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秦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在秦末-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下有点难了,前有扶苏后有项梁,这沛公若是想生存下去,看来还是需要好好谋划一般才行。”他轻声的蹙着眉头嘀咕着,旁边的其他士卒见其样子也是见多不怪了,他们眼中的韩信,如果不是这个样子,那才是奇怪了。

    “项梁在郯县,显然下一步是想去砀郡,这沛公若是看不透这一点,那么沛军就完了。”他还是在望着自己画出来的地图已经摆满地图的小石块继续自言自语的说道,而其手中代表杨林的小石块这个时候却是终于落了下去。

    如果仔细看的话,这小石块落的位置正好是韩信标注的彭城位置。将石块落下,韩信便匆匆的赶出了大营,他是一路疾跑来到沛县县衙,“我有急事汇报主公,还请两位前去通报。”望着守卫县衙的沛军士卒,韩信焦急的说道。

    “主公正在与众将军商谈要事,任何人都不得打扰。”这是,其中一名士卒一手握在剑柄上,喝斥的说道,“你还是先回去吧。”

    韩信闻言,却是不顾。他也不再理会这士卒,便要自己闯进去,然而,这守卫县衙的士卒怎么可能让其轻易的闯进去吧,否则。他们又有什么颜面来面对杨林的信任呢?能够让他们这些亲卫守卫县衙,说明这是主公的信任,这些个士卒当然明白这一点。

    见到韩信欲意硬闯,这个时候县衙里面立刻冲出十几人将韩信包围起来,其中有一伍长持剑而道:“汝不可放肆,这里乃是主公办公的地方,你既然身为我军士卒,就应该清楚这县衙的重要。汝若执意硬闯,莫要怪我不客气了。”说着,周围的一众亲卫纷纷拔剑而出,表情和目光不善的看向韩信。

    见这般阵势,韩信心中立刻懊恼不已,他愤愤的高呼道:“主公,大事不妙啊。主公请听韩信一言,我军万万不可去砀郡啊。现在项梁已经集兵于郯县,下一步项家军势必会攻取彭城,主公,打彭城啊,我们需要进攻彭城才能保全我沛军啊主公。”韩信在县衙外面大呼,希望杨林能够听到他的话。

    然而这些亲卫闻言,面色都是一变,那名伍长上前一步,一把推倒韩信。阴沉到极致的脸上露出一抹凝重,他再次怒气冲天的喝斥道:“汝等小卒莫要在此胡言乱语,若是打扰到了主公和众将军的议事,就算你有一百个头都不够砍的。你们两个,速速将此人拉走。”这伍长又吩咐身旁的士卒,命他们将韩信赶走。

    韩信被两名士卒一左一右的夹着臂膀强行拖走,但他口中却还是在继续高呼:“打彭城啊主公。只有打彭城才能有救啊。”可惜,韩信的话或者说他所分析出来的谋略却因为县衙门口的亲卫阻拦而未能进言到杨林耳中。

    但是另一方面,县衙大堂中的萧何却又准确和透彻的分析了项梁和沛军的关系,萧何同样也是建议攻打彭城,不得不说,韩信的将才的确是出色之极啊,他和萧何竟然想到一块去了。

    而在沛县县衙门口,从大堂中退出来的李霸和曹参等将领却又嘀咕了一声,“我怎么听到刚才有人在门外喊着要攻打彭城,这萧县丞不是才让我们去准备吗,怎么你们已经提前透漏出去了?”曹参有些疑惑的问道。

    “俺们怎么可能透漏出去,咱们不是一直在一起议事的吗?依俺看啊,曹参你肯定是听错了,要不是萧县丞提出攻打彭城,咱们谁能想出来?”一旁的李霸双手一摊,打雷一样的声音讪讪的笑道。

    “听错了?”曹参心中有些迷糊了,“可能是昨日没有休息好,今日倒是听混了声音。”他也不相信这些个将领泄露了消息,毕竟正如李霸说的那样,他们一直都是在一起议事,这不才正好刚出大堂,哪有什么时间或者可能去泄露攻打彭城的消息呢?

    听到曹参的话,李霸故作神秘和压低声音的嘿嘿一笑,说道:“怎么昨夜曹参大哥和嫂子那啥做多了,今日才会这般?”

    谁知这李霸虽然已经够压低了声音,但奈何他嗓门本就响亮,这一说,却还是让周围的众将和士卒听到。这些人均是捂嘴偷笑,李霸也才发现自己说漏了,然后再看曹参的脸色,已经愤怒、羞恼和吃人一般了。

    “李霸你小子给我等着。”留下这么一句恼怒的话,曹参气匆匆的大步离开了县衙。

    “笑,笑什么笑?”望着夏侯婴几人,李霸摸着脑袋驱散的说道:“这曹参大哥也真是的,俺不就是随便一说吗。”

    随后李霸等人也是相互告辞离去,县衙门口又是恢复了安静,不过,这县衙门口的几名士卒听到曹参的话,却又有些疑惑的问向那名伍长,“刚才曹将军是不是说要准备攻打彭城了?若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和咱们先前赶走的那士卒说的一样了吗?伍长,需不需要禀告给主公这件事情?”

