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热羲苇Z当真有罪,薛某甘愿与之同罪,当即辞官离朝接受律法的制裁!”

    “哇——”

    满朝响起一片惊哗之声,很多人当场对薛绍刮目相看。

    朝臣数百,熟悉薛绍的毕竟只是少数。在一些人的印象当中,薛绍要么是一个纨绔公子,要么是一个花瓶驸马,最多也就是一个会打仗爱杀人的猛将军。没想到他居然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和裴炎比起了学问——熟悉律法章程与治国法典,这是司法官员和宰相们的必修之课,是他们的特长呢!

    裴炎站着没动,干咽了一口唾沫脸色有些脸看,仿佛有点下不来台。

    薛绍见好就收,微然一笑,再道:“现在,薛某有资格站在这朝堂之上,和裴阁老谈一谈公道人心了么?”

    “太后不是说了,大唐的朝堂政论自由。有什么话你就说,没人拦着你。”裴炎转过了脸去,满副不屑的神情。

    “多谢裴相公。”薛绍象模象样的对裴炎拱手一拜,然后转向满朝文武,说道:“今日在场的,都是与薛某同殿为臣的大唐臣子。薛某想问一问在场的诸位,身为一名臣子,应该做些什么?”

    人都知道答案,但是没有人回答。

    这种时候,谁会轻易出来接茬?

    薛绍微然一笑,对宋璟道:“宋璟,你知道么?”

    “为国效力,为君分忧,为民请命。”宋璟答得一板一眼,和在场人心中的答案都是一样。

    “是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想在场的诸公,都曾经接受这样的教诲,都曾经怀有这样的理想。”薛绍说道,“但是真正有几个人在走上了官场之后,尤其是官越做越大以后,还记得这些教诲,和自己曾经的理想呢?”

    众人的神色同时一动,薛绍这是要当众指责人吗?

    裴炎的脸色最难看,因为他分明感觉,薛绍就是在说他。

    “薛某虽然出身于汾阴薛氏这个礼乐流范的诗书门第,但是薛某读书并不多,甚是惭愧。比起在座的许多鸿儒大贤,薛某更是无地自容。”薛绍微然一笑,说道:“但是,薛某至少知道孔圣人曾有一句名言,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诸公,我没有说错吧?”

    “没有、没有……”一片轻微的声音响起。

    裴炎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薛绍说出这样一句“子曰”,分明就是在影射他在朝堂之上嫉贤妒能、打压异己!

    “大唐至开国以来,之所以能够日渐强盛威服四海,就是因为我们的君王胸怀如海从谏如流。我们的朝堂之上,从来都不缺乏贤德的君子与干练的精英竭力辅佐、精诚治国。”薛绍说道,“这些君子和精英,或怀不同的理念或有不同的特长,有的彼此之间还有恩恨和仇隙。但是在国家大事面前,他们能够抛弃成见与私心,一心奉公精忠报国。这便是君子和而不同,这便是我们大唐强盛的根源和底气!——我所说的这些,诸公赞成么?”

    “赞成。”居然是裴炎第一个出声说话。

    其他的朝臣也纷纷点头。

    至从贞观大唐以来,这是大唐的人们统一引以为豪的光明气象。

    “可是近年来,这些气象已经有所改变,甚至趋于腐化了。”薛绍脸色一变声音一沉,大声道:“有那么一些人,做官做得久了,官职也越来越高了,就渐渐的迷失了自己的本心,忘却了自己的理想。他开始沉湎于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他的心胸因为权力的迷惑而变得越来越狭隘和自私。他开始排挤和打压一切有可能对他的权位带来威胁的人,无论他是文武还是武将,无论他是贤能还是功臣。他甚至会进一步的垄断权力而出卖国家利益。更有甚者,他还会向叛逆妥协并且遥相呼应,目的,只是铲除他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这一道路上的绊脚石!”

    “薛绍,你胡说八道些什么!!”裴炎大怒。

    众臣无不惊愕!

    这些话,估计也就只有薛绍敢当众说出来啊!

    “裴相公,我并未指名道姓,你为何如此动怒?”薛绍冷笑。

    “你!……”裴炎气煞。

    薛绍再度微然一笑,“不过你生气也是有理由的。明人不做暗事,我说的那个人,就是你——裴阁老!”

    裴炎深呼吸了一口,拿手中的象牙笏板指着薛绍,一字一顿的道:“薛绍,你这可就真的是在当众污蔑与毁谤了!哪怕本阁不是当朝宰辅,你也触犯了国法犯下了罪行!——你可知罪?!”

