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会商罢后,薛绍和宰相们一同前去向武则天汇报。皇帝李旦一直都在后宫偏殿“养病”,武则天总揽朝政之全局。
盟书递上给武则天之后,重臣们全都噤声不语。
“这些细则条约,多半是大唐吃亏。”说完这句,武则天的脸上几乎是没有表情。
重臣们也没有一个反嘴回话,现场很是安静。
“图全大局,不争小节。”武则天将盟书往桌上轻轻一扔,“罢了,照办就是!”
“臣等遵命!”重臣们都吁了一口气,一同拜诺。
武则天仍是面无表情,那一双罕有生在女人脸上的炯炯龙睛却看向了薛绍,并问道:“薛爱卿,本宫听闻,数次会商下来你几乎是一言不发。因何如此?”
宰相重臣们也一同看向了薛绍,这或许也是他们想问的。
薛绍走出班列上前拜了一礼,说道:“回太后,和谈会商讨价还价,并非臣之所长,于是臣不敢班门弄斧,以免误国误民。”
这话一说出来,武则天和在场重臣们的脸色都沉了一沉。很明显,薛绍一点都不愿意和谈。
“薛爱卿,本宫知道你胸怀不忿,不愿与突厥和谈。”武则天当众说道,“同时本宫也很欣慰,你能抛弃私念顾全大局,促成这一次的和谈。”
“回太后,臣尊重大局,保持己见。”薛绍回道,“和谈能成,自然最好。如其不然,臣愿意马上奔赴疆场,用我们的唐刀和汉剑,打到他们跪地请降!”
“诸公,现在你们知道薛爱卿为何在数次会商当中,一言不发了?”武则天斗然提高了声音,大声道,“唐刀和汉剑,才是他的语言!”
“臣等知道了!”重臣们一同参拜,然后又一同对薛绍拱手拜了一拜,以示敬重。
薛绍回了礼,心中不由得想道:这次和谈原本就是武则天授意的,不然这些重臣们不会接受这些专做赔本买卖的和谈细则。他们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也绝对不是卖?国求荣的软骨之辈——至少,不全是!
可是事罢之后,武则天又想在这些大臣们面前挽回一点面子,仿佛是在说大唐可不是因为打不过突厥了才被迫和谈……我们只是,暂时不想揍他们了!
看着武则天和在场重臣们各不相同的表情神态,薛绍在自己心中喃喃自语:“刚刚演的这场双簧,真够无聊的……把我留在长安,就是专干这种事情的?”
次日中午,武则天将要在麒德殿设宴,宴请并欢送突厥使臣阿史那咄悉匐一行。薛绍实在是有点厌烦这样的场合了,本想推托不去,但实在拗不过太平公主的软磨硬泡,只好硬着头皮再去走一过场。
“薛郎,在京为官就是这样的,你总得慢慢适应。”临行之时,太平公主这样温言细语的劝慰。
“我明白,做京官无非就是吃吃吃,喝喝喝,笑笑笑,拜拜拜。”薛绍没好气的道。
太平公主噗哧就笑了,“看来对于这次的和谈,你心中很是不爽。”
“我本可以活活揍扁那个咄悉匐,现在却要眼睁睁的看着他拿走我们一堆的金银财货,我还得满脸堆笑的拱手欢笑。”薛绍忿忿的道,“你说,我心里会是一个什么感觉?”
“好啦,别孩子气了。”太平公主轻抚着薛绍的后背,笑吟吟的道,“你现在可不是一介边帅,而是朝廷重臣了。别老想着打仗,该要多想一想深远和大局。”
“那好吧,不说了。”薛绍叹了一气,“我去混吃混喝了,你带好孩儿在家等我回来。”
“去吧,夫君。”太平公主笑道,“记得要吃饱喝足,哪怕是醉了也不打紧。我叫琳琅在麒麟殿外候着,车马伺候。”
薛绍扬鞭拍马,飞驰绝尘而去。
太平公主微微一怔,脸上的笑容却有一点僵住了……以往离家,他总是牵马慢行,时时回望面带微笑。今日却是飞掣而去头也不回。看来他的心里,当真是很不痛快。
“琳琅。”
“在。”
太平公主微皱眉头的沉默了片刻,小声问道:“夫君,这是怎么了?”
琳琅面面相覻,一同摇头,“殿下都不知道,奴婢哪能知晓?”
太平公主微微一怔,“这几日,夫君不是宿在你们姐妹房中吗?就没和你们说什么?”
琳琅仍是摇头,小声道,“这几夜,一直是月奴陪着夫君……”
太平公主先是略微一怔,随即就有了一点恍然大悟之感。
“要不,奴婢去把月奴唤来,殿下当面质问于她?”
“不必了。”太平公主一口回绝,说道,“月奴和你们不一样。除非她自己愿意主动前来跟说起,否则,我都不好去找她打听,就更别提质问二字了。”
琳琅同时一惊,都像是呆住了……堂堂的太平公主殿下,还会招惹不起自己家中的一个媵人吗?
