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秦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在秦末-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次注意便可。”杨林闻言挥了挥手再道,“既然虞姬姑娘家逢此等不幸之事,这几日娥驹便多多照顾一番。”

    “诺!”吕雉起身应下,而后恭敬的送走杨林。

    出了后院来到自己处理公文的大堂,这个时候王山已经在此等候,杨林坐下,然后问道:“今日又有何事上报?”

    王山立刻将情报呈上去,分析说道:“暗部眼线传来消息,郡尉已经征兵一万,且即将领兵前往济阳。”

    “哦?”杨林微微惊讶,然后细细翻阅起情报文案,他又继续沉声说道:“看来郡尉是等不及了。砀郡可有什么消息传来吗?”

    “砀郡那边,现在也只知砀郡郡守似乎也有调兵的动作,不过,迹象并不明显。至于济阳,周市回去后便是以魏王的名义在魏国旧地招兵买马,此时已经拥兵两万了。”王山则是将消息一一汇报上去。

    杨林轻轻笑了笑,听到这个消息,他拍着案台,说道:“看来周市和魏王是坐不住了,砀郡将有一场恶战啊。”

    王山也是如此认为的点点头,说道:“主公,那依你之意,我沛军该如何做?”

    “等!”杨林吐出一个字,“坐山观虎斗。王山啊,你且先下去吧,这几日需密切关注砀郡的形势。”

    “诺!”王山闻令,立刻恭敬的离去。

    。。。。。。。。。。。。。。。。。。。。。。。。。。。。。。。。。。

    就在砀郡异动之时,张延也是带领十万大军抵达了萧关城外。萧关把守着咸阳城的北大门,此处关隘依山而建,将整个山口从中拦短,此路乃是上郡通往咸阳的最短路程,若是想要绕过萧关,需向东行军数百里,由三川郡和函谷关通行才可。

    不论是萧关还是函谷关都是凶险的关隘,所以,对于张延而言,根本不用那般长途跋涉,只需直取萧关便可。

    蒙毅策马在张延的身旁,望着远处的雄关以及关上飘扬的玄黑色旗帜,他终于露出了凝重之色,说道:“张将军啊,萧关不愧是秦之四塞之一,有此关在,胡亥难怪无惧啊。”

    感谢书友中华虎贲军的月票!更新的晚了,抱歉!

第六十七章 攻城遇阻() 
萧关大营,听到属下汇报张延大军已经抵达关下,白公允立刻携一众将领匆匆登到城关上,望着关外黑压压的一片,他心中微微禀了禀,关外的士卒同样是黑玄色的盔甲,黑玄色的军旗,与关内士卒一般,然而,本应该是共同为大秦创造万年辉煌的铁军,却因为双方立场的不同而站在了对立面上。“今日大战在所难免了。”

    听到白公允的感慨,其余将领也是凝重的点了点头,“将军有何吩咐?”

    “立刻传令下去,命我军士卒速速登楼列好阵型。任何将领不得领兵出关迎战,我军只需严守便可。久攻不下,再加上其他地方援兵的到来,到时候该如何做,张延比我心中更清楚。”白公允稳重的吩咐道,有着天然的关卡环境和城关可守,他自然不会愚蠢到用自己的五万多人出关迎战张延的十万大军。

    “将军所言极是,末将们这便下去安排。”一众将领恭敬的拱手行礼齐呼而道。

    而在关卡外,望着雄关险隘,张延和蒙毅都是不由的感慨,一番沉吟过后,张延心中隐隐的兴奋,只要攻下此关,他便是扶苏登基后最大的功臣,日后这大秦军中,还有谁能出其右呢?抱着这样的想法,他立刻拔剑命道:“大军听令,立刻攻克此关。”

    闻言,蒙毅眉头紧蹙,他急忙上前出手阻拦道“上将军莫急,我军士卒为了赶路。现在已经疲惫不堪,若是冒然攻关,势必会伤亡甚大。”这种长途跋涉毫无休整的战斗,乃是兵家的大忌啊,两军交战本就消耗甚大。若是一方拖着疲倦战斗,怎么可能敌得过精神饱满的敌方呢?

    张延一声大笑,似乎有些轻蔑的看着蒙毅,说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军虽然疲惫,但却有四万的精兵,区区赶路对于他们影响不大。我军需趁对方还未列开阵型时速速攻关,以十万大军攻打三万萧关守军。而且还是在对方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参军啊,你说谁的胜机会高一些呢?”

