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秦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在秦末-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的意思是谯县目前饥民甚多,秦军防守薄弱?”又听到夏侯婴的情报,杨林目光突然闪烁,此乃是出兵谯县的大好时机啊。

    明日上架,电压会多多更新,跪求首订和月票,推荐票的话,也请多多投上一票,电压拜谢!!

第三十五章 谯县的战略意义(求首订,求月票)() 
ps:

    上架了,感谢朋友们一路的支持,电压跪求首订和月票,今天电压会多更几章,以后每天保底两章,每章三千字!!跪求了!!

    “主公,领兵攻占谯县?”夏侯婴惊讶不已,他也万万没有想到杨林竟然会有这般打算,随后他又建议道:“不瞒主公,谯县现在虽然防守薄弱,但我军士卒毕竟刚刚招募,许多士卒根本就没摸过兵器,如此唐突进攻的话,恐会伤亡很大。”

    杨林挥了挥衣袖,笑道:“这一点我也深知,所以,进攻谯县不用甚急,待你与李霸几人训练士卒半月有余之后,我们再趁机攻取。”

    “如此,夏侯婴便明白了。”后者立刻点头说道。“主公若无吩咐,婴便先行告辞,谯县所招募的士卒还需要婴去安排一番。”

    杨林沉声说道:“你且下去,另外,让王山前来。”

    等了片刻,王山急匆匆的前来求见,随后便被仆从带入大堂,此时杨林正在地图上做着标记,王山进入后,拱手行礼,恭敬的开口:“主公,不知召山前来有何吩咐?”

    “坐!”杨林示意后者落座,他随后指着泗水郡全郡的地图,说道:“我泗水郡共有十六县,现在各方的局势越来越混乱,听吕太公所言,周市已经带人入侵泗水郡,郡内的形势可能会在这一段时日内发生变化。”

    王山听后,又询问道:“既然主公如此担忧。山该如何做,还请主公示下。”

    “现在我们的情报十分薄弱,这些消息全部来源吕太公,召见你来,依我之意。是想组建独立的情报系统。”杨林说出了心中的主意,吕太公离去后,他便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看来,情报的事情刻不容缓,情报就像沛军的眼睛,每一步该如何做,都需要情报的铺垫。否则沛军就会像瞎子那般。

    王山闻言,也是沉思片刻,随后才说道:“主公所言极是,若是没有情报,我军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变得小心翼翼。”

    “正是此意,王山,组建情报系统的事情便交于你去办。首先是在全郡境内各县城安插眼线,尤其是相县。”杨林任命道。

    “诺!山必不辜负主公所托。”王山当即接令。

    “至于该如何去做。你大可放手,自己斟酌处理。此部门独立出来,由你全权负责,具体的事情和职责,你且下去拟个文案上来。”杨林又吩咐道,显然此事他是让王山放手去做。

    王山立刻明白杨林的意思,随即告辞离去。组建全郡的情报系统,虽然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但王山知道。各县城的人员招募上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一旦出现纰漏或者人员的反叛,那么情报的虚假很与可能让沛军陷入危机。一时间,王山只感觉肩上的担子实在是太重。

    将事情安排下去,再看天色已经暗淡下来,杨林起身回到后院。吕雉此时也准备好了晚饭。见到杨林,她立刻迎上前来,随后又给后者打好水以作洗手。等到杨林落座,她则将杨母请出来,紧接着看向杨林询问道:“饭菜已经齐全,是否开饭?”

    “今日辛苦你了,开饭吧。”杨林淡淡的一抹轻笑,温言说道。

    随着话音的落下,吕雉亲自给杨母和杨林盛上栗米粥,最后才是自己的,一家三口饭后,自然会有仆从前来收拾。而杨林送走杨母后,沉思了一番,则对屋内的吕雉道:“今日岳丈大人前来,关于你两位兄长入军的事情,我本意是任命两人为百人主,岳丈之意是让吕泽二人从士卒做起。”

    “此事沛公定夺便可。”吕雉温柔的说道,“吕雉嫁于沛公,自然便是沛公的人,至于家父和兄长的事情,请沛公放心,吕雉不会过问。”

    杨林点了点头,明白这是吕雉表明心意,他再道:“我已按岳丈之意去做,吕府的支持,我心中有数,日后若是时机成熟,我自然会进行赏赐。但是现在沛军刚刚在沛县站稳脚跟,许多事情还是要以安抚百姓和发展军队为主。”

    “沛公说过,军中和政事上不该问的便不要问。”

    杨林笑了笑,吕雉果然聪明,随后他便让吕雉先行休息,自己则又是审阅了一遍曹参呈上来的士卒赏赐文案。

    第二日晨会,关于赏赐的事情,杨林又和众人商讨一番后,便任命曹参全权处理,“萧县丞,士卒赏赐土地的事情,便由你辅助曹参,所有的良田分配均要登记在册。”

    “诺!主公,关于士卒赏赐的土地,萧何有一言。”萧何出列说道。

    “哦?萧县丞有何话便请直说。”杨林眉头蹙了一下,而后沉声问道。

    随即后者拱手建议道:“萧何以为,士卒赏赐乃是我沛军强兵的重要决策,而如今我沛军近两千多人,若是守城的确足够,但主公先前已经言明,我沛军不可能屈居于一座小小的县城,日后若想有所作为,两千人还远远不够。”

    萧何的一番分析,令众将领深以为意,曹参出列附和道:“主公,萧县丞此言极是。”

    “嗯。”杨林何尝不明白,他又道:“萧县丞的意思是?”

