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宋高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宋高宗-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有人都是熟人,甚至所有人都是亲戚,不要说路不拾遗,甚至家里的牲畜散养后会有人顺手帮忙照顾。看来黄村,就是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亲戚社会)。

    赵构心想,自己早对三大纪录八项注意三令五申,又始终赏罚分明,所以没有一个士兵偷鸡摸狗。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现在能在黄村人面前惩罚几个拿老百姓东西的士兵,对他收复常年造反的山东民心大为有利。可惜啊,这一套在河北都表演过了,义勇军军纪严明,此时无典型可抓,大概只剩割发代首的戏码还没演过。但赵构总不能无缘无故给自己找事儿吧?

    赵构在马背上直起身子,仔细往路边农户屋里打量,果然看到门缝里有不少偷窥的眼睛,老百姓们俨然是在偷偷看他。赵构见状咳嗽一下清清嗓子,用马鞭拍了拍旁边杨沂中的胳膊,大声道,“黄村中人,除了黄大郎本帅要审一审,其他人一律既往不咎,还是我大宋的好百姓。传令下去,义勇军不可伤害黄村百姓,也不可碰百姓的猪狗鸡鸭。当然,比猪狗鸡鸭值钱的东西,更不能碰!”

    杨沂中大声称是,打马离开传令。赵构说完,再去观察路边农户的门缝,果然偷窥的眼睛少了好几只,大概是略微放了心,回去该做饭的做饭,该缝衣的缝衣。

    “大帅啊!”赵构正为自己的小伎俩得意,张俊扶着汪伯彦几个文官,迎着他过来了。几个俘虏蓬头垢面,拽着赵构衣服下摆就开始嚎哭,尤其是元帅府主簿李世济,哭得梨花带雨,分外伤心。

    从赵构的角度,主簿李世济也算是一个奇人,他虽说还不能过目不忘,但博闻强记,可谓了得。只可惜,此人相貌不佳,要不是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不看相貌,他是不可能在大名府当官的。但即使如此,他也明显受了难看的拖累。大名府府尹赵野,说李世济有中书(皇帝的秘书)之才,只在北京(大名府)做了粮库官。

    赵构倒是不太在意李世济的相貌,毕竟,封建社会下位者见到上位者,都是低着脑袋,他不刻意去看,也没多大机会看到李世济的面容。于是,赵构便把他招进元帅府做主簿,李世济记忆甚好,安置在身边实在方便。赵构时常在内心感慨,要是他有李世济一半的记性,把《神秘岛》背下来在宋代应用,按照里面的描述炼钢、做雷管、做电报机,战场的局势岂能不质变?可惜他赵构,对知识始终不求甚解,至今连一块好钢,都炼不出。

    这边赵构正感慨着,苗傅带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大汉过来了,拱手道,“大帅,黄大郎带到!”

    只见这黄大郎,虽然叫大郎,但却高高大大,将近一米九的身高,再加上常年在梁山泊打渔,晒得脸庞漆黑,一副水上李逵的好架势。

    赵构从小锦衣玉食,又爱骑马射箭,身高一米八多一点,在河北人中算是高个,但在这山东大汉面前,确实平凡了。所幸,此时赵构骑在马上,照样居高临下,他冷哼一声,凶道,“黄大郎!你可知罪?!”

    “俺当然知罪,哼!”

    赵构听黄大郎这么答,一愣,因为这回答听起来好像是认罪了,但语气,怎么满满的都是不服呢?!赵构皱了皱眉,继续凶道,“说说你犯了何罪?!”

    只见黄大郎脖子一梗,倨傲道,“败给你等贪官污吏,便是俺唯一的罪状!康王小儿,你装神弄鬼算什么本事!等……啊呀!”黄大郎如此嚣张,引得苗傅怒发冲冠,在背后对着他的膝盖窝狠踹,大概是想把他踢跪下。

    黄大郎骤然挨踹,膝盖一弯,但挣扎了几下,居然又站起来了,一副硬骨头钢铁烈士的架势。

    赵构在马上看着黄大郎的样子,心说这个人有意思。他不过是一个小村子的土霸王,全村男女老幼加起来,也就几百人,还搞得如此骄傲,看来夜郎往往有个毛病是自大。

    赵构正在这边想着,辛文丛趋马靠近,附在赵构耳边道,“大帅,梁山泊周边的村落,攻守同盟,官军攻打一村,其他村都会来救。现在梁山泊解冻,水路不通;张将军又进军神速,其他村落还没来得及反应。但,如果我军在村中逗留,可能其他村子的贼寇就围过来了。依文丛之见,我军应该迅速开拔,进入东平府,再图远虑。”

    赵构听辛文丛这话,深觉有理,他瞄了一眼黄大郎,心说这黄大郎长了一副好身板,可用兵之人最忌骄傲,连武神关羽况且会战败,何况他人?但,杀了他又有违赵构收买人心的战略。不如,把黄大郎带回东平府,做个法制的典范吧。

    赵构正要说把黄大郎这货和金人们关押在一起,唐大壮骑着马风也般飞奔过来。一靠近,他便一头栽倒马下,抱着腾云的马腿哭,边哭边道,“大帅,大帅!最新探报,金贼将官家废为庶人,道君皇帝率各后妃、亲王入金营了!”

