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错。每次来薛顗家,她总能感觉到一种从小到大从未感受过的放松与温馨。她知道,这才是亲情的原汁原味。倒不能说自己的父皇母后和皇兄这些人不爱自己,但是皇宫那种地方好像根本就不容许亲情的过度滋长。=〃〃所以成亲这几年来,太平公主越来越感觉“薛家”才是自己真正的家——难道真应了那句老话,嫁出的女儿就是泼出的水?=〃〃“安然。”薛绍突然凑了过来,小声对太平公主道,“稍后见了大哥,我有一些的事情要和他谈。”=〃〃太平公主微微一怔,“原来你不是专程逃跑呵!——又要我回避对吗?”=〃〃“不用。”薛绍微笑道,“我是先跟你说一声,好让你有心理准备。到时候,你也适当的给我帮一帮腔。”=〃〃“何事?”=〃〃薛绍道:“我已答应你母亲,将来会率领汾阴薛氏全族于她。但这件事情显然不是我一个人能就办到的。我大哥——九指薛侯,在薛族当中的声望和地位,可比我这个当朝驸马要高得多!”=〃〃>;<;/“薛郎,回来啦?”太平公主像二人初恋时一样的欢快上迎,挽住他的胳膊温言问道,“和母后谈突厥的事情,谈得怎么样?”>;

第798章 假如清君侧() 
。Shumilou。bsp; o

    薛顗回来了,一家人共进晚餐,其乐融融。

    薛顗反复说起了薛绍自投牧院之事,当时他正因公外出到华阴县办事,等他回来时这件风波已经过去了。但是薛顗还是尾婉的批评了薛绍几句,说他有些“恃宠而娇、恃才傲物”了。薛绍也没有和他过多争辩或是解释,大哥爱说几句就让他说好了,自己听着就行。

    饭罢之后,薛绍与太平公主很默契的一同来到了薛顗书房,借口对弈,实则准备对薛顗展开“大游说”。

    薛顗可不笨,看到这架式就知道他夫妇俩是有备而来,于是笑道:“二郎,你我兄弟之间就不必拐弯抹角了。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吧!”

    “哟,难得大哥如此干脆。”薛绍笑道,“你可猜一猜,我准备跟你说点什么?”

    薛顗左右看了看他二人,眨巴着眼睛,“家人一本关门说话,我便直言了——是不是大事将近了?”

    薛绍和太平公主同时点了点头。

    “哎……”薛顗长叹一点,轻轻摇头。

    “大哥有何感慨?”薛绍问道。

    “不管怎么说,我们薛家终究是李唐之旧臣,先朝之外戚。”薛顗道,“怎能不感慨?”

    太平公主道:“大哥,*我还是李唐的嫡公主呢!”

    薛顗微微一怔连轮眼珠子,那表情仿佛是在说……也对哦!

    “有些话外人不好明说,我这个嫡公主倒是说说无妨。”太平公主道,“就我个人而言,是我父兄做皇帝还是我母亲做皇帝,区别并不大。而且我认为,哪怕我母亲真的改了国当了皇帝,这个国家从根本上讲,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不过是,穿上了另一件外衣而已!”

    薛绍和薛顗同时瞪大了眼睛,你还真敢说啊!

    ——没错,这样的话也还真是只有太平公主敢说,哪怕是在家里!

    “我说得不对吗?”太平公主双手一摊,很直白很坦荡的样子,“只不过是东都作神都,长安变西京。三省六部换了名称,但仍是以前的那个三省六部。众臣依旧单日上朝双日不上;军队也好朝堂也罢,制度仍和贞观永徽大同小异。再要往细了说,大唐的朝廷近三十年一直都是我母亲在主政,所不同的是以往是我父皇或是皇兄请他临朝称制代为执政;往后,大概就是我母亲以皇帝的身份名正言顺的直接执政——换句话说,无论是朝廷军队还是天下百姓,这三十年来都已经习惯并接受了我母亲执政。她现在要做的就是从‘代为执政’,迈进一步改为‘直接执政’而已!”

    “公主说到要害之处了。”薛顗道,“恰是这一个‘代为’一个‘直接’,二者之间有如天堑鸿沟啊!”

    “所以,我们才需要大哥相助一臂之力。”太平公主把“我们”说得比较重,显然是在强调。

    薛顗当然是听出来了,于是眨了眨眼睛看向薛绍,在征询他的态度。

    “不瞒兄长,我已经答应了太后,将率汾阴薛氏全族与军队力量,一同力挺她早正君位。”薛绍如实答道。

    薛顗顿时陷入了沉默。

    从能力与作为上讲,薛顗自知远不如自己的二弟薛绍。但他毕竟有着多年的为官经验,深知政治之厉害与官场之凶险。从薛绍的话里,他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太后登基改朝换代已是必然,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薛顗不由得想道,其实至从先帝驾崩之日起,太后就已显露峥嵘。但当时没人会想到她真会想要当皇帝,毕竟古往今来无此一例。女人当皇帝,这在绝大多数人看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没过几年,痴人说梦居然就要变成事实……薛顗眼神灼灼的看着薛绍,他知道,这其中少不了薛绍的鼎力。别的不说,以薛绍如今在军方的实力,他跺一下脚整座洛阳城都得抖上三抖。他不明确表态,太后根本不敢言及“登基”之事!