    “既是赏赐,则应在赐田上竖起木牌,其上标注士卒的战功,如此一来,一则可激励士卒奋勇杀敌,二来也会利于我军招募。百姓见此情况,壮丁们同样愿意加入我军。”萧何侃侃而道。

    听闻此言,杨林立刻说道:“ 便依照萧县丞的建议去做,曹参,你可记住了,我军士卒奋勇杀敌的战功乃是赫赫荣誉,万不可寒了众士卒的心。”

    然后杨林又扫向众将领,继续说道:“此次击退郡监平,众位功劳甚多,尤以李霸孤军入敌营,施展釜底抽薪之计为最。命,李霸为二五百主,统领千人。其余之人,依照军功,周勃、雍齿、夏侯婴,命五百主,统领五百士卒。”

    “谢主公!”一众将领纷纷恭敬接命。

    随后杨林又将吕太公所汇报的泗水郡局势和众人分析了一番,同时将自己准备半月之后攻占谯县的消息通告众将领。

    不过,闻此言,众人却面露忧虑,其中萧何进言道:“主公,进攻谯县势必会降低沛县城的防御力量,而现在,郡尉仍然关注我沛县,若是战胜周市之后带兵来讨,那时又该怎么办?”

    杨林让众人上前,他铺开地图,说道,“萧县丞你们且看,谯县与我沛县以及相县,三县互成掎角之势,我军若此时攻取谯县,郡尉陷于周市,无力来援。此时正是良机,一旦郡尉击退周市,我军再想攻取,势必会受到相县的攻击。”

    众人也是认同杨林的说法,纷纷点头,而后杨林继续说道:“攻取下谯县,一则可以在当地招募士卒用以防守,谯县的情况你等也都明白,全县焚尽,饥民甚多,我军招募士卒阻碍不大;二则,谯县和沛县可互成依托,一旦一城被攻,另外一城也可发兵支援。如此便可避免沛县被围时,我军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

    一番分析,令萧何也不得不佩服杨林的睿智,他笑道:“是萧何愚钝了,主公用意颇深,谯县的战略意义十分特殊,此县必须拿下,有了谯县的保证,我沛军才可安心的在沛县发展。”

    “主公一声令下,李霸愿为先锋。”壮实的汉子打雷一样的声音请命道。

    “主公,此战曹参愿领兵克敌。”

    “主公”

    看到众将领的请命,杨林挥了挥衣袖,说道:“此事我意已决,任命李霸为先锋,夏侯婴辅之,领兵一千,半月后攻取谯县。”

    李霸和夏侯婴立刻在一众将领羡慕的眼神中雄纠纠气昂昂,像斗胜了的公鸡那般出列,二人齐齐拱手道:“诺,夏侯婴(李霸)接令。”

    “此半月,你等切要抓紧训练士卒。”

    “诺!”众将也是得令。

    “若无事便散了吧。”杨林沉声示意,闻言,众将领纷纷离去,着手安排了。

    而在军营中,赏赐的公告已经贴出,同时曹参、李霸等将领也一一告知各自的士卒。那些曾经参于沛县守卫战的士卒得知农田已经赏赐下来,一个个都兴奋不已,毕竟当兵的人今天有口饭吃,明天或许就已埋骨他乡,他们这些士卒,能够立下军功为家人留下活命的良田,便再也没有任何的遗憾了。

    不得不说,萧何竖立战功牌的方法刺激了许多人,无论是战死沙场还是继续活着的士卒,凡是立下战功,谁不希望在家乡邻里之间传颂?

