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秦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在秦末-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林明白萧何的用意,于是感激的看了后者一眼,他又立刻拱手行礼,说道:“此物为纸,用途可代替竹简和布帛作书写之用。”而后他让王山将十几本纸册一一发给众人,杨林自己则亲自给上座的老者送去。

    “代替竹简和布帛?”众人摸着纸册,感到质地轻薄,但心中还是有所疑惑,于是交头接耳起来。

    “杨亭长所说可为真?”座上的老者眉头蹙了蹙,沉声问道。

    听到老者的问话,其余的众人均不再相互议论,大堂立刻安静下来。见此,杨林更加肯定了心中的想法,此老者威望颇高啊。

    于是,杨林行礼再道:“方才萧县丞已经亲自验证过,不然县丞又怎会劳请众位前来。”随后他又见到仆从给众人端上笔墨,于是又道:“众位可亲自验证一番。”

    听闻此,这些人立刻拿起毛笔在纸册上书写起来,随后他们同先前的萧何一样,均是露出惊讶的神色。

    “杨亭长,这纸果然神奇,我看它轻薄,比之竹简要方便许多,比之布帛又要更加容易书写。”上座的老者虽然惊讶,但毕竟老练沉稳,他捋着胡子放下毛笔后赞叹道。

    其余之人也是点头附和,“确如老师所言,此纸在书写方面更胜竹简和布帛。”他们均是经常书写之人,仅仅试验一次,便知道纸张的优点。

    闻此,杨林心中的担虑终于放下来。

    接着,又听老者再次询问道:“杨亭长,听萧何说,此纸乃是你所造,是否?”

    “正是。”杨林恭敬的回答道。

    “嗯。”老者想了想又道:“既如此,不知道你那可有多余的纸?若有余量,我可购买之。”

    其余乡绅贵族也是眼巴巴的望向杨林,用过之后才知纸张的妙处,若是有多余,他们同样想购买,如此一来,日后也不用去搬阅繁重的竹简了。

    杨林嘴角一抹笑意,他立刻行礼对老者说道:“实不相瞒,林在丽水亭建设了造纸厂,每日可出产小批量的纸。”

    “甚好,甚好也。”老者突然情绪激动的笑道,“那杨亭长可否卖之?”

    “今日来得匆忙,身上所带纸册均在各位手中,权当林之所赠于众位。若是购买,林可明日派人送入各位府中。”杨林沉声再道。

    元宵节快乐,顺便求收藏和推荐票!

第十六章 老者身份() 
听到杨林的话,座上的老者闪过异样的神情,随后他神秘一笑,“若是如此,杨亭长便明日给我送去。”说完,他便捋着胡子在众人的恭送下离去。

    “杨亭长,不知你这纸册如何卖?”见老者离开,余下众人便随意了许多,没有了方才的谨慎,这时其中一人站起身子,走到杨林面前沉声问道。

    听此问,所有人均安静下来,他们同样想知道纸册的价格。杨林淡淡一笑,而后拱手行礼说道:“实不相瞒,可用于书写的纸张,每日出产并不甚多,所以价格方面相对略高。众位手上的一册需要五钱。”

    “五钱?”这些人听闻后心中略有惊讶,这个价格明显高于竹简,却又低于布帛,可谓是不高不低。但正是这样的价格才是令他们头疼不已,若是不用纸张继续用竹简,然而今日尝试之后又有些不甘愿,而若用布帛,却又不如纸册便宜,众人心中如蚂蚁爬过一般痒痒的。

    “杨亭长,可否再便宜一些?”又有人眉头紧蹙的问道。

    杨林有些为难的摇了摇头,他拱手再道:“五钱已是最低价格,造纸要比竹简和布帛繁琐许多,且产量也低,林实在是无法再给众位便宜了。”

    “这?”众人相互对视了一眼,若说不购买吧,却又不甘心,五钱虽比竹简贵,却也是他们可以的接受的范围。

    这些人中有一人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咬了咬牙,上前一步,对杨林说道:“五钱便五钱,明日去东城赵府给我送去十册。”

    “王山,记录下来,东城赵府明日十册。”杨林对说话之人拱手行礼,随后让王山登记好。

    “明日也给我送去十册。”又有人紧接着说道。

    “杨亭长,李府十五册。”

    “十册,杨亭长记住我的。”后面的人怕被人抢完,纷纷喊道,也顾不得礼仪了。

    杨林一一回礼,随后让王山全部登记好,待所有人都离去,杨林终于吐了一口气。

    “杨亭长,看来你这纸张颇受欢迎啊。”萧何笑道。

    “全凭萧县丞帮忙,林感激不尽。”杨林行礼再道,这次之事若不是萧何丛中搭线,出售的困局也不会如此顺利的解决。

    萧何摇了摇头,神秘一笑的说道:“非也,并非萧何帮忙,而是老师之意。”说道这里,萧何竟然恭敬的对着屋堂拱手行礼,显然对于他口中的老师即方才的老者十分的尊敬。

    闻此,杨林不解的皱着眉头,他再次询问道:“老师?萧县丞的意思是先前的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者?”

