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件事情外人不知道,薛绍早得武则天密授机宜,因此心里有数——程务挺就是武则天想要扶植起来接替裴行俭的军中新贵。

    程务挺战功赫赫威名极盛并且只有五十出头正当壮年,再加上他一直在东北边关为将,在朝中没有太多盘根错节的势力纠缠,底子也相当干净。如果武则天想要培养与拉拢一个军方代言人与强力者,程务挺这个人选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

    薛绍心想,如果站在程务挺的角度来考虑,自己在边关苦寒之地混了三十多年立下那么多的战功,现在还只是一个四品右领军卫中郎将与检校丰州都督,想要回朝做大官的愿望肯定是相当的迫切。能够得到天后的青睐与栽培,当然是求之不得。

    武则天与程务挺,简直就是一拍即合。

    从早前武则天的吩咐与现在程务挺的表现来看,他二人还把我当作是居中的“媒介”了。估计,天后肯定对程务挺的儿子程齐之也有过一番交待。

    ……

    战场的打扫与清理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功夫。薛绍与程务挺聊了许多除朝堂政治之外的话题。从他口中薛绍了解到,裴行俭的主力大军仍在调拨与整备之中,还没到并州。

    三十万大军的征发与开拔,不是那么容易的。其中有一半的兵力从关中出发,这些兵很多都要临时去征募,粮草的筹措与运输也是一个浩大无比的工程,不是十天八天就能办完。

    另一半北伐的兵力来自于河北的并州大都督府与东北的幽州大都督府治下。同样的,有一部分现成的兵力,也有一些需要临时去征募。

    程务挺的这一支精锐人马,原本是镇守丰州隶属于幽州大都督府治下的饱战之师,这一次做为先锋部队来打前哨。程本挻本人,则是被任命为裴行俭的副手,单于道行军副大总管。

    薛楚玉与程伯献、程齐之这几个人,是跟随裴行俭的心腹大将独孤祎之与沙咤忠义率领的亲府人马,继李多祚之后押运第二批粮草抵达并州的先头部队。得闻朔代二州陷落而裴行俭的主力大军又还没到,并州长史李崇义紧急征调丰州程务挺的兵马前来收复城池。

    程齐之理所当然的担任了给他父亲传令的使命,并且带着程伯献与薛楚玉以及一小队右卫亲府的人马加入了丰州的军队,参与到了这一次的战斗当中。

    一为煅炼,二为军功。

    结果,突厥人听闻程务挺要来马上就弃城逃出了长城躲进了大漠,朔代二州不战而复。然后程务挺命副将镇守城池,亲自前来剿杀一支来不及撤走的突厥军队。

    这是一群贪婪到得意忘形而孤军深入四处打劫的强盗,在朔代二州被大唐收复后无处可逃,结果被程务挺关门打狗。程务挺率军撵着他们已经追了三天,终于在这里将他们聚歼,成功清除了后患。

    了解到这些薛绍心里一阵发凉与后怕,原来程务挺不是专程来救我的,李多祚也没有专程发兵来救我——我们这群逃难的败兵与百姓,倒霉碰上了逃蹿的突厥强盗,又运气好遇到了前来歼敌的程务挺!

    牛奔是否把我的信送到了?

    如果有,李多祚为何不发兵来救,难道想害死我?

    如果没有,程务挺又是怎么跑到一群难兵当中找“承誉”?

    矛盾,太矛盾了!……薛绍的心里升起一团团疑云。

    稍后,薛楚玉等五人都朝这边走了过来。头次上阵大获全胜杀了个酣畅淋漓,这五个人兴奋异常,就如同幼虎第一次亲自捕食了猎物,骨子里的野性与杀气都被激发了出来。

    容光焕发,豪情万丈!

    “兄弟们!”薛绍站了起来,叫了他们一声。

    五个人整齐的一愣,居然一时都没有认出薛绍这个“野人”来。倒是薛楚玉眼尖,惊讶了一声,“薛……将军?”

    “不会吧?”程伯献等人大惊,“当真是薛将军!你怎么会在这里,还变成了这样一副模样?害得我们都要认不出你来了!”

    他们这一惊,薛绍心里的疑云就更浓了——就连他们五个,都不知道我的事情!

    程务挺仿佛是看出了薛绍的疑惑,连忙上前来解释道:“薛将军,我怕他们五个关心则乱,于是没有把你的事情跟他们说。若有不妥,还请见谅!”

    “无妨,程将军这么做肯定自有道理。”薛绍淡然的笑了一笑,心想,难道找我和救我的事情还是一件秘密任务,见不得光?

    程务挺一定有事情瞒着我,这其中,必然大有猫腻!

