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重生:王爷吹灯耕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弃妇重生:王爷吹灯耕田-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伯您这就收摊啊?”冯如萱不禁觉得好奇。听人说,这位专摆灯谜的老人家每隔两年来一次,每次都是一旦有人猜中灯谜,老人家就会立即收摊走人,原来传闻竟是真事。

    “恩。丫头你既已猜中老朽的全部谜题,老朽这摊位便该收了。”

    “老人家您这样做生意,可赚不到银子啊?”冯如萱也是出于好心,提醒老者这样摆摊,是收不到银子的。

    “老朽不图银子,老朽就图个趣字。”这老头性子有点像于先生,隐隐地也透着股‘怪’味儿。冯如萱不由一拧眉头,抱起装汤圆的汤碗,嘴馋地将汤碗里的汤也一口气喝个丁点不剩。

    冯如萱刚喝完汤圆面汤,就见身畔递来个碗,碗里汤圆,男人只吃一粒,剩下的全部留给自己。“董郎你不吃啦?”

    “我本就不爱吃甜的。”

    老头收摊并没走,似留着等收碗。见自己下给男子的汤圆,男子没吃,反倒留给那聪颖的女子吃,老头一双眯成缝隙的眼里隐隐透出一抹狡黠来。

    冯如萱欢喜地接下董天赐递来的汤碗,贪嘴地又大口地朵颐起碗里那甜香可人的汤圆来,冯如萱就喜欢吃这口,奈何老人这汤圆实在给得量少,抠死了,一碗汤圆就数目清晰可见,就十粒,多了没有。自己想摇这样的汤圆卖吧,还摇不出老者的那个味儿。

    又嫌不够地将汤碗里的面汤一饮而尽,冯如萱摸摸嘴,还想吃怎办?奈何老者似是察觉出冯如萱的心思般,笑盈盈地冲冯如萱诡笑道:“丫头吃完啦?你倒是好养活,两碗汤圆吃得跟山珍海味似的。”

    “老人家您这汤圆做得可真好吃。我是开面点作坊的,您这做汤圆的手艺能教教我吗?”冯如萱也不跟老人扯没用的,想学老人做汤圆的手艺,冯如萱就直说想学。

    “好啊。”老人竟没犹豫地一口应下。“如果你能答上我的题。我就把我做的这状元汤圆的诀窍告诉你。”

    “成岩。快!”说胡碧莲看不上老头摇汤圆的手艺是假,不问那汤圆是否好吃,就冲那状元汤圆的噱头,若能跟得到老头的亲传,那定值老银子了。胡碧莲赶紧督促林成岩上去,看能否也能答上老头的谜题。

    “老人家,我答出了九题,就最后那道没答对,可否一起?”

    “你也要答?怕是不好答啊?你答不出那最后一道题,你可知那最后一题乃与老朽出的这道题有关。”老头似是不想为难林成岩,知道林成岩是县城屈指可数的秀才,老头知道自己出的谜题,秀才答不出来,不想让林成岩丢脸罢了。

    “这”

    眼见着人越聚越多。周遭看热闹的人都不禁跃跃而试。尤其是那些不远万里赶来的芊芊学子。这些学子里,有人甚至连第一道题都没能答出,也渴望能听或是答,老者提得那最难的一道考题。

    “你怎知道我相公答不出,我相公可是秀才!”胡碧莲可不管老人那套,被状元汤圆的噱头糊住了眼。当然也是怕她相公林成岩答不出,结果那些看热闹的芊芊学子有人能答出。

    “好吧。既是如此,那围来的众学子,老朽就一视同仁了,老朽出的问题很简单,老朽说一句话,各位学子只要能用市井语言,将老朽的话答出来。分毫无差就算过关。”

    老者的题目一开出,众学子连带冯如萱,林成岩皆跃跃欲试。

    老者出题:“谁谓鼠无睡?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才高八斗的学子们不禁脸色梗青,就连林成岩也不由苦思,这几句竟甚是熟识,可是出自哪里?

    “咦?爷爷您背得不是诗经中行露里的一段吗?”豆芽来找四叔四婶不巧正听见老者出考题,豆芽一下竟说出考题的出处。

    “娃儿你竟知道?”老者诧异地看着豆芽。这娃儿才多大,也就三四岁吧。

    “恩。四婶,前两天刚让豆芽将诗经通篇背熟,还用市井话复术。”豆芽边回老者话,边自傲地挺起胸脯看向冯如萱。

第306章 :夫家是乳娃?() 
“哦?是吗?”老者看看豆芽,又向豆芽所说的四婶,也就是冯如萱。“那你可能用市井话语将这则老朽念得这行露里的一段给复述得出啊?”

    “这有何难?”豆芽人虽小,可却底气十足。

    “谁谓鼠无睡?”于是就出现了,老者念一句,豆芽用市井话将其译一句的场景。

    “谁说老鼠没有牙。”

    “何以穿我墉?”

    “为何打穿我家墙。”

    “谁谓女无家?”

    “谁说你还没成家。”

    “何以速我讼?”

