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秦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在秦末-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何,你这个反贼,速速给我拿下。”李县尉心下焦急,他也没有想到萧何的话这么具有煽动性,见到士卒们的军心不稳,李县尉只能快刀斩乱麻的下令道。

    萧何却丝毫不惧,他高举县令头颅,再次大喝:“县令已死,汝等还想反抗不成?”

    听此言,原本已经开始犹豫的士卒们此时就更加的不知所措了,李县尉大惊,着急之下,他亲自拔剑而起,便要斩杀萧何。但一直处于警惕和随时准备出击的杨林见此情况,二话不说,快速冲向前去,一剑格挡住李县尉的攻击后,他反手一拳打在后者脸上,紧接着又是猛然踹向李县尉的小腹。没有想到被包围住的杨林还敢反抗,失察之下,李县尉狼藉的倒在地上,杨林不给后者机会,再次冲到李县尉身前,高举的青铜剑豁然砍下后者的头颅。

    “县尉!”守城军中自然有李县尉的亲信,方才的事情发出在电石火之间,令处在守城军中的亲信还没有反应过来,杨林就迅速的斩杀了李县尉。不过,此时反应过来后,这群亲信恶狠狠的要击杀杨林为李县尉报仇。

    然而,丽水亭的起义军在杨林冲杀上去的时候就在曹参的带领下跟进,这群亲信根本没有机会碰到杨林,就被起义军给灭掉。

    县令和县尉均已死掉,沛县城最大的官当然要数萧何了,再加上后者的威望,包围杨林的守城军们也是彻底的放弃了抵抗,一个个丢盔卸甲的投降。

    而在西门,已经攻击到这里,但却还不知道县尉已死的守城军们还在和李霸众人厮杀,双方人马均都杀红了眼,显然两方都知道西门的重要性,一个是想守护住生路,一个同样想切断反军的退路。

    李霸的生猛自然不必多说,面对一百多人的守城军的攻击,他独自一人拼杀在最前线,后面的起义军均是给随李霸的攻击而在攻击。守城秦军虽然人数、武器和士卒素质上占据优势,但面对李霸的勇猛,他们还是不敢对其锋芒,因为李霸的剑下已经死了不知多少人,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亡命人。

    一时之间,双方陷入了短暂的僵持。但是,拖下去的结果自然是对李霸有利,未过多久,杨林和萧何带领起义军赶来,剩下的这群西门附近的守城军知道县令和县尉的结果后,也无心恋战的纷纷投降。

    至此,整个沛县城终于被杨林攻克。

    杨林没有因此而高兴,沛县城是拿下了,但紧接着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沛县百姓的安置,起义军的训练和扩充,粮食和武器的供应,以及抵挡泗水郡的征讨。这一件件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哪一样没有处理好,都会令杨林等人身陷万劫深渊。

    丑时攻城,寅时结束,这一仗因为萧何的原因而速战速决,但是杨林的农民军对抗守城军还是损失惨重,过两百人负伤,近五十人阵亡,伤亡人数占据整个起义军的八成。但是守城军这边,因为前期的措手不及,伤亡也过一半,总之两方都是死伤惨重。但好在有萧何的帮助,杨林有惊无险的拿下了沛县城。

    没有去办什么庆功宴,杨林先是命曹参带人将投降的守城军看管起来,而后命李霸去统计此战每人的杀敌数和阵亡的人员名单,有功者便要赏,阵亡者要抚恤,这才能保证军队的忠诚度和战斗力。

    随后他又命夏侯婴带人严守城门,防止有人趁乱逃离,最后再让王山即刻返回丽水亭,将所有的百姓都接到沛县城安置。

    一个个命令吩咐下去后,杨林才和萧何一同回到县衙。两人的关系自然不用客套,不过现在却出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主次之分。萧何让杨林上座,杨林却挥手拒绝,而是执意坐在了一侧的榻木上,见此,聪明的萧何何尝不知道杨林的担忧,他指着后者无奈的笑了笑,随后自己也坐在了侧旁的榻木上,而非主座上。

    显然萧何是在降低自己的身份,杨林对此并没有阻拦,两人同时沉默了下来,各自相互看了一眼,最后还是萧何率先的开口,说道:“杨林啊,我知道你心中的担忧,放心,我萧何不会与你抢这个位置,起义军的主公还是由你来做。”

    其实,以萧何在沛县城的威望,他只要高呼一声,那些投降的守城军肯定会支持他,而杨林也绝不会有机会坐上主公的位置。只不过现在萧何主动的让位,让杨林心中疑惑。

    见到后者眉宇间的犹豫,萧何急忙解释道:“我萧何自己是个什么料,我当然清楚,若是让我管管百姓倒不是问题,但论行军打仗,这个萧何就自愧不如你了。再说现在曹参、李霸、夏侯婴等人都听你指挥,咱们现在既然反秦了,自然要为了所有人着想,这个主公还是你做最合适,我萧何啊,能从旁辅佐便可。”