    受到战功牌的刺激,许多新招募的士卒羡慕不已,有些人甚至抱怨自己为何没有参与上次沛县城的守护呢,若不然此时战功牌上也会再添一人。而在百姓当中,那些立功分配到田产的士卒家属们则欣慰不已,有了田便代表有了活命的路子。

    至于战死者的家属,除去分配田产外,萧何还依照杨林的吩咐又赏赐了铜钱和粮食。如此一来,民心和军心更加的收拢,杨林在沛县的威望也渐渐的增加。

    随后的几日,众将领知道半月后会攻取谯县,所以训练起士卒也比往日加重了许多,杨林同样是亲自进入军营与众将领和士卒同吃同住同训练,可谓是以身作则,令人钦佩。

    他的行动也是令士卒们不敢懈怠,一个个更加努力的训练,不只是因为杨林,更是为了日后战场立功,留下战功牌。

第三十六章 继续造纸(求订阅、求月票)() 
“曹参,我军士卒的训练可参照秦军的阵型进行,秦弩制作精密,我沛军工吏还无法制作,日后对战秦军时,切要注意清剿此物,还有,对阵时,务必保持阵型,令盾牌兵顶在最前面。这些兵种间的协同合作,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杨林根据自己几日亲力亲为的训练,将沛军训练中的纰漏一一指出。

    尤其是接下来要攻取谯县,虽然谯县守卫不多,但秦军的装备毕竟要优于沛军,秦弩更是杀伤力极大的威慑性武器。既然工吏无法制造,杨林只得另寻他法,希望通过日后的战斗得以补充,这或许便是以战养战的做法。

    曹参闻言,命身旁的亲卫负责继续训练士卒,他则恭敬的回答道:“主公,依照秦军阵型,我军现在缺少兵车、战马和弓弩,冲锋起来,若没有兵车的破阵,我军还不足以将战场分割。”

    “这个倒不用担心,小股作战还不需要兵车等物,待日后局势明朗,我军再招募工匠制作不迟。”杨林顿了顿又说道:“今日提及这些,是望你能向秦军借鉴,毕竟秦军统一六国,他们有许多优势值得我们学习。”

    “诺!曹参明白了,参这便去召集众将领,将主公的吩咐传达下去。”曹参立刻拱手离去。

    随后杨林又来到弓箭手训练的靶场,一个个草人竖立起来,弓箭手拔箭、上弦、拉弓、射箭,夏侯婴一个动作一个节奏的教习。而一侧的弓箭手们则根据命令反复的练习,当射箭的命令出口时,杨林见到许多人纷纷射偏,他不禁摇了摇头。

    而后找到夏侯婴,他又道:“这些臂力过人的士卒新丁。准头上还需要继续训练,我不要求他们百发百中,也不用百步穿杨的绝技,但至少能够命中靶物。如今赵猛已经带人修建箭塔,弓箭手将是日后我军防御的重点,所以,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再过十日,你也需随李霸攻取谯县。这几日,便多加辛苦一番。”

    夏侯婴也知道自己的担子,所以凝重的点了点头,随后他便召集来上次沛县守城的那批弓箭手,命这些人手把手的负责新手的训练,这样一来,训练的进程的确加快了许多。

    返回军中大帐。此时萧何已经在此等候,见到杨林进来。他起身行礼道:“主公,按照您的吩咐,萧何已经准备齐全了攻取谯县所需的粮草。”

    “萧县丞此事办的不错,不过,一旦攻取下来谯县,我军还需扩充,招募士卒和安抚谯县百姓又是一笔开销。这些事情,还需你继续费心,若是粮草不足。你便去与吕太公商讨,他既然上次能够购买到粮食,便是有着自己的门路。”杨林又吩咐道。

    “主公所说的正是萧何所想。吕府凭借去年纸册的销售,在泗水郡可谓风头大盛,与其余县城的世家来往甚密,他们能有渠道倒不足为奇。”萧何分析道,他眉头略微紧蹙。再道:“主公,丽水亭和泗水亭的造纸厂仍在,不知我们是否依旧出产纸册?”

    杨林闻言,沉默了片刻,心中权衡一番后,才说道:“纸册的生产移到沛县城中,在丽水亭和泗水亭生产,不利于我军保护。沛县城中规划出一片区域,此事萧县丞规划好,交于赵猛的工吏去负责。”

    “萧何明白了,只是不明主公继续造纸的意图是为何?”

    “纸册的应用不会因为我们反秦便杜绝,萧县丞,你认为在使用过纸册后,那些世家和望族还会喜欢竹简的日子吗?莫要忘记,这些世家和望族,更多的还是六国的后人,而非关中秦人。现在六国纷纷起义,即便泗水郡中其余各县城还在秦军的掌管中,但人心已经不稳了,要不然,吕太公上次的五百石粮食又怎么可能轻易的购得?”杨林再次睿智的分析道,他只是凭借吕太公的购粮和纸册的运用,以及当今的局势,便猜测到许多隐藏起来的东西。

    而事实上呢,也正如杨林分析的那般,吕泽之所以能够购买到粮食,很大程度上都是世家望族的暗中帮助。这一点,虽然吕太公没有挑明,但杨林心中却也知晓。以往的造纸术所带来的影响甚大,若不是造纸术,吕府不会跻身泗水郡望族,杨林也不会服徭役去咸阳城修建造纸厂,扶苏更不会在沛县郊区遇刺,秦末的乱局也不会来的如此快,快的令杨林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可以说,造纸术提前引爆了秦乱,杨林也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