    这名伍长有些犹豫的说道:“这等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是我们这些当兵的能够想的出来的?莫要听那士卒乱说,万一他只是疯言疯语猜测中的,我们若冒然禀告给了主公,那这责任谁能担得起?你们还是老实的守护好县衙便可,其他的事情莫要多言。”

    “诺!我等明白了。”这几名士卒立刻恭敬的说道。

    如此一来,韩信是彻底的没有见到杨林,哪怕最后的那一丝机会,也被伍长的武断所摧毁。而在县衙内,杨林却又和萧何以及吕太公因为找不到将才而发忧,眼看韩信就在沛军中,他们这般的错过,着实令人惋惜啊。

第八十七章 工吏的困境() 
“将才一事的确是不容忽视,萧何,汝有什么好的人选吗?”杨林低吟之后,询问道。不过,对于知道历史的他来说,心里面还是比较偏向韩信此人,只不过,一想到韩信不知了去向,他就心痛不已。想到历史上韩信先是去了项家军中,后来得不到赏识之后才愤然离开,那个时候正好遇到刘邦扩军,韩信便去应征,同样是投报无门后选择离开,但是也正因为他的离开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一段佳话。

    “莫不是韩信又再次去了项家军中?”杨林心中升起一抹担忧,因为自己的到来,秦末的历史已经改写,他现在非常担心韩信这一次也会因为历史改变的蝴蝶效应而被项梁赏识,那么,如此一来项家军的实力又会再次提升。

    听到杨林的问话,萧何一番思索之后,也是摇头回答道:“禀主公,将才不比其他,萧何还真没有什么人选可提供给主公。”

    杨林也明白,若是一个将才真的好寻找的话,那么历史上能够留名青史的也不会仅仅只有那么几十位了。那问向萧何本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倒也没有因此而甚失落。“你们也先退下去吧,若是遇到不错的人选,切要全力拉拢至我沛军中。”

    “诺!我等明白。”萧何和吕太公一起应声道,这件事情,他们自己是知道重要性的,正如萧何说的那样,仅仅停留沛县还看不出将才统帅的作用。但若是长途跋涉或者攻城略地,那么有无将才统帅的差异立刻就会凸显出来。

    杨林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如此焦急和迫切,秦末历史上,真正的将才统帅除去韩信。其中当数的还有蒙恬、尉缭以及项梁。可惜,蒙恬已经死在函谷关外,而尉缭却不知道踪迹,至于项梁,杨林是想也不敢想,项梁能够不领兵攻他沛县就已经是万幸了。

    而以范增、张良、陈平以及萧何来说,他们只能算得上谋臣军师,却还不能称为将才统帅。唯一让杨林心中庆幸的乃是萧何的支持。不过,论起人才,沛军目前仍然是严重的缺少。

    处理完公文,回到后院,吕雉和虞姬正在一起嬉戏,这两个女子,一个成熟韵致。灵动中充满了活泼,一个则是青涩淑雅。含蓄中又安静十足,这两个女子在一起,又都是俏生生的俊美佳人,自然是让人浮想联翩。

    看着两人在一起说笑,吕雉大大落落,虞姬则抿嘴相笑,一动一静,杨林也是心中一抹温存,若是这样的生活能够一直下去。岂不是快哉呢?他轻轻走了过去,见到他的到来,吕雉和虞姬都是起身行了一礼,杨林则是挥着衣袖说道:“不用多礼,汝等方才在谈论什么。”

    “也没什么,不过是姐妹间的悄悄话,夫君莫非也想听上一听?”吕雉展颜一笑说道。

    对于此。杨林微微点了点头,随后他又望向虞姬,似乎是因为上次那一抱的缘故,虞姬每每见到杨林望过来的眼神,耳根都不自觉微微发烫,她躲闪的低下头,有些不知所措的摸着衣襟,样子看起来羞涩难耐。见此,杨林嘴角轻轻一笑,说道:“近日有些烦累,不知虞姬小妹可否献上一舞?”

    “啊?”虞姬小嘴微张,显然还沉寂在方才的不知所措中,此时一声惊呼,令她面色顿时羞答答的,闻言,她悄悄看了一眼吕雉,见到后者并未看出什么异样,这才点了点头,文雅的说道:“那虞姬便为沛公献上一舞,还望可以为沛公一舞解忧。”

    随后,虞姬就如同中的蝴蝶一般展袖起舞,而原先的那个安静的女子,在舞动时却忽然变得灵动起来,一颦一笑都抚人心弦。杨林坐在榻木上,左手摸着下巴,细细欣赏这优美的舞姿,心中不知在想着什么。

    舞毕,杨林起身轻轻鼓掌而道:“妙哉,美哉,虞兮虞兮!”

