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薛绍皱眉,点了点头,“好。”

    薛绍回府骑上了自己的威龙宝驹,跟随在武则天的御辇旁侧同行。车驾启行走出了太平坊,长安城的百姓全都避道围观,啧啧称奇。

    ——他们已经有很久,没有看到如此排场的御辇出行了!

    车驾一路前行,直接到了裴炎的府第前面停住。

    薛绍下马武则天落辇,二人一同站到了府门紧闭的裴府前。

    “太后,来此何意?”薛绍低声问道。

    武则天面无表情的淡淡道:“国事为重。既然裴阁老托病不出,只好本宫亲自登门问策。”

    薛绍不由得暗自苦笑了一声,好吧,国事为重!

    “来人,去叫门。”武则天下了令。

    她的近侍宦官连忙上前叫门,过了很久,才有一个老头儿上来应门。

    “谁啊?”老头儿还挺不耐烦。

    近侍宦官说道:“速去通传,武太后驾临裴府!”

    “武太后?”老头儿愣愣的看着门外这一大片森严的兵甲,问道:“哪个武太后?”

    “作死!”近侍宦官怒了,“你给我闪开,别挡道儿!”

    “不得无礼。”武则天低斥了一声将那宦官轰开,亲自上前说道:“烦请老者入内通报一声,就说,武曌前来拜访裴阁老,有国事相商。”

    “家主感了风寒病卧不起,咳嗽不止还能传染。诸位,还是回避吧!”老头儿仍是愣愣的样子,说道:“家主说了,谁也不见,谁也不见!”

    薛绍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岂有此理!……”

    “算了!”武则天一摆手制止了将要发火的薛绍,微笑道,“既如此,我等告辞了。烦请老者回告裴阁老,就说,等他病情有所好转之后,我等再来拜访。”

    “好,好。”老头儿点点头说了这两个字,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薛绍来了一个大大的深呼吸,不作死就不会死,裴炎,你真是活腻了!

    “我们走吧!”武则天什么也没有说,恍若平常的走回去重新登上了御辇,轻飘飘的一句,“薛绍,你回府吧!本宫,也该回宫了!”

    薛绍恨得牙痒痒,也只能是骑上了马。临走时他对武则天道:“太后,平叛迫在眉捷不可再拖。现下,该当如何?”

    武则天双眉微皱的沉吟了片刻,说道:“再议。”

    “……”薛绍实在无语了,只得苦笑了一声对武则天拱了拱手,“既如此,臣先告辞了!”

    薛绍回到府里,吃了闭门羹的满肚子火气没处撒,自己跑到马球场里打了几套拳狠狠的发泄出了一身猛汗,才算稍稍有所消停。

    这时,范云仙和张虔勖带着一群的将军来到了府上一同求见薛绍,问他,朝廷怎么还不发兵,去平定扬州的叛乱?

    薛绍正在气头上,没好气的道:“我和你们一样,我知道个屁?——这种军国大事,得去请问人家裴阁老才对!”

    众将军无不恨得咬牙切齿,全都开始骂骂咧咧,说裴炎究竟在想什么?

    薛绍冷笑一声,他在想死!!

第684章 石破天惊() 
一连七天,裴炎居然一直闭门不出。√∟

    扬州叛乱越演越烈,已是天下震荡朝堂惊惶。李敬业发动叛乱之后,他们的集团成员之一、名满天下的大才子骆宾王写了一份文辞华美之极、气势极为磅礴的檄文——《为李敬业讨武曌叫檄》,矛头直指武则天,把她从祖宗到本人、从年幼到现在骂了个遍。总之就是两层意思,一是说武太后妖惑乱权,妄图巅覆大唐的社稷。二是,召天下的义士都起来响应李敬业,讨伐武太后“清君侧”。

    姑且不论这份檄文的文采如何,但它还真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檄文发布之后,李敬业麾下的人马迅速增长势力飞速膨胀,更有楚州司马李崇福率领治下三州及兵马,前去投效李敬业。随后,李敬业又南渡长江攻拔了润州。

    如此一来,叛乱集团就掌握了扬、楚、润三州,跨地千里户口百万,金帛粮草堆积如山挥霍不尽,麾下更是聚集了将近十八万兵马!

    扬州之祸,震惊天下!

    民间甚至有了流言,说李敬业将会取代大唐成就一番伟业,成为新的开国之君。更有一些玄乎其玄的“神话”开始四下流传,说他出生之时有五条金龙盘桓于屋顶。

    诸如此类夸称李敬业生来有天命的流言,四下流传,已经有了不少于十个版本。

    由于李敬业的不断壮大和流言的鼓吹作用,再加上大唐的朝廷一直都没有做出的相应反应,显得极为弱势与被动。因此帝都之内,一片人心惶惶。

    薛绍甚至听到传言,说有不少朝臣,尤其是那些和李勣家族或是与李敬业本人有旧交的,都已经暗中与李敬业通信往来以示结好。他们想的无非就是,万一李敬业真的打进了关中占领了长安,他们就可以凭借这些“故交”从而飞黄腾达,至少也可以当作免死金牌。

    如果这一幕真的发生,薛绍一点也不怀疑,朝廷之上会有不少人临阵倒戈投降李敬业。

    时代,都不会缺少了这样的汉奸。

    ……

    裴炎托病不出共有七天。这一日,他终于上朝了!

