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秦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在秦末-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林不可一否的笑了笑,他拱手继续道,“县丞和三老请林来不只为赋税之事吧。”

    萧何听此,随后笑道,“杨林啊,其实叫你来,一则是询问赋税进度;二来呢,也是经过我与三老的商量,希望你能兼任泗水亭亭长一职。”

    有人说本书虐主,电压感到委屈,杨林小小亭长,纵然有后世的知识,但他又怎么可能一下子成长到逆天的级别?不怪大家误解,剧情有点拖,电压也发现了,遂现在已经开始加快进度。请大家拭目以待。

第二章 解决泗水亭赋税() 
杨林不可思议的看向萧何以及三老,他心中沉思,不过很快便明白这是何意,无非是想将泗水亭的烂摊子交给自己。他道:“萧县丞,这似乎不符合规制吧?”

    萧何挥手笑了笑,“有何规制?无非是兼任泗水亭亭长,一人任两亭长之职,虽以往没有,但并不代表不可如此做。”他狡黠的看向杨林。

    蔷夫亦在一旁劝说道,“杨亭长啊,你纵有丰邑第一豪杰之名,就应多为百姓着想。现泗水亭因刘季暴力借粮和要挟灌溉,已经是民心浮动治安混乱。观我丰邑之中,也唯有你有此威望担任啊。”

    杨林望着几人,心中冷冷一笑,现如今泗水亭征缴赋税,这样的烂摊子扔给自己,就是想让他解决此事。但他转念又想,若是日后起义,多此一亭之力便会实力精进一分。

    但杨林却又露出为难的神色,叹道,“不瞒萧县丞和三老,并非林推脱,而是现征缴赋税,林若过去完成不了任务,岂不害了百姓。”

    萧何闻此,似乎早已经知道会有此问,遂笑着解释道,“这一点你无需担忧,我已和县令商讨过,泗水亭可缓五日上缴赋税。如此,杨林你可还有担忧?”

    杨林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他沉吟说道,“既如此,林恭敬不如从命。”现在有两亭在手,他便可做许多事情。

    “甚好,甚好。”三老均面露喜色,夸赞道,“杨林啊,丰邑有你真乃一幸也。”

    杨林拱了拱手,又问道,“不知林何时就任?”

    “当然是越快越好,现在泗水亭正需要一个主事人督促征缴赋税。”萧何立刻对杨林讲道,他面上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话,林回去稍作准备,明日便去泗水亭。”杨林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回丽水亭安排一番,此去泗水亭虽说两亭相距十几里地,但也不可能整日来回顾及两亭的事务。

    随后杨林便告辞离去。

    “萧县丞,关于泗水亭赋税的烂摊子,可都担在了杨林的肩上啊。”蔷夫略有担忧的叹道。

    萧何亦是点了点头,沉声说道,“相信他会有办法的,我们能做的便是丛中协助他。”

    回到丽水亭,杨林顾不得喝上一口水,立刻让人将李霸三人找来。随后将担任泗水亭亭长一事告于三人,“明日便要上任。”

    “林哥,这是不是太快了些?”王山有些担虑的开口说道,他眉头皱了皱,这等好事不可能如此简单的落在杨林身上。

    赵猛和李霸同样点头认同王山的担忧。

    杨林将三人的表情看在眼中,再道,“泗水亭目前最大的问题便是征缴赋税,否则,萧县丞和三老又怎么会让我兼任亭长?”

    “既如此,林哥又何必接此烂摊子。”王山不解的问道。

    “我自有打算。”杨林暂时还不想告诉几人揭竿起义的事情,遂模糊的回答道。“李霸、赵猛,明日你二人随我一同前往泗水亭。至于王山,你则坐镇丽水亭继续征缴赋税。”

    “诺!”三人拱手应道。

    回到家中,杨林亦将此事告知了母亲和吕雉,因在泗水亭任职,他也不可能整日回家。杨母对此并没有太多反对,他明白自己儿子心中自有决断和认知。反倒是吕雉幽怨的嘟囔着嘴唇,一副不理后者的样子。

    到了第二日,杨林早早的便离开家门,随后带上李霸和赵猛一同前往泗水亭亭部。至亭部后,屋内已有数位里长等候,这些人昨日便接到了三老的通知,遂知道今日杨林上任。

    按照惯例,泗水亭亭长一职本应由这些里长中的一位担任,但鉴于目前亭内征缴赋税的烂摊子,此时,众里长不仅没有排斥杨林,反而更加热情的欢迎。

    杨林坐到正堂榻木上,李霸二人站在两侧,随后他道,“想必众位也已知林今日上任泗水亭亭长一职。”见众里长点头,于是他再道,“然赋税在即,不让我等有闲谈之时。遂请众人说一说各里的状况。”

    “杨亭长,我乃平湖里里长李三厚。若说各里的情况,我想最为令人担忧的便是中阳里村的张里长,今年的一场大火可是烧了他们里内近二十户人家的麦田。如今泗水亭迟迟无法征缴赋税,也是因为此事。”这时,走出一位中年的里长,看样子此人十分健谈,将众人的担忧说了出来。

