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秦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在秦末-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闻言,蒙恬大惊,然后有些轻蔑的笑道:“阎乐,你这个赵高的狗腿子莫非是在说笑,王离接管北方戍边军?始皇陛下怎么会如此做,且王将军虽然颇有将才,但也不适宜担此大任。”

    此话说的有些讥讽,蒙恬正在为扶苏生死不知的事情而烦扰,现在又听到阎乐的话,心情不善之下也未能顾忌王离的颜面。扶苏的事情,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他们蒙氏两兄弟,扶苏遇刺之后,蒙恬便已经派人四处打探,当听闻始皇帝焚尽百里和屠尽六国遗族的旨意时,他本想劝阻,但,他也明白扶苏在始皇帝心中的地位,若是不那样做,将很难消除始皇帝心中的怒火。

    “哼,蒙大将军,还请慎言。”王离面色阴沉的哼道。

    蒙恬这才知道自己烦忧之下说错了话,但身为主将,即便如此,他也不可能向自己的帐下将军道歉。然而,蒙恬还不知道,此时的王离已经借到圣旨任命为大将军,论身份,两者不相上下,见到蒙恬未致歉,王离心中更加的不喜。

    “阎县令赶快宣旨吧,待之后,我还需接管军营。”王离毫不留情面的冷漠说道。

    蒙恬当然知道王离的气愤,他只是讥讽一笑并未说话,然后同样看向阎乐,心中倒是想知道后者究竟会玩出什么招。

    阎乐点了点头,也不再费口舌,毕竟他和蒙恬并不同路,随后他取出圣旨宣读。

    当听到任命王离为大将军接管北方戍边军,而让自己返回咸阳城述职时,蒙恬便心中生疑,他目光闪烁,沉默了片刻之后,说道:“此圣旨乃是始皇帝所命?”

    “怎么,蒙大将军难道认为在这大秦帝国还有人敢伪造圣旨吗?若是不相信,那便请蒙大将军接旨之后查验玉玺的真伪。”阎乐宣读完毕,看到后者的表情,阴沉的说道。

    蒙恬没有说话,而是接过圣旨仔细的验证,然而,看过之后他疑虑更甚,他见过多次圣旨,而此次旨意上的玉玺文案也的确为真,“难道始皇帝欲意让王离替代我?”他心中不能确定的猜疑,“又或者因为扶苏公子的事情而迁怒于我,毕竟保护公子的张三等人都是自己的得力亲卫。”

    蒙恬拿捏不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始皇帝已经成仙而去,现在整个咸阳城都在李斯的掌控中,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咸阳城已经闭城多日,任何人都不得进出城。至于王氏的消息,则是赵高等人为了取信于王离而故意放任后者出城通告的。

    “此事容我思考一番。”蒙恬片刻之后低沉的说道。能够身为大将军,智谋自然强于常人,蒙恬在没有十足的把握确认圣旨真伪的情况下,他便希望拖住王离二人,然后让蒙毅即刻返回咸阳打探消息。追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不相信阎乐,此人乃是赵高的亲信,再加上现在是扶苏生死不知的敏感时期,一切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王离隐忍了好久,此时终于发难的说道“蒙大将军,圣旨真伪你也已经查验过,既然没有异议,还请蒙大将军即刻跟随阎县令返回咸阳述职,至于北方戍边军的事务就不牢你费心了,我王离的确不才,但却可蒙受陛下的信任和重用。”火药味十足的一番话,令蒙恬恨的咬牙切齿。

    奈何有圣旨在,蒙恬即便是疑虑和不情愿,但却也无话反击,他淡淡再道:“王大将军莫要生气,只是近期匈奴颇有异动,如今实在不宜临时换帅,不若等上几日,待确定匈奴的意向后,王大将军再来接管也不迟。”

    王离一抹冷笑,匈奴异动?他同样守边多年,眼线甚多,匈奴有没有异动他心中十分清楚,随即,他哼道:“蒙大将军,我王离在你帐下多年,与匈奴同样数次交锋,北方戍边军中的众将领和布防位置,我同样一清二楚,此事就请蒙大将军放宽心。阎县令,既然旨意已到,还请你即刻带领蒙大将军返回咸阳述职。”

    “诺!蒙大将军请?”阎乐恭敬的伸出手势说道。

    “哼,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王离,此话你应该明白,既然我现在依然是北方戍边军的统帅,我自然会根据形势有所判断。”蒙恬战功赫赫,本就是勇猛的人,何尝会怕过强硬?

