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6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键是,上官仪是栽在我母亲手上的,现在我母亲非但在位,还更进一步做了皇帝!”太平公主说道,“这在文武百官看来,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往小了说,这是我母亲大人终于宽恕了上官家族,还了上官婉儿母女的自由。往大了说……这可是你和上官婉儿对抗皇权的一场胜利啊!”

    薛绍眨了眨眼睛,“看来是有人要小题大作,离间我与女皇的关系?”

    “谁叫你树大招风呢?”太平公主说道,“现在洛阳的街头巷尾已经有了不少流言,说你自恃功高尾大不掉,竟敢公开纳娶女皇的宿敌之女、大唐的先帝嫔妃,这不仅是对女皇权威的直接挑衅,也是对大唐先帝的蔑视与亵渎。”

    薛绍沉默了片刻,呵呵一笑,“听这腔调满副小人嘴脸,倒是像极了武承嗣等人的手法。他都已经被罢相削权了,还不死心?”

    “只要你活着,武承嗣就没可能入主东宫,甚至在朝堂之上都难有立锥之地。他怎么可能就此认输?”太平公主说道,“我母亲已经下旨征调狄仁杰回朝,将很有可能任命他为秋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他成为主管司法的宰相。传言李昭德也即将升任内史令中书令。再加上文昌右相岑长倩与新上任的纳言娄师德,这四大宰相足以主宰政事堂。还有凤阁侍郎姚元崇离拜相入阁仅有一步之遥,新任御史中丞魏元忠也风头正劲极受我母亲的推崇和重用。你难道没发现他们六个全部都是李唐的旧臣,是拥李派的代表人物?其中除了李昭德与你关系较浅,其余五位都与你渊源极深并且得到了你的强有力?”

    薛绍沉思了片刻,心说没错,如果不是我的暗中保护岑长倩早被武承嗣整死了,娄师德能够回朝为官本来就是我举荐的,与我征伐吐蕃立下大功更是直接导致了他升任纳言。狄仁杰就更不用说了,从我第一次讨伐白铁余开始他就与我有过合作,后来我两次征战河陇他更是立下大功,他能担任灵州大都督更是我的直接手笔。回朝之后我又多方面的给狄仁杰说好话,到现在他终于得以征召回朝拜相入阁。

    姚元崇和魏元忠,虽然他们暂时还没能入阁拜相,但也的确官居要职手握重权,对朝局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假以时日,也不难成就大器。

    至于军队里就更不用说了,但凡有点份量的将军都和薛绍脱不了干系。

    细下一想,薛绍还真是觉得这一批“拥李派”大臣,的确是或明或暗的都围绕在自己的周围。只要自己一天还活着,武承嗣就一天都动不了他们当中的一个,反倒还被挤出了政治中枢不得参政。

    “看来武承嗣是要狗急跳墙了。”薛绍说道,“他是想拿我与上官婉儿的婚事大作文章,想利用女皇来除掉我?”

    “是的。”太平公主说道,“他这次学乖了,不再直接向我娘进献谗言,而是利用朝野民间的舆论来挑拨你和我娘的关系。这手笔,倒是有点像十多年前的张窈窕事件。”

    “难怪你这么紧张。”薛绍淡淡一笑,说道,“那你现在急忙忙的拖着我去赵国公府,所为何事?”

    “我娘正准备给你进官太尉,赶在这风头上,怎么都不是好事。”太平公主说道,“我们得把工人和仆役都给撤回来,这个家暂时不能搬了。你去府里照应,我去找上官婉儿私下说明情由。她通情达理,会明白的。”

    薛绍沉吟了片刻,“不行。照搬。”

    太平公主的眉头皱了起来,“薛郎,你不妨三思。你此次西征凯旋,立下的功劳实在太大,跟着你一起立功的人都能入阁拜相。我娘几乎已经没有东西可以赏你,赐下一个上官婉儿都只是掩耳盗铃之举。现在武承嗣都已经无力与你抗衡,你剩下的唯一对手……便是我娘了!”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薛绍说道,“如果因为一点恶意散播的舆论,我就撕毁承诺改行易节,岂不更应了我心中有鬼?这个家我搬定了,上官婉儿我也娶定了。不管是哪只跳梁小丑敢于跳出来滋事,我当场弄死他!”

    太平公主愕然,“你敢对武承嗣下手?”

    “打狗欺主,我是不会贸然对他下手的。”薛绍淡然道,“但我可以,先让他变成一条没人要的野狗!”

    “……”太平公主拧着眉,无语。

    “武承嗣不过是一颗人人恶之、得而诛之的毒瘤,早晚要完蛋。我在,军在,国在。这就是我和他之间的本质区别。”薛绍拍拍太平公主的手,安慰她,“如果连这么一点舆论阴谋都顶不住,我还有什么资格统领万军,撑起一个庞大又强盛的中原帝国?”

