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5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嗣既封王又拜相,权位太重不得不防。朕一直不以为然,因为朕知道就凭武承嗣那么一能耐,他翻不起什么大浪。但朕今日观来,武承嗣仿佛快有权倾朝野不可一世之状,连朕用在内廷的心腹女官,都对其深为忌惮了。华阳,朕得对吗?”

    “这……”库狄氏额角的冷汗都出来了,这种问题自己哪敢回答?

    “哼!”武则天轻哼一声,“看来朕得没错,连你都不敢在背后武承嗣半句不是了。这样吧,你派人连夜去将李昭德叫进宫来。朕要当面和他谈话!”

    “是!”

    库狄氏如蒙大赦的出去了,急忙安排了宦官出宫去请李昭德。晚风一吹,库狄氏觉得浑身发冷,原来自己的背襟全都湿透了!

    这时武则天又叫库狄氏进书房话,库狄氏叫苦不迭,也只好硬起头皮回去了。

    “华阳,你跟朕实话。”武则天道,“你觉得朕迟迟不招薛绍回朝,这一做法是不是太过愚蠢了?”

    “陛下……”库狄氏苦笑。

    “朕,是该反思了。”武则天轻叹了一声,道:“无论这朝堂之上存在何样的争斗,朕都应该尽量的亲贤臣、远人。但事实却是,朕维护武氏家族的利益,经常干出亲人、远贤臣的蠢事。如果有一天朕因为这样的私心而误国误民甚至丢了江山,皮之不存毛将蔫附,到时武家的存亡又靠什么来确保呢?”

    “陛下圣明!”库狄氏拜倒在地,不敢再别的。

    “薛绍,朕的女婿,比起那些侄儿们来,他是外人。”武则天道,“就是这个外人,他敢把自己当作一个无名卒去从军,花费十年的时间,从一名步卒逐渐成长为今天的三军统帅。在此期间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甚至有多少次濒临死亡,没人知道。朕只知道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保境安民护国安邦。朕荣登九五,也离不开他的功劳。”

    “是的。陛下。”库狄氏声的附合了一句。

    “但是朕却在立国之后不久,就找了一个愚蠢的借口,将让离开了朕的朝堂。”武则天道,“从那一天起,武承嗣就开始了他肆无忌惮的极速膨胀。他甚至开始明目张胆的,找朕索要储君之位。可到了吐蕃来犯的国家危难之际,武承嗣却又百无一策连个征兵的事情都无法办妥。关键时刻又是薛绍不计旧怨急奔千里而来,临危受命挺身而出,率军疾驰河陇抵御噶尔钦陵。洮州一月苦战七场,凉州血战尸骨如山。最终他打跑了噶尔钦陵,并将这头高原猛虎逼入了绝境之中!”

    库狄氏惊喜的一抬头,“陛下,薛绍胜了吗?”

    “暂为机密,切勿泄露。”武则天总算露出了一丝微笑,“噶尔钦陵已经败走青海,我军即将大获全胜!”

    “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库狄氏喜不自胜,浑身都发抖起来对武则天连连磕头,“陛下圣明所致,陛下天威所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周社稷江山永固万年万年万万年!”

    “华阳,这全是薛绍的功劳。”武则天平静的道,“但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最令朕齿冷也最令朕愤怒的事情。就在薛绍与噶尔钦陵浴血相搏的时候,武承嗣却频频向朕进献谗言。他劝朕放弃凉州、放弃薛绍。他甚至想要把薛绍捉来问罪,还口口声声自己没有私心!”

    库狄氏愕然的瞪大了眼睛。

    “此等奸臣,朕要他何用!”武则天顿时勃然大怒,“此等卑劣下作之人,就算给他一座江山,他守得住吗?!”

    库狄氏愕然无语。

    这时门外宦官大声道:“陛下,御史中丞李昭德求见!”

    “叫他进来!”

    李昭德进来了,连忙参拜。

    武则天开门见山道:“李昭德,朕记得你曾经向朕进言,魏王权位太重不得不防。”

    “对,臣是过。”李昭德一板一眼道,“臣今日也依旧坚持此见。”

    “理由?”

    李昭德看了一眼库狄氏,不话。

    “华阳夫人是朕心腹,你但无妨。”武则天道。

    李昭德拱手一拜,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若论亲情,是父子更亲还是姑侄更亲?”

    “当然是父子。”武则天答道。

    李昭德冷冷一笑:“从古至今,父子之间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旧例,还少吗?”

    库狄氏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李昭德你这张大嘴巴,你还真敢啊!!!

    “华阳,你听到了吗?”武则天突然发问。

    “是,臣听到了!”库狄氏惊急回答。

    “那你还不拟旨?!”

