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者,现如今夏州治下的官员仕绅无不摄于“薛人屠”之威,从而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唯独杨柳二家却敢肆无忌惮的顶风作案。如果这时候薛绍再主动向他们服软妥协,只会更加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长此以往,杨柳越加跋扈,薛绍这个夏州都督还做得下去吗?

    “薛都督,现下如何是好?”徐长青小心翼翼的问道。看得出来,他还是‘挺’想“戴罪立功”的。

    “他们在哪里‘交’割粮草?”薛绍问道。

    “在鸿云堡。”徐长青说道,“鸿云堡此前也叫‘柳家堡’,是柳家的先祖在南北朝天下动‘荡’之时修建的一处军堡,幅原十分宽广其中可住数万人。杨柳二家彼此多有通婚,彼此形同一体。后来杨家也有许多人住进了柳家堡中,于是就更名为鸿云堡。这两家豪强的多数直系子孙都住在堡内,粮草财富也多数都屯集在其中,更有两家的氏族子弟和‘门’客家奴近三千余人,结为‘私’兵练武自保。由于鸿云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有了这一批‘私’兵防御,是以固若金汤。当初白铁余起事之初也曾觊觎堡内的财富粮草,但一直投鼠忌器未敢动手。”

    “固若金汤?”

    听到这里,薛绍非但不忧,反倒是笑了!

    鸿云堡?

    什么玩艺儿!

    你以为现在还是南北朝军阀割据,或是隋末遍地反王的时代吗?当年我汾‘阴’薛氏也曾有多处大军堡,其规模和实力扬名天下并载入史册足,以让我薛氏一族在‘乱’世飘摇的年代里屹立不倒。说到底,汾‘阴’薛氏曾经只是一支地方军事豪强,由此他才受到各大军事‘门’阀的强力拉拢,其中就包括李唐一支。当时汾‘阴’薛氏成功“站队”投效李唐,这才有了如今的鼎盛繁荣。

    可那是‘乱’世才有的做法。

    如今李唐建国已有数十年,天下一统万民归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曾经的壁堡豪强汾‘阴’薛氏都已经成功转型,变成了一个“礼乐流范轩冕显荣”诗书‘门’第——哪里还轮得到你们两个区区的土豪,在绥州这种地方设*堡自立王国!

    于是,徐长青不说“鸿云堡”便罢,最初薛绍也的确感觉有些蕀手。但知道了鸿云堡的事情之后,薛绍的心中便计议已定——如果你们执意与我为敌,我不端掉你们这个破堡,这个夏州都督我都不干了!

    “你先回绥州,只管安心的替武懿宗办事,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薛绍说道,“如果能够鸿云堡内部把他们的虚实调查一番,最好是找到一些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便是大功一件,我必不亏待。除此之外,你什么都不必管。”

    徐长青打了个寒颤,“薛都督,你是想要……动用武力?”

    “我说了,余下之事你都不必管!”薛绍冷若冰霜,“若有泄秘,罪当诛连!”

    “是、是!……下官告退,下官这就回绥州!”徐长青冷汗直流的退下了。

    薛绍手托一盏新茶独自静坐思考了将近半个时辰,蓦然将茶盏往桌几上一顿,“来人,唤薛楚‘玉’和张仁愿来见我!”

    ……

    次日,薛绍带上了吴铭、月奴、牛奔和张仁愿以及郭安和数名近卫斥侯,一行只有十余骑去往绥州。吴铭和郭安等人时常跟随薛绍左右,已经不止一天两天。队伍中唯一的新面孔的就是张仁愿。众人不难看出薛绍的用心,是想多给张仁愿一些煅炼和提高的机会。

    从薛绍随行的人员组成来看,这就像是一次普通的外出公干,或是微服‘私’访。实际上,薛绍也没有把此行的目的告诉太多的人,队伍当中也就只有张仁愿略知一二。

    两日后,薛绍一行人抵达绥州。这次倒是没有微服‘私’访,而是派人提前通报了官府。

    绥州刺史史叫吴彦章,寒‘门’出身年近半百。白铁余起事之初杀害了不少的州官县吏,吴彦章是在白铁余之‘乱’平定之后新近上任,此前他已经在其他地方做了十几年的长史和司马这一类刺史佐官。从某种意义上说,吴彦章这个寒‘门’仕子得以当上刺史完‘成’人生的一次重大飞跃,多少还是托了薛绍的福。

    因此,吴彦章对薛绍有一种天然的感‘激’之情。早前薛绍在都督府里宴请治下各州的官员,吴彦章就已经频频对薛绍表达了这一层意思。

    只不过薛绍早就打听到了,吴彦章这个新官上任的刺史,在绥州还没有树立什么权威。真正的实权一直被久任长史的徐长青所掌握,地方的经济命脉和最大的社会影响力,则是控制在地方豪强的手中。