    ——军队,就是这么狠!

    薛顗沉默不语,表情变得十分复杂。

    “太平,你下去陪一陪嫂嫂。”薛绍想要支开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微笑的点点头,乖巧的施了礼便走了。她心理清楚,自己能说的话都已经说透,再留在这里只会碍眼。看这情形薛顗终究是有心魔,而这个心魔,只有薛绍一个人能够诛杀。再多一个人在场,薛绍都将无法出手。

    “大哥,你可以直说了。”薛绍态度诚恳的道。

    薛顗深皱了一下眉头,起身打开门朝外张望确定没人,再将窗户推开一些确定太平公主已经走到了楼下进了厅堂与萧氏在说话了,他才坐了回来。

    “二郎,为兄实在不甘心!”薛顗的表情十分深沉。

    薛绍平静的问道:“你仍是无法接受太后改朝换代?”

    “对。”薛顗道,“请原谅为兄的固执,我从小就接受儒家教化,怎能接受一个女人称帝之事?再者,虽然先帝将我薛家流放了十年的确有负我等,但再怎么说,那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一家人。现在却要让一个外姓的女人夺去江山我等李唐的皇亲国戚跪伏在她的脚下山呼万岁——这情何以堪哪?”

    “大哥说的,都是道理。”薛绍仍是十分平静,“但从大局考虑,这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

    “细枝末节?”

    “对。”薛绍道,“小弟如今忝居夏官尚书深知许多重大国情与内幕。其中有一些,大概是兄长很难发觉与想到的。”

    “何不说说?”薛顗问道。

    薛绍点了点头,“单从目前的国内情势上说,如果没有太后,如果在位的仍是庐陵王或者是如今的皇帝自己在亲政。那么,我们的朝堂之上究竟是谁在发施令,就真的难说了。或许是裴炎,或许是韦后,或许是某个德高望重的皇族前辈,也有可能是你的二弟薛绍。甚至有可能,会是一个或者一群你想不到的内廷宦官,就如同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乱政。”

    薛顗愣了,细细一想,薛绍说的这种可能性还真的是存在。先帝驾崩之后,无论是庐陵王还是现在的皇帝李旦,都是既无政治之根基,又无镇国之力与治国之能。如此君弱臣强,便是朝堂派系纷争、天下一片大乱的前奏。别的先不说,光是顾命大臣裴炎一个人,就绝对不是庐陵王所能对付得了的——就连当时的薛绍,也被裴炎死死的压住翻不得身。如果没有太后的存在与出手,往后这江山姓李还是姓裴,那都是难说。

    “从国外的周边形势上讲,就更是一目了然。”薛绍说道,“太后本人虽然不大懂军事,但是她懂得用人。小弟不才,如今称薛子镇国。很多军国大事,从御林军选将到对针对突厥的外交与军事铺排,太后都对我言听计从。很多年轻的将领,陆续脱颖而出担纲重责。尚武台得以成立,武举即将开办。我敢断言,我朝将才凋零外战不利的被动局面,用不了几年就会彻底发生改变。而这个改变,就是基于太后善于用人,敢于用人。而且是在她并不擅长的军事领域——大哥,你应该知道这是很不容易的,需要非比一般的魄力与勇气!”

    薛顗听得很认真,偶尔点一点头以示认可。

    “大哥。”薛绍说道,“这么多年你也应该看到了,我朝至李勣之后罕有良将,仅凭我的先师裴公苦苦支撑了这么多年。如今大唐的版图越来越小,四夷越来嚣张跋扈,突厥甚至脱离大唐自称为汗国了。这外界的周边局势,可以说是相当危急的。只是我们的朝堂之上,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意识到这一点。就算意识到了,也很少有人真正的引起了重视!”

    “没错……”薛顗深以为然的点头,“包括为兄本人在内的很多人,如果不听你说起这些,将仍旧沉浸在天可汗的泱泱天朝梦之中。”

    薛绍说道:“太后很早就意识到了,她一直都很想做出改变,而且也的确是付诸了实施。薛子镇国,就是她付诸实施的一步。大哥,她是个女人没错,但是她的眼光、理想、抱负、才能和魄力,并不输给大多数的男人。如果因为她是女人我们就否定她的一切,这是否太过狭隘?——反观庐陵王和如今的陛下,他们能有此等作为吗?”

