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薛绍心中的大石总算落地——还好,薛仁贵没有落入敌人的包围圈!

    薛仁贵所部兵马回来之时,漫山遍野的都是欢呼之声。无数的战马和牛羊被驱赶而来,那是他们从默啜手中剿获的战利品。每一名唐军将士的手中,几乎都提着带血的人头。还有上万名突厥俘虏被绳索绑成了串儿,低耷着头被一路押来。

    这是一场,名符其实的大胜!

    薛绍率部曲亲自迎上,远远的就看到了“薛”字帅旗,也看到帅旗之下,一身红白斑驳的老将军薛仁贵!

    薛绍再吁一口气,薛仁贵平安无恙,放心了!

    “老将军,在下拜服!!”薛绍拍马上前,由衷的拱手一拜。

    薛仁贵抚髯大笑,“一切休絮,回城再说!”

    “好,班师回营!!”

    两军汇合一处向云州挺进,唐军将士个个欢欣鼓舞,甚至载歌载舞。

    薛绍骑马走在薛仁贵的身边,见他一直神色淡然恍若平常,但他眉宇之间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丝笑意,仍是难以掩饰他心中的壮气豪情。

    “老将军,今日此景,与‘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相比,如何?”薛绍问道。

    薛仁贵微微一笑,“皆是杀人,没甚区别。”

    薛绍稍稍一愣,不由得想起薛绍曾经说过,为将者以杀人为本业——返璞归真的境界!

    薛仁贵的境界,恐怕已经不是一般人所能领悟。他的这一份淡定与从容,恐怕早已经超越了功利与生死……说来也是,换作是一般人,面对十万突厥敌人的跪地膜拜,还会果断挥军前去砍去吗?

    当看到云州的长城时,薛绍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一场神话般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突厥与大唐的一场较量,应该也要告一段落。大唐损失了云州及其周边的许多州县,数以万计的将士和百姓化作为冤魂飘荡在河北的天空,多个城镇乡村被毁,万亩良田化作废墟,无数个家庭被毁灭。

    突厥人的损耗当然也不小,保守估计他们损失了十万大军,另有战马牛羊无数。

    “这就是战争……”薛绍恍然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人类怎么会如此大规模的无情的屠杀同类呢?人类的历史,难道一定要在战争中前进吗?

    不得其解。

    薛绍暗暗摇头苦笑,作为一名纯粹的军人,我怎么会思考这些问题呢?……还是,我已经不再纯粹了?

    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城关之上,无数唐军在挥舞旗帜高举刀枪,欢呼薛仁贵的凯旋归来。

    喊声震荡山野,至少上万人!

    薛绍和薛仁贵都不禁有点惊疑——云州只剩张仁愿所部的数千兵马,怎会突然之间多出了这许多人?

    正狐疑间,城关大开,从中奔出一队人马。鲜衣亮甲,确实是唐军的旗。待为首之人走近,薛绍和薛仁贵对视一眼,各自心中了然。

    ——武承嗣!

    在他身后,还有留守代州的薛讷。

    “二位凯旋归来,本官特意出关相迎!”武承嗣满面喜色的骑在马上,频频拱手,“如此大捷,真是可喜可贺啊!”

    薛仁贵几乎是没有正眼瞧过武承嗣一眼更没有答话,只一眼瞪上了薛讷,“你怎会来此?”

    “哦,老将军息怒!”武承嗣连忙笑呵呵的抢过来答话,说道,“本官听闻云州战事紧张,唯恐老将军麾下兵力捉荆见肘,因此特意亲赴代州,将留守代州的兵马悉数带到了云州,准备相助老将军一臂之力!”

    薛绍与薛仁贵同时冷笑,武承嗣这个不学无术的贪生怕死之辈,哪会有心助战杀敌?他几乎已经把“抢功”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武尚书,大军厮杀已累,不如回城再说吧!”薛绍就怕薛仁贵会当场发作,于是说道。

    “好!”武承嗣仍是相当的殷勤,“本官早在城中备下了庆功大宴,专请诸位将军入席庆功!”

    “不敢劳烦。”薛仁贵冷冷道,“老夫还有军务在身,恕不奉陪了。”

    说罢,薛仁贵拍马上前,径直走了。其他的官将也都跟着薛仁贵,陆续走了。基本上没有一个人,主动上前来搭理武承嗣。

    武承嗣浑身僵硬脸皮直抽筋,很是尴尬下不来台。

    薛绍笑了一笑,走到他身边小声道:“武尚书不必挂怀,老将军没有歹意,他生来就是这样的一副脾气,习惯就好。”

    “对,对。我等晚辈,习惯就好,习惯就好!”武承嗣呵呵直笑,他可不敢在这样一群骄兵悍将面前,表现出对薛仁贵的半分不敬。

    薛绍微皱了一下眉头,心说我也不想给武承嗣什么好脸色看,但是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鬼知道他当面不发作,回朝之后将要如此使坏?自己固然是不怕他,但若他对薛仁贵挟私报复使些阴招,如何是好?