    赵构听这话心里咯噔一声,但还没get到点子上,只是心说,完了完了,宋徽宗宋钦宗都是自己活该,可惜后妃、公主,也要跟着蠢人备受磨难。

    唐大壮见赵构没什么大反应,进一步解释,“大帅!韦贤妃,也、也入了金营了啊!!”

    赵构听这话,才明白过来,是啊!他那便宜老爹也就罢了,可老妈何其无辜,怎么也进了金营了?!虽然他不认识她,但也听过蓝珪康履讲她的故事,于是也有几分慕儒之情。如今也进了金营,甚至会因为他更受摧残,赵构登时心痛百倍,瞄到无论是汪伯彦还是黄大郎,都在向他投来无比同情的目光,而身边的邱实、杨沂中已经准备过来扶他了。赵构影帝附身,啊的大叫一声,佯装晕厥,一头向马下栽去。xh。212

第五十七章 靖康之耻()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靖康二年二月上旬的赵构,忙忙碌碌。他准备火器,俘虏金骑,结识辛文丛,轻取黄村,解救一众文官。虽说事态总和他设想的不一样,但也总体上,很是顺利。而此时的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却处于最危急耻辱的境地。

    二月初六,金人将已经关了近两个月的宋钦宗押入金军元帅帐内。强令他下马、跪听,金太宗(金朝的第二个皇帝,金太祖阿骨打的弟弟)废黜宋钦宗、宋徽宗为庶人的诏书。金国使臣宣读完诏书,便要扒掉宋钦宗的帝服,随行官员李若水见状大为愤怒,抱住宋钦宗大哭,不让脱衣。金人将李若水拖出帐外,打得头破血流,昏迷在地。后来,李若水痛骂金人不止,被金兵断舌刎颈而死。金人私下感慨,“辽国之亡,死义者十数人,南朝唯有李侍郎一人而已。”

    然而,这唯一死义的一人,却并非真正值得嘉奖的国之栋梁。李若水虽然忠心,但在办事上,仍是愚蠢脑残之人。宋钦宗亲自到金营求和,便是李若水的主张。他拍着胸脯在宋钦宗面前给自己的敌人打保票,说他们“诚朴可信”。凭借如簧之舌,真的将本来胆小怕事的钦宗忽悠入虎口。当然,虎狼怎会“诚朴可信”?宋钦宗进了金营,一去不回。最后被金人废黜。既然事已如此,李若水的一死报君王,也算是因果报应了。

    李若水忠贞且脑残,但宋钦宗一朝,这样的大臣,还不只李若水一个。前面提到过的,用神棍贴符、念咒,寄希望与法术打退金兵的尚书右丞、知枢密院孙傅(相当于**********常委兼军委副主席),也是一个。金人在将二帝控制住后,已经打算另立异姓为帝。孙傅此时是东京留守、太子太傅(这样导致京城陷落的脑残,不仅没被治罪,还能继续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宋钦宗实在是奇葩),他打算仿照赵氏孤儿,将太子藏于民间。如事成,他可为宋室保留一脉骨血;如事情败露,他便以死谢罪。谁知,过了五天,没有一人敢承担藏匿太子之事!而范琼等人,已经拥兵入皇宫,胁迫皇后、太子出城。

    太子被装入车中,大声哭喊,“百姓救我!”百官军民跟在车子后面号呼,但范琼横刀逼视,无人敢上前阻拦。孙傅见状无奈,道,“我是大宋的大臣,太子的师傅,理应与他共生死。”然后,将留守之事交于王时雍,随后出城,第二年,死于金国。

    北宋王朝,或许到了此时真是气数已尽,这样两位愚蠢的脑残,便已经是靖康之耻时,表现最好的大臣了。其他的文武众臣,沉默不语已经算是忠心,台面上的活跃者,个个为金人尽心卖力。

    宋徽宗的内侍邓述,为金人开具诸王、皇孙、王妃、公主等宗室名单,金人将名单交与开封知府徐秉哲。徐秉哲按名单逐一捉拿,为避免有人逃脱,令邻里居民五户为保,互相监督,最后抓到三千多宗室,用绳索绑成一串,送去金营。宋太宗的子孙除了正在东平府的赵构,被金人一网打尽,从此沦为鱼肉。

    之后,北宋皇族被金人裹挟至北地,男子沦为奴隶,金人用宋朝贵族与西夏人交换马匹,三四个宋朝男子才能换一匹马;女子更为悲惨,只为一人之妾室竟是最好的结局。

    ……

    远在山东的赵构,自小便知靖康之耻,但如今亲身经历,他还是不忍。从二月初十知道宋徽宗出城开始,他每次见人,不免哭啼一番。原来哭泣,他是陪人哭,如今,是别人陪他哭。与东平府知府陈越相见,哭;与东平府防御使李平相见,哭;与东平府各文官武将相见,哭;接见战败,率二千溃军跑来投奔他的常景,哭;最后,统一会见东平府豪门望族代表,哭。

