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重生:王爷吹灯耕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弃妇重生:王爷吹灯耕田-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皇甫晋却不禁又不得不多留了个心眼。因为此时柳芸娘与皇甫晋两人才救出董天赐不久,并未写信告知柳家人。而柳家兄妹柳轻狂与柳轻蝶又玩心太重。两兄妹怕是也想不起来要写信告知家人,表哥已被寻回一事。所以皇甫晋担心。岳母突然来信,许是想从自己这里将嫁给自己的女儿讨回去也说不定。

    “呈来给本王过目。芸娘,毕竟此行乃倏边关急件,不如就让本王先看,看完再予你看。”皇甫晋那点心思,柳芸娘哪里知道,柳芸娘现在心神皆系在娘亲写的这封边关急件上,自无心再多想其他。

    而在座的其他人可是皆懂这位晋王爷的心思。柳家兄妹也懂王爷姑父的意思,自也没张罗着抢,不过两人也当这封信乃是祖母借着边关急件的名义,要求女儿回门。在场的众人几乎皆是这般想,唯独冯如萱没有像众人那般想的如此天真。

    冯如萱一紧自家相公的手:“董郎如若边关真有战事。你便替父亲去吧?”

    “我?”董天赐不禁微怔,他哪里懂带兵打仗啊,叫轻狂和轻蝶去,都比叫他带兵实在。“如萱你莫乱想。没事的。你看为夫注定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人。”董天赐还当妻子是被自己早前应验命劫一事,而吓破了胆,顾才对妻子关怀备至地一劝再劝。

    “不是,我是怕”冯如萱与董天赐两人的小声私语还未等说完,就见看信的皇甫晋面色倏地大变,且持信的手竟不由微有些抖。

    “王爷,是不是芸娘家里出事了?”

    “恩,芸娘,你听我说,你别急,答应我一定别急,别冲动,明白吗?”越听皇甫晋说此话,柳芸娘的表情越严肃,脸上哭相已然浮现,她怎可能不冲动,不急,王爷这般说,定是家里出事了。且还是大事。

    “姑父,我柳家出何事了?”不单柳芸娘听闻皇甫晋的一席话急了,就连柳家兄妹也皆站不住地扑来打探。家里究竟发生了何事,写信的竟不是父亲亦不是祖父,而是由祖母代笔,还号称是边关急件。

    “敌兵来犯,云南他首战失利,而岳丈气不过,以为云南是见敌兵本乃弱国故而掉以轻心,便执意替云南出战,结果岳丈也不幸身负重伤。信里皆没写两人伤势情况。岳母只写了边关岌岌可危,已面临失守之惨状,要我即刻带兵,前去前线击退顽敌。”

    柳芸娘才听皇甫晋说了一半,就已两眼发黑,双脚无力,垂垂将倒,待到听完,双眼一闭,一头向下扎去,好在冯如萱见情况早有不对,便要董天赐在一旁受着婆婆。不然只怕柳芸娘这一头扎倒,定要磕碰到不可!

第456章 :替董天赐请命() 
“大哥,走,我们回边关。”出这么大的事,怎可能不急,急坏的不单柳芸娘一人,还有柳家兄妹,听闻边关高级,父亲与祖父相继受伤,不知伤势是轻是重,柳家兄妹恨不得插上翅膀即刻飞往边关。

    尤其柳轻蝶,已然快人快语地道出,自发请命,要同王爷姑父皇甫晋一并即刻赶赴边关前线。

    “圣上有命,令晋王爷即刻赶赴边关。刻不容缓。”随着信使送来的书信,一并送到的还有圣上的口谕及圣旨,要皇甫晋带兵即刻前去边关救急。

    “柳侯爷,您不能去!因柳侯爷您现在乃是皇上御赐的钦差大人,还要替皇上办差,继续微服出巡的寻访各县的。”听闻柳轻狂竟要钦差大人的事情不办,而即刻赶赴边关带兵打仗,信使也好心,忙劝柳轻狂收回成命。

