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前,大唐还曾经草率而且错误的处斩了伏念,这激起了草原人的义愤和对大唐的不信任,再加上有前两次叛乱打下的“群众基础”,这便使得叛军更容易凝聚在一起。再者大唐近年来战事频仍,军力和民力都已显露疲态,国库日渐空虚,对突厥人的防范与镇劾之力自然空前减弱。

    大唐与突厥的此消彼涨,就像是一个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稍有一点病毒的感染就容易生病,而且是生大病!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形容来说,这一次阿史那骨笃禄的叛乱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在战争开始之前,薛绍首先要做的就是认清敌我。在鼓舞麾下将士的时候,他壮气磅礴的宣称要打得突厥人跪地求饶。可是他自己心里非常的清醒,现在的唐军已经不复裴公挂帅时的盛壮与威风。相反的,突厥人的实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起事才不到三个月,他们就已经能够动用十万人围攻丰州一个弹丸之地,为洗劫河陇马场而围城打援了。

    以一名统帅的直觉来判断,这肯定不会是他们的全部兵力。至少,他们会留足一半以上的兵力做为后援和备用并且把守老窝。也就是说,保守估计突厥人现在应该有了二十万大军的实力!

    再者,现在的突厥叛军首领阿史那骨笃禄汲取了前“两任”先辈的经验和教训,变得极其的谨慎、诡诈和狡猾。从他在边疆的一系列军事部署来看,这已经不是以前那一拨只知道放火打劫和愚昧冲杀并且内乱不断的突厥叛军了。他们对大唐边境的虚实了如指掌,他们有了严密的组织和详实的军事计划,他们把围城打援、声东击西和调虎离山这些诡奇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还把薛绍曾经用过的“奇袭黑沙”的战例,现学现用的搬到大唐河陇腹地给用上了,一次就捞足了十八万匹战马的丰厚战利品。

    草原上别的没有,会骑马会射箭并且想到战场上捞一把的男人,满地都是。这批战马至少能让阿史那骨笃禄,再武装起十万以上的骑兵!

    三十万突厥骑兵,这么庞大的敌群是以往裴公都没有遭遇过的。

    此前的两次突厥叛乱,裴公挂帅以三十万大军出征讨伐突厥,就像是老子教训未成年的小儿子,直接摁倒在地脱了裤子就打得哇哇大叫——泥熟匍和伏念,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抗衡的余地。

    现在薛绍面临的情况则是大相径庭。那个逆子已经长大成人正当青壮,而老子则是老态显现而且身患疾病了!

    情况,非常不容乐观!

    薛绍越来越觉得,裴炎这次给自己穿的小鞋,实在是有够卑劣。他居然又像上次的伏念事件一样,以私废公置军国危机于不顾。

    曾经,薛绍对裴炎的印象还没有坏到什么份上,还有过与之和解并合作的经历。但是现在,他已经对裴炎彻底的失望了。于私来说,自己恨不能马上一刀宰了他;于公来说,大唐在这样一位自私浅陋的首席宰相的带领之下,别说走向什么辉煌,不一条道走到黑就不错了!

    ——与其让裴炎一心谋私的瞎折腾,还不如让武则天出面执政接管大权!

    薛绍认为,做为一名政治家来说,武则天的责任心和思想觉悟绝对要高于裴炎。哪怕武则天对自己的政敌再残忍,哪怕她夺权的手段再狠辣,至少她不会拿军国之事当儿戏,她也不会因为私斗而废了国家民族之大事。

    这是薛绍现在心中,最明确的想法!

    ……

    大军出发后因为马匹不足,走得并不快。

    副将李多祚押运的粮草队伍还能看见长安的城池,吴铭和郭安率领的斥侯已经飞驰到了百里开外。此前丰州与夏州等地送来的战报语蔫不详,并不足以判断敌军虚实。薛绍对斥侯们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打探到自己需要的一切军事情报。

    大军一路北上,五日后已经接近泾州边境,这里是离长安最近的战难灾区,数日前突厥人洗劫了这里的三处马场,劫走数万马匹。

    薛绍派出的斥侯终于回报消息,同时也带回了两个薛绍没有想到的人,狄仁杰与赫连孤川!

    斥侯说,狄公有要事特来向大将军汇报。

    薛绍接到狄仁杰,见他一身烟土狼狈不堪人也黑瘦了一圈去,惊讶的问道:“狄公何以在此,还弄得如此狼狈?”

