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4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如此,下官明白了。”魏元忠说罢就起身施礼准备告辞,临走时说道,“下官回去之后,即刻依律对其下判。想来,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差错了吧?”

    薛绍呵呵一笑起身相送,“律法自有主张,魏明府按律办理,定然无差。”

    “如此甚好。”魏元忠挺默契的对薛绍微然一笑,拱手拜别,“多有打扰,下官告辞了!”

    “王昱,送客。”

    魏元忠走后,薛绍静下心来仔细想了一想,不由得发出了微笑。

    赫连孤川这个人,以前就曾是关中绿林的“盟主”级人物。如果孟津水枭的事情真是他办的,那就办得太漂亮了。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会惹下的麻烦。

    公事罢后薛绍回家叫来了郭安,叫他派人去咸阳的章台小筑找赫连孤川问个情由。不料郭安答说不用派人去了,今天吴铭吴大师回来了——就从咸阳回来的。

    薛绍不禁一乐,这个赫连孤川还想得挺周到!

    于是薛绍马上找来吴铭问话,吴铭答说,自己最近这个把月其实一直都和赫连孤川在一起,知道他所干的每一件事情。

    这两三个月来,重出江湖的赫连孤川把以前失散和老弟兄都召唤了回来,很快就召集起了一票实力雄厚的人马。当然,薛绍给的那六颗天价珍珠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构成了他们雄厚的经济基础。

    不过赫连孤川没有重操旧业的去走私盐、贩人口或是铸私钱,他干起了水路运输的买卖。洛阳的槽运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的经济主动脉,除了往来运送国税物资的各种官船,民间的各类商船和货船也是川流不息,槽运异常的活跃与发达。

    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赫连孤川就建起了关中最大的一支私人槽运船队。当然,他用的手段相当多样化。除了自己购船雇人的做正常买卖,他另有一个的发家手段就是,不断的打击和吞并活跃在各条水路上的——大小水枭。

    海上有海盗,水上就有水枭,说白了就是靠着抢劫偷窃、敲诈勒索而发家致富的一批绿林人物。孟津水枭,就曾经是关中最大的一个水枭团伙,连官府都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但是赫连孤川,把一批又一批的水枭都给治了。那十几个被打伤打残了自己去往洛阳县衙自首的,就是孟津水枭当中曾经参与过行刺薛绍的,漏网之鱼。

    现在,赫连孤川的槽运帮会已经如日中天。乃至于有些需要上交粮税盐税的地方衙门,都会托人找赫连孤川帮忙派人押运。因为,只要有了赫连孤川的人在船上,这船从始发地直到抵达洛阳上交,中途就不会有的麻烦。

    听完这些,薛绍笑了。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个举手之劳的顺水人情再加上六颗并无实用的珍珠,就这样成就了一个强大的赫连孤川。

    “公子,我认为赫连孤川这个人,将来或许会有大用。”吴铭说道,“有阳光就会有阴影,天下总分黑白。很多白道上不好办的事情,黑道上却能办得极为妥当。而且赫连孤川这个人做事极有分寸,什么事情做得什么事情碰不得,他相当有原则。手下的人,也全都敬服于他。假以时日,他在关中水路的实力会不亚于一支军队!”

    “这一股灰色力量,的确不容小视。”薛绍点了点头,“他有没有对人说过,和我的关系?”

    “从未见说,对我都是只字未提。”吴铭说道,“我来时他还嘱付我说,可能要辜负驸马的一番美意了,他在太平公主府挂名书令使的事情,最好还是作罢。以后,赫连孤川和薛驸马没有的关系,也绝不会有什么往来。”

    “懂事。”

    “他还有一事上请。”吴铭说道,“他说,他的船队上下也有几十条大船、几百上千人了,大家聚在一起总得有个统一的名对外示人——这个名,他想拜请公子帮忙取定。”

    “取名?这我可不擅长。”薛绍笑了,取什么名呢,海贼王?部落?还是青帮洪门白马义从?

    “我倒是有个建议。”吴铭笑道,“船队活跃在水上,公子手下已经有了红叶商会,取其谐音就叫——‘洪门’如何?”

    薛绍双眼一瞪,这个笑得贼兮兮的大和尚,还会读心术不成?!

