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星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曲尽星河-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陋,根本射不到,为了能打到天鹅,龙乞乾就养了一只海东青。这天,他带着自己的海东青去打猎,放了海东青去抓天鹅,结果天鹅没逮住,碰到了几个打猎的人。其中一个猎人‘嗖’一下,把他的海东青射杀了。怎么办?你们猜?他全靠海东青来抓天鹅的,结果这几个不长眼的家伙,把他的海东青给射杀了。”

    大伙都觉得稀奇,十来岁的孩子跳了支舞,站在众人面前讲故事,口齿伶俐。有些人也是为了取悦狄阿鸟,送他掌声,送他回答:“还能怎么办?肯定上去抓住这几个人,让他们赔。”

    嗒嗒儿虎举着两只拳头,大声喊道:“错啦。”

    他向狄阿鸟看了一眼,发现狄阿鸟露出淡淡的微笑,得意地晃晃脑袋。

    嗒嗒儿虎得到了鼓励,又说:“龙乞乾本来恨死这几个人了,差点冲下来杀死他们,为自己的海东青报仇。但是他一转念,心说,这不是雍部的几个年轻人吗?雍部的人怎么跑到我们这儿来了?”

    “他就带着部众跳出来,问几个雍部人:‘你们怎么打猎打到我们这儿来了?’其中一个雍部的年轻人就说:‘没有办法。五国部太强大,不允许我们到他们的范围打猎,杀了我们很多人,我们打不到猎,才到这里碰碰运气。’他心里也很忐忑,就是他射杀了龙乞乾的海东青。他们雍部是中原人呀,戍守边关,最后就呆在那儿了,没有女人,他三十五岁还没成亲,他就说,赔不了你的海东青,反正家里也没有妻子等我回家,我就跟你走吧。他就跟龙乞乾走了。”

    嗒嗒儿虎喊道:“你们要是龙乞乾,你们怎么办呀?”

    大伙多数说:“会不会把他杀了?”

    少数说:“肯定把他当奴隶使唤。”

    嗒嗒儿虎哈哈大笑说:“都错啦。龙乞乾一到家,就把他妹妹许配给那个年轻人啦。他跟那个年轻说,这天上都是天鹅,如果能够打得到,我们为何还要争猎物呢?”

    大伙愣住了。

    博小鹿大叫:“李虎。我知道是谁啦。他三十五了,还是年轻人吗?”

    嗒嗒儿虎给他得意地晃晃脑袋,乐着说:“你才知道呀,就是年轻,三十五也还年轻。”接着又往下讲:“龙乞乾送了很多嫁妆给那个年轻人,让他把自己的妹妹带走了,说,你回去给大伙商量一下,要是行的话,咱们合族吧。”

    众人大声说:“这是美人计。这是骗他,利用他,把他一族人都骗过去。”

    嗒嗒儿虎摇了摇头说:“不是。这是他们都想相亲相爱呀。那人回去之后一说,雍部的人都同意,他就带着雍部的人去与龙乞乾合族了,你们猜他们合族之后怎么样了?”

    大伙想不出来。

    嗒嗒儿虎就说:“他们合族之后,雍部带来了犀利的弓箭,可以直接射下天鹅。而雍部呢,有了龙乞乾英勇的族人,不两年,就战胜了五国部,割下五国部首领的头,给他们被五国部杀死的族人报了仇。他们一下打了很多的天鹅,猎物丰厚,就点起火把,跳舞祝贺,一直跳了三天三夜。”

    他大声说:“我阿爸告诉我,合则大,分则小,知道互惠互利,能够相亲相爱的人们,不但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还能享用太平和幸福。”

    狄阿鸟摆摆手,让他走,自己则说:“这两个人一个是高显龙氏的祖先,一个是高显雍氏的祖先。孩子跳这支舞,给你们讲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你们,族群相合,各取所需,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东夏,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雍族和党那族是两个大族,其它族的人也不少,汇合起来,就是一个强大的东夏。这是一个新的国家,有新的习俗,要互相尊重,人们都要撇弃不好的陋习,学习其它族群的优点。坐在你们面前的,就有很多不是我们雍族的战士,是他们帮你们打败了陈国,我的老朋友们。请你们像接受当年的我一样,接受他们,接受我们这个国家我们一起来跳猎天鹅,我们一起享用幸福和安乐,而不是因为一只死掉的海东青相互仇杀。”

    他邀请薛礼:“将军,赏光一起跳个舞吗?”

    他邀请白燕詹:“老夫子,起来活动活动吗?”

    他邀请下去,直到人都站了起来,凑过来,脸上洋溢着笑容,自己踏了两下脚,随着人们乱杂杂地移动,到处与人说:“东夏会因为你们相互接受,能够友爱,成为一个强大而正直的国家。”

    嗒嗒儿虎紧紧跟着他,从一旁挑毛病,大叫:“正直是人呐,国家也正直啊?”