    “哼!”薛绍不屑的冷笑了一声,说道:“我既然敢当众把这些话说出来,就证明我一定有充份的理由和证据作为佐证,证明我并非是在毁谤。裴阁老,从三年前的北伐开始,你滥用职权嫉贤妒能、败坏朝纲遗害国家的种种劣迹与罪行,我全都一桩桩一件件的,给你记得清清楚楚。顾全大局我一直隐而未发。今日,既然已是箭在弦上,那薛某就当着太后和满朝文武的面,我就来和你好好的清算清算!——我若是有半点虚言毁谤,甘愿接受律法的一切严惩!我若说得有理有据,你裴炎就是一个祸国殃民心怀不轨的野心罪臣!”

    群臣再度一片哗然!

    ——开战了!

    ——开战了!

    ——终于开战了!

    裴炎的脸色一片铁青,双眼之中如同喷火的怒瞪着薛绍,点着头说道:“好,好——好极!”

    一直都在冷眼旁观静如山岳的武则天,来了一个大大的深呼吸,然后咬了咬牙镇定心神,坐回了珠帘之后,朗声道:“刑部尚书、御史大夫与大理寺卿,何在?”

    这三人一同恍然回神,连忙出班应诺,“臣在!”

    “命你三人从旁倾听薛绍与裴炎的辩论,以道德和律法为凭,各自判定他二人的真伪与功过。左右史官,再命尔等将今日朝堂之上人的一言一行全部记录在案,将来叙为国史!”武则天深呼吸了一口,朗声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虽然是裴炎与薛绍之间的辩论,但也恰是指出了如今大唐的朝堂之上所存在的,诸多弊端与某些现状。究竟谁真谁伪、谁忠谁奸?——有请在朝诸公一同分辨与见证,一同拭目以待!”

第687章 狗咬狗() 
至从来到大唐以后,薛绍已经杀了不少人。←或徒手,或用千牛御刀与太乙宝刀,偶尔也用的手中的权力和麾下的军队。

    但尝试用唇枪舌剑来杀人,倒是头一遭。

    这初次尝试的对手,还是以文才与政治见长的当朝首辅,裴炎。

    虽然凭借强悍的气势和无畏的精神暂时压住了裴炎,但是薛绍心里清楚,现在自己是在“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说实话,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如果裴炎那么容易被扳倒,他也就混不到今天的地步了。

    眼看薛绍与武太后二人合力摆出了这样的“刀兵大阵”来对付自己,裴炎倒也处乱不惊,淡然道:“本阁知道你对我忌恨已久。今日当着满朝臣工的面,我们既公且私的来做一个了断,倒也可以。现在你想说什么,都尽管说。本阁洗耳恭听,在座的诸公都是见证。”

    “好。”

    既然裴炎都大大方方的接招了,薛绍便开始说道:“我们先从三年前,也就是永隆元年的北伐说起。当时闻喜公裴守约率军北伐得胜,俘虏了突厥部落的叛乱首领阿史那伏念等人。当时战争虽然得胜,但是北方草原一点都不平静。如果不是伏念阵前投诚主动出面帮助王师招抚草原各部,战争还会扩大甚至越演越烈。裴公与三十万北伐大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暂时平定草原叛乱。但当时,草原各部族都在翘首观望,朝廷将会如此对待投降的伏念,这将决定他们的选择。伏念跟随裴公来了长安,但你却极力主张处斩伏念。这马上就彻底断绝了草原各部族重新回归大唐的念想,并激发了他们更大的仇恨从而与大唐彻底决裂。不久之后,阿史那骨笃禄与阿史德元珍再度叛乱,接下来的事情在座诸公都知道了——裴阁老,我所说的这些,可曾有半点捏造?”

    “没错。”裴炎很果断的承认,“当时,的确是我力主处斩伏念。突厥人生性诡诈,常怀不臣之野心。就算不杀伏念,他们一样会叛乱。当时的北伐,已经是大唐第二次平叛。大唐一直宽宏以待,但突厥人就是口服心不服。若不杀一儆百,突厥人会以为大唐只会一味的姑息纵容。因此,本阁力主处斩伏念,以儆效尤!”

    “巧言令色!”薛绍冷斥了一声,说道:“在北伐刚刚开始不久,本将奇袭黑沙就已经生擒了伏念到帐。当时,突厥叛军的实权早已归属了阿史德温傅。然后,本将设计将温傅父子一并铲除,这早就已经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否则,伏面的出面劝降也不会那么顺利成功。当伏念回归长安之时,他已经不再具备再度发动叛乱的实力和影响力,但是满草原的人都在看着大唐,会如何处置伏念。至大唐开国以来,从来不会在战后处决酋长战犯。裴阁老你好智慧好霸气,开了大唐这样一个先河,然后激起了草原部族的强烈仇视和反抗!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全都会像伏念那样,被大唐秋后算账死于非命!——狗急尚且跳墙,在死亡和生存之间谁都知道该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于是乎骨笃禄和元珍的再度叛乱,在草原上是一呼百应。随着这场叛乱而导致的诸多州县沦陷、无数军民死亡,都应该从处斩伏念开始算账!——裴阁老,你身为中枢宰辅,做出了这样错误的军国决策导致国家和百姓遭致这样惨烈的损失,你还有何颜面站在这里大言不惭?”