太平公主看着她们脸上疑惑和惊异的表情,自己摇了摇头微微一苦笑,小声道:“你们不要胡思乱想,本宫只是出于对夫君的尊重,才不去找月奴打听和质问。”
琳琅明白的点了点头,疑惑道:“奇怪,夫君究竟有什么瞒着我们呢?看他整日,都心事重重闷闷不乐的!”
“他没有事情瞒着我们。”太平公主轻叹了一声,说道,“只不过,他还有一半的心和一半的魂,暂时还没有回来。”
“啊?”琳琅同时一惊。
太平公主轻轻的摇了摇头,“夫君早把自己一分为二。一半在长安,一半在朔方。长安的这一半,你我都能懂。可是朔方的那一半,却只有月奴能懂!”
。。。
第730章 公子任性()
大唐皇城太极宫里的麒德殿是国宴专用之地,一般用来宴请外邦使臣或在重大节日启用。
至从先帝李治驾崩算起,这里已经很久没有派上用场了。今日却是歌舞升平一派繁华景象,大唐摆起豪宴“欢送”突厥国的使臣,阿史那咄悉匐。
凡京官五品以上,都必须参加这个宴会。
不是邀请,是“必须”。
这是武则天继拿掉裴炎、摆平扬州叛乱之后,干成的第三件大事。如果说前两件大事更多的是冲着武后本人来的至少表面上是,那与突厥的和解则可以算作是她为大唐帝国所办成的一件政治功绩,是值得她大书特书、风光显摆一把的。
满朝文武的心里都十分有数,现在的大唐朝堂之上,武后已经没了对手。她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说出“必须”二字。
所以,凡是身在京城的五品以上官员、宗室、勋略全都带着夫人前来赴宴了。麒德殿里摆上了上千副桌几,蔚为大观。
薛绍自然也在其中,而且他的座席非常靠前。对面,就是突厥使臣咄悉匐一行人的座席所在。
宴会开始了。
武则天一举杯,便响起排山倒海一般的谢恩与祝福之声。这个声音武则天脸上的笑容显得格外的年轻,格外的春风得意,写不尽的巾帼豪迈。
仿佛,拥有了整个天下。
穿梭不停的宦官使女们一一呈上经典的宫庭美食,妖娆美艳的歌儿舞女们,陆续登台献艺。
丝竹悦耳长袖善舞,珠光宝气美人倾城。
从塞北苦寒之地远道而来的的咄悉匐等人,被大唐的锦绣繁华彻底的震撼到了。那种感觉可不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所能形容,简直就像是升斗小民白日飞升得以见识到了天廷宫厥。
薛绍静静的喝着酒,冷冷的看着座席对面那一群狼吞虎咽毫无吃相,还对着婀娜舞伎眼睛放绿光的突厥饿狼们。
他心里就在恶狠狠的琢磨着,吃吧,吃吧!不管你现在吃了多少,迟早也要给我全部吐出来!
宴席过半时突厥使臣们集体登场,自弹自唱的跳起了他们的胡旋舞,推助宴席气氛。
凭心而论突厥人跳的舞充满了动感与激情,还是挺,他们历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马上民族。在场也有不少的大唐官员们称赞叫好,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
但是薛绍和李多祚这些将军们全都无动于衷。再怎么样,他们也无法对生死仇敌们装出一副伪善与讨好的尊容来。
突厥人跳完了舞依次归席,咄悉匐拿出一个颇富异域风情的精美礼盒来,献上给武则天。他说这里面装着一颗神奇的夜明珠,是突厥汗室阿史那部族的镇族之宝,曾经由历任的突厥可汗拥有。今日,献纳给“至圣至明”的武太后。
薛绍离得较近一眼便看清楚了那珠子是个什么德性。虽然自己不是珠宝专家,但胜在见多识广。以他的眼力劲不难分辨出,那珠子也就是个一般货色。自己家的藏宝阁中,随时可以搜出一打来。
薛绍尚且如此一眼瞧出端倪,就不用提一生与名贵珠宝为伴的武则天了。但是武则天表现得很高兴,非常乐意的接受了突厥人的献贡,还当众宣布赏赐给咄悉匐一批丝绸、金器、良马和做为回报。顺带着,还给他们的可汗骨咄禄和权臣元珍也都赏赐了一份。
这种事情,在两国邦交当中并不罕见。中华礼仪之邦,向来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泱泱天朝的出手向来阔气,就怕别人说我们寒酸。
听闻赏赐,咄悉匐当场大喜跪地就拜。薛绍清楚的看到,跪地而拜的咄悉匐斜着眼睛就在瞟他旁边的那些身段婀娜酥胸半露的宫庭舞伎们,就差咽口水了。
兴许是多喝了几杯闷酒,本就心中很是烦闷的薛绍,无法忍了。
他站了出来走到堂中,对着武则天拱手一拜,“启奏太后,臣有本奏。”
众目睽睽之下薛绍这样突兀的站出来,着实让大家颇感意外。而且他说的还是“臣有本奏”,如同正在上朝那样和庄严。看他神态更是严肃认真,不像是去恭贺讨喜。
麒德殿里,突然一下就安静了下来。安静得有些诡异。
仍在单膝跪地谢恩的咄悉匐异讶的抬头看了看薛绍,不解的眨着眼睛……眼熟,近几日会谈都有此人出场,但好像从来没有听他发表过意见。
——何许人也?