    王离恼怒,对身后的亲卫命令道:“来人,请蒙大将军返回咸阳城。”

第三十一章 步步紧逼() 
“王离你胆子不小。”见到王离身后的亲卫策马上前,蒙恬冷冷的大喝道。

    “蒙大将军,你身为我大秦的大将军,奉旨行事的规矩应该不用我教吧。还请你速速交出虎符,否则,哼!”王离紧紧的逼迫道,显然是不想给蒙恬任何的机会。

    蒙恬身后的亲卫同样上前将其护住,随后他淡漠的看了王离一眼,再道:“王离将军请回吧,返回咸阳述职的事情,我自会向始皇陛下解释。”

    “拿下!”王离大喝。

    “你敢!”蒙恬也不示弱。

    “锵——”

    双方人马立刻拔剑相向,王离突然冷笑道:“蒙恬大将军,这是你逼王某的,王离是奉旨接管戍边军,你却托口推诿,拒绝返回咸阳述职,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被此一问,蒙恬的气势顿时弱了一份,毕竟此事他站不住脚跟,依照旨意,他应即刻交出虎符返回咸阳,但凭借多年战场上领灵敏的嗅觉,他心中总是有着隐隐的不安,所以这才设法拖延。然而看样子,王离似乎非常急切的想要掌管整个戍边军。

    “王离,我知你心中不服于我,你王氏家族代代出名将,王翦大将军更是有盖世之名。但这北方戍边军中,还轮不到你来调兵,今日之事我自会禀告始皇陛下,一切责任我蒙恬愿承担。你若想接管戍边军,待我返回咸阳见过陛下之后再来不迟,现在,带上你的一万兵马立刻返回九原郡大营,若匈奴趁机来犯,后果不是你能承担的。”蒙恬毫不退让的说道,“至于你阎乐,既然宣旨完毕,便请先行返回咸阳城,述职之事我准备两日便会启程。”

    蒙恬老谋深算的说道,他也知道自己的资本乃是北方戍边军,在扶苏生死不知的情况下,这些资本他万万不会交出去,哪怕是始皇帝的旨意,他同样是做好了请罪的准备。

    而这个时候,随着事态的升级,蒙恬大营内雷鼓响起,立刻数万的军队集结完毕,整个军队震天大吼,令王离面色变了变。他知道,以蒙恬在戍边军中的威望,只要他一声令下,身后的那些士卒会毫不犹豫的攻击而至。

    “反了,蒙恬你敢造反。”阎乐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蒙恬的强硬要超出他和赵高的想象,现在见此情况,他指着蒙恬疾呼的愤恼道。

    “阎县令言重了,蒙恬只是推延几日返回咸阳城,并非是抗旨不尊,也非造反。”蒙恬气定神若的说道。

    “王离大将军,您看这?”阎乐看向身旁的王离,低声询问道。

    “众军听令,准备冲锋!”王离拔剑高呼,他当然知道此时胡亥将要继位,既然准备全力支持后者,便不会让蒙恬破坏。

    听到军令,王离身后的一万兵马同样振臂高举,纷纷拔出武器,盾牌兵也立刻摆出阵势,一个个高举这盾牌缓缓的向前推进,而在后面的弓箭手和长矛兵也各自准备齐全,箭在弦上,只要闻令便可抛射而出。

    “王离——”蒙恬恨的咬了咬牙,王离的此举是将他逼到了悬崖边上啊,若是双方兵戎相见,那么日后始皇帝那边他可就理亏了,他方才的强硬也只不过是为了逼迫后者先行离去,为自己拖延几日打探消息的时间罢了。

    但现在,打与不打,都在他的一念之间,若是打,便是公然造反,若不打,那他今天就只能交出虎符返回咸阳述职了。

    两个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见到盾牌兵一步步的逼近营寨,而在其身后的数万秦军士卒也一个个握紧了手中的武器,蒙恬的一句话,他们便会冲杀而出,此时,数万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的等待着命令。

    同时,王离也是举剑逼近,“蒙大将军,交出虎符!”

    “吼——,吼——”

    王离的军队大呼,所有人似乎都已经见到了即将到来的惨烈战斗,然而,就在这时,蒙恬突然仰天大笑,“想我蒙恬戎马一生,修建长城、大败匈奴,令草原恶狼不敢踏入我大秦疆土半步,没想到今日竟然让你王离给逼到这般地步。”

    王离目光闪了闪,他随即高举武器,身后的军队见此,立刻停下脚步,盾牌兵们一个个将盾牌竖立在地面上,从高处望去,人影整齐,杀伐果断。

    “蒙大将军如此感慨,那便请交出虎符吧,免得你名节不保。”

    “虎符?”蒙恬嘲弄的笑了笑,说道:“我会跟随阎县令返回咸阳城述职,但是虎符,我会亲自交于始皇陛下,若是陛下到时候仍然让你接管戍边军,我蒙恬无话可说,愿意从属王将军帐下。”

    听到这里,王离眉头蹙了蹙,很显然,蒙恬已经做出了退让,只不过,没有虎符,他如何接管戍边军呢?这才是关键,他所希望得到的是虎符而不是一句简单的交代。

    不过,阎乐却心中暗喜,只要蒙恬愿意返回咸阳述职,那一切都好办。他当然知晓赵高的计划,召蒙恬述职是为假,趁机除掉后者才是真,至于虎符,只要蒙恬死去,胡亥再继位,兵权到时候还不是手到擒来?