    杨林三人知道大火是他们所为,所以此时心中也有些惭愧,但表面上却没有露出任何破绽。而那位张里长也站出来叹息道,“若是上缴不到赋税,这些农户均要去骊山服刑徒劳役。杨亭长,您是丰邑第一豪杰,请您救救他们。”

    “是啊杨亭长,您就想想办法。”其余里长也跟着求情。

    杨林闭上眼睛想了想,随后送走众里长后,他对李霸和王山道,“你二人先组织各里上缴赋税之粮食,我去一趟吕府。”

    二人知道只有五日时间,遂立刻下去安排,然,初到泗水亭,人生地不熟,幸好有先前健谈的李里长相助,这才能够顺利进行赋税征缴。

    而杨林道吕府后将泗水亭的状况告诉给了吕太公,后又将自己借粮的想法一同说出来。吕太公知晓杨林兼任泗水亭亭长后,心中对于后者那是相当的满意,并且吕雉住在杨林家中,他亦想撮合二人。

    然后对于杨林的想法,吕太公直接命人将春收后在丰邑购买的粮食借于后者。杨林见此,心中的担忧终于放下,遂感谢后,他又匆匆赶回泗水亭。而后找到中阳里的张亭长,让后者带人前往吕府取粮。

    张亭长闻之大喜,兴奋的感谢杨林后,立刻组织被烧毁麦田的农户驱赶牛车同杨林赶去吕府。待从吕府拉回足够上缴赋税的粮食,众农户纷纷跪下拜谢杨林的救命之恩,这骊山劳役那是有去无回,就连其内的死人都是抛尸荒野。

    解决了这些人的赋税,一时间,杨林虽初到泗水亭,却也深得民心。而李霸和赵猛同样是有条不乱的征缴。五日时间虽说短暂,然杨林依旧按时完成了泗水亭的赋税任务。

第三章 设法营救() 
丽水亭在王山的督促和监管下四日前便已经完成了赋税任务,税官查收后就已经命人拉回沛县。而泗水亭也因为杨林的到来终究是不负众望的顺利完成,此时正在等待查收。

    听闻此消息后,三老和萧何均十分高兴,不仅夸赞了杨林一番,就连吕老太公也被丰邑人传扬。吕太公对此亦十分乐见,他们吕府新搬迁而来,根基本就不稳,先前又有退婚风波,遂此时能够受到丰邑人的赞美,可谓是稍稍站稳了脚跟。

    杨林经此事后,在泗水亭同样深得民心,虽是外来就任的亭长,但和刘邦一比较,孰好孰坏,谁能为百姓做事实,众人一目了然,遂农户们在心里也是接受了他。

    如此,后者同样是松了一口气,他原本最担心的就是泗水亭的排斥。既然已经稳定了局势,杨林于是任命赵猛为泗水亭亭父,而李霸出任求盗。至于丽水亭那边,因先前的巡逻体制已经完善,再加上如今农忙也过去,杨林便令王山兼任求盗一职。

    沛县县衙大牢。

    顺利解决了泗水亭的烂摊子,杨林随即向萧何提出探视夏侯婴的要求,后者略微思考后便答应了此请求。

    杨林于是带着李霸三人一同前来,在衙役的带领下穿过昏暗的狱门,牢房内虽有火把,却仍然阴暗潮湿,且给人一种阴森森的冰冷感觉。

    衙役得到萧何的命令,遂带着四人来到夏侯婴的牢房。这时,夏侯婴同样看到杨林等人,他立刻站了起来,急忙走到牢房木栏前,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杨林见衙役很识趣的离开,这才开口,道:“蒙萧县丞相助,我们才能进来探视。”

    随后李霸和王山以及赵猛三人亦是急切的问长问短。杨林也叮嘱夏侯婴不用担心,他会想办法说服郡守为其减刑。

    而后者闻此,只是淡淡一笑,又让杨林无需如此煞费苦心,“一年的牢狱,婴还是能够等得起。”

    然,杨林终究还是不放心,这期间若是遇到征发徭役,夏侯婴很有可能有去无回。随后几人又聊了片刻,但因时间原因遂匆匆被衙役带出。

    出了大牢,萧何已经在外面等候,杨林见此,于是急忙上前拱手行礼,感谢道:“今日多亏萧县丞了,林感激不尽。”

    萧何挥了挥手,示意后者不必如此,他再道,“至于夏侯婴你也无需太过担忧,我会让狱卒照顾下。”

    闻此言,李霸三人立刻行礼感激萧何。而杨林则是上前一步,随后伸出右手将萧何请到一旁,他低声私语又带着担忧的问道,“萧县丞,郡守那边当真没有办法说服?”

