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秦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在秦末-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七十三章 上郡形势() 
上郡肤施县城郡守府中,皇长子扶苏和一众将领沉重的坐在大堂中,赵高的三道公告已经传到了众人耳中。此时,蒙毅和张延表情阴沉到了极点,这一次,因为他们的原因令扶苏蒙受了天下人的诽议,他们同样是惨愧之至。萧关没有攻克就已经让二人感到羞辱,如今再加上这事,他们两人真的不敢再面对扶苏了。

    见到低着头颅的蒙毅和张延,扶苏有心发怒,却也不好太过严厉的呵斥,毕竟,事情已经发生,再过多的追究谁的过错,只会令旁人看笑话。“放火烧山是谁的主意?”扶苏终于开口询问道,大堂凝重的气氛也才被此打破。

    蒙毅二人相互看了一眼,最终还是蒙毅站出来,恭敬的低声汇报道:“此事不关上将军的错,一切都是毅在出谋划策。”

    “蒙毅啊蒙毅,你怎么可以出此下策呢?你这将众百姓置于何处?”扶苏指着后者,痛心疾首的说道。

    “蒙毅愿受惩罚,请皇长子降罚。”蒙毅也不做解释,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再多做解释也是无事于补。

    闻言,扶苏深深叹了一口气,他也是心中倍感疲惫,蒙毅的为人他是心知肚明,奈何这次后者会如此鲁莽呢。“事情已经发生,再惩罚你又有何用?我只想知道,你当时为何要出这种谋略,难道你不明白其中的后果吗?”

    “皇长子,此时不怪参军。实则是我军攻城受阻,万万没有料到赵高将守卫咸阳的军队调集到了萧关,致使我军第一次攻城失利。参军也是心中焦急,又深知皇长子坐镇上郡,且在等着我等的胜利消息。所以,参军这才出此下策。请皇长子明鉴,参军也是为了我军着想啊。”张延这个时候突然出列,替蒙毅请求和解释道。

    扶苏闻言,方才明白当时的军情,而后细细想后,也知道了蒙毅的心思,他说道:“是这样啊。蒙毅你呀”扶苏再次指着后者,语重心长的再道:“我当日就告诫你莫要急功近利,哎”

    “皇长子,此事乃是蒙毅之过,蒙毅愿意一力承担,请皇长子惩罚。”蒙毅再次开口请求降罪,随后他又说道:“不瞒皇长子。放火烧山实则是蒙毅报仇心切而想出。眼看萧关就在眼前,可赵高却派兵增援。致使我军第一次攻城失利,蒙毅心中不甘,蒙毅忘不掉那日兄长奋不顾身在函谷关外厮杀的情景,忘不了我蒙氏上下几十口的人命。有萧关阻碍,赵高便可逍遥自在的在咸阳城中独揽大权,蒙毅又怎么可能亲手为我兄长和蒙氏复仇呢?”

    到了这个时候,蒙毅终于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话,他神情寂落,整个人仿佛失去了力量一般。就在这安静的大堂内自顾自的说着心中的仇恨,“所以,毅想到了放火烧山,想用此毒计攻克萧关,而后领大军冲入咸阳城手刃赵高。”

    整个大堂震惊的可以听到心跳,若真是这样,那蒙毅岂不是因为一己私利和个人仇恨。而将扶苏置于了百姓的背立面上吗?这般做法,还是从前那个忠诚可靠的蒙毅吗?

    所有人都凝重的看向蒙毅,就连张延也是不再说话,而是无奈的摇了摇头,此时他才明白,什么皇长子坐镇等待胜利,什么情况危险,原来这一切都是蒙毅的私心所欲而劝说的话语。这里面的众人,若说要痛恨蒙毅的非他莫属,然而,他现在却一点痛恨的情绪也没有。因为,依照蒙毅的所言而放火烧山,不论后者是不是因为私情,但此计的确让他仅差一丝的就可以攻克萧关,如若不行此计,他们根本连萧关的城墙都爬不上去。如此说来,他又怎么可能心生怨言呢?

    扶苏心中同样惊讶不已,他望着蒙毅,微微张了张口,蒙毅和蒙氏一直都是支持他,这些年来后者为他所做的一切,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只是,这一次的事情影响实在是太严重,原本并不想惩罚蒙毅的扶苏,也不得不凝重起来,否则,他如何向众将领交代,向上郡百姓交代呢?