    萧何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他也不怕杨林猜疑,因为他相信以杨林的聪颖很快就能想到他所说的一切。其实也正如萧何说的那样,带兵打仗并非他所擅长,即便他当了主公,但是身边却无大将可用啊,曹参、李霸等人都是唯杨林之命而行,所以,他不当主公是个最明智的选择。

    由此可见,萧何此人不仅聪明,而且对于权力*的控制又十分的谨慎。这让杨林心中佩服,暗叹萧何历史上能够被刘邦重用并非没有道理啊,此人有才干,识进退,懂得权力控制,不愧是相国之才。

    杨林一声沉吟之后,他看向萧何,沉声道:“萧县丞执意如此,林便暂居此位,若是所做不对之处,还请萧县丞及时指正。”

    因为萧何的退让,杨林终于坐上了起义军的统领,而这次两人心知肚明的权利相争,却非常和善的解决,两人的关系在这次之后变得更加的紧密起来。

    等到了天亮,沛县城的百姓们才敢打开屋门伸出头向四处打探,昨夜的激战他们惊吓的不敢入眠,好在结束的很快,百姓们才未惊慌失措。大街上一队又一队的起义军在巡逻,暂时担负起了沛县城的治安。

    变天了!许多百姓见此,心中震惊,沛县城被杨林攻占的消息立刻传遍开来。许多百姓都在担心杨林会不会争抢他们的粮食和钱财,会不会夺取他们的女人,民心不稳的弊端终于显现出来。

    杨林在萧何的建议下,知道目前最为紧迫的不是防御泗水郡的征讨,而是稳定民心。于是他召集所有起义军集合在县衙,经过昨夜的战斗,杨林的地位也彻底的巩固。

    起义军们兴奋的看向高台上的杨林,后者压了压手,说道:“攻占沛县城众位功不可没,有此城,我们便可安稳的生活下来。但是,沛县百姓终究不是秦军,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能够立足的根本,这一点无需我多说,你们心中也明白。”

    顿了顿,杨林扫过众人,再道:“因此,我在此和汝等约法三章,凡扰民偷抢者,斩!凡奸yin妇女者,斩!凡伤人杀人者,斩!”他狠厉的说出此约定,令起义军心头凝重和胆颤。

    “赵猛,由你监管此约,若有违反者,无论身份地位和关系,一律立斩!”杨林大喝道,“若你徇私,我必斩你!”杨林看向赵猛,目光闪烁,显然他不是在开玩笑。

    赵猛出列,拱手行礼道:“猛接令,凡触犯此约者,猛必斩之,若猛自犯,定以自裁。”

    听闻赵猛的话,杨林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再望向众人,说道:“可都明白?”

    “明白!”两百人同时大喝,有此约束,他们再次巡逻街道时,倒也不敢肆意妄为了。

    而为了让赵猛能够更加有效的监督众人,杨林特意给后者配备了二十人的执法队伍,赵猛不敢耽搁,接令后即刻带领执法队四处巡查。

第十二章 沛公() 
彷徨的百姓们听闻杨林约法三章后,浮动的民心才稳定下来,沛县城内的街道上这才有百姓敢出门。同时,县衙内,杨林也接待了沛县城的三老,他们来此,正是为了感谢杨林能够为沛县百姓着想,而约束自己的部下。

    一番交谈后,杨林和萧何二人则希望三老能够说服沛县城的百姓支持自己的起义,三老德高望重,是非曲直也是明了,他们同样清楚,若不起义,沛县城也会被付之一炬的。所以,便同意了杨林和萧何的请求,然后三老才离去。

    而到了晌午,王山也终于带领丽水亭的众百姓进入沛县城,为了将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安排下来,杨林立刻安排壮丁们到城外砍伐树木,用以搭建帐篷而用,而沛县城的百姓,知道这个情况,也都积极的帮上一把,毕竟都是落难人。

    忙碌了一个下午,无家可归的百姓们总算有了自己休息的帐篷,王山又立刻按照杨林的吩咐给众百姓送来吃食,随后他才返回县衙汇报情况。

    县衙内的大堂中,萧何、李霸、夏侯婴、曹参和王山等一众骨干全都坐在两侧榻木上,而杨林独自坐在正堂之上,只听众人恭敬的行礼,喊道:“拜见主公。”

    杨林挥了挥手,淡淡笑道:“全是萧县丞推让,林才能坐上这个位置。”

    萧何立刻捋了捋胡子,开口说道:“主公开玩笑了,萧何什么才能,萧何自己明白。主公当此位乃是众望所归!”紧接着,他继续建议道:“既然咱们已经占领沛县城,高举反秦旗帜,那么主公也应有个称号才对。”

    众人听此言,均附和的点了点头,李霸这汉子大大咧咧打雷一样的声音说道:“依俺看这名号还是霸气点的好,不如称霸公如何?”