第754章 花落谁家() 
。Shumilou。bsp; o

    数日后,又有一批孟津水枭落案于洛阳官府。但这一次他们不是主动来投案的,而是有人报信说他们在洛阳附近的水面上劫掠官盐。

    洛阳令魏元忠得到消息之后马上部署行动,并亲自率领麾下的官差衙役与不良人前去捉拿。他还托请薛绍的关系,得到了右卫将军党金毗在洛阳城外的野战驻军的协助,一举破案当场抓获了一百余人。

    这一次行动,对孟津水枭的打击可谓相当巨大,因为他们过半的骨干力量都当场被捕了。而且他们招认出,他们真正的首脑就是——李仙童。

    原来李仙童虽然为官多年,但一直和绿林上的关系相当密切。很多年前他就已经暗中成孟津水枭的一员,替这伙贼人打探朝廷和官府动向并负责通风报信,在组织内部的地位一向不低。这两年他更是成孟津水枭的最高首领,手下大大小小的有一千多喽啰,其中不乏在黑道上小有名气的武林高手,和一批打过仗见过血的退役老兵。

    如今的太平盛世里,孟津水枭这样一个“黑团伙”居然在关乎帝国经济命运的大运河流域,为非作歹纵横嚣张了这么多年,连上交国税的官船也敢劫,好几次都惊动了朝廷。因此这一次魏元忠大破孟津水枭,在洛阳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震动。

    /

    唯一可惜的是,没能当场抓住李仙童,又让他闻风而遁了。

    还有一些没有公开的内部消息表明,李仙童这次的再度出现显得很神秘,他很少亲自露面,偶尔在一些核心成员的面前现个身,也是黑衣斗蓬把全身遮得一丝皮肤也看不见,身边还带着几个浓须碧眼使弯刀的胡人保镖。

    种种迹象表明,李仙童很有可能已经投靠了突厥,更有可能是投靠了元珍。还有,曾经他们都敢在洛阳城内行刺薛绍,那就没什么事情是他们不敢干的了。既然如此,孟津水枭就已经不再是“治安问题”那么简单,而是有可能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案要案。

    因此武则天在朝堂之上公开发令魏元忠专办孟津水枭一案,务必铲草除根。另外私底下,武则天同时召见薛绍和魏元忠问了一些内在情由。薛绍当然不会明说自己和赫连孤川的事情,但由魏元忠揭示了冰山一角,说现在孟津水枭陷入了江湖争斗,有另一股强大的势力正在堀起并与孟津水枭势同水火。那么现在,就正是消灭孟津水枭的大好时机。

    武则天问,那另一股势力又是什么样的来头?他们会不会取孟津水枭而代之,成为威胁神都漕运的新毒瘤?

    魏元忠说,如今看来他们和孟津水枭不尽相同。他们虽然也走一些绿林路子,但确实有自己的船队和正当生意,而且,他们并没有侵犯百姓也没有掠夺官船威胁漕运。实际上,他们还有专人负责给输送国税的官船沿途护卫。对了,他们有一个挺响亮的名,叫——洪门!

    “洪门?”武则天,思虑良久。

    武则天本人,就是从后宫的惨烈争斗当中成长与堀起的,她深知这世上还有很多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在那里,一般的王法和世俗的规则全都不大管用,它有自己的一套潜在规则令栖息在角落里的人,不得不遵守。

    “历朝历代,都不乏一批江湖游侠的往来活跃。他们既能成为声张正义、于国于民有所益处的侠义豪杰,也能成为令人头疼的响马匪类,甚至干出祸国殃民的勾当,比如孟津水枭。”武则天说道,“对于这一类人,官府不好与之直接交道,俨然如同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只要他们触犯了王法、危害了百姓、祸乱了社稷,那也就绝对不能罔顾辜息。”

    “太后所言甚是。”薛绍和魏元忠一同应了诺,听得出来武则天的意思是——官面上的人不要和洪门走得太近,但也不意味着府官对洪门就是听之任之不管不顾。这无疑是在对洪门的事情表态,不也不反对。但底线是,洪门不能像孟津水枭那样祸国殃民!

    谈话结束,薛绍和魏元忠结伴离开御书房。

    魏元忠满怀感慨的神情,薛绍便问,“魏明府在想什么?”

    “薛尚书,洪门这样一个小小的绿林帮会居然会惊动朝廷,绝对是奇事一桩。”魏元忠说道,“然而更让下官惊奇的是,刚刚太后居然主动给出了一个默许洪门存在的承诺,这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薛绍笑了一笑,说道:“太后最是擅长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她做出这样的表态,并不奇怪。”

    “何以见得?”

    薛绍说道:“有阳光就会有阴影。不管我们官府承不承认,绿林总是存在的,并且有着他们自己的一套内在规则,对吧?”

    “当然。”

    薛绍说道:“既然不能根除绿林,那就只能善加引导为我所用了。与其让孟津水枭这样的毒瘤四处为虐祸国殃民,那还不如让正气一些的洪门取而代之重订规则。这样就算没有太大的益处,也至少可以减少绿林的害处。”

    “太后,果然深谋远虑!”魏元忠说道,“难怪她老人家会默许洪门的存在。也正是因为她给出的这样一个默许,往后洪门恐怕就是见风就长,一发不可收拾了!”