    对方的眼神让蒙毅微微不喜,不过他听闻张延的话,细细琢磨却也是这般道理,兵贵神速,打对方一个准备不足。再加上人数的优势,他们的确可以很快的攻克萧关。如此想了想。蒙毅便不再阻止,因为他心中也是认为萧关三万守军根本抵挡不住十万大军。

    “将军快看,敌军进攻了!”城关上,有士卒看到黑压压的上郡士卒朝萧关挺进,立刻着急的汇报道。

    闻言,白公允也是望了过去,他微微一抹惊诧,不过随即又明白过来,暗道张延倒是好算计。长途跋涉还敢立刻攻关,显然是不给他准备防御的机会,然而,白公允嘴角露出讥笑,这一次张延是失算了。

    萧关两侧均是高高耸立的大山,其外是一个谷口的形状,萧关就像一头巨大的猛兽将峡谷拦腰阻断。如此一来,因为峡谷状的地形,所以张延的十万大军不可能全部都铺开阵型攻城,整个地势也只能同时容下两万多的士卒。依照张延的计算,两万多士卒前仆后继的攻击,即便萧关的三万精兵同时列阵防守,他也只需损失最多三万人便可拿下此关。

    三万人或许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但是只要能够拿下此关,一切都是值得,拿下萧关便可打通上郡和咸阳,便可让上郡的支援源源不断的涌入咸阳所在的内吏直属区域。而且,占据此关卡,那么整个上郡大军便是进可攻退可守了。三万人换取一个萧关,张延认为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

    第一梯队的两万多人在萧关外顶着箭矢和飞石开始拼命的构架云梯,随后整个大军齐呼:“秦风——,秦风——”

    所有的士卒闻此大呼,就如同发疯一般,悍不畏死的开始攀爬云梯。而萧关守军也是立刻还以打击,城下遍地浮尸,上郡大军一批一批的猛烈的强攻,即便是留下了上千具的尸体,但依然不知后退。

    而在上郡大军后方,张延望着前方惨烈的战斗,双目不含一丝的感情,似乎那些死去的不是人,只是一群畜生而已。这并非是他不怜惜自己的士卒,只不过打仗便是这般的惨烈,而且他的底线是三万人换取萧关,区区几千人的牺牲还在他的接受范围内,所以他才会这般镇定自若,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中的感觉。

    反倒是一旁的蒙毅看出了一丝蹊跷,他再次策马上前,毕竟扶苏的叮嘱就在他的耳边,他时刻不敢忘记自己的职责,此次攻取萧关,关必取,人也不可伤亡惨重。来到张延身边,他低声的说道:“上将军,我军士卒攻城惨烈,这才片刻就已经死伤数千人,蒙毅以为还是暂且退兵,休整之后再做攻击为妙。”

    正在深沉的看着前方攻城战斗的张延听闻此言,心中颇有恼怒,蒙毅虽为参军,且又是蒙恬之弟,对于后者他也是一只尊重有佳,然而,尊重并不代表后者可以指手画脚,现在身为上将军的人是他,攻克萧关乃是他升任后的第一场战斗,而且还是扶苏钦点的任务,他怎么可能说退就退呢?

    “参军啊,战争中伤亡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你莫要大惊小怪。”张延显然是认为蒙毅不识用兵之道。

    不过,蒙毅身为蒙恬之弟,家中均出大将,整个家族唯有他一人是文官,但是,受到家族中的影响,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何用兵呢?听到张延话语中的讥讽,蒙毅冷冷的挥了挥衣袖,阴沉的说道:“上将军莫要急功近利而忘记了皇长子的叮嘱。我军第一批两万余人攻城,即便对方有三万精锐,也不可能在片刻之间就对我军造成数千人伤亡的情况。大将军,好好想一想便知道这其中定有原因。”

    “这?”听到这番话,张延心中犹豫了,表情也十分的尴尬,如今他依据蒙毅所言而细细思考,他又是久经沙场,此时自然是看出了问题。

    而就在这时,前方一名斥候急匆匆的赶到,随后立刻拱手汇报战况,说道:“禀上将军,前方魏将军送来战报,萧关城上突增敌军,目测约有五万人,我军攻克十分艰难。”

    “五万人?”张延面露惊疑,“萧关为何会有五万人?不是明明只有三万人吗,为何会突然凭空多出来两万人?”他严厉的问向斥候兵。

    这士卒脸蛋都发青了,他怎么可能知道两万人从何而来,于是焦急忐忑的回答道:“禀上将军,小人不知。”

    此时,蒙毅挥了挥手示意斥候兵下去,他沉声和凝重的对张延说道:“依我之意还是立刻退兵再寻战机吧,看来的确如我所言,我军片刻伤亡数千人的关键就在于这多出来的两万守军。”

    闻言,张延面色阴沉,显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不过,他也是经历过大风浪的人,在蒙恬手下当了这么多年的副将,什么阵势没见到过?所以他现在也明白蒙毅所言的道理,于是他立刻传令下去:“命全军速速撤退,在关外谷口安营扎寨。”

    “诺!”传令兵立刻将此令传达下去。

    前方激战的各级将领闻令,也是组织士卒边战边退,整个上郡军队撤退有序,没有出现一窝蜂的涌窜现象。

    萧关城楼上,见到敌军撤去,白公允身旁的副将也是松了一口,颇有些自得的说道:“看来张延跟随蒙恬大将军多年也并未学到多少用兵精髓啊。今日只战片刻就留下数千尸首匆匆撤去,这般下去,即便十万大军雄踞关外,我萧关士卒又有何惧呢?”

