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重生:王爷吹灯耕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弃妇重生:王爷吹灯耕田-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轻狂捧来的东西不细看是很难分辨这东西的材质的,怕是唯有使用过的人,用其做过衣服,穿戴者才能光靠看能看出来,而皇甫弘毅之所以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很显然,是因为他一直用西域进贡的天蚕丝纺品做衣物的关系。

    而眼下这件天蚕丝纺品被放置成了一个小孩子睡的襁褓,东西定是宫里的东西无误,可为何宫里的东西会流落民间,且还是小孩子睡的襁褓呢,襁褓也不是新的,而是用旧的,像是挨过了数十年的样子。

    “这究竟是怎回事?”

    “不知太子爷可有其他兄弟?”

    “这,我未曾听我父皇提及过,难道是”皇甫弘毅听闻柳轻狂的问话,不禁一下了然柳轻狂话里未全道出的意思了。

    “谁的?”

    “董家人送来的。说是当时董大哥就是被用这层襁褓包裹着,坠入林地。被董老爷子董书侥幸拾得。”因董家人的适时出卖,再加上有襁褓做凭据,柳轻狂一下子便更能证实董天赐便是大姑失散多年的亲生骨肉。只不过明知事实的柳轻狂却故意逢场作戏,哄骗皇甫弘毅入局。

    “小卓子,即刻备马。本殿要回京,回宫,亲自予父皇打探此事。”皇甫弘毅焦急地唤小卓子准备快马,马车都顾不得坐了,皇甫弘毅受到蛊惑,要快马加鞭地赶回京城,去予他那魂淡父皇询问,当年是不是被他娘曾在乡下做了什么好事。是否又偷摸遗留下私生子。

    &&&&&&

    “大哥,您这般唬太子爷,不大好吧?”柳轻狂回来了不说,柳轻蝶竟也跟着没肯在县衙久待,而折返回到冯家,柳轻蝶趴伏在冯家院落的高墙之上,目送皇甫弘毅带着小卓子,主仆二人抢赶着离开。柳轻蝶这才跳出来,跟大哥道不平,替被算计的皇甫弘毅喊屈。

    “你忘了,是谁教我们这样做的,再者为救大表哥你还顾得上这么多,太子爷唬了人冯家那么久,又相继唬了四弟,风水轮流转,总也该被唬了不是?”

    “没错。”柳轻狂刚犹如大解心头之快地说完,就听潘阳礴浅笑着附和。

    “要我说,你们就是太坏了。要让太子爷知道你们这两个做三弟,四弟的这么算计他个做二哥的,不得活撕了你俩弟弟的皮。”冯如萱从屋里启口走出,边往出走边揉腿,更是边努力地卸着脸上早前涂的香粉。

    “咳咳――娟儿你早前给涂太多香粉了,快要呛死我了,也不怕让太子爷闻出来。”

    “小姐您就忍了吧。不多涂点,怎突显您脸色白了,那太子爷那么聪明,岂能被咱们一起做戏给唬住了。”

    原来逢场作戏的人可不单是柳轻狂等人,还有冯如萱及屋里众人。

    “不行了,刚我差点就笑出来。要没这个,估计我就得先露了老底。”冯夫人冯孟氏也不晕了,一翻手,竟从袖口里掏出个装着花椒油的小瓷瓶,刚可是亏了这件法宝了,不然她哪里哭得出来,怕是早就笑场了。

    “老朽也扮的很是痛苦难当啊。毕竟老朽从未说谎唬过人。”李大人说他从未说谎唬人,众人不禁皆向他投来鄙夷的眼色,众人里就属李大人说谎,瞒身份瞒的时间最久,也是最长的,要不是当时周老爷子周定天把李大人给巧认了出来,不知道李大人那个卖汤圆的身份还要演上多久呢。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萱你这么整,唬人家太子爷,太子爷若知道实情,真肯救咱们女婿啊?”不单冯老爷冯锦荣当心这个,周定天与董三郎等人亦是,生怕皇甫弘毅若是知道实情,不肯帮他们救人。还好冯如萱早有预料。一切皆在她的掌握之中。