第1001章 兔死狐悲() 
薛绍驻兵洮州观望吐蕃动静。噶尔钦陵刚刚回到青海不久,除了整顿兵马暂无大的动作。双方兵马都暂时按撩了下来,像是两头刚刚生死相搏之后气力耗尽的猛兽,各自蹲在一角恢复体力舔舐伤口,同时又都冷冷的瞪着对方。

    娄师德说,无论是汉人还是吐蕃人,都不能暴尸荒野任其腐烂或是被野兽吞噬。抛开对亡人的敬重不说,这样会有可能引发瘟疫。

    于是离开凉州时,薛绍留下了娄师德与张虔勖镇守凉州善后,并派给他们上万人手,专司负责收敛周军阵亡将士的遗体,并予以安葬。吐蕃人的尸体则会统一执行火葬。如果将来大周与吐蕃真的修和盟好了,这些骨灰都是要送回高原的。

    到了洮州之后,薛绍也终于有了时间来收敛阵亡在几道防线上的将士遗体。噶尔钦陵每占领一道防线,都派人草草的收拾过尸体。有的烧掉了有的堆在一起盖了一层薄土。也有一些散落在罗素干山各处,已经腐烂或是野兽咬碎。

    对军人来说,给自己的袍泽弟兄们收尸,永远是一件残忍而虐心的事情。

    因此最近这些天来,罗素汗山下时常哭声四起。漫山遍野的纸钱快要染白了整座大山。有些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只好统一火化了分成一瓮一瓮的骨灰,分给那些活着的将士让他们带兄弟的“遗骨”回乡。

    有一批河陇的伤兵大约一两千人,他们就将带着一批骨灰提前回乡。

    薛绍亲自来送他们。

    有的人站着,有的人拄着拐仗,也有人是被人抬着。相同的是,他们每人都带着几个骨灰坛子,里面装着他们的同乡兄弟,或者父亲儿子。

    薛绍站在他们面前,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千多伤兵也都静静的看着他,没人说话。

    “兄弟们,我……”薛绍吞吐了一下,自嘲的一笑,“我对不起你们!”

    “薛帅,你没有对不起我们。”站在前列的一名伤员大声说道,“我们都是自愿来的,来的时候还发过誓。生死不论,血战到底!”

    “对。”伤兵们附合,“生死不论,血战到底!”

    薛绍看了他一眼,五十岁上下的一位长者,头发胡须都是灰苍色的,左臂没了打着包裹,右手提着一个布兜,里面装了四个骨灰坛子。

    薛绍走到他面前,“老人家,是带了哪些人回乡?”

    “我的三个儿子,还有隔壁的一个小兔崽子。他们全都死在罗素汗山第二防线。”老人家的声音很沙哑,说道:“我也不知道找对了人没有,烂得都认不出了。反正都烧成了一团吧,多少能带回一些。”

    “……”薛绍双眉紧皱心里很不好过,轻声道:“你家里,还有人吗?”

    “媳妇跑的跑死的死,还剩个老婆子瞎了好多年了。带着两个孙儿,一个三岁一个周岁。”老人家说道:“这不,没死绝呢!再过十几年,我们家里又有人能够追随薛帅上阵厮杀了!”

    薛绍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习惯性的想拍一下他的肩膀以示安慰,却发现他这一侧手臂连着半个肩都没了。于是自己换了一个手,轻轻拍了一下他另一侧的肩膀,“回乡后领了抚恤,和老伴带着孙子好好过日子。有难处,就找官府申诉和求助。狄公是个好官,他治下的灵州大都督府辖下各级衙门也都值得信任。会有人帮你的。”

    “好。”老人家应了一声,再道:“薛帅,我没读过书也没什么见识,有个事情想向你请教。这事,也是很多人都想问的。”

    “什么事,你请说。”

    老人家说道:“人死了,魂能飞吗?”

    他这一问,旁边好多伤员也都纷纷点头或是附合,“对啊,我们也想知道!”

    薛绍四下看了看,有点不解,“为何有此有一问?”

    老人家说道:“那天我最小的儿子就要上阵了,和他已经阵亡的两个哥哥一样,去镇守第二条防线。临走时他跟我说,爹,如果我也阵亡了你就别再上阵了,你得给我们收尸然后带我们回家。回去后你就告诉娘,下葬之后头七的时候,我们兄弟仨就会回家看望二老。记得备上三碗米酒,点上香烛烧些冥钱。有钱就买只鸡炖给我们仨兄弟吃,没有就用草纸扎一个烧了来也行。”

    薛绍听了心里很不好受,“那你怎么说?”

    “我说儿啊,家里离这儿几百里,你们七天走得回去吗?”老人家说道,“我那小儿子就说,人死了就不用再走路了,魂能飞的。我就骂他蠢,说万一不能飞呢?他就说啊,那我们兄弟仨就慢慢走回去,五七总能到家呗,反正要吃鸡!”

    薛绍的眼圈一下就红了,大声道:“能飞,魂能走也能飞!”