    否则,武懿宗要在绥州办什么事情,也不会绕开了吴彦章而去找到徐长青。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越是小地方,人事关系往往越加错综复杂。对这一点,薛绍早有心理准备。

    得知薛绍大驾光临,吴彦章喜出望外不敢怠慢,连忙指挥人手洒扫街道整理城池,大张旗鼓的组织官员百姓到城‘门’口夹道欢迎。

    立马停在绥州城池面前,看到眼前*的欢迎场景之时,薛绍笑了。

    上面有人好做官,吴彦章现在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薛绍的“铁竿粉丝”。

    薛绍心想,攘外必先安内,后方不宁何以用兵?此行我就打掉威胁官府权威的地方豪强并整肃刺史府的贪官污吏,扶正吴彦章让他掌握实权为我办事,岂非两全齐美?

    薛绍的入城欢迎仪式办得很隆重,除了刺史府的官员小吏和地方军府的将弁,学生文人和本地的仕绅来了不少,其中还有一批和尚道士这一类宗教界的人士。

    由于此前曾有过一段平定白铁余的功绩,绥州的百姓对薛绍的印象倒是‘挺’不错。但是更多的人是只知薛绍之名,不识薛绍其人。今日看到薛绍骑着大马在一众官员将佐的簇拥之下进城,百姓们多少有些惊讶。

    “想不到薛绍竟然如此年轻?”

    “废话,你以为太平公主会嫁给一个老头子吗?”

    “确是一表人才,难怪能够娶到太平公主呢!”

    在百姓们一片善意的议论声中,迎着薛绍的队伍对面走来一队儿白衣‘女’冠。玄云子走在最前,领着身后的一群‘女’冠拜于道旁,稽首诺道:“贫道玄云子,恭迎薛都督大驾光临!”

    薛绍点头笑了一笑,“久闻圣英大名,今日得见足慰平生!”

    这一问一答看似多余且虚伪,却是一语说破了薛绍与玄云子之间的内在关系。一个是朝廷委派的封疆大吏,一个是奉命前来进行官方宗教活动的宗教领袖。

    在大唐这个以道教国教的国度里,政治和宗教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在这样的场合当中,就算薛绍和玄云子想要避讳不见,都是不可能。……46261+dsuaahhh+24935951……>;

    。。。

    。。。

第603章 先礼后兵() 
纯文字在线域名请访问

    玄云子这一亮相,当下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也勾起了一些信徒们的回忆。。。

    “咦,这个薛都督怎么有点像是,数日前在圣英法会上辩论‘上善若水’的那个人?”

    “别说,还真有像!”

    信徒们仿佛都想起来了,最后终于确定——真的是他!

    人群当中有一个身着蓝衫的年轻仕子急忙掩面而走,惶惶不堪。他的同伴连忙将他拉住,“你跑什么?”

    蓝衫青年哭丧着脸紧张不堪的道:“那日在法会上,薛都督就坐在我的身边。我频频对他出言不逊……如今不是死定了?”

    好死不死的,薛绍刚好一眼在人群中瞟到了那个蓝衫青年。当下呵呵一笑,他勒住了马主动问道:“兄台,别来无恙?”

    蓝衫青年几乎吐血,强作镇定的对薛绍抱拳而拜,“在下……甚好,甚好!薛都督,别来无恙?”

    “甚好,甚好。”薛绍对他点头笑了一笑,拍马前行而去。

    蓝衫青年紧张兮兮屏息凝神的目送薛绍,差点被活活憋死。直到薛绍走远他总算猛吁一口气,悬着的心脏也落回了原地。

    “还好,还好,他没跟我计较!”

    玄云子正领着一队儿‘女’冠从蓝衫青年面前经过,微然一笑,说道:“薛都督一向亲民爱民,道友何以如此惶恐?”

    直接零距离接触自己的偶像‘女’神,蓝衫青年再度紧张不已屏息凝神,‘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玄云子摇头笑了一笑,翩然而去。

    蓝衫青年差点再次被憋死,回神定晴一看,玄云子已经走在了薛绍的马旁,二人正在默契亲密的谈笑生欢。

    蓝衫青年和在场的其他一些仰慕玄云子的年轻信徒,当下心中一凉……一个是封疆大吏蓝田公子,一个是倾国倾城的道‘门’圣英。人家走在一起,怎么看都像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

    我们可以洗洗睡了!

    刺史府的揭风宴办得很丰盛也很隆重。上任都督之后第一次驾临绥州的薛绍,借‘花’献佛在此宴请了绥州地界的官员将佐,以及才子学者和宗教大家,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泰斗领袖和声望崇高的名流高仕。

    所谓“亲民”,首先就要和这些拥有一定社会声望和影响力的人,搞好关系。

    但是,鸿云堡的杨柳两家,一个人都没有来。武懿宗和徐长青,也没有到场。

    薛绍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但是片言不提。

    宴罢之后,各路人马逐渐散去。徐长青匆忙赶回刺史府,一个劲的在薛绍面前赔罪,说因为公务外出不及迎接都督大驾光临,死罪云云。

    薛绍当然知道他是去干什么了,此时此刻武懿宗正在鸿云堡里忙着装载粮草。

    “既然连你都知道我来了绥州,那么杨侗和柳渊肯定也知道了。”薛绍淡淡的道,“全绥州的人都来主动迎接和拜会本官,唯独他们对本官不闻不问。好大的架子!”