第225章 七十三个头盔() 
左奉宸卫的五个同僚见了薛绍,全都大为惊讶。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裴行俭会把薛绍“发配”成一个布衣小卒他跟新兵们伙同在一起押运粮草受尽磨难,这次又担当斥侯游骑险些丧了性命。

    这可是真玩命啊!

    从与他们的交谈中薛绍得知,当时讲武院一同出来的这一批人,除了苏味道这些行军管记与书令使分配到各军执掌文书了,其他的大多都被任命为军中的中低级军官了。左奉宸卫的四御刀,全都担任了亲府的录事参军、行军长史、行军司马这种“文职”类的军官,就连薛楚玉都是中侯这种仪仗军官,魏元忠、郭元振二人与薛楚玉的待遇差不多。这次如果不是五个人联合起来强力请战,想要上阵杀一回敌恐怕都很困难。

    只有武懿宗、武攸归及宋之问这三人至今仍然在长安帮助筹措粮草、招募新军,非但是差事轻松甚至还有油水可捞。

    程伯献等人都颇为微辞,认为裴元帅是否有点失了偏颇?

    倒是程务挺旁观者清自己也是过来人,他用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来给薛楚玉等人做了解释,说裴元帅向来即是如此——他越器重谁,就越给他更多的磨励与煅炼。

    军队不同于官场。如果有出身、门第和后台再加上读了几本书脑子不是特别笨,想在官场上混到一碗汤喝就不是太难了。但军队是硬汉子和纯爷儿的天下,一个吃不了苦、弯不下腰、没有真本事的人想要在军队里立足,那是难于上青天。就算拿到了朝廷的任命当了大将手下人也不会信服,会被架空、孤立和排斥。

    薛绍对程务挺的这些理论说教一点也不感兴趣,倒是很想听一听他究竟有什么事情在刻意隐瞒。不过当着众人的面薛绍没有问,只是做了一些久别重逢的述聊。程务挺说,连着奔杀朔代二州又追着突厥人撵杀了三天三夜,军队有些疲惫了。再加上此间战场需得清理,百姓与伤员也需得安顿,于是下令让军队在此驻扎休整两天。

    薛绍终于吃上了一顿安心的饱饭,然后又洗了个澡刮了胡子理了头发换了一身新军服,这才回复一点蓝田公子的风采来。

    入夜后,程务挺亲自造访薛绍所住的行军帐篷。薛绍知道他要来,于是一直等着没有睡下。

    程务挺果然是个很直耿的人,来了以后他一点没有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的道:“薛公子似乎有些疑问如哏在喉,不知程某可否帮忙解答一二?”

    “是有。”薛绍也就直言不讳,说道:“不知程将军是什么时候得知了我的来历和去处?”

    “刚刚收复朔代二州的时候,并州李多祚派心腹密使报信与我,告诉我说有一个叫‘承誉’的新兵加入了他派出的斥侯游骑当中,至今未归下落不明我代为寻找。当然,李多祚也告诉了我,你的真实身份。”程务挺说道,“得知消息后程某大吃了一惊,薛公子若是有了什么闪失,我与李多祚都是吃罪不起啊!”

    “这些姑且不提。”薛绍说道,“如此说来,你从丰州出兵收复朔代的时候,并不知道我的事情?”

    “完全不知。”程务挺说道,“我接到了并州长史、同时也是单于道长军长史李崇义下发的军令,于是马上整顿人马出兵前去收复朔代。若非李多祚派密使来告诉我,我远在丰州,怎么可能知道你的事情?别说是我,就是犬子齐之,他从并州来传达军令时也不知道你的事情啊!”

    薛绍皱了皱眉头,程务挺这话倒是能够自圆其说。如此看来,牛奔并没有把我的信送到李多祚的手上,否则他不会以为我“失踪”了。

    这个蠢熊,不会半道上出事了吧……

    “薛公子,还有何疑问吗?”程务挺问道。

    “哦,没有了!”薛绍笑了一笑,“多谢程将军为我解惑。”

    程务挺这才放心的呵呵一笑,“薛公子是裴公的门生、天下难得一见的英杰才俊。程某能与薛公子相识一场,也算是三生有幸啊!”

    “哪里!”薛绍笑道,“久闻古之恶来的鼎鼎大名,薛绍甚是仰慕。若有机缘,我还有很多军事上的问题想要与程将军请教。”

    “请教不敢当。但凡公子有所问,程某必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程务挺拍着胸脯应承,非常豪爽。

    “程将军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眼下的确是有一件事情,我想请问程将军。”薛绍说道,“不知程将军收复代州雁门县以后,在南行追杀突厥残兵的过程当中,可有查知我那一旅同袍的消息?”

    “薛公子是说,勋一府越骑团第三旅况三刀所率领的先锋游骑吧?”程务挺道。

    薛绍点了点头。

    程务挺皱起了眉头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摇了摇头,“我很遗憾!”