    毕竟柳轻狂现乃是圣上御赐的钦差大人。且圣上所颁下的旨意也只是让晋王爷带兵前去前线支援,旨意上并没有写明要柳轻狂虽行同去前线。

    “狗屁的钦差大人,我柳家人都快要为他皇甫皇室战死沙场了,他不让我去前线杀敌,这钦差大人挂个头衔,我替他查个狗屁各县。”柳轻狂气急败坏的,毕竟此事搁谁头上,谁能不急。

    前来报信的信使,听闻此事自是一愣,也是信使深明大义能体谅柳轻狂此时何种的心情,不然只怕信使定要枉做小人的将柳轻狂此般大逆不道地话捎回京城,说与皇帝听。

    “轻狂。”皇甫晋见信使脸色微一怔,忙喝斥了柳轻狂一声,并与信使道:“小侄久居边关不懂事,还望信使切莫见效!”

    “王爷,小的能体谅柳侯爷此时的心情,还请王爷放心,小的回京,便会代柳侯爷向圣上请命。准许柳侯爷以钦差大人的身份带兵前去边关支援。王爷若有信函,也可以要小的一并捎去京城,送予圣上。”

    “好,本王即刻便写信,还劳信使帮忙代交予皇上。”信使深明大义,皇甫晋自是对信使无限感激,忙声称,自己即刻便要写信,替柳轻狂请命,由他先行去边关带兵支援,而柳轻狂则代圣上见过信函后,即刻赶赴边关便可。

    “晋儿,发生了何种大事,大清早的就听你们在屋里吵吵的。哀家想跟孟氏说两句话,都不得安生。”太后竟与冯如萱的母亲,冯孟氏两人一见如故。

    虽是隔了一个辈分,可却无半点妨碍,太后依旧带冯孟氏极好,仿若带亲生女儿般。对冯如萱则就不似孙女,却胜似孙女了。

    “太后?”信使见到太后,不禁微一怔,心道太后老人家不是前几日说去祈福,更要在庙里小住吗?怎会出现在这里。

    太后见到信使也是不由一愣,知道信使来访,定是京城出了大事,太后还以为是自己偷出皇城的事东川事发了,可见信使的脸色,太后也知不是了。

    “芸娘这是怎了?我的宝贝儿媳怎会昏厥?”太后进门见到柳芸娘倒在孙儿董天赐怀里,被董天赐细致入微地轻轻抱坐进椅子里,太后的整个心,霎时便吊了起来。太后哪知发生了何事,自是急得连忙打探。

    “太后”柳轻蝶听闻哥哥乃是皇上亲自认命的钦差大人,虽是听闻自家有难,更是父亲与祖父相继受伤,未人能代替家里两位长辈出战上战场,而哥哥更加不能去,柳轻蝶不禁扑向太后,抱住太后嚎啕痛哭。

    想到父亲与祖父相继受伤,却还要继续替皇甫皇室卖命,伤都不能养,还要继续在前线奋勇杀敌,柳轻蝶岂能不哭不难过。

    “母后。芸娘的弟弟与父亲相继负伤,边关告急,圣上要本王即刻赶赴前线,带兵前去支援。”

    “原来如此。那轻蝶和轻狂?”