    “那我就放心了。”老人家咧嘴一笑,提了提肩膀上的布兜将骨灰坛抱紧。

    薛绍说道:“你带着他们的骨灰走到哪里,他们就会跟到哪里。回乡之后,记得要让他们入土为安。”

    老人家点点头,大声道:“乡亲们,走喽!我们在前带路,男儿回乡,入土为安!”

    “男儿回乡,入土为安!”

    一群伤兵们呼喊着,撒着纸钱,慢慢朝前走去。

    “生死不论,血战到底!”

    “男儿回乡,入土为安……”

    薛绍无法呆下去了,独自一人骑上马,飞快的逃离了这片地方。

    可是人偏偏就是一种犯贱的动物,心中越是逃避的东西,却偏偏又忍不住会去。骑着马绕了一圈之后,薛绍站在了一处稍远的山坡上,看着这一队残兵慢吞吞的走远。

    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视线。

    “这世上,什么时候才会没有战争?”

    数日后。

    朝廷方面给薛绍发来一份六百里加急的“女皇密令”。

    说是命令并不十分准确,这更像是武则天在和薛绍“远程聊天”。武则天告诉薛绍说,吐蕃赞普已经派出了和谈的使者,不日即将抵达神都。如果吐蕃发生内战,“爱卿可相机行事”。但必须要铲除噶尔钦陵,否则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这份密令的到来让薛绍心中略感欣慰,除了在“铲除噶尔钦陵”这件大事之上达成了共识,女皇还告诉薛绍说,朝中有人大放厥词诋毁薛绍,女皇已经将其“处理”了。

    她只举了一个例子,文昌左相魏王武承嗣已被削官去职仅仅保留王爵,他以后都不能再参与国政。

    让薛绍高兴的不是那个令人厌恶的武承嗣挨削了,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多次,挨削之后用不了多久他总能再次跳出来恶心人,对此薛绍都快要麻木。真正值得薛绍欣慰的是,自己带兵在外拼死拼活的打仗,不求万民称颂名垂青史,但求不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纵有小人拆台,君王仍不猜忌,为将者心愿足矣!

    薛绍亲自提笔,给朝廷写了一份战报回传。这次当然是捷报了,说已然驱逐噶尔钦陵收复洮州,不日还将进军青海一血前仇。

    先抑而后扬,往往更能起到“打脸”的效果。这并非是薛绍故意而为之,但他知道武则天肯定恰好需要这样的效果。

    从主动出击收复西域从而导致与吐蕃的争端,到后来的“临阵换帅”,这些全都是武则天的主张。此前七战七败丢失洮州,朝堂之上肯定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响起,武则天面临的压力可不小。现在一战扳回,武则天又能扬眉吐气、竖立一个更加高大的圣君形象了。

    离开了军事的政治是空中楼阁,离开了政治的军事则是无头之蛇。薛绍觉得,自己和武则天之间的配合的确是越来越默契了。

    再过了数日,薛绍的大军休整得差不多了,此前凉州血战亏失的元气基本都已恢复过来。对比初来乍道之时,薛绍手下的兵力从十五万锐减到了十万左右,但战斗力绝对上了好几个台阶。

    没有什么比实战更能让一支军队迅速成长的,尤其对手还是噶尔钦陵这样的高原猛虎。

    这时,高原方面传来了情报。那里,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吐蕃王朝的百年国运和整个民族的历史进程的大事。

    在赞普器弩悉弄派出使臣出使大周准备和谈之后,大周要求“交出战犯噶尔钦陵”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了。

    此前器弩悉弄就已经处决了吐蕃家族的重臣噶尔赞辗恭顿,这直接迫使了噶尔钦陵率军远征去避祸求功。现在赞普的屠刀俨然已经架到了噶尔钦陵的头上,这引起了噶尔家族莫大的恐慌和愤怒。

    噶尔钦陵的亲弟弟,同样也是吐蕃王朝一员大将的噶尔悉多于,组织起噶尔家族的很多大臣和族人奋起抗争。吐蕃的现任赞普器弩悉弄是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血气方刚铁腕治国。国中他的人也不少,否则他扳不倒噶尔赞辗恭顿这样的重臣,也不可能逼得噶尔钦陵外出避祸求功。

    器弩悉弄哪里受得了悉多于的挑衅,一怒之下就将他捉了起来一刀砍了。然后他一不做二不休,把噶尔家族男女老幼沾亲带故的近两千人,通通全给砍了!

    至此,在吐蕃王朝执掌实权将近七十年的噶尔大论家族,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在高原上灰飞烟灭消失无踪了。

    只剩下噶尔钦陵这一支孤军,还盘踞在青海。

    砍了悉多于等人后,年轻的吐蕃赞普亲提三十万大军,御驾前征前来征讨“叛逆”噶尔钦陵。

    高原消息难通,当薛绍得知这些信息时,赞普的大军都已经离青海不太远了。赞普已经铲除了噶家族掌握了整个王朝的大权,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