住,答应了,我就带上人,在迎亲路上把燕燕抢走,把逼咱燕燕嫁他的坏人给杀了。”

    说完,他裹一阵风回堂屋去。

    燕儿她娘问她嫂:“这是个啥结果?他要去杀人?他能去杀人?他会武,他就觉着能跑去杀人?”

    燕儿她嫂也觉得自己逼得失败。她轻声说:“我觉得他心里有燕燕,也喜欢燕燕,有时候不是靠听他咋说,咱不感觉得出来。实在不行。我先与他说说,就说骗那边的人,让他先顶替一回。”

    李虎回去就睡了。

    杨揣溜出来递个话,说李虎明天要去县里办采状去,问问刚才跟他婶咋说的,问了就说:“你们不知道,杨狗栗他们在一起,一天到晚说女的,这从保郡回来,还在讲那边的女的,他们都说李虎从来不说哪女的美丑,就是个怪人你要非与他讲,他就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你,你再不好意思说。”rg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一百零三节 官府干预() 
说到办采状,燕燕的娘有点懵。

    实际上这个“采状”,他们之前连听说过都没有听说过,这都是李虎来老提,大伙才知道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怎么办他们都不知道,在不在县里办,他们还是不知道,大伙连知道怎么去办都不知道,他李虎一个外乡人,一个人跑县里他咋办?他知道衙门口朝哪开?找谁问?

    燕燕她娘想了起来。

    她娘家远房的表妹嫁个男人,在县衙里上差好些年,以前家里有了什么事儿,都是带点礼找过去,这回也不妨找一找,问题李虎不认识他。于是,回屋之后,她给还没有睡着的杨燕燕说:“李虎要去县里办采状,不见他问大人门路。你明天跟他一起去易县,找找你表姨夫,看看咋办,得送礼不送。”

    杨燕燕正好想去县城,以前出门都是小心谨慎,不敢乱跑。

    可家里来了李虎,她就觉得带着李虎,比带上百十条猛犬都放心,就说:“嗯哪。正想去。”

    杨揣是懒觉大王。第二天吃完早饭,他还没起。

    李虎说自己要去办啥事儿,燕燕她娘就让燕燕跟他一起,密切叮嘱半晌,怎么说话,怎么去问,办事要注意哪些。毕竟没读过书,老人说到内中过程,要反复叙述详细,往往有的时候还词不达意。杨燕燕嫌啰嗦,就说:“娘。他不是咱这儿人,不知道去县里咋办事,不懂规矩,我还不知道?”

    她嫂子忍不住在一旁呵责她:“你知道。你知道得吃。”

    之所以这么说,是她嫂子心有余悸。上次,她和同村的婆娘一起去县里,没去熟悉的地方吃饭,吃完,与人家算不清吃多少钱不是乡下人算不对,街上店家讹算。正好那天王亭长和些本乡的村正都在,一群人从县衙出来找地方吃饭,给碰着,这钱才掰清。所以娘在哪吃饭都安排,马拴去谁家,在她看来都有必要。

    一乡的人去一乡的人那里吃饭,一乡的人去一乡的人那里买东西,这都成了规矩,否则你受了欺负,回来跟乡邻说,大家会问你,咱这人谁谁谁在县里,你咋不去他那儿呢,你不是自找的吗。

    李虎是要骑马去。

    这小马烈,身子也短,没法同乘,而燕燕连骡子都骑不了,一起去要是不骑马,就得套驴车,不然,光靠走,走到县城不定要到什么时候。燕燕的娘一出来,就问村里有去易县的,好在别人说谁谁家去,就把他俩送出来,站在村口等着,等村里的几个婆娘坐着一辆驴车出来,就让燕燕赶紧去凑数。

    杨燕燕麻溜爬上去,到中间,搂着一个叫嫂子的亲热。

    李虎已经骑在马上,手持尺长马鞭,马屁股后面绑点干粮和饲料,自己身上收拾得利利索索,马也被刷得干净。他在等驴车先走,自己跟上。

    女人们看得心热,争相逗杨燕燕:“你看你家李虎骑马抡鞭俊的。”

    “俊”其实只一方面,别的她们不知道怎么说好。

    李虎的马仍不是那么老实,等着人,还会时不时走动,举两条前腿蹦蹦,李虎在它身上打着转,一手抓着缰绳,一手马鞭放在身后,身子是纹丝不动,既不怕那马不好使,又显得威风凛凛。

    李虎安排狗栗子在村口弄个场面子,织两间房屋。

    村另外一头靠山的地方,就有一个谷子角荒着无人,长的全是刺棵,好在冬天好收拾,狗栗子用骡子套辆车,拉十来个年轻人,持镰刀和柴刀过去,从另外个地方冒出来,一看李虎骑着马在另一个方向的村口,给他喊了好几声,李虎先到他们那儿一趟,接着才又走,追赶驴车。

    众人本来还觉得拉李虎拉得没影,要不要等他,却见他一人一马,扬股高高的雪烟从后面追上来。

    那马奔起来,从前头去看,好像前头两条腿就根本没直起来过,光见身子缩拱,闪电一般扒拉雪地,比时不时在道路上蹿过去的游牧人还显快。

    等他上来,婆娘们忍不住说:“李虎。这马又短又小,看起来比驴子大不了多少吧,咋跑这么快?狗栗子说你买这马,就到你手里能使唤,是真的假的?你让燕燕骑,它也尥蹶子吗?”