    萧何突然惊讶的看了看杨林,他立刻明白了后者意思,于是有些为难的闭上双目细细思考,而后他再次叹口气,表情不自然的开口说道,“虽说郡守可以减刑,但想要说服何其困难。不过”他略下沉吟,再道,“办法倒也不是没有。”

    听到这话,杨林眼睛一亮,急忙的问道,“请萧县丞明示。”

    “钱!”萧何低声吐出一个字,随后负手离去。

    “钱?”杨林脑中闪过灵光,终于明白是何意,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郡守也是人,怎么可能没有贪念。

    经萧何的提醒,杨林想通了所有,但一个难题随即摆在了面前,钱从何而来?他现在身上还欠着吕太公借予购粮的钱以及泗水亭赋税的粮食。而这次贿赂郡守,仅仅几贯铜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若是再向吕太公借,杨林只感到压力相当的大。

    “要想办法赚钱。”他心下暗道,脑中思考着如何快速赚到足够的金钱。

    见杨林托着下巴,面露沉思和忧虑,李霸上前大大咧咧的问道,“林哥,你这是?”

    杨林这才舒了舒眉头,深深吐口气,回身对三人说道,“无事,走吧。”于是在李霸几人的疑惑下,四人离去。

    不得不说沛县县城的确比丰邑热闹许多,街道上各种叫卖吆喝以及形形色色的路人,都给这座城池增添了不少活力。

    “哎,你这人怎么走路的。”突然一位青年对杨林有些气愤的说道。

    杨林因仍在思考赚钱一事,遂未注意行人,便将此青年的包袱撞掉。

    “嘿,你说什么呢?”李霸见青年对杨林不敬,立刻撸起袖口打雷一样的声音和恶狠狠的眼神瞪向这人。

    青年被此壮实大汉吓到,唯唯诺诺的面色担忧。

    而杨林则挥手拦下李霸,随后他对青年道,“实在抱歉。”毕竟是自己有错在先,且他现在也没有心情顾及这些小事,随后他弯腰将青年的包袱和掉落的物品拾起。

    “咦?”杨林沉吟一声,他捡起掉落的一卷竹简,入手掂量一番,分量不轻。“竹简,竹简?”他自言自语的嘀咕道,突然,似乎想到了什么,他随即将东西还给青年,而后急急忙忙的离开。

    李霸三人不明所以的在后面追赶上去。回到泗水亭亭部,几人均是累的气喘嘘嘘,这一路几乎没有休息,他们不知杨林如此急忙赶回亭内究竟是为何事。

    “林哥,你赶回来到底是为了啥事?”又是急性子的李霸,他咕咕喝完一大碗水后,一屁股坐在榻木山,还是有些上气不接下去的问道。

    杨林同样累的大口喘气,但表情却异常兴奋,似乎想要尽快验证自己的想法,他不等李霸三人歇息,遂急忙开口说道,“王山,你去找些石灰过来;李霸,去寻些树皮或者麻头,若是没有,找些粗麻布来也可以;至于赵猛你,去弄些竹子回来。”

    “林哥,要这些东西作甚?”王山疑惑的说道。

    “让你们去就赶快去。”杨林催促道,并未回答王山的疑惑,其实他自己心中也不知道此法可行不可行,只能先尝试一番。

    今日有事,先一章,明日三更补上。顺便求收藏和推荐票。而且本书现在进度也在加快,比如这章,许多细节都省略了,直接奔主题。说实话,电压心里很纠结,这样写的有点乱了,哎,担心大家怕剧情拖。

第四章 造纸(第一更)() 
即使不明白杨林的用意,几人依旧还是按照吩咐各自去寻找所需之物。而杨林,则又让人找来灶台、锅以及水桶和水,随后他亲自搭起锅烧起水来。

    而李霸三人则一一回来,李霸因为寻找树皮、麻布等东西,在泗水亭农户中轻易的便寻来,至于王山也在石匠家中寻到石灰,最苦的便是赵猛,为了竹子竟进山砍伐了数根。

    随后杨林让三人将每一根竹子劈成数份,形成一根根细长的竹条,紧接着又将竹条分成约三尺长短的大小。

    “林哥,这组条有何用?”李霸再次问道。

    杨林见三人均是望了过来,遂淡淡一笑,说道,“若救夏侯大哥出来,就必须说服郡守。然,行此事不易,需大量金钱。故而方才想出生钱之道。”

    “钱?”李霸瞪着眼睛看向手中的竹条,“林哥,俺就不明白了,这竹条能值几个钱?山上到处都是竹子,谁稀罕这玩意啊。”

    闻此,杨林神秘一笑,不错,竹子不值钱,麻头、麻布、树皮更不值钱,且这些东西又都易获取,如此而带来的便是造纸的成本低廉。

    然,杨林虽说在前世看到过古时蔡伦造纸的书籍,但却未有实践过,遂,如今想要造纸,他也只能谨慎的一步步进行,成与不成均要亲自试验一番才知道。

    没有回答李霸的话,杨林吩咐三人说道,“将这些竹条编织成三尺长,一尺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