    “由于轻狂侄儿乃是圣上认命的钦差大人,顾他除非予皇上请命才可赶去边关,不然的话”

    “胡闹!这种时候,如若边关边城失守,岂不很快殃及距离边城最近的其他各县的老百姓,这个时候,还讲什么御赐钦差大人不大人的。就说是哀家的懿旨,要柳轻狂暂卸去钦差大人一职,即刻赶赴边关与晋王一并前去边关支援。”

    “太后您肯如此决断固然是好。可怕只是怕届时许会引起朝中非议,若是如此”信使绝队是出于一番好意。而信使所言其实也只是皇甫晋所担心之事,虽说身为王爷,又本应继位做皇帝,却退让王位于同父异母的兄弟。乃是皇甫晋自动退位让贤,可朝中不免有人猜忌,皇甫晋许是别有用心,如今如若皇甫晋跃矩,定是难免会遭人非议。

    “此乃哀家的旨意,谁敢有非议,叫他尽管来找哀家来说便是。边关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如若边城失守,别说其他各县皆不保,就连皇城也命在旦夕。”太后在危机关头,还是十分能站住脚的,说一不二的架势,颇有母仪天下的太后威严气势。

    若说皇甫晋为何不做皇帝,其一是怕累怕苦。其二是皇甫晋此人再做事上有些优柔寡断,皇甫晋的优柔寡断上单从儿女情长上就能看得出,且皇甫晋本身对功名,并无太大兴趣。

    早前也说过,皇甫谦这点像极了他的父亲,皇甫谦虽是个官迷,可却从未想过做大官,更未曾想过做王爷,皇甫谦不过就是想做官过审案的瘾罢了。

    “太后,如萱有一请求,恳请太后应允。”

    “哦?”太后才刚下旨意,就听冯如萱竟要请命。太后不禁看向冯如萱,心道边关战事,按理说冯如萱一介妇孺,且又身怀六甲,该是没她的事的,可若是冯如萱不是跟自己说的乃是边关战事方面的事,太后以为冯如萱此刻定不会突兀启口。

    “如萱你有何命要请,尽管道来便是。”冯如萱乃是董天赐之妻,论辈分就是太后的孙媳,且冯如萱现在又怀有身孕,母凭子贵,其实无论冯如萱说什么,太后几乎皆会应。

    “如萱想替相公请命,待王爷出征。”

第457章 :夫妻齐心,前线退敌() 
“如萱你说什么?”不单太后听怔住了,就连晋王爷皇甫晋等人也听的不由一愣。

    “如萱你这命可不能乱请啊。哀家不准。”听闻冯如萱竟代自家相公请命,要董天赐代替晋王爷皇甫晋出征,太后听闻,想也不想,直道了声她不准。

    “太后因何不准?”

    早前冯如萱与董天赐说许是边关为难。董天赐初时还不大肯信,可很快,董天赐便知,妻子并未猜错,而是边关真发生了大事。

    自己的祖父与舅舅皆负伤,虽不知道伤情如何,可董天赐心里是替两个未曾见面的亲人倍感焦虑的,就算冯如萱不为董天赐请命,董天赐也会主动请命,要求去前线,代父出征了。

    好在妻子极知他心意,知道他笨嘴拙舌,恐无法如愿请命,妻子竟好心代他请命,董天赐虽未言语,未向冯如萱说些什么,可心里却是对妻子无比感激。可妻子请命,竟也未能说动太后准许。

    董天赐不禁很是好奇,他年纪虽轻,可本事却不低,完全可以代父出征,虽然带兵打仗不是他的强项,可有柳轻狂在,他董天赐只需按照表弟的命令,要他往南,他绝不向西,如此不就好了。如若太后是忧虑此事,那董天赐可以拍胸脯跟太后打包票,上了战场,他保听从母亲的娘家人安排。

    “如萱,战场可并非儿戏。你肯让晟儿孙儿上战场,足矣证明你的心思,你是心向着我皇甫皇室的,可你可曾想过如若晟儿孙儿上了战场,回不来可怎办?你如今可是怀了晟儿孙儿的骨肉啊,你跟孩子离得开他吗?”