    哭得多了,赵构突然明白为何刘备那么爱哭了,没事儿哭哭鼻子,确实好处大大的。比如接见常景吧,那常景被金人打得屁滚尿流,但在百姓面前,还是强横。现在赵构背负靖康之耻,常景也得尽心尽力的陪哭,但见到赵构哭个没完,慌了。常景普通武夫,无法准确揣测赵构的意图,干脆拉过辛文丛,问,“先生,大帅为何如此难过?”

    辛文丛叹一口,悲伤道,“大帅之父母兄弟,全陷落在金营。大帅一心想率精兵强将解救父母,尽忠尽孝。如今将军率二千兵马来投,大帅想按例择优并入义勇军,但又担心将军误会。如此进退维谷,怎能不哭?”

    常景听到这儿,啊,唔,呀了半天,狠狠心,拱手道,“大帅,末将是死心塌地来投奔大帅的!末将不求功名利禄,只愿与大帅共杀金人!只要大帅能给兄弟们一口饭吃,如何安排所部的去处,常景绝无怨言!”

    赵构心说,你没有怨言,但本帅还要给达不到从军标准的溃兵饭吃,本帅有怨言!但,能让常景心甘情愿拆分他的队伍已是最好的结局。于是,赵构点点头,哽咽的说,“常指挥能与本帅共度时艰,本帅不会忘记。不过你也放心,能达到要求的精兵,自然还在常指挥麾下;其他的士兵,本帅会先让他们在东平府为厢兵。等将来收复北方,再让他们回故乡当兵。”

    再比如东平府的豪门望族吧,他们开始见赵构流泪,也如常景指挥般,与他同哭,表示自己感同身受,忠君爱国。但见赵构哭个没完,几个德高望众的面面相觑,一商量,纷纷表示,愿为义勇军捐粮捐钱,以便大帅可以率军迎回二圣,解救嫡母、亲母。

    赵构听他们这般表态,方才止住哭声,哽咽道,“诸公能与构共度时艰,构永志不忘。”

    二天下来,赵构觉得自己已经靠着哭功,把以前需要给好处或者得罪人,才能解决的事儿都办好了,赵构真心觉得刘备的方法很有效。既然事儿都办好了,他便不再哭泣,令张俊军驻扎东平府,岳飞军在侧翼护卫以防金军突袭。自己则带领其他三军,开向任城,准备按照辛文丛的战略,收服任城强寇李昱、张遇。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xh。52

第五十八章 一战李昱() 
上章说到赵构处理完东平府的事情,亲率张三郎、韩渊、刘斌三军,开赴任城。

    宋朝的行政区划,分为路…州…县三级:

    路在名义上相当于现代的省。从管理效率的角度,从汉唐、明清、现代,都是中央管省,省管市,市管县。但宋朝偏偏例外,赵宋篡位得的天下,缺乏基本的自信,所以路(省)一级行政区划没有总领长官。也就是说,没有省长或者刺史、巡抚之类的封疆大吏。只有省公安厅长、省交通部长、省财务部长、省后勤部长四个事务性官员。既然没有封疆大吏,路自然不可能对路下隶属的各州府负责。确切的说,宋朝省一级的行政区划名存实亡,宋朝所有的州、府(相当于现代的市)都是直辖市,全部隶属中央。这样的行政区划有好处,也有坏处。宋代三百多年,没有一个割据势力;但同时,没有封疆大吏在地方管理,中央负责三百多个州、府、军、监,行政效率必然低下,全国也容易一盘散沙。这大概也是宋朝经不起军事考验的重要原因吧。

    而州,相当于现代的市,汉代的郡,州才是宋朝行政的主要单位。州由知州管理;另设通判,负责制衡知州。重要的州叫府,比如汴梁府、大名府、东平府。

    州以下有县,县由知县管理,隶属于州。

    除了路……州/府……县,宋代还有两个行政单位:军、监。驻扎军队的州或者县叫军;开采铁、盐等矿产的州或者县叫监。

    这次义勇军讨伐的任城,便曾经是一个州级军,城高壑深,四通八达。

    赵构对骑马行军这件事已经很熟悉了,赵构在现代时想象骑兵,一直以为军马是一直撒丫子奔跑着的,还好奇过步兵是怎么跟上骑兵的。穿越过来后发现,骑兵行军,军马都是慢慢踱步的,步兵跟上自然没有压力。马匹的耐力比人类都差,电视里奔跑的马群,其实是遇到猛兽的非正常状态,所以为了保持军马的体力,除了冲锋时,军马都是迈着方步走。这也让赵构可以在无聊时在马背上打瞌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