    众臣看到他,无不惊愕万分,但没有一个人敢于多问一句。

    薛绍只是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了。

    朝会开始了。

    武则天依旧垂帘听政。礼毕之后,她马上从珠帘后方走出来到了裴炎面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面带微笑的问候道:“裴阁老,贵体已然痊愈了么?”

    “臣已康复如初,有劳太后挂念了。”裴炎拱手拜了一拜,表现得相当得淡定。

    “如此便好。”武则天微笑的点头,大声道:“有裴阁老坐镇朝堂,这是我大唐社稷之福啊!”

    “是啊!是啊!”

    很多人附合。

    裴炎只是象征性的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多言。

    武则天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该走的过场已经走远,该是到了拳拳到肉使真功夫博杀的时候了。

    她走回了珠帘之后,朗声道:“众所周知,李敬业在扬州兵变发动叛乱,已然袭卷三州为祸甚深。不知裴阁老可有妙计平定叛乱?”

    武则天这话一说,众臣全都竖起了耳朵,倾听裴炎的高见。

    裴炎沉吟了片刻,不急不忙的走到朝堂中央,先对龙椅拱手一拜却没有拜武则天,然后转过身来面对数百朝臣,说道:“本阁以为,扬州兵变,不废一兵一卒即可平定!”

    “哗!”

    一句话,石破天惊满朝惊诧。

    薛绍冷笑一声,不吹牛你能死?

    “本阁刚刚收到他人送来的一份檄文,想必诸公都不陌生了。”说罢,裴炎从袖管里拿出一个纸卷慢慢的摊了开来,说道,“没错,就是骆宾王所作的《为李敬业讨武曌叫檄》。”

    人心头同时一凛——裴炎出招了,矛头直指武太后!

    武则天的表现很淡定,端坐在珠帘之后,没有表情纹丝不动。

    “这份檄文,我读了。文辞华美气势磅礴,确实了不得。当然,檄文污蔑与辱骂武太后甚至污及太宗和高宗皇帝陛下,实在是罪无可赦!”裴炎淡淡的说道,“但是,檄文本身如何其实不必深究。诸公有没有想过,为何李敬业能够凭借区区数人再加上这么一份檄文,就在顷刻之间袭卷三州,麾下聚集了十万之众?”

    众臣哑口无言!——这种时候,谁敢搭话?

    就好比是两头老虎打了起来,谁敢上前劝架?!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裴炎独自站在朝堂的中央,面带微笑的环视满朝文武,沉寂了片刻,突然提高了嗓门说道:“你们心里都清楚,但是都不敢说出口。”

    “那么,身为先帝托孤的顾命大臣与当朝中书令宰相,你们不敢说,但是我裴炎义不容辞。”裴炎转过了身来,两道眼神如同刀匹一般刺向了珠帘之后,大声道:“檄文中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言下之意,就是女主当权将会祸乱朝纲。诸公不妨回忆一番,先帝在世之日,太后本该居于内廷打理后宫,但她偏偏坐到了朝堂之上并与先帝争权弄势;先帝去后,太后便驱逐一帝、幽禁一帝,从而将朝政大权总揽于一身,宰辅摆设于内、兵权泛滥于外,国家不宁边患四起,民不聊生海内生怨!”

    “试想,如果不是因为武太后一直把持大唐的朝政从而引发天怒人怨,岂会有今日扬州之祸?”

    轰!……

    就如同一枚重镑炸弹扔到了今日这含元殿的朝堂之上,人感觉脑中一炸,几乎全都呆住了!

    武则天仍是没有表情,纹丝不动。

    薛绍也静而不动,先看裴炎如何表演。

    “这一份讨伐太后的檄文一出,立马就让李敬业获得了天下响应,这说明了什么?”裴炎挺直了身板站在朝堂的中央,大声道:“公道自在人心!”

    “牝鸡司晨女主当政,已然犯了天下众怒。”

    “已然败坏了大唐的民心所向!”

    “已然祸及大唐社稷之根本!”

    “当此之时,若要平叛——”裴炎再度提高了声调,并且一手指向了珠帘,“先得撤去这幅珠帘,再将皇帝陛下从偏殿之中请入丹墀端坐于龙椅之上,如此方能归位社稷匡正。李敬业等辈也就再也没了借口妄自兵变,如此必然不攻自破——又何须发动兵马大唐子民自相残杀?”