一百七十节 第二个危机() 
酒宴散去时已经即将入夜,狄阿鸟换了身衣裳,开始诸多定夺。有些事看起来不大,比如受降陈国的礼乐仪仗规格,马虎不得而又争议蜚然,大本营报上来几个选择,狄阿鸟便不得不从中挑选。三个预案之中,第一个预案,那是背后有不少人在推动,希望在仪式的礼乐上按照天子的标准,选取的诗章是修改了的颂,狄阿鸟苦笑摇了摇头;接着看第二个预案,陈国那边是天子的标准,而狄阿鸟这边儿,却是诸侯的标准狄阿鸟微微点头,再看第三个预案,两边都是诸侯的标准。

    他不由凝思起来。

    这两个标准也是极有讲究的,按照第二个标准,陈国奏天子乐,无形之中便提高了东夏灭国之功。

    而按照第三个标准,双双都是诸侯,功绩就大大缩水。

    然而如果按照第二个标准,又好像他狄阿鸟在表彰他自己的功劳,而陈国看起来被拔高了,却是不利合入靖康。

    难怪这三个预案均有争议,而第三个被排在最后。

    狄阿鸟略一沉思,挑动一下眉毛,给几个大本营的人说:“按第三个吧。这样一来,并国就显得名正言顺。此外,将预案送入城内,给拓跋晓晓详细解释,做好说明。他也会赞成第三种的。”

    很快,他说:“礼乐虽依诸侯,词大不必,‘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这不是现成的吗?陈颂呢,要突出拓跋氏是高阳之后,受封于代,因为蛮夷隔断了于中国的关系,所以一直不来朝贡,后世渐渐淡忘,因而成为敌国颂词作过,一样送予拓跋晓晓,得到他的同意。”

    好多事情的复杂程度,他自己也没想到,苦恼地说:“没想到受个降,连颂都要作,还是诸位心细。”

    众文臣一阵笑。

    东夏入城,却又是个难题。

    国内上来的军队只有三万左右,这三万人,其中三千还是高显的,如果再减去封臣的人马,不到两万,凭借这两万人入城接收防务,再检阅军队,还要开赴凉北城,根本不够用,而西北起义的军队,毕竟不是真正的军队,拿来检阅是丢人的,拿来驻防,害怕军纪不够严明。

    这又是个大问题。

    大本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要陈国城内的军队出城投降,而驻扎在外头的陈**队,尽量遣散,动用一部分义军。

    狄阿鸟却给他们否了。义军已经露出索要犒赏的意思,他们本来不是军队,你也不好以军队约束他们,更不适合在这节骨眼上有求于他们。比方说让他们去接收防务,他们要是不肯走了呢?

    他们不是军队,想的是安居乐业。

    他们要是闹着不走了,要求在凉中城安置他们怎么办?夺陈国人的田给他们?

    用他们,有求于他们,哪怕他们听任安排,也要尽量避免,毕竟他们还没有正式并入到东夏。

    狄阿鸟就问:“要是提前接收改编陈国的军队呢?”

    众人一时陷入思索。

    他们觉得哪不对劲,偏偏又说不上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文参小心翼翼地说:“安全问题上首先就过不了吧?”

    他开了一个头,又有人说:“接收防务,整编他们的军队,这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事情。何况改编军队,要是不放到受降以后,次序上也难安排。”

    狄阿鸟问:“还有没有其它没有想到的问题?”

    文臣们纷纷说:“暂时想不到别的了。”狄阿鸟说:“明天先派人接收防务,整编投降的陈**队,我们不是带了一些凉中城凉北城的陈国起义士兵回来?给他们打去招呼,让他们有偿协助我们的军队,帮助维持城里的秩序,然后迅速把整个受降的陈**队全部拉出来,将领们各自建立档案,孤一个一个接见,问询。如果拓跋晓晓不反对,让他也出城,陪在孤身边见诸将。”

    文臣们又有人说:“这不太可能。拓跋晓晓目前肯不肯这样交底?用陈国的军队,那还不如用起义的军队呢?”

    狄阿鸟面无表情地摇摇头。

    犒赏三军,他犒不了,他怕生乱。

    当年长月之乱,让他警醒。

    他不认为这支起义军比陈军好控制,哪怕里头有自己撒进去的犍牛,有祁连他们更不要说朝廷接下来会把他们当成重要拉拢的对象。

    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他甚至也想立刻改编十余万起义军队,但他不敢,陈国是降兵,他想怎么样怎么样,这起义的军队,都自划了范围,外部可以结好靖康,反倒是最不安定的因素。

    迅速整编陈**队,看起来冒险,其实会形成了相互的制衡,用陈**队制衡义军,用义军制衡陈**队。

    他沙哑着嗓子,乾坤独断,决定说:“就这么办了,拓跋晓晓若拒绝,孤就有理由怀疑他的诚意。孤持鲜花予他,他自得报之桃李。派人告诉他,这么做,是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摩擦和动乱。”