    “爹,周伯伯,三哥你们放心吧。太子爷不会知道是咱们算计的他,等他上京进宫把事情一跟皇上说,皇上便会请那真正能救董郎的救星,来咱们桃源县救人的,你们放心,董郎他这次定会”冯如萱话说到一半,只觉得两眼发黑,身子不由打晃。

    “如萱啊如萱?这好好的是怎了?如萱你可别吓娘啊,早前你那是跟娘和咱们这些人商量好了做戏给太子爷看,那太子爷都上当,你怎还”

    “坏了,小姐准是饿坏了。”

    “不是给小姐煮了不少饭菜,偷摸送来吗?”一听娟儿道,冯如萱是饿着了这才昏倒,冯孟氏不禁急的直吼。

    “如萱嫂子说没胃口,就让我把那些菜都替她吃了。”柳轻蝶道,这几天其实柳轻蝶每天晚上都会翻墙回来,偷偷照看冯如萱,生怕一不小心再出现个闪失之类。

    毕竟早前是她太过专注于查探胡碧莲失踪一案,结果不巧被林王氏等人给利用了去,揪到冯如萱杀人埋尸的罪证,要不是如萱嫂子略施巧计,再想出一计高招而化险为夷,只怕现在如萱嫂子与董大哥两人都已双双命丧她柳轻蝶之手了。

    柳轻蝶想起此事就害怕,将所有的过错全背到自己身上,也是从发生了这件事之后,致使柳轻蝶开始发愤图强,敏而好学,专心研习各种书物及攻心计,后来柳轻蝶又一次邀豆芽比试,终于在比试中凭借自己的才识而险胜了豆芽。

    “这丫头,说不替天赐担心,都是假的。她岂能不担心”

    昏昏沉沉中冯如萱听见了母亲的唠叨碎碎念,她也知食不下咽,会让母亲与父亲替她担忧,且她怀里又怀有身孕,母亲与父亲的担心是必然的。可她却没有办法控制自身的感情。董郎肯为她,两世钟情,而她呢,董郎在大牢为她认罪,岂能不被动刑,冯如萱知道,却又要装不知,自是心里难受,岂能吃的好,睡得安。

    冯如萱只盼皇甫弘毅能早到京城,早进宫,让那真正能救助她家董郎脱离命劫的人,早早来到他们桃源县救出她家董郎,她定会对那人一家报以一世感激,哪怕是要她冯如萱今世当牛做马,她也甘愿。

第439章 :派皇甫晋去桃源县() 
“没有啊,毅儿,父皇当真不曾背着你母后做过什么对不起,你们母子两的事,你可莫要去你母后面前乱嚼父皇舌根,这次你私自出宫一事,就这样,父皇替你保密。”

    “父皇你唬孩儿。”

    “没有啊,毅儿,父皇真未唬你。”

    “真的?”

    “千真万确。”

    皇帝听闻儿子回来的就诬告于他,告他对他们母子不忠,竟在外面与乡野女子珠胎暗结,诞下龙儿,皇帝急于辩驳,可越与儿子辩解,儿子越不肯相信他这个当皇帝老爹的话。

    “好吧,皇儿不去告诉母后了。”听闻皇甫弘毅说出话,皇帝刚松口气,就听见皇甫弘毅又飞快道:“皇儿去告诉皇祖母去。”

    “毅儿啊!”皇帝彻底快被眼前的儿子折磨疯了,不知道儿子从哪拾来的一块西域进贡的天蚕丝纺品做成的襁褓,就硬把这么大的冤枉罪名安他头上,不知道这样随便乱安罪名,会害死他吗?