    “谁知道呢?”薛绍笑了。

    魏元忠也只是笑了一笑,二人心照不宣。

    转眼已是腊八,天气终于转冷,并且下了一场零星的小雪。

    大唐的腊八节称为“腊日”,是一个相当的节日。在这一天,朝廷和地方官府乃至百姓们自己,都要举行盛大的典礼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并且趋走疾病和瘟疫,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而腊八粥现在还叫做“七宝五味粥”,是来源于天竺与佛教信仰息息相关的一样食物。

    武则天是信佛的,所以在腊八节这一天遍赐文武大臣七宝五味粥,算是送上一份吉祥的祝福。

    清晨,薛绍和文武百官一起踏雪进宫。先是长达半日的祭祀,然后是在麒德殿赐粥,文武百官赋诗或作表答谢,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然而午宴过后事情还没有完,武则天和皇帝一同出现在了含元殿,文武百官也全都来了。

    久居偏殿的皇帝居然现身政殿了,显然是有大事。

    果然,现在名义上的“首辅宰相”内史令岑长倩郑重宣告,朝廷即将成立一个新的类似于国子监的官学机构,专门用来培养将帅之才。

    大唐的中央机构名称习惯称为“阁府寺台监”,文有国子监,那么培养军事人才的官学机构,就叫——尚武台!

    国子监的最高负责人是“国子监祭酒”,这是从三品的显贵大员。祭酒原本是用来称呼飨宴当中负责执爵祭神的德高望重的长者,后来成为官名,大意就是同类官员当中的最高级别者。比如军师祭酒,就是的军师当中地位最高的那一个,相当于参谋长。

    尚武台的最高官员,就叫“尚武祭酒”。与国子祭酒的级别持平,从三品。

    第一任尚武祭酒的人选极受朝廷上下人的,可以说政事堂里每天都在为这个人选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连太后本人都很是有些摇摆不定。

    “朝廷决议由夏官尚书薛绍暂时兼任,检校尚武祭酒。”

    朝堂上下发出了一片不大不小的惊嘘声。

    花落谁家,终于真相大白。既在预料之中,也在预料之外。

    “臣,领旨谢恩。”薛绍出班应诺,应完了又站回去。

    无数双眼睛睛着他,有眼红的,有嫉妒的,有冷漠的,也有愤恨的。

    薛绍淡然处之,只在心中说道:这个位置你们谁也别想争去,哪怕是武则天想让她的好侄儿上位,也不大好办——军校始于创业,你们干得来吗?让我屈居他人之下担纲副手,那更不可能。就连武则天,也会觉得不好意思!

    政事堂里纠结了很久的一件大事,总算尘埃落定。接下来,岑长倩还当朝宣布了很多的尚武台官员任选。尚武祭酒以下还有四个“丞”做为副手,另外还有博士、司业、教头等等数十官位,全是新增的官职。从官名上看,尚武台很大程度的效仿了国子监。薛绍只对其中的一个官位提出了更改,那就是“直讲”变成了“教头”,这是传授骑射、拳法、刀枪和博击这一类个人武艺的教师。

    岑长倩说了许久。

    文武百官们以为,今天大概就是这么一件事情了。不料岑长倩方才说完退场,武则天发话了。

    “本宫决定不再监国称制,即刻退回后宫,还政于皇帝陛下。现起改由陛下亲政。望各位爱卿,竭力辅佐报效社稷。”

    就这么一句话,可谓石破天惊,的大臣全都惊呆了。

    皇帝李旦显然是早就已经知道此事,否则他今天不会出现在这含元殿里。但他仍然表现得非常的惶恐,他离开了龙椅走到了朝堂之下,和文武百官一起强力挽留武则天监国理政,自己也是固辞不受,不肯亲政。

    薛绍感觉,眼前这一幕不可是做一做样子,武则天绝不可能放弃手中的权力,李旦也没法儿真的上台亲政。但是武则天为何要玩这样一出呢?难道她也面临了很大的压力,不得不这样做一下样子?

第755章 白马寺() 
。Shumilou。bsp; o

    最终,武则天不顾皇帝李旦与众臣的劝请与挽留,还真的就退回了后宫把君权交还给了李旦。

    太后下野皇帝亲政,这是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很快就在百姓仕人当中传得沸沸扬扬。各色人等对此猜测纷纭议论不休,大唐帝国的权力高层还真的没有像现在这样,倍受过。

    但奇怪的是,本该最受影响的朝廷中枢却是相对比较的平静。宰相还是以前的宰相,大臣还是那些大臣,大家仍像以往那样各司其职不改当初。大唐的国家机器,还是和以前一样的运转顺畅几乎没有什么异样。

    在君权交替的时期,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