    ……

    静!

    满朝静悄悄的,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整个朝堂仿佛都消失了,只剩下裴炎一个人站在那里,愤怒的指对着龙椅后方的那一副珠帘!

    “你,说完了?”

    朗朗的四个字,从珠帘后方传了出来。武则天仍是不惊不怒,从她的声音当中甚至听不出她有的感情波动。

    “是,臣说完了。”裴炎正儿八经的拱手一拜,说道:“还请太后退还后宫主理内廷,还政于皇帝陛下!如此,方可再谈平叛一事!”

    “裴阁老的意思,你们都明白了么?”武则天提高了一点声音,问道。

    “明白……”众臣回答的声音,比较微弱。

    武则天再度撩开珠帘从后面走了出来,面带微笑的看着满朝文武,说道:“那么,有人裴阁老的提议吗?”

    满朝文武,大半噤若寒蝉不敢乱动,连眼珠子都不敢乱挪。

    谁这时候站出来力挺裴炎,毫无疑问就是彻底与太后翻脸决裂。如果裴炎赢了那还好一点,如果裴炎输了……后果不堪设想!

    刘齐贤没有动,刘袆之没有动,很多平常和裴炎走得很近的文武大臣,全都没有动。

    但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臣附议!”

    众人大惊,抬眼一看——吏部尚书兼同中书门下三品,魏玄同!

    魏玄同与裴炎是挚友,朝野皆知。但是敢在这种时候出面力挺裴炎,无疑是拿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做赌注!

    薛绍深看了魏玄同一眼,心中暗道:倒是一条仗义的汉子!

    魏玄同对着武则天拱手一拜,说道:“太后,臣就事论事,绝无对太后不敬之意。眼下扬州叛逆之势不断扩大,若能将皇帝陛下请到金殿前来主持朝政,将能极大的打击扬州叛逆的士气,至少能让很大一部分信心动摇之人,重新归心于大唐正朔。臣意如此,还请太后以大局为重,三思为盼!”

    “魏尚书,本宫知你一心为公。你这番话说得在理,本宫会认真考虑。”武则天微笑的点了点头,“那么,还有人附议裴阁老的提议么?”

    除了魏玄同,再没有人站出来。

    “那么,有人反对裴阁老的提议么?”武则天的话音一落,众臣不约而同的把眼神投向了薛绍。

    薛绍淡然无事站着没动,看我干什么?——谁都知道我是武则天的女婿,曾经我还当众骂过裴炎。如果是我站出来提出反对,会让人觉得我是在公报私仇或者帮亲不帮理,那样是最没有说服力的!

    ——所以,我是绝对不会在这时候站出来的!

    “臣,反对!!”

    突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不是薛绍!

    众人吃惊,扭头一看……

    侍御史,宋璟!!

    薛绍顿时笑了,原本我以为会是武则天亲自提拔的一些心腹官员,出来为武则天没说话,没想到却是他!

    好样的,宋璟!

    老子没有看错你,果真是一条不怕死的硬汉!

第685章 薛绍的愤怒() 
宋璟这一站出来,满朝文武几乎是同时在心里惊叫一声——又是他?

    为什么要说“又”呢?

    当年,仅仅只有十七岁虚龄的宋璟一举考中进士并被授为县令,早就惊艳了朝堂扬名于显贵。∈↗十七岁的县令,这在古往今来也都是罕见。偏偏这位少年父母官在任上干得还不错,结果被薛仁贵看上选到了身边充作行军管记,也就是首席军师。且不说宋璟是否少年得志,他的才华、智慧和德操,确实当世罕有。

    前不久,宋璟离开他的恩帅薛仁贵孤身来到长安,以一介白身的身份,胆大如牛的跑到御史台状告炽手可热的兵部尚书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后的亲侄儿武承嗣。在谁看来,这就是鸡蛋碰石头茅坑里点灯笼的举措。但是奇迹偏偏发生了,宋璟居然一举告倒了武承嗣他免去官职回家面壁思过去了。

    与此同时,宋璟本人还得到了武太后与裴炎的共同赏识,将他再度启用并予以破格提拔,任命他为御史台侍御史。这是一个专门监察朝廷官员与监督朝廷政令的官职,凡两京之内上至宰相皇族下到县令小吏,无不受其监管,权力非常大。

    刚刚上任为侍御史的宋璟,接的第一个烫手的活儿,就是审问薛绍。当时的形势相当微妙,就连御史大夫韦思谦都心中有数,所谓的“审薛绍”不过是一个门面功夫,薛绍一定不会被定罪。但是宋璟认死理,他非但不肯轻易放过薛绍,还敢跑到太后面前去求证太后给他一个明确的说法。太后都拿他没办法了,只好将早就准备好的一尊假金佛给宋璟看,这样才使得宋璟没有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