    别说皇后若知道此事,会予他大闹个数天数夜没完没了,只怕太后老人家要是听到风声,也会理解法办了他。皇帝心里这个忧郁啊,心道儿子平日从宫外回来,自己虽是赏罚分明,可从没有今日这么难缠过啊。这明显就是不弄死老子不肯罢休的节奏啊,究竟是谁啊,这么顽劣,敢在背后这么挑唆他们父子的感情。不,都是不挑唆他们父子的感情这档子小事了。而是对他们皇甫皇室始乱终弃。

    “呦,皇上你跟毅儿何时感情这么好了?毅儿啊?皇祖母似是有些时日没见你人了,你跑到哪去顽皮了?”

    皇甫弘毅这张嘴可真是神了,刚念完太后,太后就到了。太后刚才进门,只听见了皇帝儿子的声声哀嚎,没听见太子孙儿究竟与儿子两人在聊些什么,也是与皇甫弘毅早前出宫有关,太后其实早已猜到孙儿定又顽劣成性,偷跑出宫,到外面玩耍去了。

    见儿子扯着孙儿说话,太后还当儿子是在教训孙儿,忙护短地出声,企图帮衬孙儿一把,度孙儿蒙混过关,不受儿子落下的刑罚,哪知,她这凭空一出声,来得可真是凑巧。

    刚好皇甫弘毅死揪着他那皇帝老爹作奸犯科的事,企图法办呢,结果,皇祖母就来了,皇甫弘毅将心一横,也知道此事定不能闹到母后那去,不然宫里就别想有宁日了,而闹到皇祖母这里则刚刚好。

    于是皇甫弘毅就捧着那方从柳轻狂那献宝似的讨来的襁褓,呈送给了皇祖母面前,把眼观瞧,再捎带手地参上皇帝老爹一本。

    “皇祖母,孙儿弘毅怀疑父皇带孙儿与母后用情不贞,在外面曾与民女偷偷诞下灵儿,这便是孙儿弘毅从民间搜刮来的罪证。”

    “啊?毅儿你说什么?”太后老耳昏花,还当自己听错了,自家孙儿告自己的儿子什么,在外与女儿偷生龙子?这么大的事,她怎不知。

    太后先是看了看一脸严肃,显得刚正不阿的太子孙儿,再看了看正露出一脸委屈,我冤枉啊皇帝儿子。又听太子孙儿将刚说出的话重复了一遍,太后这才垂头看向孙儿递来是所说证物。

    “这,这是?这是我亲手绣给晋儿家晟孙儿的襁褓,怎会在你手中?”太后虽是上了年纪,可耳不聋,眼不花,自己早年也是女红手艺堪称世间精妙的一名奇女子。自是认得出自己的手艺,且是当初缝给谁人,又是给谁使的,太后皆记性好的全部记的。

    “晋儿?晋皇伯?”皇甫弘毅也不傻,直接反应过来,皇祖母口中的晋儿乃是他的王爷大伯,皇甫晋,晋王爷。

    “是啊,当初世人皆知你晋皇伯的大儿子惨遭歹人毒手,已不在人世。可眼下你怎竟把那可怜孩子的襁褓给挖出来了。这若让你晋皇伯,还有你那晋皇伯的大王妃芸娘看见得多伤心啊。”

    “原来他竟是我大堂哥。”

    “谁?谁是你大堂哥,你这孩子怎竟说胡话啊?”

    “皇祖母,我晋皇伯的大儿子并没有死,他还活着!不过,现在他摊上了两桩人命案,已是离杀头掉脑袋不远了。”

    “什么?!”

    皇上已然听傻了,觉得自己这么大一个皇帝,就跟个局外人似的,根本插不上儿子与母亲两人的对话。听闻大哥的孩子尚还在人世,竟不小心摊上了两桩人命案,皇上的思绪这才一绷紧。

    然而太后这喊什么,吓得皇上好不容易绷紧的思绪,就跟猴皮筋似地又抽成团了。皇帝依旧没反应过来,没能一下子融入母孙二人间的对话中去,只是愣怔似的在旁听着。

    “是冤案,当时案情发生的时候,我都在的”皇甫弘毅就将当时他所看见的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当着他的皇祖母与父皇的面原原本本地描述了一遍。

