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秦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在秦末-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蹭蹭窜到天门盖。就待他欲要发火之时,杨林却坐在了老者的饭桌前,即便面对老者的无礼,杨林依旧笑着脸面,他主动给老者夹了夹菜,又给后者盛了一碗汤。

    老者满意的点了点头,似乎是饿坏了肚子,他吃的狼吞虎咽,不多时,便将桌上的饭菜食尽。随后他起身躺在了床榻上呼呼大睡起来,而杨林则收拾起碗筷,又将桌榻擦拭干净。一切做完,他轻轻走出了房间,小心翼翼的关上屋门。忙碌的片刻,此时他头上也是大汗淋漓,接过赵猛递过来的麻布巾,杨林擦了擦面上的汗水,又喝了一碗茶水。

    “主公”赵猛面色难看的开口,然而还未说完,就被杨林打断。

    “勿要如此大声说话,老先生正在午睡,不宜打扰。”

    赵猛心中顿时郁闷,他和杨林到了院内空地,远离了屋舍,他这才继续说道:“主公,您怎可不顾身份而这般容忍此人?猛虽然平日里也十分敬重于他,却也不会如侍从般端茶倒水。”

    杨林摇了摇头,他看向赵猛,语气凝重的讲道:“汝错了。与其说汝敬重他,不如说汝敬重他的工艺。”

    赵猛闻言,点着头,道:“猛确实是敬重他的工艺才百般忍耐和照顾他。”

    “所以说汝错了。”杨林解释道:“吾敬重他,乃是敬重他的心。吾和汝等候两个时辰,老先生却不曾知,足见其心之专注,其心之追求。若无一颗这般的心,又怎可有精湛的工艺?老先生之所为,令林十分钦佩。”

    赵猛恍然大悟,确实,每次他所到来,老者都不知,或者说根本就无暇分心去关注到来之人,他一心扑在工艺上,希望研制出连弩车,其心可佩。赵猛十分惭愧的说道:“主公,是猛错了。”

    “汝知错便好。不管我等是何身份,面对这样的人,都值得我等放下身段去尊重。”杨林拍了拍赵猛的肩膀,叮嘱道。

    而后二人不再说话,杨林又静静的站在屋门外,过了半个时辰,似乎是听到屋内有动静,他才打了一盆洗脸水端了进去。见老者已经起身,杨林笑道:“老先生请洗脸。”

    老者十分落落大方的洗完脸,出了屋门,他抬头看了看太阳,见已是午后,他脚下一顿,转过身,盯着杨林,道:“沛公请坐!”

    闻言,杨林心中十分惊喜,他知道老者终于愿意和他相谈了,自己对他的敬重,得到了他的回应。

第十二章 墨家() 
两人落座后,老者捋着胡子,仔细打量一番杨林,似乎是心下十分满意,他微微点了点头,道:“吾听闻沛公仁爱,遂在颍川加入沛军,令吾没想到的是,沛军之中竟有工吏一部,这倒是令吾兴趣大增。”老者自顾自的说了起来,“经过这些时日的所见,吾确信沛公仁义爱民,沛军军纪严明。而今日,沛公如此敬重吾,令吾心中颇为感动。”

    杨林则道:“是老先生的专注之心令林钦佩。”

    老者摇了摇头,继续说道:“非也,若非沛公礼待,吾也无法专心钻研。”

    “敢问老先生是何人?”杨林盯着对方,心中亦是十分惊奇的询问道。

    老者半眯着眼睛,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沉思了片刻才开口说道:“不知沛公可曾听过墨家。”

    “墨家?”杨林一怔,墨家,乃是一个有着组织性和纪律严明的学派。其主张非攻、兼爱、尚贤,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墨家之人往往会投入到守御弱国的战争之中,且不惧牺牲。也有一些人会投入到各国为仕,宣扬墨家学说。可惜,墨子死后,墨家后学分三派,一是谈辩,一是从事,一是说书。三派均以正统相称,亦是经常相互倾轧窝里斗,致使墨家元气大伤。

    “看来沛公是听闻过。”老者见到杨林的表情便知道了答案,其实若是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墨家也是人尽皆知,可惜,墨家内斗元气大伤后。已经少有人知。“吾属从事一派。”

    “原来先生是墨家之人,难怪工艺如此精湛。”杨林心中颇为感慨,来到秦末多年,今日终于遇到了一位墨家子弟,这令他如获至宝,尤其是从事一派,尤善兵器制造。

    老者微微摇着头。苦笑道:“哎,若不是进了工吏。吾也是空有一番手艺。当年始皇帝攻韩国,我从事一派协从防御,却不敌秦军,我从事一派的巨子也死于守城战中。始皇帝统一六国后。欲要灭我从事一派,吾也是东躲西藏了多年。”

    闻言,杨林急忙劝说道:“老先生若是不嫌弃,可一直在工吏,林必礼待老先生。”

    “沛公叫我李老吧。”老者点着头,讲道:“吾现知沛公品性,遂愿为沛公效力。”

    杨林大喜,他笑道:“得李老相助,真是天佑我沛军。林听闻李老正在研制连弩车。不知是否?”