    “王离大将军,既然蒙大将军如此说了,不如便依此而办,虎符的事情陛下自然会给将军一个交代。”阎乐一语双关的说道。

    王离沉默了下,对于阎乐话中的意思他也听得出来,只是这样的话,那么他掌管戍边军的时日又要推上一推。“阎县令,陛下的旨意是命我即刻接管戍边军。”

    “王大将军,难不成您希望我大秦士卒之间兵戎相见吗?蒙大将军返回咸阳述职也用不去几日,还请您耐心等上一等。”阎乐靠到王离耳边,轻语的说道。

    见到对面的两人嘀嘀咕咕,蒙恬不屑的蔑笑道:“两位可商量完毕?”

    “如此的话,便依蒙大将军的意思办,只不过,大将军这次违抗圣旨,恐怕述职之时少不了责罚。”王离终于松口说道。

    “这便不劳烦王将军担心了。”蒙恬笑道,“阎县令,待我交代一番你我便即刻启程。”

第三十二章 杨林娶亲() 
蒙恬最终还是选择了即刻返回咸阳城述职,即便是心中有所疑虑,但和兵戎相见相比较,他也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好在王离没有继续逼迫索取虎符。

    而就在蒙恬返回咸阳的时候,沛县城中经过守城战后,此时整个城池都在喜悦的气氛中,沛县县衙已经张灯结彩,众多仆从和士卒正在忙碌,因为今日便是腊月十八,沛公杨林迎娶吕府吕雉的日子。

    “儿呀,娶亲之后且要好好对待人家,最好是明年生个男丁,为我们杨家延续子孙。”杨母亲自给杨林整了整衣服,然后语重心长的叮嘱道,“娘也是过来人,知道你们这些男人忙起来顾不了家,尤其是现在的情况,吕家小姐愿意嫁过来,你可不能负了这份情。”

    杨林点了点头,一抹笑容的说道:“娘您就放心,孩儿不会辜负吕雉的。”

    听到杨林的保证,杨母终于稳下了心,“这就好。”

    而这时,萧何也面露喜色的走了进来,见到杨林和杨母,他先向两人行礼,然而杨母毕竟是农妇出身,面对萧何的行礼她还是不敢接受,“萧县丞这可是不得,您是县丞,这礼农妇可受不得。”

    “杨老夫人既是主公的娘亲,自然受得萧何的礼。”萧何恭敬的解释道。

    “娘便不用推脱,萧县丞所说的正是如此。”杨林倒没有替萧何说话,而是让自己的母亲受此行礼,杨林心中明白,如今主臣已分,礼义法度不可荒废,如此才能巩固他的沛公地位。

    杨母闻言,方才受礼。

    “主公,乐队以及车马已经准备好了,不知您何事出发去吕府?”萧何礼毕之后又恭敬的对杨林说道,此次娶亲的意义他十分的清楚,一来是缓和沛县城中因大战之后而遗留的紧张情绪,二来也是为了获得吕府的全力支持,所以,此刻的萧何比任何人都要谨慎,许多事情他都是亲力亲为的准备,以防止出现纰漏。

    杨林看向自己的母亲,后者看了看时辰说道:“已经巳时了,儿呀,可以出发迎亲了,正好可以赶上午时的吉辰。”

    听闻娘亲的话,杨林当即对萧何吩咐道:“萧县丞,命乐队开道,即刻前往吕府。”

    “诺!”萧何率先离去着手安排,而杨林则和娘亲告别之后才离去。

    “李霸,今日主公大婚,然,为了沛县的安全,特命我四人带队巡逻,你们切不可疏忽。”曹参在县衙外对身旁的李霸、夏侯婴和周勃说道。

    杨林大婚,他们当然明白此事的重要,所以也没有任何的反对,然后四人各自领兵,李霸的任务是巡视城墙,夏侯婴则负责四个城门的安全,凡是进出沛县城者均要严格盘查,周勃则带队在城内维持治安,至于曹参,他亲自带队护送迎亲的队伍。

    而沛军中的其他几位将领,比如王山,此时便在县衙安排宴席和宾客,赵猛和雍齿两人则是负责县衙内部的安全。整个沛军士卒都在喜悦和紧张中坚持在自己的职责上,此次大婚,杨林已经发放下去赏钱,而吕府更是在沛县城中分发粮食以作庆贺。

    当然,杨林也明白吕太公发粮的用意,后者是在用实际行动来为杨林拉拢民心,可谓是迎亲之前送出的大礼。

    告别娘亲后,杨林出了县衙,而后登上高头战马,他一袭新服,整个人的气质显得十分沉稳,而其身后的则是随行马车,队伍的前面乐队吹锣打鼓好生热闹的开道,后面和两侧均是曹参安排的士卒,整齐的充当护卫。

    沛县大街之上人流涌动,整个沛县城热闹无比,许多人听到乐器声,纷纷向前拥挤,希望见到传说中的沛县之主杨林。沛县城中的百姓,虽然都听闻过杨林的事迹,但真正能够谋面的却不多。人流越聚越多,护卫的压力也是陡然倍增,鉴于此,曹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