    听此言,虞姬又从刚才舞动中安静下来,秀色可餐的说道:“沛公谬赞了!”

    杨林倒是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对吕雉说道:“过几日,我会领兵出征,你便在沛县照顾好娘亲,莫要让我牵挂。”

    吕雉身子一颤,看向杨林,目光中泛着点点泪珠,说道:“夫君亲自领兵出征,不知何时可归?”

    “汝你不用担心,好生照顾娘亲便可。”杨林没有说太多关于准备出兵彭城的事情。

    而在一侧的虞姬闻言,也是目光闪烁的看向杨林,自从其父亲惨死之后,她便无依无靠,想好有杨林的收留以及杨母的喜爱,否则,她此时真不知道要流浪在何处。对于杨林,她心中感激之至,但却又总在不经意的时候会想到后者,这种感觉很微妙,令她心中彷徨不已。

    “吕雉明白了!”吕雉声音有些哽咽的说道。

    “请沛公放心,虞姬也会一同照顾好义母大人。”虞姬也是开口说着。

    从后院离开,杨林心中倒是轻松了不少,随后他命人备马又前往沛军大营巡视了一番,现在整个大营,加上谯县来的士卒,共有约六千人,此时士卒们正在训练场练的热火朝天,一个个手持盾牌和武器的激战打斗,苦练杀敌的本领。

    对于士卒们的表现杨林巡视之后也是十分满意,军队最怕的便是贪图安逸,只有实时以实战的心态和危机感来训练,才可以练出精兵猛士。现在的沛军人数可能比不上项梁、田氏甚至是魏咎,但杨林却是希望能够在单兵的杀敌能力甚至是战阵的配合上有所弥补,所以,沛军每日的训练的强度都是相当的大。

    不过这般的训练强度则是建立在粮草充足的基础了,换句话说,粮食才是一切的关键,没有粮食,训练进行不得,打仗打不得,就连是招兵就招不到,幸好有纸册可以和附近县城的世家望族进行交换,这或许便是杨林目前比较有优势的一点,他沛军大营中粮草充足,并不担心大强度的训练。

    离开大营,他又奔向了赵猛负责的工吏,现在的工吏也因为萧何带来的谯县工匠的加入,目前已经扩充到了三百多人,其中铁匠占了一半之多,剩下的木匠、石匠等工种则差不多均摊了剩下的一百五十多人。

    “现在工吏这边进展的如何了?”杨林找来赵猛,低沉的询问道。

    赵猛闻言,立刻恭敬的回答道:“禀主公,目前铁匠是我工吏的主要人员,以现在的情况来计算,足够支撑我六千士卒的武器消耗了,且先前谯县的士卒武器不足,这几日也已经从我工吏的库存中领取下去了。至于主公吩咐的攻城器械,这两日木匠和石匠也在加速制造,云梯这方面还好,投石机我们暂时没有图纸,还无法生产。主公,目前我工吏最为严缺便是图纸,包括投石机、弓弩、兵车在内,我工吏目前还没有能力生产这些复杂的器械。秦朝对于图纸这一块管理的是在严厉,我也是希望能够购买到,但其余县城的世家望族都没有办法弄到其中任一种的图纸。所以,还请主公能够谅解。”

    听到赵猛这么一说,杨林立刻恍然大悟,他微微拍了拍额头,暗道把这事给忘记了,他也明白,在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各国的兵器乃至是生产工艺都被一举销毁,而大秦则牢牢的掌握着这些工艺,如此便可防止出现反叛的现象。

    说道这些攻城器械就不得不说墨家机关术了,根基墨子中记载,当时墨家就已经发明出了连弩车、转射车以及藉车,而这些机关术,无论的攻城略地还是守城都可以发挥极大的战斗力。秦朝统一六国后,墨家也因为机关术一事,而遭到了始皇帝的打压,听闻,迫于压力,墨家许多的机关术均已被销毁,而墨家,也是渐渐的归隐了起来。

    “墨家机关术,不知是否真的都被销毁了,若是能够得到墨家的帮助”杨林想到这里,不由苦笑了一下,目前墨家巨子已经携带墨家归隐于山林,谁也不知道他们身在何处,自己一个个小小的沛公,即便是知道他们的归隐之处,也不一定就可以请得了他们出山。

    放弃这不切实际的想法,杨林对赵猛说道:“弩车这些管制甚严的器械可以暂时不用考虑,不过,我现在还需你去办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请主公吩咐。”赵猛闻言,立刻恭敬和认真的说道,能从杨林口中亲自传下来的吩咐,赵猛当然知道其中的重要性。

    “这几日,我不论你用什么办法,务必要尽可能多的将附近几座县城的工匠们招揽至我工吏,尤其的彭城,你可明白了?”杨林嘴角一笑,吩咐道。

    闻言,赵猛点了点头,再道:“猛明白了,明日我便亲自去一趟彭城,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大部分的工匠都招揽到。”

    “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