    “蒙毅,你可知你所言的严重?”扶苏闭上双目沉声的询问道。

    “皇长子,这次让您因为放火烧山而被天下人质疑,蒙毅深知事情的严重性,又怎么可能乱言呢?蒙毅恳请您严责臣下,并向外公告放火烧山并非您之意。”蒙毅恭敬的行礼说道,“毅能挽救的也就只有这些了,望皇长子莫要犹豫,惩罚蒙毅一人,可令天下民心依旧向着您,蒙毅即便是死也值了。”

    “皇长子”这时陈郡守也站出来恭敬的说道:“参军蒙毅虽然因私情而出此下策,但是不得不说,按照当时的情况,也唯有此计可以破城。若不是敌方援军比我们想象中的提前赶到,此时的萧关应该已经落入我方手中。而我们一旦攻克萧关,相信蒙毅参军也会立刻补偿百姓,不会让此事影响甚大,现在之所以这样,还是我们太小瞧了赵高的才智,而非是蒙毅之大过。所以,臣下恳请皇长子从轻发落之。”显然,这一番话娓娓的分析,是在为蒙毅说情。

    “是啊皇长子,请您看在蒙氏家族对您忠心耿耿的份上,从轻发落!”又有将领出列求情,这些人都曾经是蒙恬的部署,自然不想太过于为难蒙毅。

    从刚才就一直沉默的张延眉头一簇,也是出列拱手说道:“皇长子,此事虽然是蒙毅参军的计谋,但最终决定实施的还是臣下,臣下愿意与参军一同领罚。”

    扶苏听闻这些言语,只得无奈的苦苦摇了摇头,蒙毅,归根到底还是有许多的人脉。既然如此,扶苏当即命下:“参军蒙毅以私情行放火烧山的毒计,此乃不仁之举,如此令百姓如何生存?扶苏自小禀从仁义治国的信念,蒙毅之罪不可饶恕,但念其多年忠心,我决定,撤去蒙毅参军一职,将其贬为马夫以作惩处。”

    众将闻此令,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还好没有处斩,他们庆幸的这般想到。蒙毅闻令,当即毕恭毕敬的感慨涕零说道:“蒙毅谢皇长子,毅定会为皇长子掌好马车。”

    蒙毅挥了挥衣袖,说道:“此事便不用再提了。另外,陈郡守,立刻命人通告我大秦,我扶苏仁义之心长存,萧关百姓一事,扶苏愿意数倍补偿。”

    “臣下明白了,请皇长子放宽心。”陈郡守立刻拱手接令,并保证的说道,他心中明白这一则通告的重要性,扶苏现在已经处在了风口浪尖上,此时此刻必须要做以解释,才可安稳民心。

    “好了,民心重要,但我军目前的局势也不容忽略。现在对我们可谓是严峻之极,前有萧关拦路,后有王离领兵袭来,再加上阎乐的三川郡也在侧翼盘旋,我们上郡的形势非常不乐观。汝等有何看法,但说无妨。”扶苏坐在榻木上,一手擎着案台,说道。

    一众人闻此言,也都是赞同的点了点头,张延又出列说道:“听闻赵高已经嘉奖了萧关守军,白公允此战一举成名,令天下皆知萧关有将白公允,焚山依然可破敌。现在萧关守军的气势正盛,不宜我军继续进攻此关。”

    “上将军所言极是。”扶苏赞许的认同道。

    “既然萧关目前不可取,那便只有王离了,皇长子,臣下以为,我军现在应全力应对王离的大军,争取一举歼灭这十几万的戍边军,如此,我们就可以顺势攻取下九原郡,这般,上郡也就有了纵深,而不用担心腹背受敌的情况出现。”张延目光闪烁的建议道,“王离所领的大军虽然人数上占据优势,但却并非是戍边军的精锐,真正的精锐还是我军的四万人,毕竟,这四万人可都是蒙恬大将军生前精挑细选出来的,不是王离大军可以相比的。若是正面交战,臣下有十足的把握大破敌军。”

    这一次张延信誓旦旦,不过,他说的也的确是事实,正面交战不是攻城战,更不是攻取萧关这样的关卡,因此,他所带领的十万大军又会何惧呢?

    扶苏这一次没有盲目的点头,而是思考一番后,方才说道:“话虽这样说,反也勿要轻视了王离,他毕竟是王翦和王贲两位大将军的后人,王氏家族代代出名将,王离又是我之夫人的兄长,其实力不可小觑。万勿再像萧关这般被赵高算计了!”

    “这一次请皇长子放心,有了萧关一战的教训,张延必不敢大意了,此次延必会想的周全,将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详细的考虑后再呈报给皇长子一份作战计划。”张延立刻解释道,正如他所说的,大败王离将是他一洗前耻的关键,他绝不会再出现任何的疏忽了。

    “皇长子,还有一事您可能不知道。”陈郡守又适时的插了一句话,说道:“砀郡情况不容乐观,依据线报,周市领兵准备攻取大梁,而泗水郡和砀郡亦准备合力围剿周市和魏咎。但是,旧齐田氏却蠢蠢欲动的发兵砀郡,恐怕,砀郡将会成为反贼和我大秦军队争夺的一块混乱之地了。”陈郡守犹豫后,还是将最新的情报汇报道。

第七十四章 扶苏的大略() 
“这倒是一件大事。”扶苏沉吟一番后,开口凝重的说道,“如今天下反贼拥兵自重,许多六国遗族已经开始恢复王室,准备夺都复国了,若是让这些六国遗族复国成功,那么我大秦就是真正的危险了。六国旧地的百姓势必会纷纷支持他们的故国,到那个时候再想镇压又岂会容易?胡亥糊涂啊,此时还不立刻派兵围剿,他是想亡我大秦吗?”