    “回城吧!”

    武承嗣热脸贴冷的讨了个没,怏怏的走了。

    薛讷没有跟着他的父亲走,却是落后一截停在了薛绍身边,小声道:“少帅,在下有一事相求!”

    “慎言兄不必客气说。”

    薛讷说道:“楚玉也和我一同来了云州。这些日子里,我们谈了许多,也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楚玉的心境发生了改变。楚玉此来云州,只为一件事情。”

    “何事?”薛绍一听楚玉,来了精神。

    “他要向父亲大人认错,重修于好。”薛讷道,“因此,想请少帅做一个中介人帮忙说和。”

    薛绍更是好奇了,“他要如何认错?”

    薛讷苦笑一声,“很简单,按父亲的意愿脱下戎装卸甲归田,并马上成亲。”

    “成亲?还马上?”薛绍顿觉惊讶,“问题是——和谁呢?”

第647章 佳偶天成() 
薛讷的回答薛绍有一种听到了童话的感觉。

    早在五六年前,也就是薛楚玉偷偷跑去从军的时候,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薛楚玉曾经定下过一门亲事,可以说就只差洞房花烛了。女方是一位姓姚的人家,出身吴兴姚氏大姓,算起来也和薛仁贵的家世门第比较匹配,而且亲家翁曾是薛仁贵的一位多年好友。

    可是因为薛楚玉的“逃婚”,这棕婚礼最终没有如期举行。这不仅仅让薛仁贵失去了他的一位好朋友,还让这户姚氏人家从此在亲族当中抬起不起头来,待嫁的女子也几乎一死以明志。

    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里,名门大姓的女子如果到了十七八岁都还没有许配人家,那就已经可以算是大龄“剩女”了,那是家门不幸,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如果许了婚却被人退掉,或者是男方逃婚,则比当“剩女”还要更加悲剧更加可耻。

    薛仁贵对薛楚玉的愤怒,恐怕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出于他的逃婚之举。

    转眼这件事情翻过了五六年,薛仁贵和那位老友再未见面,薛楚玉也都快要忘记了自己还曾经有一位“未婚妻”。但缘分就是这样的妙不可言,那一位姚姓人家千转百回的搬迁到了并州都督府治下的乐平县,姚父还担任了县令一职。

    而姚女至从许婚之后,虽未成婚,但一直以“薛姚氏”自居,把自己视为薛楚玉的妻子。这五六年来,她足不出户心无旁鹜只在家中侍奉父母、刺绣女红或是读些诗书,典型的良家闺秀。有人劝她再嫁,她严辞拒绝。有翩翩美公子对他垂青,她也不屑一顾。就这样过了五六年,她已是二十岁的大姑娘——这在大唐时代来说,绝对是“超龄剩女”。

    薛仁贵上任代州都督,自然引起了姚家的注意。但碍于种种情由,两户人家仍是没有互通往来。薛仁贵几乎不知道,自己曾经的老友如今就在乐平县为官。

    战事发起之后,薛楚玉代父把守朔州几乎战死,消息很快传到了乐平县的姚家耳中。姚女不顾一切的跑到前方寻找薛楚玉,在兵荒马乱之中费尽周折、饱受折磨,终于在代州找到了薛楚玉!

    这时,薛仁贵已经率军向固良小邑进发,薛绍也率军去了代州布防准备换回薛讷。薛楚玉独自留在代州养伤,身边仅有一些军医照料。姚女找到薛楚玉之后,往事种种她绝口不提,只是不由分说的承担起了照顾薛楚玉的责任。

    衣不解带,朝夕在侧。

    薛楚玉出于一番愧疚之心努力推辞、甚至佯作大怒的骂辱驱赶,姚女完全不为所动,一味只是温柔倍至的细心照料。

    料薛楚玉身边的军医和曲部们,全都被姚女的真诚所感动。薛楚玉,终于也被打动了。后来回到代州的薛讷,同样也被感动了。

    此事,很快就在代州传一段佳话。

    就这样,薛讷做主,带着他的弟弟和准弟媳来到了云州拜见薛仁贵,准备把当年未完的婚礼,真正的举行一次。

    同时,或许是因为姚女的出现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重伤难愈的薛楚玉心态也渐渐的平和了下来。他不再执着于冲锋陷阵充一猛将,而是愿意携姚女之手共结连理,从此接受现实去过平常人的生活。

    这才是最让薛绍欣慰的!

    “少帅若能说和家父与楚玉,则是最好不过。若是不能,在下也斗敢要请少帅做楚玉的媒人!”薛讷道,“不知少帅意下如何?”

    “那还用说?”薛绍已经有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开心了,用力的拍着胸膛,“楚玉的事情,全都包在我身上!”

    薛讷大喜,“多谢少帅!”