    “不错,吾已告知赵小子,秦军攻城之前必会研制出连弩车。”

    “如此一来。我军此次守城又多了几分胜算。”杨林露出笑容,内心也沉稳了许多,原本的一些担忧和压力顿时轻松许多,连弩车绝对是攻城者的噩梦。

    老者倒是十分自信的说道:“不是吾自夸,我墨家之人尤善守城。其中首代巨子更是留下守城二十一篇,其记录了许多守城之利器。这连弩车便是其一。当年若是韩王能够听从我从事巨子之言,恐怕也不会被秦军轻易灭国。”

    守城二十一篇杨林倒是在前世听闻过。乃是墨子遗留的守城感悟。“莫非李老身上便有此书?”

    李老点着头,他起身从衣柜内取出一卷破损的竹简,道:“吾这里只有一卷残卷,乃是当年巨子临死前交于吾保管。一去这些年,若不是进了工吏,这卷二十一篇残卷恐怕再难现实。”

    李老说着,便将残卷递了过去,杨林接过后,小心翼翼的打开,他快速浏览了一遍,虽然只是一卷残卷,却也记录了多种守城利器,这令杨林心中惊喜交加,今日前来拜见李老,可谓是喜事连连。不过,杨林看完之后,又将残卷还了回去,他说道:“李老要保管好此卷,此乃墨家之宝。”

    “沛公不要?”李老有些意外的惊道,他既然递了过去,便是打算将此卷献给杨林,然而后者的归还,令他有些疑惑。

    杨林摇着头,笑道:“林不懂工艺,要此卷亦无任何用处,唯有在李老手中,此卷才能发挥其根本的作用。再者,林亦不是墨家之人,更不可占据墨家之宝。”顿了顿,他又道:“李老愿在工吏,林已十分感激,又怎可贪图残卷呢?”

    闻言,李老面上露出激动的神情,他当即起身,然后恭敬的行礼,道:“吾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此刻,李老终于承认了杨林主公的身份。

    如果说先前李老愿意相助是因为杨林的品性,那么这一刻,他们才是真正的君臣关系。杨林起身,受过李老的拜礼之后,他扶起李老,道:“吾甚感欣喜。”

    “主公,有此残卷,吾可研制出连弩车,但仅此一辆并不可能对秦军造成威胁,吾愿将制作之法教于工匠们,尽量争取在战前多多制造几辆”李老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情绪后,当即建议道。

    杨林想了想,也十分赞同,他立刻将赵猛宣进屋内,随后将李老一事简单的告知了后者,杨林则凝重的吩咐道:“此事急迫,但也不可随意。赵猛,此事便交由汝去做,在工吏之中选取一些忠诚之人,由李老指挥制作连弩车。切记,不可将连弩车的消息泄露出去,以防秦军探知。交战之前,工吏各工匠不得离开处所半步。”

    “诺!”赵猛从李老乃墨家之人的消息中回过神来,他急忙接令,“请主公放心,猛知连弩车之重要,必不会走漏了消息,猛这便下去选取工匠。”

    “汝去吧。”杨林挥手示意他离去,然后又看向李老,道:“李老可还有何建议或者所需?”

    李老摇头道:“主公方才所言十分之周到,吾已无建议可言,且赵小子早已提供了各种所需,如今只需组装便可。”

    “好,生产连弩车便交由汝了!”杨林心中大定,“此战,我沛军必胜。”

    心情大好之下,杨林离开了工吏,他又在城楼上巡查了一番,见到曹参、李霸等人也都忙碌不已的安排各项事宜,他心中宽慰了许多,隐隐中他倒是期待秦军的到来。

第十三章 楚军入魏() 
礁县楚军大营,项梁端坐在主帐,范增、项羽等人分坐两侧,此次项梁领兵五万欲要一举歼灭杨林,他可忘不了上次杨林趁机叛逃一事。而且最令他担心的是,一旦让杨林坐拥了韩地,那么,日后其必是楚国的一大劲敌,或者说是项羽的劲敌,因为在项梁心中,楚王熊心不过是他项家的傀儡罢了。

    “这次借道魏国,吾恐魏王心有猜忌不肯放行。”项梁有些担忧的说道。

    项羽冷哼一声,道:“叔父放心,量他魏王还没这个胆子。”他显然是不将魏王放在心中,对于他来说,魏军根本无一战之力。

    “羽将军说的对,项梁公不用担心。魏王豹生性怯懦且无主见,若不是周市支持,今日又岂会有魏国?”范增也是分析而道。

    闻言,项梁松了一口气,道:“如此便好。”前往三川并非只有魏国可行,但若是绕过魏国,楚军将会长途跋涉,且后勤补给异常不便。

    正相谈间,被魏豹驱赶的楚国时臣急匆匆的进去大帐。项梁见此,急切的起身询问道:“汝回来的正好,我等方才正在讨论借道一事。魏王是否已经答应?若是应下,我军今日便可拔营。”

    这使臣闻言,面色瞬间惨白,他忐忑的回禀道:“禀大将军,吾未能完成将军所托,魏王拒绝我楚军通行。”

    “什么?”项梁神情一变。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魏王豹会拒绝借道,这彻底大乱了他先前的部署,此时再行绕道。恐怕已经晚也。项梁面色阴沉,气愤喝道:“魏王豹欺人太甚也,我楚军出使借道乃是给其颜面,其竟如此拒绝,哼!”