    “……”虽然早有预料,但薛绍还是心中猛然一揪,“程将军,不妨对我实说?”

    程务挺叹息了一声,说道:“收复雁门后我就接到了李多祚的密使,于是马上亲自带兵南下,一则是要追杀残寇,二则当然就是亲自找寻公子。在雁门县城南郊外的山林交界处,我们发现了一处战场。那里有很多逃难百姓的尸首,也有一堆正在燃烧的尸堆。从残留的军服与旗帜上判断,那一处尸堆正是……况三刀等人。”

    “烧了?”薛绍感觉一下喘不过气来。

    程务挺点了点头,“突厥人一惯的强盗作风,是把杀死的敌人头胪斩下挂在马脖子上带回去请功,同时扒去铠甲与刀具当作战利器,最后将尸体放一把火烧掉敌人连变成鬼魂的资格都没有,那样就无法回去找他们报仇。当时我吓坏了,以为你也在那一堆尸体其中。”

    薛绍沉默着,没有说话。

    “好在薛公子吉人天相……”程务挺再叹了一声,说道:“漠北多风雪,突厥人习惯戴上暖和的羊皮帽很少佩戴铁质的头盔,再者他们认为戴死人的头盔相当不吉利,因此他们不会要敌人的头盔。我们在一片焦炭似的尸堆里找到了七十三个头盔。按李多祚传来的信息,小村庄一战后你们还剩下七十五个人前行。当时我就心存最后一丝侥幸,认为你会是走掉的两个人之一。”

    薛绍点了点头,“死战之前,况三刀命令我与另一个名叫牛奔的新兵,一起护送百姓逃进了树林,同时肩负给并州李多祚送信的任务。”

    “那牛奔呢?”程挺务问道。

    “这也是我现在,非常想知道的事情。”薛绍说道,“就眼前情形来判断,李多祚并未收到我送的信。大概是代州的百姓南逃到了并州,并州方面才知道代州陷落的消息,这才派你从丰州出发,收复朔代填补北方防备的空缺。”

    “合情合理,应该是这样……”程务挺点了点头,“看来那个叫牛奔的新兵,多半是半路上出事了。”

    “可能吧……”薛绍叹息了一声,说道,“程将军,我想请你帮我个忙。”

    “薛公子请讲!”

    “你把那七十三个头盔给我吧!”

    程务挺有点诧异,“公子要来何用?”

    “……况旅帅,临终有遗言!”

    次日清晨程务挺的军队休整与清理战场,薛绍叫上杜征等几个一同逃过难的人,带上那七十三个头盔回了小村庄。程务挺怕路上再遇到零散的突厥残兵,派薛楚玉带了一队精兵沿途来做护卫。

    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薛绍是截然不同的心境。数日前埋下十几个兄弟的新坟茔,已经长出了几颗青草嫩芽。薛楚玉和杜征等人帮忙挖坟,一个头盔一座坟。

    薛绍想给他们立碑,可是前后算起来自己和况三刀等人的相处时间还不超过三天。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自己居然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可是彼此之间的这份兄弟情谊,却像是延续了三十年不止!

    薛绍搬来一根大木桩立在了这一片坟前,亲手提笔在木桩上写下了一列大字——“右卫勋一府越骑团第三旅况三刀麾下九十名大唐英勋烈士,永垂不朽”!

    薛楚玉等人帮忙在每座坟前摆了一个碗,碗里全都斟满了琥珀色的葡萄酒,然后他们走得远远的。

    这是属于薛绍一个人的时刻,谁都不应该在旁边碍眼。

    薛绍站在一圈新坟中间,举着一碗酒,说道:“况旅帅,兄弟们,我很惭愧,因为我连给你们收个全尸下葬,都做不到。我发誓,我一定会给你们报仇的——突厥一日不灭,薛绍一日不得下葬!”

    “我本就不是属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人,我是相信在天有灵、相信灵魂转世的。老天太过残忍,今生只许我们做了三天的兄弟。下辈子我们一定要再做兄弟,做很久,很多年、一辈子——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我会永远记住,头顶的苍穹是大唐的天!脚下的厚土是大唐的地!身后的子民是大唐的人——誓死撼卫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兄弟们虽然去了,但你们的精神与我同在!我会把右卫勋一府越骑团第三旅的精神,传承给更多的大唐卫士他们代代继承和发扬光大!”薛绍举着酒碗双手发抖,红了眼圈,粗重的嗓门就如同况三刀一般,沙哑铿锵——

    “你们的姓名无人铭记,你们的精神与世长存!”

第226章 借刀杀人() 
下午时分薛绍等人回到了程务挺的军队驻地。战场已经差不多清理完毕,百姓和伤兵也都得到了一些不错的照管。

    程务挺说,明日清晨时分他就要动身回朔代二州,主持那里的边防军务。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