    “一言难尽!”狄仁杰苦笑道,“至从上次接手大将军行刺一案后,狄某不敢懈怠一直严加追查。幸蒙大将军厚恩许我通关文书,狄某追寻线索一路到了丰州边境。正要有所斩获之时突厥叛军前来犯边,丰州都督崔智辩出师兵败,狄某险些被乱兵所杀。幸有赫连孤川等几位壮士一路拼死保护,狄某才得以退至泾州。不料还没喘上一口气,突厥的叛军居然敢大妄为的杀进了关陇腹地,劫掠了泾州的马场!……几番兵乱,狄某没能擒获贼首却落得如此狼狈境地,实在惭愧!”

    “遭遇此等兵灾狂澜,绝非个人之力所能挽回,狄公大可不必自责。”薛绍问道,“适才我听狄公说,没有擒获贼首——想必,狄公已经知道贼首是谁了?”

    狄仁杰深吸了一口气,“这恐怕,是狄某此行唯一的收获了!”

    薛绍轻皱眉头的点了点头,“看来,确是与突厥叛军,脱不了干系。”

    “没错。”狄仁杰说道,“大将军此次奉军北伐,还定会与此人交上手。”

    “他是谁?”

    “阿史德??元珍。”狄仁杰说道,“此人曾是单于都督府治下的一名酋长,后来因为犯法被拘。阿史那骨笃禄起事之前第一个就想到他,于是不惜犯险从单于都督府的监牢之中|将此人救出,然后拜他为谋主军师,对他言听计众!”

    “阿史德元珍!”薛绍深吸了一口气,“我在洛阳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人的名字!”

    “大将军,你一定要小心此人。”狄仁杰说道,“此人虽是出身突厥阿史德贵族,但从小在中原长大,对中原的一切都是了如指掌。再加上他曾经在单于都护府和一些边境州县为官,对大唐的边防和国政也都相当的熟悉,他甚至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京城官话,令两京人士也难于分辨他的口音。在被阿史那骨笃禄拜为谋主之后他出具的第一条计谋,就是前往关中监视大将军你。大将军若不掌兵,则一直监视;大将军若有掌兵之迹象,则动手行刺大将军!——总之,元珍将大将军视作突厥的头劲敌!”

    “他倒是看得起我。”薛绍笑了一笑,说道,“然后呢?”

    狄仁杰说道:“那时候突厥叛军的实力还不强,只是窝藏在大漠深处躲躲藏藏,暗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这时朝廷派出使团前往幽州,抚慰招降草原各部族。元珍献谋让骨笃禄诈降幽州保存实力。趁幽州不备,骨笃禄杀将斩关逃往漠北,同时还将数万草原降卒裹挟而去。与此同时他们还劫走了……”

    说到这里,狄仁杰面露难色的嘎然而止。

    “狄公但说无妨。这里都是我的肝胆兄弟,没什么可隐瞒的。”薛绍说道,“其实你不说我也大致知道——他们杀死了朝廷使团的首领左奉宸卫郎将刘冕,同时还劫走了阿史那艾颜。”

    “没错!”狄仁杰长叹了一声,说道,“幽州都督李文谏一向精明谨慎,没想到这次却被元珍算计了。骨笃禄斩关北逃之后聚集部众在于都今山,用艾颜为旗开始招降纳叛,短短不到一月就聚集了十余万众。突厥叛军,至此成了气候。这时元珍再度献谋骨笃禄不必急于与大唐开战,而是将主力部队深藏漠北让大唐鞭长莫及。然后,他们对漠北九姓铁勒展开了攻势。在元珍的谋划之下,骨笃禄很快就击破了九姓铁勒,非但是了却了后顾之忧,还斩获了无数的牛羊军资并招纳了更多的降卒入伙,突厥叛军空前壮大。而这时,恰逢大唐先帝驾崩的非常时期,完全无暇他顾。骨笃禄与元珍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吞并草原上的各个部族大肆扩张,很快麾下就聚集了将近二十万叛军。然后他们在于都今山建立了突厥伪汗国,骨笃禄诈称可汗,元珍被拜为谋主,并封为‘阿波达干’统率兵马。”

    “随后,他们就发动了对大唐的侵略战争,对吗?”薛绍说道。

    “是的。”狄仁杰说道,“元珍对大唐的边境太熟悉了,他针对我们的兵力布防和朝廷现状,制定了很多刁钻古怪的战术,把我们的边关守将完全迷惑,诱使我们的军队往来救应疲于奔命或是落入埋伏包围,完全只剩挨打的份。三个月之内他们连战十二捷,还洗劫了我们的陇右牧马监,劫走战马十八万匹!——这个元珍,俨然就是我大唐最危险的心腹之患!”