    “……”太平公主沉吟了片刻,总算露出了一丝笑容,“薛郎,你和以前不同了。”

    “哪里不同?”

    太平公主说道:“十年来,你处处小心如履薄冰。现在,你大气磅礴敢做敢当。

    薛绍笑道:“我没变。只是处境变了。”

    “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着手办一件的事情了?”太平公主问道。

    “何事?”

    “立储。”太平公主说道,“你我的血统天生就注定了,我们不可能置身事外。我娘登基已有几年,一直没有明立太子。现在突厥大定、西域安宁就连吐蕃都已不能为害。外患既除,内忧就显得特别突出了。现在满朝文武每天必议之事,就是陛下应当立定太子正储东宫,以定国人之心。我娘因此面临了很大压力,不得不慎重考虑立储之事了。这时候,如果我们夫妻二人出面添上一把火,或许大事就此宁定了呢?”

    “千万不要出头,更不要明确表态。”薛绍说道,“一般的大臣都可以去找女皇说项,对立储之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唯独我们夫妻二人不能。正是如你所言,你我二人的血统本就证明了我们的立场。如今朝堂之上拥李派的大臣力量本就不小,几大宰相都与我关系密切,我本身又执掌兵权。如果我们再出面表态或是极力怂恿,那就不是进言或是劝谏,而是逼宫了。”

    “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太平公主问道。

    “对。”薛绍说道,“只要我们活着,本身就是一面拥李的大旗和一支复唐的主干力量。其他的动作,都是画蛇添足。”

    “好,听你的。”太平公主说道,“以后就算有人主动找我问起,哪怕是我娘亲自来问,我都只这样说神皇立谁我们就拥护谁。再要细问,我什么都不说。”

    薛绍呵呵直笑,“可以。”

    太平公主轻吁了一口气,笑道:“难怪你回朝之后大小政务一概不理,朝中风云漠然视之。却只顾四处游玩、专司拈花惹草你这只风骚的老狐狸!”

    薛绍一怔,“我很老吗?”

    “裴公在世之日,他是老狐狸你是小狐狸。”太平公主笑道,“现在裴公已然作古多年,小狐狸长大了自然就会变成老狐狸。至于风骚,那就不用我解释了吧?”

    “都叫你多读书了。”薛绍直撇嘴,“风骚者,国风、离骚也!”

    “呸!”太平公主很不屑的啐了一口,“用在你身上,那就是风流无度、骚劲十足!”

第1030章 皇太女() 
薛绍进了赵国公府巡视,门匾已换挂着彩绸,揭开便是“上官府”。

    其实上官婉儿和她母亲郑夫人的意思都是,还是沿用以前的赵国公府牌匾或是换成“薛府”,但薛绍说了这是专门赠送给了郑夫人的,那它就该是“上官府”。

    府里的女婢和佣人,都是太平公主亲自挑选来的,其中还有八名习武的“班剑”可用来看家护院。府中各处地方进行了小幅的修整,仅有主宅的几个房间改动较大。原先薛绍的卧室改成了上官婉儿的卧室,男性化的装饰风格全都换成了上官婉儿喜爱的婉约模样。变化最大的就是书房,它和隔间的墙被打通了变成了一个挺大的藏书阁,里面正在陆续的加入许多的藏书,其中不乏罕见珍贵的孤本。

    上官婉儿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和藏书。她还有用香料来薰书的习惯,这样薰过的书不仅芳香宜人还能防蛀防潮,非常利于保存。

    薛绍记得“前世”时曾经读到过一则轶闻,说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收藏的藏书,在历经数百年到了宋朝依旧芳香如故完好无损,成价值连城的稀世珍本。

    现在薛绍已经委托了很多人,开始四处收买书籍用来填充上官婉儿的藏书阁。现在的书全凭手抄,产量不大普及不广。眼前这满室的藏书尤其还有很多珍本和孤本,算起来可不比满室的金银珠宝便宜多少。

    上官婉儿也就只有这么一点点小爱好了,薛绍怎能不满足她呢?

    至于钱嘛,至从虞红叶回京之后薛绍还真就不缺了。虽然他偶尔也会有一点吃软饭的羞耻感,但吃着吃着也就吃顺了嘴,还不停的用这样的歪理学说来消灭自己的羞耻感——我不败家,怎能证明我的老婆一个比一个的会挣钱呢?