    文臣之中仍有人理解不了,不用自己这边的义军,反过来要用陈军,一阵嘀咕、埋怨。狄阿鸟笑了笑,说:“把祁连和博小鹿给孤传回来,就是睡下了也拖过来,他们必须把军队的情况给孤交个底。羊杜会不会打上来,孤心里一点数也没有。陈军一旦接受改编,改编顺利,义军也一样立刻给孤改编掉。”

    有人去照办了,他又盯着军队进城的路线图,进城阅兵的单位,轻声说:“阅兵之前,可以有百姓和起义的陈兵作先导,我们缺少战车,将步兵和骑兵分开,将工程兵和医兵分开,混淆百姓的视听,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的军种呢?看个热闹而已。队伍也不要沉闷过去,多找些乐人,给找一队书生,一队萨满。”

    文臣们愣了。

    他们犹豫着说:“找书生上去干什么?”

    狄阿鸟笑着说:“雍人重儒呀。为什么不能有一队书生阅兵?不但要阅,还要背着诗歌。不但要背着诗歌,还要带着圣人的画像。城内外都是有不少雍人的,一看书生都出场了,认同感就有了。”

    文臣们个个“哦”一下。

    他们对这个爱天马行空,不受约束的主君,已经是多见不怪,而且干这样的事儿,上上下下也有一种别出心裁的新鲜感,觉得怪有意思的。他们反问:“那萨满?”狄阿鸟轻声说:“对。萨满。游牧人随军必有萨满。萨满也出场了,他们也就有自己人的感觉了,你们说是不是的?”

    众人一阵头疼,纷纷说找不来。

    狄阿鸟一听就火了:“我们东夏也没灭萨满呀?怎么找不到几个?这样,给李虎要,给拓跋晓晓要,凑几百个。”

    一个文臣逗乐一样说:“和尚和道士要不要?”

    狄阿鸟一拍手,同意说:“你能找来,凑个热闹也行呀。交给你了,一样找一百。”

    找道士和和尚?

    这文参恨不得给自己几巴掌,怪自己多嘴。

    把他们的事定夺完,祁连和博小鹿就已经来了。

    这是走一波来一波。

    狄阿鸟控制着睡意,开门见山问他们:“你们那边,军队的情况怎么样?各军是怎么组成的?找没找参军梳理和记录你们的军队结构?将领们听不听你们的,你们能不能完全掌握得住?如果孤要以培养犍牛的名义抽调出一批壮士,将领们会欢迎还是反对?完成集训后,能不能代替现在的将领们?”

    祁连想了一下说:“不太好。起兵的时候,都是从各千户所汇聚起来的,互相之间杂乱无属,强悍的家族顺势做了将,任用自己的亲戚和朋友,因为一直在打仗,我们也不敢贸然插手。派遣犍牛给他们,都以帮助他们的名义。”

    博小鹿“哼”了一声说:“不少人还和靖康那边的人眉来眼去。”他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张图,往狄阿鸟面前送过去,笑着说:“就知道阿哥会需要,我早准备好了,这就是文参画的建制图,上头有相互之间的统属,还有将领的名字,只是他们的履历不容易收集得到,又怕人反感,我就派人去弄。”

    狄阿鸟持图扫了几眼,反问:“那我问你们,你们自己控制的军队有多少?手下将领又是怎么任命的?”

    博小鹿说:“我任命的都是咱们的犍牛。祁连阿哥多是招揽豪杰,不过都能控制得住,人给他们打散混编的。”

    他扭头瞅向祁连,说:“除了我自己带去的人之外,我手里有三千多人。”

    祁连说:“因为有咱们水磨山司的底子,我手里有两万五千余丁壮。”

    狄阿鸟念叨说:“三分之一都不到。”

    他低头看向手里的图,叹息说:“这些民用柔和一点的方式,夺得出来吗?”

    祁连摇了摇头,说:“夺不出来。多数都是西陇和陈州豪强聚起来的人,曾阳周氏拉了一支五千人的武装。下午您冷待他们,我就在提醒您。现在他们起义响应我们,而我们却强夺,也说不过去呀。”

    狄阿鸟说:“编户齐民呢?”

    祁连还是摇头,说:“不容易。除非?他们断粮了,完全由我东夏供给,掐住他们喉咙,再强行号令。”

    狄阿鸟扣了一下案几,起身说:“孤心里有数了。收集这些豪强的来历,靖康朝廷若派人与他们往来,不要再阻挠,给出孤不作干涉,爱跟谁跟谁的假象。”

    他又说:“以入城阅兵为借口,向他们作出邀请,让选出身体强壮的,到孤这儿来训练队列。”

    博小鹿欢喜地说:“这个想法好。阿哥你怎么不早说?抽调上来阅兵呀,首脑喊上陪我们的将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