    “凭啥告我上公堂。”

    “虽速我讼。”

    “虽让将我告上公堂。”

    “亦不女从!”

    “也不嫁你强暴郎!”

    噗――老者是实在忍不住了,被豆芽最后一句解释给逗得忍俊不禁。“娃娃你这后一句译不对啊?”

    “没错的。”豆芽奶声奶气道。“这首诗讲得乃是一位不知名的女子为拒绝与一个已有家室的男子重婚而作。男方采用强暴手段,甚至用刑狱相逼,但女子并未屈服。四婶怕我忘记这诗讲得什么故事,还编成故事讲给豆芽听。所以豆芽最后的解释没错,就是不嫁你个强暴郎。”

    “好好好。”见豆芽固执地抒发自己的观点,实则真是让老者哭笑不得,不过最令老者感到吃惊的则是冯如萱的怪异教学方式,这女子竟将诗与故事结合,教育孩子。

    “你本名叫什么?”

    “叫周浩淼。”

    “姓周?可你四叔不是姓董吗?”听闻老者变相地打听起董家的家事,冯如萱不由柳眉一蹙。

    “我爹是董家的养子,并非亲生。”豆芽答得倒是极清楚:“可我爹跟四叔却是情同亲兄弟,就算我爹并非是董家人,可四叔还是豆芽的四叔。”

    “原来于老头要我教的孩子就是你啊。”

    “爷爷认识豆芽?”

    听闻老者一席话,冯如萱已然从不悦中,霎时缓醒过来,怪不得老者予豆芽打听的如此清楚,原来是当初她与于先生说好,这位老者,乃是于先生从京城请来给豆芽做教书先生的。可这位老者不是每隔两年都会来他们桃源县城卖汤圆摆猜灯谜摊的‘怪老头’吗?怎么?摇身一变竟成京城人士,且还是见多识广之人?

    于先生身边人,看来皆是群怪人,而且老头居多,冯如萱这边吐怪老头的坏话,远在京城的怪老头不禁猛打了两个喷嚏,心里直道,这年关刚过,怎就有人开始骂他,想来今年定不是什么好年景!哪知道是他亲手教出来的好徒弟,再背后暗吐他老人家的坏话!

    “恩。以后不要叫爷爷,要叫先生。”

    “哦。”豆芽一脸不解,看向四叔,四婶。

    “芽儿,找到你四叔,四婶没?”

    “找到了,爷爷,我四叔四婶在这猜灯谜呢。”豆芽是嗅着香气跑来的,结果闻到汤圆的香味跑来,见一口蒸锅在那炉子上摆着,摊位竟收了,豆芽不免小小失望,不过好在是找到了四叔,四婶。

    “您是?李大人!”

    “先生您姓李?”冯如萱听闻老者姓李,不免心里又涌起一抹翻江倒海的欣喜来。“周伯伯您认识李先生?”

    “何止认识?”周定天道,现在围在周遭的人有些多,周定天直道了声李大人,亦没好表明李大人究竟是何种身份。想来这位李大人当是官职不低了。

    其实冯如萱前世未曾亲眼见过那位钦差大人,若是见了,怕是便知道了,如今她眼前站得人,便是那位姓李的钦差大人,乃是当朝皇帝的老师,太子也是老者亲手交出的得意门生,往年科考的考题,皆是由老者出题,老者没两年来桃源县一次,每逢节庆,还会前往其他各县除了卖汤团,老者还卖别的小吃,为的就是替朝廷笼络世间贤才。

    老者的门生可谓遍布天下,当然老者选门生,也有选门生的规则及标准,这猜灯谜就是一关,过关者,老者才会选,才会教,过不了关者,也就不用再耽搁老者的时间了。

    “李大人既是来了,可要再走?不如,回家坐坐?”

    “好啊。正好老朽身子骨老了,不中用了,想找个地方,坐下歇歇脚呢。”

    冯如萱又吐了怪老头师父一句,是不是每个老头,都喜欢倚老卖老,怎都爱把那句身子骨老了,不中用的话挂嘴边,记得上次师父留下,似就说得这句话,没想到到李大人这,李大人竟也是原话照搬,哎!真是没半点新意。

    远方的怪老头又连打了两个喷嚏,要知道是他徒弟这般念叨他,只怕怪老头非得坐马车冲冯如萱家里,跟冯如萱拼命不可!你要给你的小侄儿请好师父,老头子已连最好的师父,帝师都给请来了,你倒好,不念老头子的好就算了,竟还敢在背后数落老头子的坏话,丫头,看烟枪!