    白公允闻言,轻蹙眉头的低声说道:“切勿乱说!张延能够在蒙恬大将军身边多年,自然是有着过人的地方,虽留下数千尸首,但汝又是如何看出对方匆匆撤离的?若是匆匆撤离,怎么可能会保持这般有序的阵列?你呀,任何时候都莫要小觑自己的对手。”

    “这?”听到喝斥,副将方才低下头,恭敬的行礼说道:“末将知错了!”

    “命众军休整,严防敌军偷袭。”白公允摇了摇头吩咐道一声便离开了城卡。

    “诺!”这位副将立刻接令下去安排了。

    上郡大军浩浩荡荡疾行而来,在留下数千尸首后,终于发现了萧关增援而来的两万余人,张延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命大军暂时撤退,安营扎寨休整。随着夜幕的降临,整个大营火把四起,十万军的大营连绵数里,其中大营又分前营和后营,两营相距一里。这般安排也是蒙恬多年行军打仗而设计出来的,如此一来,前后两营相呼应,对于偷袭是一种极其有利的防范。

    蒙恬虽然已经被赵高设计斩杀,但他所留下的许多行军、用兵和防守的策略依然被整个张延大军继承,这就是一代名将,即便是死去,其同样也会影响后世人。

第六十八章 放火烧山() 
上郡大军张延大帐内,他沉重的坐在上面,帐下一众将领分坐两侧,望向众人,张延寂落的说道:“魏将军,你先说说今日的战况。”

    这位魏将军出列拱手说道:“禀上将军,我军两万先锋军攻到关卡下,构建云梯准备登楼时,萧关城上才突然增加近两万人,我军措手不及下,方才片刻间损失数千人。”

    闻言,大帐内十分的安静,显然萧关守军突然增援的两万人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他们当中,任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张延身为主帅,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蹙了蹙眉,最终还是张口问向蒙毅:“参军对于此两万人如何看?”

    蒙毅一番低吟,也是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这两万人注定改变了目前的局势,如果我猜测不错的话,这些士卒乃是护卫咸阳的守军,只是出人意料的竟然被赵高派到萧关来了。”

    “参军的意思是,这两万士卒乃是咸阳的守军?赵高这是想作甚,难道是疯了吗?将拱卫咸阳的两万守军抽调而来,他就不怕反军趁虚而入吗?”张延惊讶的说道,他不可思议的闪烁着目光。

    “非也,这才是赵高的高明之处,我们还是小觑了他的智谋。”蒙毅像事后诸葛亮一般头头是道的对众将分析道,“坐拥萧关、函谷关、大散关和武关,即便咸阳无人守卫,反贼也不可能趁虚而入。此一点赵高看的就比我们明白。这是我们先前考虑的不周啊。”

    亲自攻打了萧关之后,见识到萧关险恶的张延闻此言立刻明白过来,暗道难怪赵高会如此放心的调集大军支援萧关,随后他凝重的再道:“只不过如此一来,我军想要攻克萧关就会变得十分艰难了。三万人的守军。我们还可以依仗人数的优势攻取,但五万人,已经是我大军一半的数目,如此之多的守军,如若再依靠萧关的凶险坚守的话,以我之见,恐怕二十万人才有可能攻克此关。”

    张延的话说的十分夸张,但在座的众人却听得十分明了。想到扶苏皇长子还在上郡后方坐镇,众将纷纷焦急起来。张延左右为难,此时不比往前,他再次向蒙毅请教道:“参军可有什么攻城妙计吗?”

    蒙毅苦笑的摇了摇头,叹气而道:“雄关就在眼前,我能有何破关之计呢?上将军先前也说过,三万人不比五万人。萧关地势只容得下两万多人列开阵型,敌军是我军可以攻城士卒的两倍。又有城可依,强攻是不可能了。”

    “嘭——”张延一拳打在案台上,到了现在,他才感到一股无力感袭上心头。

    “上将军也莫要气恼,既然强攻不行,便唯有智取了。”蒙毅劝说道。

    “智取?”闻言,张延双眼一亮,急切的询问道:“参军的意思是?”

    蒙毅脸上闪过一抹狠厉,低沉的指着地图说道:“上将军且看。萧关两侧皆是密林,此关正好将峡谷两侧的山坡全部拦截。我军若是放火烧山,将整座大山焚尽,萧关势必大乱,我军再趁机攻城,必可一举破关。”

    “放火烧山?”众将大惊,张延心中翻起千层浪。烧山此计可是歹毒之极啊,萧关之后的百姓可是依山而生,烧尽此山,百姓将无法生活,这乃是断了百姓的生路,此计令张延犹豫不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