    “薛绍,你不要血口喷人。”裴炎没那么容易被激怒,他仿佛也早就料到薛绍会拿伏念说事,因此准备充分,答道:“当时,确实是本阁在政事堂力主处斩伏念。这是我提出的议案之一。经过二圣与诸位宰相的合议,最终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现在你要清算旧账,是不是也想把先帝算进来?”

    “裴炎,你混账!!”薛绍大怒,雷霆喝骂!

    满场惊哗,朝堂之上瞬间炸锅了!

    武则天也无法忍了,愤然从珠帘后大步走了出来,指着裴炎怒斥道:“裴炎,你身为宰辅,权力在手责任在肩!你的决议出了错,不肯承担责任也就罢了,居然还把责任赖到先帝的头上!——有功归己有过推君,如此不臣之臣、寡廉鲜耻之徒,真真是古今罕有!”

    武则天越骂越生气,几乎是指着裴炎的鼻尖怒斥:“如此不肖之徒,有何颜面再立于这朝堂之上?!”

    朝臣也是一片哗然,一片议论四起。

    “为尊者讳、为贤者讳”是在场许多人心中一条相当的原则底线。其实,就算“处斩伏念”这个错误的决定只是先帝一个人的主张,裴炎身为先帝器重的顾命大臣与当朝首辅,他也理当主动承担责任为已经去世的先帝保存颜面与维护形象,这才是一个有担当的宰相最应该做的。可是裴炎非但没有这样做,他推卸责任甚至把先帝搬了出来当挡箭牌,这的确有一些失德过火。

    薛绍的怒骂和武则天的愤然出现,瞬间就将裴炎置于众矢之的不利境地。

    裴炎的脸色颇为尴尬一时无言以对,心想老夫不过是一时语失,居然落到这般境地……薛绍和太后把握机会大力反击的能力,确是炉火纯青!

    事已至此,已是无法涂抹与推卸。

    裴炎深吸了一口气强作镇定,“好!——就算处斩伏念这个决策是我做出的,我理当承担一部分决策失败的责任。但是,太后你也难辞其咎!因为当时,你与本阁一同力谏先帝,先帝才同意了本阁的这一条决策。现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你又有何颜面怒斥于我?”

    武则天一怔,这下真是肺都气炸了,心中怒骂不休——疯狗!裴炎,你这条疯狗!

    “裴炎,你实在太无耻了!”

    武则天还没有答话,薛绍大声怒骂道:“你可是上辅天子下安庶民的宰相,你提出的决策犯了错,理当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可是你却半点担当也没有,只想着如何推卸责任、如何拉人下水、找人垫背!——似你这般不顾道义没有担当的腐朽之辈,何德何能官居宰辅鼎立朝堂?你连一个男人都不算!……大唐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满堂再度惊哗!

    薛绍骂得有够难听,但也确实骂到了位。裴炎今天的表现,实在是糟糕透顶……太多的人,对他的行为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甚至是不耻!

    薛绍的怒骂给了武则天回旋的时机,深呼吸平复心情之后,武则天说道:“裴炎,我承认我当时是和你一同劝谏先帝处斩伏念以儆效尤。但当时其实我是非常反对这样做的,因为我从贞观一朝走来,知道我朝从来不杀投降的敌酋。此例一开,后患无穷。但当时你哀哀求我助你,说,如果不处斩伏念,闻喜公裴守约归朝之后将极有可能入主中枢拜为宰相。这样一来,你的地位就要受到强烈的冲击,甚至被他压住一头。裴炎,薛绍指证你的罪名没有错,你就是一心沉湎于权位,嫉贤妒能以公废私!!”

    “哗——”

    朝堂之上,再度沸腾了!

    武太后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众揭了裴炎的短!

    “一派胡言!”裴炎怒斥,“当时,最想打压裴行俭的是你才对吧?众所周知,早年裴行俭曾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在皇后的问题上合为一派,一同反对废王立武。裴行俭是你的敌人!一直都是!”

    哗!——

    又沸腾了!

    ……

    薛绍觉得脑仁都疼了,这两人当众算起了老帐,算来算去,谁都得不到好处,何必呢?……怪就怪裴炎最先不守游戏规则,像疯狗一样的张嘴乱咬!

    “没错,我是与闻喜公是有旧怨。”武则天处乱不惊,当众说道,“但是事情都已经过去三十年了,我早已经和他冰释前嫌。否则他不会被召还于朝堂,身兼文武双职。否则,他更不会成为我女婿薛绍的老师,他的夫人库狄氏也不会成为我的挚交好友。至今,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