    形势危机,扶苏气愤的感叹,他仰头望向咸阳的方向,哽咽的说道:“父皇,求您庇佑我大秦!莫让反贼如此藐视我大秦的威严。”

    众人闻言,也都向着咸阳的方向躬腰行礼齐喝道:“请始皇陛下庇佑大秦,庇佑皇长子。”

    “皇长子,依照您的分析,这砀郡岂不是危险了?难道魏咎自称魏王后,还真准备复国了吗?”陈郡守眉头忧虑的询问道。

    “这魏咎好大的胆子,他就不怕成为众矢之的吗?”张延也是开口附和道。

    扶苏苦笑的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并非魏咎胆子大,以我之见,乃是旧齐田氏在背后支持他,否则,仅凭周市一人,又如何能够抵抗的了泗水郡和砀郡的前后夹击呢?”

    “皇长子所言极是,如此分析而来,倒是这田氏的野心不小啊。但这魏咎终究还是成为了田氏的探路石,魏咎他怎么会看不出来呢?”陈郡守再次开口。

    而一旁的蒙毅似乎有什么话想说,但是却张了张口。最终还是没有出声。不过,他这一番举动倒是让扶苏注意到,扶苏细细一想,便知后者是在顾忌自己现在的身份,毕竟蒙毅已经被贬为马夫。他若是冒然进言,的确不符合规矩和礼仪。

    扶苏却没有考虑甚多,直接指着蒙毅,说道:“汝有何话可直说无妨。”

    蒙毅出列,急忙行礼后,说道:“小民谢过皇长子,小民以为,魏咎不是看不出田氏的想法。田氏想让他复国来试探我大秦的反应,但魏咎也是想利用田氏的兵力来替自己攻取大梁。这双方都是精明之极,只不过又是相互的利用罢了。他们之间,既是合作又背地里相互提防,关系皆以利为先。”

    听到蒙毅的分析,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所有人都是相互对视的点了点头。显然也是认同了蒙毅的说法,“皇长子。参军,嗯?是蒙毅所言分析的合情合理,这田氏现在拥兵数万,又攻克了数城,想要复国其实力已够,然而却迟迟未去攻取旧齐大都,明显是在等待魏咎这边的反应。”陈郡守附议道。

    “嗯!”扶苏深沉的说道:“现在反军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乃是会稽的项家军,项梁不简单,实力最强却依然不复国。此人才是看的最透彻,万万不可小觑了他。再次的,方才是田氏,不过,以目前局势分析,田氏实则也是复国心切。”

    “那皇长子认为我们改如何做?”张延担忧的问道,“赵高怕是指望不上了。如今他正调集兵力来围剿我们,根本不顾我大秦的安危。”

    扶苏目光一冷,他取出地图,指着王离的位置,说道,“我军首要是大败王离,而后夺下九原郡,随后再领大军直插三川郡,而后攻入砀郡,就在大梁,一举歼灭魏咎和田氏。灭此二贼后,即刻转兵邯郸,再破赵歇。如此,整个大秦北部的各郡便会掌控在我们手中,到时候,不是赵高想不想出兵围剿我们了,而是我们围剿他了。”

    扶苏此刻神情凌厉,目光炯炯,让整个大堂的人都为之一振,“汝等可都明白了?”他说出自己的心中大略后,方才松口气,沉稳的询问道。

    张延等人还沉浸在扶苏的大略中,听此问,他们先是一愣后又兴奋不已,一个个露出火热的神情,张延率先激动的开口说道:“皇长子雄才大略,我等今日终于明白了,原来皇长子早就有了打算,若是依照您的大略而行,那么,我们既可大破王离,又可歼灭反贼。如此,大秦北方就可安然无恙也。”

    “皇长子的计划甚妙,臣下认为可行。”陈郡守再次附和道。

    “汝等能够明白就好,但唯一令我担忧的便是我军士卒和粮草的问题。若想大败王离,我军精锐也必会损失极重,更何况接下来还要面对三川郡的阎乐和砀郡的反贼。且,如此大规模的作战,战线势必拉的极长,后勤补给的问题立刻就会凸显出来。”扶苏担忧的说道,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后面的一切计划都无法实施,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粮草的运输,士卒的补充倒还好解决。

    陈郡守闻言,然后一番沉吟,蹙眉谨慎的说道:“臣下以为,士卒的话可以征召或者招降敌军。但是粮草的的问题就相当的棘手了,首先是我大军所需粮草甚多,征集便是一个难题,其次,正如皇长子说的那样,若是长途跋涉的运送,恐在途中遭到敌军的抢劫。”

    众将领也都是选择了沉默,他们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办法来解决。最后,扶苏还是抱着希望的看向沉默不语的蒙毅,说道:“汝可有什么办法吗?”

    蒙毅心下琢磨一番后,说道:“皇长子莫不是忘记我大秦的甬道,我们可以利用甬道运粮。”

    “甬道?”扶苏听闻后,心中大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