    周定天等人过年也是借住在冯如萱家里叨扰了数日,听闻上元节县城有办庙会,周老爷子从过年后,就赖在冯家没走,且如今冯如萱与董天赐两人不知在密谋着造些什么,从过了破五,两人就齐刷刷地搬回了娘家住,两人白去夜归,不过冯家二老也周定天等人看在眼里,实则心里却是高兴不已。

    谁让,众人皆误会了,还以为小两口这是联系感情呢,哪能想到,这两人是在为钦差大人不日来桃源县城,为钱德贵的烧菜工具而紧张做准备。董天赐与冯如萱两人天天白天出去,就是去铁匠铺打造工具的。

    “凭什么去冯家?”见老者收摊要跟着冯如萱等人离开,去往冯府,胡碧莲不依了。且听闻周定天唤老者李大人,胡碧莲已然想到了老者身份定在京城颇有头有脸,自想笼络住老者。

    “老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要给这娃儿做教书先生。”

    “我也请你做教书先生,你也教我夫成岩啊?”胡碧莲无礼的要求出口,老者不怒反倒笑了。

    老者这一笑,笑容竟隐隐透出股森冷骇人的戾气,让人感觉不怒则威:“难道夫人听不懂人话?老朽说了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老朽受托之人只说要老朽教乳娃读书,你夫家若是乳娃,老朽倒可考虑教否!”

第307章 :老者挑事() 
“你这老头,怎说话呢你,你”听闻老者口气虽是谦逊有礼,可言语里却灌满了贬损之意,胡碧莲当即恼羞成怒,冲老者语气不善地喝斥起来。

    “碧莲!”

    “住口!胡小姐你若再敢对李大人出口不敬,休怪我周定天代你爹训你,别以为你胡家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竟目无长者,尊卑不分。”林成岩刚喝出一声碧莲,就听周定天冲着胡碧莲就是一顿臭骂。

    早前都是胡碧莲等人骂周定天与冯如萱家里有几个臭钱了不起,现在头次听人如此骂她,胡碧莲当即有些傻眼,且周定天是谁,富甲京城的布行大户,鲜少能从周定天嘴里听见‘有几个臭钱’了不起的一类话。

    “周员外言重,不知者不罪,且老朽也不可能跟个听不懂人家的东西,真记其过错。走吧。”李大人骂人不吐脏字道,一席话出口把胡碧莲气的,七窍都已冒青烟了。

    “碧莲你就别折腾了。你难道听不出吗?那李大人并非寻常百姓。”不冲别的,就冲周定天喊老头,那声李大人,众人就皆已听出这老头来历不凡,并非泛泛之辈。林成岩自不可能放胡碧莲再胡闹下去。忙劝胡碧莲收手,放人,现或许还不晚。

    谁知胡碧莲根本就不知什么叫适可而止,真就是仗着她胡家有几个臭钱,就以为自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桃源县城可着她一人说得算了。“我不,我就看上这老头了,今天非要绑他回去,给成岩你做先生不可。凭什么,他能给那乳臭味干的奶娃娃当先生,却不肯给你做先生,那奶娃娃不也没猜出十个灯谜。成岩你起码还猜出了九个。”

    胡碧莲跟冯如萱不一样,冯家本不是大户人家出身,是后来,冯锦荣的生意渐渐红火,冯家这才发家。胡家则原本就是桃源县城的大户人家,胡家上三代皆是富贵人家出身。且听闻胡家最早前,祖辈还是在京城做大官的,后来改朝换代,胡家才破落了,只专门商路。

    就是因为胡家这一起源,才养成了胡碧莲,这狗眼看人低的恶习,谁让桃源县县令是个软的欺负,硬的怕得主儿,专门给胡碧莲这样的人家捧臭脚,胡家更是仗着每年都给县令大人上供一笔客观的银子。一直都是顺风顺水。

    甚至胡家仰仗着县令做靠山,可以在桃源县城说一不二,尤其是,自从冯家与县令闹不和,县令曾数次登门,去与冯锦荣求和,奈何冯锦荣都是不冷不热,甚至年关也不再给县令私下上供,县令便自此记恨上了冯家。

    这次年关,胡员外带着女儿女婿去给县老爷上供,说得好听是去探望,其实是借着孝敬县老爷与县老爷夫人嚼冯家的舌根去的,最好还说冯家攀上了京城的布行大掌柜周定天,那眼睛恨不得朝天长,愈发地目中无人了。

    县老爷听闻胡家人如此说道,自是也跟着附和,一起说冯家的坏话,当然胡家去完,林家又去。林成岩子是又听了一遍生母当着县令大人的面,讲冯家人的坏话。

    两次,林成岩皆有心想阻止,奈何哪里插得上话,只能在旁做老实女婿,孝顺儿子,乖乖听岳丈,母亲,媳妇说。这不年关刚过,林成岩还来不及将过年岳丈等人嚼舌根地事透露给冯如萱,要冯如萱留神,就又出事了。

    胡碧莲出门不同于冯如萱的是,胡碧莲出门总爱带着几个胡家的下人。胡碧莲自认自己长得美若天生,似生怕有人觊觎她的美,对她意图不轨似的,每次出门除了带上奶娘,还得带几个会功夫的下人。当然也许是与胡员外爱武有关,胡家的下人几乎皆会几手功夫。

    虽然不抵真正的高手,但是暂时充当个打手,倒是在行。

    “碧莲你要做什么?”当听闻胡碧莲说出要绑李大人时,林成岩脸上的无关不由扭曲,恨不得挤成团状。

    “做什么。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