    “正是。”萧何捋着胡子回答道。

    “不知老师是何人?”

    萧何听到此问,想了想,似乎在屡思绪,而后他才说道:“老师姓甚萧何也不知,只知几年前老师游历至沛县,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为百姓祛病救苦,深得民心。而今日所来之人大都受过老师的指点。”

    杨林闻此言,心中万分惊讶,没想到那位老者竟有如此才能与威望。而他现在细细想来,隐隐的猜测老者很有可能是一位大隐之士。

    “萧县丞,您说的老师之意是何意?”杨林想通了老者的身份,又继续问道。

    “此事啊”萧何指着杨林笑道,“说来也奇怪,昨日黄昏老师突然找到我,且说你今日必有事求我,他让我尽量帮之。没想到,还真让老师说对了。”他又感叹道。

    杨林大惊的深深吸了一口气,莫非这老师乃神人也?他脑中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不过他又摇了摇头,感觉很可笑,这世上哪有什么神仙。“不知老师居住在何处,林明日亲自将纸册送去。”

    “县城外五里的山林中有间茅舍,老师便住在那里。”萧何负手说道,“明日切不可失了礼数。”

    “林明白。林便先告辞了,今日多谢萧县丞。”杨林说完,拱手行礼后带着李霸三人离去。

    回到丽水亭,他立刻问道:“今日总共订购了多少册。”

    王山核对了一下后,汇报道:“共计一百二十五册。”

    “嗯,还算不错。”他点了点头,心中也比较满意,一百二十五册便是六百二十五钱,如此一来不出半月便可将亭内百姓的钱带利归还。

    “明日将这一百二十五册送去后,王山,你再给萧县丞送十册。至于还剩下的二十册,我便亲自给老师送去。”杨林又吩咐道。

    “诺,山明白。”王山立刻行礼应道。

    赵猛此时心情也不错,纸张卖出去总算是解决了困局,他又道:“那林哥,既然所有的一百五十五册均售出,明日是否要继续开工生产?”

    杨林对他点了点头,说道:“生产便由你负责,但合格率有待提高。”说道合格率,杨林突然摸着脑袋,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又笑道:“赵猛,既然钱分上钱黄金,下钱铜钱,这纸张为何不能分上纸和下纸呢?”

    听到这话,三人愣了愣,赵猛疑惑的问道:“林哥,这纸分上纸和下纸为何意?”

    “上纸便是可书写的纸张,下纸则为不合格的粗糙之纸。”杨林双目露出智慧的目光,他继续分析道:“上纸我们可出售给乡绅贵族等人,至于下纸,虽不能书写,但出售给普通百姓再合适不过了。”

    “林哥,不是俺说,昨日便是因出售给百姓才导致卖不出去,咱们现在又搞出个下纸,能有人买吗?”李霸不解的摸着蓬松的头发问道。

    杨林笑着摇了摇头,随后他指着李霸的脑袋,再道:“动一动脑子,昨日是因上纸书写的原因卖不出去。但我们此次出售下纸,则非用于书写,而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包装和入厕的方便之用。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纸。”

    “妙也。”王山立刻赞叹道,“如此生产出的不合格的粗纸也不必丢弃了。”

    “不错。”杨林亦道,“我们的成本也会降低许多。既然都已明白,今日你们也亦辛苦,便早点回去休息吧。”

    “诺!”

    而第二日,杨林亲自带上二十本纸册,按照萧何昨日所说的路径,终在县城外五里的林间寻到茅舍。他恭敬的敲门,随后一名书童模样的男孩打开木门,男孩望了一眼杨林,则道:“你便是老师口中所说的杨亭长吧。”

    杨林拱手说道:“正是杨林,不知老师可在?”

    “老师昨晚已经离去,他让我将这个讲给你。”男孩递过一样东西说道。

    闻此话,杨林有些惊讶,他接过来,正是昨日送于老师的那本纸册,打开之后他震惊的目瞪口呆。

    只见纸册上写有两行字:“杨亭长它日西行可经陈留,会有一人相遇。”若只是这话,倒不至于令杨林震惊到那样的程度,而是纸册下方的署名让他惊讶不已,竟是三个小篆:“黄石公”

第十七章 又见刘邦(求收藏和推荐票)() 
黄石公何许人也,杨林不禁心生惊讶,这可是道家中的重量级人物,传说此人后来修道成仙。而他也没有想到昨日的老师竟然会是黄石公,不过他转而又想,这般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物为何会让萧何帮助自己?