    薛顗沉默。

    “岂不说作为。”薛绍轻笑了一声,“他们能不能把皇位坐稳,都是个严重的未知。”

    薛顗重叹了一声,显然是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用意。

    “皇纲失统,则朝野混乱一片乱斗,群雄并起乱世降临。”薛绍说道:“如果没有太后牢牢的稳稳的把控着这个朝堂它大体安稳没有崩坏。别说什么薛子镇国,你二弟的脑袋现是由谁提着,我们薛族是否还存在于世,都将是未知——大哥你想过没有?”

    “说真的,为兄的确没有想到过这些。”薛顗深呼吸了一口,说道:“毕竟,历史没有如果。你说的这些没有发生的事情我如何想到?”

    薛绍微笑的点了点头,“历史没有如果,我赞同这句话——那我们说眼前的!”

    “好。”薛顗双眼放光顿时来了精神,警惕的观察了一下门口,压低声音说道:“如今你兵权在握声望极高,如果联合李唐的至亲皇族发动兵变清君侧——又当如何?”

    薛绍笑了,就知道大哥心里会有如此想法!

    “你为何发笑?”薛顗好像还有点生气,“这很可笑吗?”

    “不可笑。”薛绍不笑了,认真道,“假如清君侧……这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第799章 薛绍的意志() 
薛顗眼见自己的弟弟被他引到了自己的话题上来,禁不住眼冒精光的兴奋不已。

    薛绍看到大师这副表情,却是在心里一阵叹息——大哥是典型的儒生,要他动手杀只鸡都会捂眼皱眉的惊魂不定。他对军事一无所知,却以为手里有几个兵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仅凭几个兵就能解决的问题,那还叫问题吗?如果武则天的问题能够如此轻易解决,还会等到三十年后轮到我们这些人来动手吗?

    不难想像,现如今像大哥这样抱着单纯的理想主义的人,少数。这其中很有可能就包括那些,快要到了火烧才升起一丝危机感来的,李唐皇族一大家子人。

    “二郎,如果你愿意出手,为兄可以居中串联。”薛顗很来劲,小声道,“李唐皇族最有威望的几个人,都和为兄颇有交情。像霍王李元轨,韩王李元嘉,越王李贞……”

    “大哥。”薛绍实在忍不住打断了他,说道:“起事能否成功,姑且不说。你有没有想过,就算我们成功了,将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薛顗轮了轮眼珠子,说道:“当然是把陛下从偏殿里接出来坐上龙椅,成为真正的皇帝啊!”

    “然后呢?”薛绍平静的问道,“朝堂之上谁说了算?”

    “当然是……”

    “皇帝吗?”薛绍笑了,“那么我问你,太后与皇帝,谁强?”

    “当然是太后。”薛顗倒是答得毫不犹豫。

    薛绍道:“那么,就连太后都被我扳倒了,皇帝自己坐在龙椅上能坐得安稳吗?他心里会想什么?”

    薛顗不由得愣住了,心说这倒真是一个问题。古往今来没有不多疑的帝王,如果凭借政变把现任皇帝给扶正了,他心里最大的忌讳必然是扶正他的那些人——他们能把自己扶正,就能把自己再次拉下马另立一位新君,甚至是夺了这座江山自己来!

    “到时候,出兵发动政变的你二弟薛绍,就会成为皇帝里的头大敌。”薛绍道,“假如太后真的倒台新君真的亲政了,以新君的能耐和根基,绝对无力掌控大局。那些发动兵变成功清君侧的李唐皇族们,他们会淡泊名利的激流勇退,把君权真正的、完全的交还给皇帝吗?”

    薛顗摇了摇头。这个问题摆得很清楚,没有谁能经得起权力的诱惑,尤其是那些从一出生起就接触权力的皇族们,他们比人都知道权力的美妙。

    “那么又有问题出现了。”薛绍道,“那些仗着自己辈份极高身份尊崇又立下了从龙之功的皇族们,会甘心屈居于我之下,听我颐指气使吗?”

    薛顗再度摇头。如果那些“尊贵”的李唐皇族们都是毫无野心的逆来顺受之辈,以如今太后的实力之强,早就让他们甘于投降死心臣服了,又哪来的这么多麻烦呢?

    “好,那你二弟又多了一批敌人——曾经最亲密的战友们,一起发动政变扶正皇帝的李唐皇族们。”薛绍说道,“朝堂之上的争权夺利,说得难听一点,就像是饿狗抢食。从来没有光明可言,更加没有公正可言。谁成功了,谁就是王者。你二弟何德何能,能同时抗得住皇帝与皇族的夹击?——还有第三股势力一定会出现,大哥你想过没有?”

    “什么第三股?”薛顗问道。

    “就是曾经太后的人。”绍答道,“这批人将会很多很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