    太后所言,正中皇甫晋的心,皇甫晋实也不想让太后应允儿媳冯如萱的请求,战场并非儿戏,自己久经沙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可刚才认回的儿子,才与自己与妻子相聚没几日,就要孩子替自己上战场,万一出事,负伤是小,若孩儿当真一去不回,芸娘定得跟自己拼命不可。

    当然拼命都还是小事,皇甫晋是怕如若儿子当真不幸战死沙场,只怕柳芸娘也会跟着才认回的晟儿一起送命不可。

    “我当然离不开晟郎,所以我会跟晟郎一起去前线。”冯如萱叫惯了董郎,现在硬要她改口唤董天赐晟郎,冯如萱也不太好改。两人私下里,冯如萱依旧唤董天赐董郎,而在太后等人面前,冯如萱尽量纠正自己的唤法,改唤晟郎。

    “如萱你”

    “表嫂,战场你可去不得。”

    董天赐感到惊讶外。其他人则在听闻冯如萱要去前线时皆连忙出声劝阻,皆劝冯如萱不要去那般危险的地方。要知道现在,冯如萱可是身怀六甲,众人恨不得把她国宝似的围着护着宠着。

    “我为何不能去?太后不是说了,我跟孩子皆离不开晟郎吗?”

    “哀家是这样说的,哀家的意思是你不能去,晟儿孙儿也不能去。”

    “太后,有晟郎在,如萱伤不到的,且晟郎现如今乃是晋王的嫡长子,如若他不肯做表率代父出征,那如萱以为晟郎还是不要认回王爷一家的好。”

    “如萱你这话是怎说的?”

    “做儿当以孝为先,当守孝道。我不想我家晟郎,才刚被认回,连京城都未曾回,就被人戳着脊梁骨,说他不知孝为何物,更不守孝道,王爷年岁大了,如萱以为王爷已不适合再出征。柳家那边,不是也有柳侯爷代云南舅父出征吗?”

    冯如萱之所以执意不肯让皇甫晋带兵出征支援,而要董天赐出征,乃是因为她比寻常人多活了前世三年。冯如萱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

    前世,皇甫晋带兵出征,却受了重伤,后来侥幸遇见了高人指点,敌兵用的乃是牛群围剿作战法,这些牛皆是经过训练的。别说是人了,就是兵刃横在它们面前,它们也丝毫不知惧怕。

    那高人后来给皇甫晋医伤时,除了个主意,要皇甫晋上山去抓山里老虎,来击退顽敌。然而山中老虎哪是那么容易生擒的。于是皇甫晋当真带兵去了,却是自此一去不回。而后皇甫谦继位做了王爷。江玉燕自此日子过的顺风顺水。

    可以说那次皇甫家付出了血一样的代价,而柳家亦是,柳云南与柳轻蝶先后战死沙场,后柳家仅剩柳轻狂一人,这也就是冯如萱初见到柳轻蝶时的觉得古怪的原因,因为在冯如萱的记忆力,柳家仅有一位男丁,后来做了当朝的一品大员,兼护国将军。未听说过柳家有女眷后人。

    冯如萱现在想起,原来那时她所听到柳家,已是经过血的洗礼的后,残存的柳家了。既知道要抓山中老虎以做克敌之法。那冯如萱自是当仁不让地要求自家相公前去立刻顽敌。

    谁能有她家董郎生猛,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且她家董郎可是虎奶长大,天生具有诱虎的本事,比下任何的食饵都有奇效。

    “父亲,太后,你们就放儿去吧?至于如萱。”

    “我跟孩子离不开你,你休想甩掉我,一人只身去前线,且我有济世救人的本事,你是知道的。我若去的话,外祖父与舅舅的伤势,我定能全部医好。不用担心会留有后疾。”

    “这”冯如萱所言句句在理,董天赐本就嘴笨,哪里说得过自家妻子。

    “可”太后与皇甫晋还是不想放董天赐去前线,实在是怕董天赐万一有个闪失。如今柳芸娘昏厥不醒,若是柳芸娘醒着,许是能说服董天赐不去。

    “国事兹事体大,尤其是谁人如若上战场,不是九死一生,为什么众人皆可死得。王爷也能,唯有我与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