    “它日西行可经陈留。”杨林又轻轻念道,“黄石公让我去见一人,这人是谁?”又是一个疑问在他脑中。

    离开茅舍,虽然还未想通这一切是何意,但杨林相信等到陈留之后便会知道答案,于是,他又抛开疑惑,急匆匆的感到县衙。

    “萧县丞可知老师昨晚已经离去?”将身上的二十本纸册一并送于萧何后,杨林叹口气说道。

    闻此言,萧何也是惊讶,他眉头皱了皱,沉声道:“老师竟然离开了?此事我还未知,可惜我沛县又少了一位奇人。”

    关于老师便是黄石公的事情,杨林并没有告诉给萧何。黄石公既然多年未曾公开身份,且离开时也没有通知萧何,杨林便知后者想低调的大隐于市。

    “萧县丞,今日林来,一是给您送纸册;二来,不知您能否安排一番,让林探视夏侯大哥。”杨林又恭敬的行礼说道,“林知道此事又要麻烦您,林心中感激不尽。”

    萧何想了想,他面色有些为难,叹道:“杨林啊,上次探视就已经让县令颇有微言。”

    “萧县丞,待出售纸册得来钱财,林必会去求见郡守。所以这次请您再帮帮忙。”杨林又请求道。

    “这样”萧何捋着胡子,心中顿了顿,他似乎有了主意,再道:“昨日我将纸册向县令推荐,县令心中也是喜爱。如此,你先在此等候,我去将这二十本纸册送于县令,想来他也会答应你的请求。”

    “林多谢萧县丞了。”闻言,杨林露出一抹笑意,感谢道。

    “嗯。”萧何点了点,随后命衙役拿着二十本纸册跟随他离去。

    未过甚久,萧何便回来,而后立刻带杨林去了狱房。

    “杨林,你怎么来了。”面色有些泛黄的夏侯婴见到杨林,欣喜的站了起来,他急切的问道。

    杨林望了一下四周,见无衙役,他低声的对牢房中的夏侯婴沉声说道:“我来看望下夏侯大哥。顺便告诉你,在这里不用担心,我会尽快去求见郡守的。”

    夏侯婴眉头锁了锁,方才的欣喜突然变得阴沉下来,他同样低声喝斥道:“上次不是告诉你不用如此做吗?求见郡守何其困难,兄弟你有这个情我夏侯婴心中感激,但你也无需为难自己。”

    杨林神秘笑道:“至于方法夏侯大哥不用担心。”他暂时并不想告诉后者造纸术的事情。

    “哎呦,那不是咱们丰邑第一豪杰杨林吗?”两人正谈着,对面的牢房中突然有人阴声怪气的叫道。

    听此声音,杨林眉头挑了挑,他转身望去,正是刘邦三人,随后他淡淡笑道:“原来是季哥啊,失敬失敬。牢内可舒服?”

    “你,杨林你个小娃,等我樊哙出去必不会轻饶你。”樊哙脾气急,气愤的撸起袖口指着杨林怨恨道。

    而牢房内的刘邦挥手拦住樊哙,他上前一步,走到牢房的围栏处,托着下巴细细的看了看杨林,片息,只听刘邦叹道:“听萧县丞说你当了泗水亭亭长,而且还为我们三家将赋税上缴了。”

    杨林点了点头,对于刘邦,他以前想要收服后者的心思早已散尽,此时也并无任何怜悯,说道:“正是。我既然为泗水亭亭长,就应该做这些事情,而不是欺压百姓。”

    “说什么呢你。”樊哙又指着杨林喝道。

    刘邦无所谓的自嘲笑了笑,他又说道:“我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杨亭长。”见到杨林点头,刘邦突然凝重的继续问道:“坝子亭的赵亭长污蔑我刘季一事,可为你所谋?”

    “季哥是在开玩笑吧,此事林真不知是何意。”杨林望着刘邦,表情惊讶的说道。

    “是吗?”刘邦嘀咕道。

    随后杨林再次和夏侯婴说了几句话,便因时间已到便被衙役带出。出了狱房,他再次感谢萧何后,遂回到了丽水亭。

    一百五十五本纸册一日售空,亭内四个里的工艺厂又开始继续出产,此事经赵猛让人宣传后,前日的诽谤流言不攻自破。

    同时按照杨林的吩咐,为了保证纸册的出售平衡,每日暂时只生产两百册,也就是两百张芦苇席大小的上纸。余下的时间,则出产不需经过二次蒸煮的粗糙下纸。

    下纸的要求低,工艺简单,产量相对要高出许多。接下来的几日,王山等人再次进入沛县城,而此次他们抓住百姓的用途宣传下纸,尤其是入厕方便擦屁股这一用途。

    人群不同,用途不一样,下纸正好满足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而且价格便宜,一个铜钱便可买五册。不管是包装东西还是入厕,下纸都极为方便,因此出售也比较容易的便打开了局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