    项羽面色也不好看,他当即上前一步,行礼道:“叔父。区区魏国不值一提,我楚军过道根本无需魏王同意。侄儿以为,我军即刻拔营出击便可,为了借道,我军已经休整了数日。吾恐那杨林坐稳了韩地。”

    “军师如何看?”项梁看向范增询问道。

    范增捋着胡子,呵呵一笑,道:“项梁公是在担心其他几国的反应吧。若是我军直接过道,恐引起其余几国尤其是齐国的猜忌和警惕。”

    “正是。”项梁内心焦急和担忧的说道:“一个魏国不足重视,然而若是引起其余几国的警惕,那么我楚军日后必会被孤立。如今秦国未灭,随时都有可能出关,吾不得不早作打算啊。”

    “秦兵出关又如何?只要我楚军掌控了韩地,便等于遏制了秦军出关的要塞。且。我楚军精兵将广,又何惧秦军?”项羽一袭闪亮的盔甲,面容刚毅、十分自信的讲道。论打仗他何时怕过任何人?

    范增听到二人的说言。心中一顿,略一思考后,道:“项梁公不若派使送信于齐、赵、燕三国,以防三国猜忌,另外再派使臣出使魏国,而我楚军即可入道魏地。”

    项梁见到范增也是入道魏国。于是心中大定,他重新坐在榻木上。沉声命道:“命项羽即可领兵入魏,全军全速通行,我军所行之处,不可与魏军冲突,更不可扰乱百姓。”

    “诺!”项羽兴奋的接令道,等待了数日,总算是可以出兵了,这些时日可真让他这个主战分子十分憋屈。

    随着军令的下达,整个楚军大营都忙碌了起来,埋锅造饭、收整营帐、喂食马匹、军粮运输等等同时行动起来,一时间人声、马声、炊烟、土尘交杂在一起。五万人一同行动,可想而知场面如何壮观,然而楚军同样军纪严明,这些士卒忙而不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心中均是明了。

    整个大军忙碌了两个时辰,待士卒们吃过饭,整个队伍已经集合完毕。项羽策马上前,五万士卒纷纷注视这他,在这些年轻的士卒眼中,项羽便是不可战胜的战神,可见项羽之名在楚地之盛,项羽在士卒心中之重。

    “出发!”项羽口中高喝,一人一骑率先冲了出去,紧接着五万大军高声大呼,振聋发聩般的声音响彻天地,随着项羽命令的落下,楚军开始进入魏地。

    魏王宫内,魏豹这些日子一直在担忧和忐忑中度过,他回绝了楚使,可内心总是担惊受怕,有时候甚至会在楚军兵临城下的噩梦中惊醒。“夫人,不让楚军过道,当真无事?”

    薄姬叹了一口气,她已经劝说了魏王豹数日,可自己的夫君依然如此,这令她十分头痛,听到问话,她再次说道:“王上放心,项梁非愚蠢之人,不会出兵魏国。”

    然而正说着,周市急匆匆的赶了进来,他慌张的说道:“禀王上,楚军已经进入我魏地。”

    魏豹闻言,一个哆嗦差点从王座上落下,他六神无主的喃喃自语道:“完了完了,项梁肯定是动怒,欲要灭我魏国。这可如何是好,早知如此,孤就不该答应杨林的请求。”

    “王上!”一旁的薄姬实在看不下去,她惊喝一声。

    “夫人?”魏王豹被惊,终于恢复了一些神智,他盯着薄姬,急切是询问道:“夫人一定要救我啊,现在楚军已入魏地,孤要如何保住我魏国?”

    薄姬微微摇着头,她建议道:“王上,如今最重要的是稳住魏国百姓,楚军入境,百姓必会恐慌。薄姬乃一介女子,却也知道楚军此次只为过道,而非灭我魏国。王上请想,若是楚军攻我大梁,其余其余几国会如何做?”

    “王上不必担忧。斥候来报,楚军虽入境,却未攻我一城,伤我百姓一人。”周市不忍直视魏王豹的懦怯样子,低头痛惜的说道,他之所以痛惜,是为魏国的百姓痛惜,有如此一国之君,魏国的未来又能如何?

    “呼”闻言,魏王豹松了一口气,他理了理仪容,又端坐在王位上,心情十分舒畅和安稳了许多,他道:“如此便让楚军过境即可。”

    “王上不可啊!”这时,大殿之外许多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