    徐长青骇了一弹,小声道:“薛都督突然驾到,可把武懿宗给吓坏了。他连忙停止了收受粮草下官先行赶回刺史府打听消息。薛都督,如今下官该要如何给武懿宗回话?”

    “是我在问你话。”薛绍提出了一些声音。

    徐长青慌忙拜下,唯唯诺诺的道:“下官只是负责‘交’割粮草,并未与杨柳二人直接接触——正如都督所言,这两个人眼高于顶、架子大得很。他们在武懿宗面前尚且冷眉冷眼趾高气扬,又怎会把下官这个寒‘门’长史放在眼里?”

    薛绍点了点头,这倒是不奇怪。现如今别说是有点实力的豪‘门’大姓,就算是落魄到积席贩履了的名‘门’大姓子弟,也时常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谁也瞧不上。别说是武懿宗这种人,哪怕是做到了宰相的寒‘门’仕人,他们也照样瞧不上眼。

    这就是大唐如今的社会形态,‘门’第观念强化到偏执!

    “实话跟你说,我故意这样大张旗鼓的下访绥州,就是想给杨柳两家一个主动前来找我请罪讲和的机会。”薛绍的声音已是透出一股森森冷意,“但是如今看来,他们仿佛并无此意!”

    “这个……”徐长青呐呐的哆嗦,“下官,也不好说!”

    “那你回去吧,给他们透个口风。”薛绍不动声‘色’的道。

    徐长青一愣,“下官,这就回去了?”

    “不然呢?”

    “是、是!下官这就走!”徐长青有些满头雾水,但不敢多问,只好调头就走。

    “等一下!”薛绍突然叫住徐长青,问道,“数十万石粮草需得‘交’割,总得募用人力。你们的民夫如何征募的?”

    徐长青不知道薛绍为何有此一问,只好据实答道:“是杨侗的几个儿子负责,在鸿云堡自行招募的人手。”

    “知道了,你去吧!”薛绍不动声‘色’。

    徐长青满头雾水,诺诺而退。

    薛绍把张仁愿叫了来,“想立功吗?”

    张仁愿脸上一红,憨憨的笑道:“属下但凭都督驱策,立不立功倒是不打紧!”

    “想立功很正常,没什么好掩饰的。”薛绍笑道,“不想立功的兵,我还不要了!”

    张仁愿连忙正‘色’一拜,“请都督下令!”

    薛绍将他唤到近前,对他耳语了一阵。张仁愿频频点头,随即领命而去。

    次日,夏州都督薛绍受道‘门’圣英之邀,出席道场法会。随行的人当中多了刺史吴彦章,却少了一个张仁愿。

    众人虽觉好奇,但也没有多问。

    时常跟随在薛绍身边的这些人,上至薛楚‘玉’这样的股肱大将,下到吴铭和月奴这种默默无闻的‘私’人家臣,无不引人注目并为许多州官县吏所熟悉。唯有张仁愿是一个年轻的不起眼的新面孔。加之薛绍行事向来奇诡无章,天知道他又派给了张仁愿什么特殊的任务呢?

    这一次出席法会,薛绍不用再和那些信徒们一样,蜷缩在道场中的片瓦之地了。他和刺史吴彦章,一同担任了官方的“特约嘉宾”高坐在道台之上。

    因此这场法会的政治意义,远超于它本身的宗教意义。玄云子在绥州宗教界的领袖地位,由此更加稳固和超然。

    信徒们再一次目睹了薛绍和玄云子这对“金童‘玉’‘女’”的联袂登场,由此更加认定——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

    其实,薛绍根本就是没事在找事做,他在耐心的等候杨柳两家给出回应。至于绥州的政务民生,其实并不用他事无巨细的亲自过问。吴彦章这个新任刺史正在卯足了马力的勤政爱民做政绩,想来绥州治下也不会有大的问题。

    法会罢后,玄云子置素宴宴请薛绍和吴彦章一行人。设宴的地点,就在薛去过的三清‘女’冠观。

    “这真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一连数月的行军打仗,真有些累了。我想在此游览歇息几日。”薛绍到了三清观之后,当着吴彦章说道。

    吴彦章连忙上前,拱手拜道:“薛都督只管在此静养,下官一定尽心‘侍’奉!”

    薛绍笑了一笑,“我更应该尽心打理好刺史府的政务。我随行带了‘侍’从,不用你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