    大军回城之后,一片欢庆。整个大军营里,都相当的热闹。武承嗣在薛仁贵那里讨了个没趣,庆功宴一事也就作罢。薛绍乐得一个清净,马上就叫薛讷带路,去找薛楚玉了。

    薛楚玉回到云州之事,并未张扬。除了薛讷和他兄弟二人的亲随部曲,知道的人并不多。现如今,他就住在云州一处不显眼的民宅之中,宅里宅外还残留着突厥人纵火留下的烧痕。

    宅外有几名军士把守,远远见到了薛绍就准备入内通报。薛绍对他们打手势说不用——非得给楚玉一个惊喜才行!

    众军士于是按捺不动。

    薛绍下了马,轻轻的迈着步子走进宅院之中。

    院落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有些简陋,但是清扫得非常的干净。院子里晾着几件衣服,还有一片新开出的菜圃和花圃。陈旧的土胚木板瓦房共分三间,虽显平易但一点也不破落,有好几处新加修缮的痕迹。

    薛绍不由得会心一笑,想必是薛楚玉入住之后,对这座房子进行了一些修缮——莫非他还打算在此常住?

    这时,瓦房里传出一个女子的声音——

    “薛郎,喝粥了——张嘴,啊!”

    一声“薛郎”让薛绍有些恍然失神,脑海里条件反射的就想到了太平公主!

    “不必如此夸张。”显然是薛楚玉的声音,“我能动,我自己来。”

    “不许动!听话!”女子的声音里透出一丝满含关爱的娇嗔,“张嘴,啊——”

    “好吧——我啊!啊!啊!”

    “咯咯!”一片欢愉的笑声,女孩儿的声音很动听,像清风吹拂窗口的风铃。

    薛讷示大声干咳了一声以作提醒,脸都红了。薛绍则是哈哈的大笑,想不到楚玉也有耍宝的时候啊!

    “坏了,丢人了!”

    里面马上传出薛楚玉惊慌的叫喊声。声音未毕,一名身着鹅黄襦裙、体态纤柔婀娜的年轻女子快步从房内走出,见了薛讷跪地就拜。

    “原来是兄长大驾光临!”女子以额贴地,忙道:“五郎有伤在身不得全礼,小女子代他跪迎兄长,还望兄长恕罪!”

    “姚姑娘快请起。”薛讷忙道,“我与楚玉既是兄弟又是袍泽,彼此亲密无间誓同生死,大可不必如此多礼。”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薛家名门望族,小女万不敢失礼。”姚女再拜,受薛讷一再请邀,这才起身。

    “兄长——兄长!”屋里传出薛楚玉焦急的声音,“适才我听到一阵大笑之声,可是少帅来了?”

    “少帅?”姚女微然一惊,看向薛绍。

    薛绍上下一打量姚女,虽不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是长得非常的舒服,温柔可人贤淑静雅,眼神清澈而明亮,行为举止落落大方,绝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古典。

    “男才女貌佳偶天成,好!”薛绍不假掩饰的大赞了一声。

    姚女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慌忙矮身下礼,“小女子见过薛少帅!”

    “少帅,真是少帅来了吗?”薛楚玉的声音里透出无限的急切。

    “姑娘免礼!”薛绍满心欢喜哈哈的大笑,抬步就往里屋走去,“兄弟,是我来了!”

    “楚玉拜……”

    “少来这套!”薛绍大笑,一把上前搀住勉强要从床上下来行礼的薛楚玉,紧紧捉住他的双肩,喜不自胜的说道,“恭喜你了,兄弟!这真是一个好姑娘,一段好姻缘!——我打从心眼里替你高兴!”

    薛楚玉就像是一个大孩子那样,满脸通红腼腆不已,左顾右盼不知道说什么好。

    “哟,还害羞了?”薛绍大笑连连,“我离开代州没几天,你就找了这么好的一个妻子。看来我以前低估你了,你不仅仅在战场之上纵横无双,情场之上也是无往不利呀!”

    “别、别!千万别这么说!”薛楚玉连连摇头,脸红得像擦过了胭脂,尴尬不已的小声道:“她就是我以前许过婚的那个……”

    “我知道啊!”薛绍仍是全无顾忌的大笑,笑了好一阵,这才温言说道:“当年你负她而去,一去就是五六年。她不吵不闹更未改嫁,独自一人安安静静的等了你五六年。问世间情比金坚者,还能有几人呢?如今听闻你遭受厄运,她非但没有变心放弃,还冒着生死之危跑到战火纷飞的边关来找你,朝夕不离的照顾你。患难见真情,楚玉,恭喜你——你遇到了一位当世罕有的好姑娘。你一定要加倍珍惜啊!”

    薛楚玉紧紧咬牙重重的点头,“少帅放心,我一定会的!”

    “别一口一个少帅了。”薛绍欣慰的展颜而笑,说道:“你我原本就是本家兄弟,我在家中排名第二,年纪稍长你数月,你以后就叫我二哥即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