    在府中巡视了一阵后,薛绍大致满意。后天郑夫人就要搬家了,薛绍催促匠人加快工程进度,然后就和太平公主一同去了郑夫人的住处拜望。

    上官婉儿正在宫中应职,只有郑夫人一人在家。

    郑夫人可不是一般的平民妇道人家,她出身大族又嫁入宦门并在宫中浮沉多年,是有见识也有觉悟的人。她建议薛绍说,搬家之前你和婉儿最好是一同进宫,隆重拜谢神皇圣恩,并请神皇赐下一位媒人。

    薛绍一听有道理,眼下不是谣言四起吗?搬家之前入宫谢恩并请神皇下旨赐婚赐媒,这样或许能够起到粉碎谣言、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用。

    于是薛绍答应了下来,并与郑夫人约定,明日辰时就来接上官婉儿一同进宫面圣。

    稍后夫妻俩回到家里,却看到这样的一幕——

    薛麟玉死死抱着吴铭的大腿淘大哭,陈仙儿、月奴、琳琅和他的文课老师们全都在旁边,但谁都劝不开。

    太平公主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回事?”

    薛绍却是心里清楚,吴铭在家里一直教习薛麟玉的武功已有多年,彼此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很浓厚的师徒之谊。现在吴铭已经准备离开薛家重回少林了,薛麟玉当然不舍。

    吴铭一直都很喜欢小孩子,大概是因为他自己的儿子早年就惨死在了吐蕃人的手上。所以薛麟玉从出生起就一直得到吴铭的深切关爱,要说“视同己出”也不为过。

    看到儿子痛哭,太平公主心里可不好受,她连忙走过去要劝。

    薛绍却一手将她拦住,大步走上了前。

    陈仙儿一见薛绍走来当下惊讶,连忙弯下身来对薛麟玉说了一声,“你爹来了!”

    薛麟玉顿时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马上松开了吴铭从地上一爬而起,手忙脚乱的擦鼻涕抹泪然后站得标标直直,对薛绍弯腰拱手作揖,“孩儿拜见父亲大人!”

    薛绍走过来,也不说话,只是看着他。

    薛麟玉眼睛都不敢乱挪一下,规规矩矩的站着。

    众人无不屏息凝神,心说世子深知他的父亲最讨厌男人哭鼻子,看来他还是很有怕主。

    “吴大师和你弟弟定国去往少林是为修行,又不是生离死别,你什么?”薛绍声音不大语气也不重,但很有威严。

    “是,孩儿知错了……”薛麟玉连忙认错。

    太平公主在旁边捏了一把冷汗,就怕薛绍动手抽打儿子。

    “回去先把你那张大花脸洗洗干净,然后将《论语??学而》篇抄写一百遍。挑其中写得最好的一篇装裱起来送给吴大师,做为留念之礼。”薛绍说道,“大男人重情重义不是坏事,但不要徒流于表面。你若当真珍惜吴大师,以后就好好的练武,并用你这一身武功干点正事,别一味沉迷于走马射箭打猎玩乐。”

    “孩儿遵命……”

    “去吧!”

    太平公主连忙要上前,薛绍将她拦住,“你别动!”

    于是薛麟玉的文课老师将他带了下去。

    太平公主苦笑,小声道:“你为何拦住我?”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准备要找人替他抄写《论语??学而》篇了吗?你这做娘的就叫告诉他作弊,也不学好!”薛绍冷冷道,“倘若宠溺太过,小心慈母败儿!”

    “我哪有……”太平公主被当着很多人的面这样训斥感觉挺没有面子,小声道,“你少说两句。”

    薛绍想了一想,说道:“我这些年来我时常离家远征在外,没有太多时间管教儿子,倒也不能全怪你。以后我离家的日子少了,这小子我得好好的管一管。十来岁的孩子最是叛逆,可不能学坏了。”

    太平公主连忙将薛绍拉到了一旁,小声道:“管教归管教,但有一件事情你千万别忽略了。”

    “何事?”

    太平公主说道:“麟玉渐渐长大,也开始交朋处友了。我发现他和皇嗣的长子李成器特别的投缘,有事没事他就叫我带他进宫,去找皇孙在一起切磋音律和绘画。麟玉原本对这些不是太感兴趣,现在受了成器的影响,他也开始认真学习了。”

    “皇孙”是李成器现在的封,与他父亲“皇嗣”的身份保持一致。

    薛绍哪里不知道太平公主的言外之意,虽说国家大事不能全由私人交情来决定,但私人交情也能转化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太平公主是在提醒薛绍,不妨在选择“拥立储君”的时候,能够替儿子的将来多作考虑。

    寻思了片刻,薛绍问道:“麟玉和皇嗣的第三子李隆基的关系,如何?”

    “李隆基?”太平公主愣了一愣,说道,“我娘下令,已经将他这个庶出的皇子,过继给我已故的长兄、孝敬皇帝李弘为嗣。他并不打眼,你怎会突然问起呢?”

    “随口一问。”薛绍淡然道,“麟玉年纪也不小了,有些行为要对他进行规劝和约束。现在正是立储之争的白热化时期他暂时不要再与李成器过多接触。免得让外人误以为,我们在放出什么特殊讯。”

    “有道理。我会约束他的。”太平公主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旁人,小声道,“但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更希望谁能正得储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