    这话说的?

    要是这马还听人安排,知道分亲疏,那神骏得没边。

    有个出自杨家村的人在县城边上住,到了县城,大伙就奔他家去,就为了把车马放下,到了。

    要把马拴他们家,李虎不免犹豫。

    县城上有些大牲口,一路过去,李虎分明感觉得到,自己这马时不时有骚动,每当这个时候他都想一回去就把马阉掉,免得见母的就想去趴,就想尥蹶子。前头因为还有两口大牲口,他怕马不老实人又弄不住,就给主人说一下,特意拴他们家屋后,告诉说:“别让人离得太近。”

    杨燕燕走好远了,还在跟他说:“其实这小马挺老实,昨天我摸它,它也没踢我。你应该带着它多见见人,见多人就好啦,拴屋后,都是西北来得冷风,说不定还有人偷。”

    敢情她把马当人了。

    两人街上转转。

    杨燕燕要走走买些糕点,去表姨家捎着,问了问,才知道现在糕点好贵。

    李虎从保郡回来,自然知道为什么贵,听她嘟囔、嫌弃,而卖糕点的叫苦,立刻替她拿定主意,选好付钱。县里的物价比着郡里低很多,郡里会比州里低很多,州里则会比京城低很多,最要紧的是越到小地方,物价越不敏感,滞后得厉害。他其实还想问物价涨落,问几家,都是问不出任何迹象的生意人,光知道与你计较一文半文,街上逛一大圈,看着一家钱庄门匾下注了“三分堂授许”,二话不说进去,杨燕燕还有点怯,被他一拉,进去了,就在他背上捶。这里就敏感了,不用问,小木牌上贴着纸,写着银钱兑率,东夏币跌倒一两三百零五文靖康钱反过来涨了一些。

    他带了几贯钱,身上挂着呢,盯着一出神,钱庄上来个人问他:“收官币。你这身上带着的,要卖吗?”

    李虎知道,三分堂不收官币,这一家自主在收。

    问题是三分堂能兑东夏币,那是因为它钱庄遍地,担保着对外贸易,允许通兑,一个小钱庄,就因为与三分堂在合作,竟然也兑换起东夏币,三分堂来的?要是三分堂来的,该多少东夏币?

    鼓励使用东夏币,不怕朝廷法令?

    两天前保郡三分堂兑换,这兑换可是三百文,到这儿,按说还应该滞后,却不料比保郡还低了。

    他故意反着说:“我刚从保郡回来,在保郡见到兑东夏币,一两银子兑三百二十个东夏币,怎么到你们这儿,变成了三百零五呢?”

    钱庄的人不否认,告诉说:“你那是保郡,咱这毕竟是县。”

    这么说,李虎肯定东夏钱又跌了。

    跌也该跌,三百文兑换一两,本身就极不正常。李虎也难从里头看出什么端倪,就托辞说:“我带着官币,想用些币换一些银子,可数量少换不着,换一钱两钱呀,跟个渣一样捏手里?”

    他是想着趁机不兑离开。

    钱庄的人笑眯眯地说:“是。换银钱换不着,捏着像个渣。但客官你可以直接换成东夏币。我们已经接到的通知,官府自己都在用东夏币回购官钱,你可以直接将你的官钱换成东夏币。”他凑过来小声说:“我们钱庄总庄在州里,快马信鸽往地方上传消息,三分堂都不一定有我们的消息走得快,你要是到别地方,人家还不给你换,知道为啥不?他们拿不准,不敢换。”

    李虎说:“换成东夏币,那又不能和官币一样使唤,有些人不认识。”

    钱庄的人笑道:“民间早在用,反倒是朝廷的钱,跌到这种程度,谁敢留手里?一些没见识的人不知道,不敢用,但以后会和官钱一样使用。告示都已经给贴出来,官府外头就都有了,不够要真能去官府兑,还得等几天,不信你可以跑去看看。告示上说,东夏王深明大义,肯与朝廷和谈,而他正在征战大漠,也是雍人的千秋大业,因而,朝廷批准民间使用他的钱,告示上还挂了图,供人辨认,其实还用给人辨认?”

    李虎吃惊道:“你说什么?”

    这理由能成立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