    “这得喊你晋皇伯去。”

    终于皇太后没了言语,而此刻皇帝发威,重整好精神,等儿子将前因后果全部道明之后,他发表了史上,他自认这一世做出的最英明神武的决断。

    “恩。父皇,儿也这样认为。要救董大哥,必须喊我晋皇伯去。可此事要不要先告诉我晋皇伯,与他知会声,就说他的儿子还在世,并未故去。”

    “不说为妙。”太后出言,太后与皇帝两人不愧是母子,想法竟是一样。

    皇甫弘毅刚要问缘由,就听他的皇帝老爹解释了因尾给他听,一下就把他说通了。

    “你晋皇伯去,可以以数种身份去救人,可断然不能以那位你唤什么董大哥的父亲的身份去就对了,如若你晋皇伯是带着虔诚救子之心去的,一旦审案上出现任何纰漏,都会使那孩子当场殒命。唯有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才能做出最合理也是最公正,最让人无法驳斥的判决。朕这就去拟诏书,你带诏书,即刻去叫你晋皇伯去那桃源县。”

    “弘毅,你来,皇祖母有几句话告你。”

    “好。”皇帝火急火燎地拟诏书,而太后则拖着皇甫弘毅不知到一旁讲了什么悄悄话,太后边讲,皇甫弘毅边颔首。

    最后太后的话全讲完,对皇甫弘毅道了声去吧的同时,打给了孙儿一记别有深意的眼色。

第440章 :皇甫弘毅见柳芸娘() 
“晋王爷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待到跟随皇甫弘毅一并来的侍从将皇帝颁发的诏书上的内容全部念完,皇甫晋也只是做样子地撩撩袍摆,大步向前,身朝内侍微一弓腰,唯有双手是同其他官员接旨时一样,是以双手去接旨。

    许是旁人看着会觉得新鲜,为何这个晋王爷接旨是可以不跪的,而皇甫晋的晋王府的下人,再见到此幕时,皆是摆着一张司空见惯的脸色,谁让皇甫晋身份实在特殊,当今皇帝的皇位实则乃是皇甫晋让予皇帝坐的,再者皇甫晋又与皇帝乃是同父异母所生,皇甫晋托大,乃是大哥。

    怕是尤为接太后懿旨时,皇甫晋才会有行大礼的必要,其他时候,也只需要拱手接旨便好。尤其是今日来传旨的内侍身边还有皇甫弘毅跟着,按辈分皇甫弘毅要唤皇甫晋一声晋皇伯。皇甫晋于情于理,也没有拜弟弟,拜侄儿的道理,所以这些个繁冗的礼数自是能免则免。

    “太子,这究竟是怎一回事?轻狂不是已被钦点被钦差大人微服出巡,怎又点到本王去替他代为审案,皇上此般究竟是何用意?”

    京城里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柳轻狂被钦点为御赐钦差一事。唯有距离京城甚远,却离边关较近的桃源县众百姓不明其真伪,皇甫晋也觉得奇怪,虽是早前未在接旨时提出异议,可待到接完旨意,皇甫晋立即便将侄儿让进内堂,与侄儿详细询问起此事来。

    “难不成是轻狂他错断了案情?”不怪皇甫晋多心,而是柳轻狂的性子,带兵许是行家,而审案断案实在不是柳轻狂的专长。

    “非也,晋皇伯莫多心。”皇甫弘毅与皇甫晋说话时,就见皇甫谦溜溜达达地从旁进来,冲他一颔首,乖巧地站在一旁,竖着耳朵打探风声,不用问了,皇甫弘毅若早前没跟皇甫谦打过交道,许会认为皇甫谦如今这般好事,定是想帮自己的母亲打探他的来意。

    可现在,已清楚皇甫谦实乃是柳轻狂等人这头的皇甫弘毅,又岂能不知皇甫谦来,实则是来做柳芸娘的耳目的。皇甫弘毅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