武则天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安,但仍是和颜悦色语调轻松,“爱卿有话,不妨直言。”
“臣启奏,我朝理当厚赐突厥叶护贵使,以及他们的可汗与阿波达干等人。因为战火绵绵生灵涂炭,和平来之不易。”薛绍拱着手,说得一板一眼,“但是臣建议,不要把我们的人,也给赏赐出去了。”
此言一出,满堂惊讶。
武则天的表情微微一变好像有点猝不及防,一时间竟然无语以对。
咄悉匐的汉语是说得相当流利的,听懂更加没问题。他先是仰着头惊讶的看了薛绍两眼,然后慢慢的站起了身来正面的与薛绍对视,不避不让。
那眼神,就如同一头将要食人的饿狼。
薛绍不以为然的微微一笑,“贵使,生气了?”
咄悉匐就像川剧变脸一样,马上换了一副和气生财的笑脸,“怎么会?怎么会呢!”
“那就好。”薛绍淡淡的回了一句,再度对武则天拱手一拜,“臣请太后圣裁!”
武则天眉头一拧,显然有些不高兴。但又不好当众发作,于是用眼神示意薛绍“别胡闹快下去”。
“且慢。”咄悉匐突然发声,并且对着薛绍抚胸弯腰一拜,再道:“阁下请恕敝使多言。只因敝使很是不解,为何阁下要阻止太后把美人赏赐给我们呢?据敝使所知,大唐向来便有给诸国国王或是可汗、将军、大臣们赏赐美人的成例。而且不光是赏赐美人,曾经还会嫁出皇室的公主。为何到了突厥这里,就要变样呢?……莫非,阁下是在代表大唐藐视我突厥?”
挑衅!
在场的人都听出来了,咄悉匐是在挑衅,甚至可以说是威胁!
于是,再一次满堂惊哗。
武则天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忙道:“贵使不必多想,大唐绝无此意——薛绍,还不退下?”
“你是……薛绍?!”咄悉匐大吃了一惊。
“对,我就是。”薛绍转过身来冷冷的看着咄悉匐,“薛某是大唐的臣子,为国谋略献纳忠言,是我的职责所在。接受采纳与否,薛某的掌控之中。但是薛某必须把心中的意念表达出来。否则,就有失为臣之本份!”
“薛绍……噩梦!”咄悉匐瞪圆了眼睛看着薛绍,连连点了几下头,深呼吸,“难怪、难怪!”
薛绍笑了,“难怪什么?”
“难怪这几日你片言不发。难怪今日,你会阻止太后赏赐美人。”咄悉匐也笑了,“原来你是薛绍。薛绍这样做,那便一点都不奇怪了。”
“薛绍,本宫让你退下。”武则天再度发令了,声音有点冷肃。
“太后容禀,臣原本是要马上退下的。但是突厥贵使突然和臣拉起了家常。为免失敬于突厥汗国,臣只好仓促停步应对一番了。”薛绍双袖挥动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朝拜之礼,“臣,告退。”
说罢,薛绍转身就走。不是回到座席的方向,而是走出麒德殿!
满场上千人,目瞪口呆!
麒德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站住!”武则天嚯然起身,高声喝道。
薛绍斗然停步转过拱手一拜,“太后有何吩咐?”
武则天的脸上已经有了一丝怒气,“薛绍,这是两国邦交的重大场合。你如此拂袖而去,是置国事于不顾。身为大唐的重臣,这就是你的职责所在吗?”
咄悉匐和突厥人全都开始冷笑。
眼前这一幕,绝对是他们相当希望看到的。
“回禀太后,臣的职责已经尽到了。酒宴也吃饱了。太后命臣退下,臣便退下。臣没有他意。”薛绍不卑不亢的立着,连声线都没有一丝的起伏,说得很平静。
武则天眉宇一沉怒气再涨,“你的职责,就是在邦交场合公然的轻慢和激怒异国的使臣,为两国的和平蒙上一层不利的阴影吗?”
“回太后……”薛绍的眉头也慢慢的锁了起来,表情变得很严肃,“臣初初从军之时,曾经发下血誓要誓死撼卫我们脚下的国土,誓死撼卫我们的同胞,誓死撼卫我们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