    李霸洋洋自得,杨林听此,不禁大笑,他指着后者,微微喝斥道:“你这个小子,莫要乱说。”

    “就是,主公您别听李霸的,依山之间,主公芒砀山梦中斩白蛇,不如称芒砀山白蛇公?”王山也插嘴建议道

    “噗”众人大笑。

    “你们这笑什么?”王山瞪向几人,面色不喜。

    杨林立刻挥手制止大家,再道:“你们,种田打仗是把好手,但若论才学却不如萧县丞,这事还是听萧县丞的。”

    萧何同样笑了笑,显然也被李霸和王山所说的称号逗得开心,听到杨林的话,他正了正神情,低沉的思考后才说道:“既然主公身为沛县人,且起义后便占领沛县城作为根据地,萧何以为,可称沛公。”

    “沛公?”杨林低吟一声,这称号和历史上的刘邦一致,莫非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他甩了甩心中的疑惑,细细想后也知道萧何的用意,称沛公一来对外可宣扬自己;二来,沛公,沛公,何为沛公?便是沛县人的主公,其意不言而喻,称此号,可在沛县彻底的扎根,得到沛县百姓的全力支持。

    经过一番分析,杨林不得不说萧何的深谋远虑,历史上的刘邦能称此号,果然也是有其用意的。

    想通了这些,杨林点了点头,对众人说道:“便依萧县丞所言,即日起改称沛公,起义军改称沛军。”

    “诺!”既然杨林拍板了,众人立刻恭敬的行礼说道。

    然后,杨林看向众人,再道:“萧县丞,现在咱们起义,许多事情都要处理,所以,大小事情还请你多上心,这些人里面就你读书多,李霸他们我是指望不上了,日后所有的后勤之事由你全权管理。”

    闻言,萧何知道杨林这是在任命各个职责,他立刻出列,拱手说道:“萧何接令,必尽心辅佐主公。”

    随后,杨林看向曹参,他命道:“赐曹参左庶长,任军侯,领二五百主之职。”曹参此战领兵抵抗三百秦军,为夏侯婴争取了时机,军功最大,论功行赏,自然要首先封赐。

    曹参心中大喜,此战他不仅获得了爵位,而且还有了军队的官职在身,喜极而笑的他立刻出列,激动的大声谢道:“曹参谢主公赐位,必以死报答主公。”

    杨林满意的点点头,又看向李霸和夏侯婴两人,说道:“赐李霸、夏侯婴左庶长,任军侯,令五百主。”

    李霸和夏侯婴也同样激动的答谢,不过,从军队的任职可以看出,杨林是将沛军的统帅交予了曹参,二五百主可统领千人,五百主只能统领五百人,以目前沛县的军力来看,二五百主实则已经是最高的军事长官了。

    不过,对于这一点,李霸和夏侯婴并没有反对和非议,他们心中同样清楚,若不是曹参带人阻击秦军,沛县城能否拿下还是一个未知数。论功而赏,杨林做的公平公正,让人信服。

    再往后,赵猛、王山、李聪等人也一一受赏和封赐。一切奖赏完毕,杨林又对李霸问道:“让你统计的军功和伤亡可已经完成?”

    李霸再次出列,双手恭拳行礼说道:“禀主公,均已完成。其中斩首一人者共三十五人,斩首两人者共计十人,斩首三人者八人,而更有两人斩首十人。”

    “斩首十人?”众人听此言,均露出惊讶,斩首十人,他们在座的也只有李霸和曹参、夏侯婴三人,没想到沛军中还有如此勇猛之人。

    杨林心中大喜,斩首十人,可为将才啊,现在正是他缺少人才的时候,于是他急切的问道:“没想到我沛军中还有如此猛士,这二人是谁,速速报来。”

    “其中一人名为周勃,还有一人名曰雍齿。”李霸当即汇报道。

    “是这两人。”杨林听后低声沉吟,这二人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啊,周勃自然不用多说,跟随刘邦打天下,后汉文帝时,拜右丞相,此人历史上的评价为“厚重少文”,是可以托大事之人。而雍齿,此人虽然勇猛却心高气傲,历史上素轻蔑刘邦,曾投降周市献出沛县城。

    心中一番思索,两人的情况杨林已经清楚,但既然论功行赏,便要做到公平公正,两人斩首十人,按照军功,杨林说道:“李霸,去将此二人找来。”

    片刻后,两个四十中旬的汉子并列的跟随着李霸身后,两人见到杨林,其中一人面相木讷,但却显得异常沉稳,这人恭敬的行了一礼;而另外一人,络腮胡子,表情有些高傲,只是淡淡的拱了拱手。

    这二人谁是周勃,谁是雍齿,杨林从面相上便分辨出来,他说道:“你们二人便是周勃和雍齿吧,此次攻取沛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