    薛绍深呼吸了一口缓缓的点头,“也将是我薛某人即将遭遇的,生死劲敌!”

第581章 施恩立威() 
薛绍率军抵达泾州治下的潘原县郊野时,大军停住休息做饭。听闻突厥人除了洗劫马场,还袭击了潘原这个祥和宁定、守备薄弱的关陇小县后,他决定和狄仁杰一同率卫队入城看一看情况。

    城中一片狼籍,随处可见烈火焚烧留下的残垣断壁,诸多民宅化成了灰烬与废墟。有些地方还能看到无人收敛的烧焦的尸首,街上有好些老人和孩子跪地乞讨沿街哭泣。

    薛绍与狄仁杰等人,个个心如刀绞,怒火中烧!

    看到薛绍这样一群人进城,好多乞儿一拥而上,哀哀哭诉想要讨要一些食物。突厥人就像强盗与蝗虫一样,非但是杀了城中多数的青壮、掳走了这里多数的‘妇’‘女’,还将城中能吃的东西几乎全部抢走。

    “传我令,下发军粮救济百姓!”薛绍下令道。

    主管后勤粮草的副将李多祚当场吃了一惊,连忙将薛绍请到一边,小心劝道:“大将军,我们的粮草可不多啊!这沿途过去全是受灾的城镇和难民,难不成我们都要去救济吗?照这样下去,我们不等走到丰州,将士们就要饿肚子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薛绍眉头紧皱,说道,“既然亲眼看到了我弃灾民于不顾,我做不到!”

    “那军粮的问题,如何解决?”李多祚问道。

    “……”薛绍沉‘吟’了片刻,说道,“走一步看一步,等到了夏州我再想办法。赶紧,叫弟兄们去放粮济民,顺便安排一些人把城里的尸首收敛下葬。”

    “大将军,这会不会耽误我们的行程?”李多祚说道,“丰州危急,正待救援。我们这样走走停停,总不是办法。”

    薛绍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你去办事,我来想办法。”

    “是!”

    李多祚马上带人出城,搬运军粮去了。薛绍准备去找狄仁杰商议,发现他和一些灾民聚在一起,正将自己包袱中为数不多的几块蒸饼拿了出来,分给了几个饿到哭泣的小孩子吃。

    “狄公真是一位仁人君子。”薛绍走了上前,‘摸’了‘摸’其中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儿的头发,“小囡囡,好吃吗?”

    “好、好吃……还要!饿!”小‘女’孩儿被干干的麦饼给噎住了,说得含糊不清了。

    薛绍连忙叫‘侍’从打开羊皮水壶,灌了几口水给小‘女’孩儿喝。小‘女’孩儿眼泪都呛出来了,但是一个劲的在笑,笑着‘露’出两口可爱的小虎牙。

    看到小‘女’孩儿如此天真灿烂的笑容,薛绍和狄仁杰都笑了。

    “狄公,我已下令用军粮赈灾救民。”薛绍说道,“但是我急于行军,恐怕没有太多的时间留在这里打理上下。因此我想拜请狄公主持分粮一事。不如狄公意下如何?”

    狄仁杰闻言大喜,连忙整肃了衣冠与仪容,非常的对薛绍拱手拜下,“大将军高义仁德受狄某一拜!”

    “军队本该保境安民,如今薛某不过举手之劳,狄公何必如此?快请起!”薛绍连忙上前扶住他,说道,“如不出所料,同遭突厥兵洗劫的泾、原、庆三州治下,情况大多和这里相同。实话实说,薛某手中军粮不多时间更是紧迫,肯定无法一一前往诸多州县赈灾安民。但是,要薛某对这些灾民视而不见不管不问,薛某的良知又不容许。不知狄公,可有两全齐美的解决办法?”

    狄仁杰拧眉沉思了片刻,说道:“大将军,狄某很想知道我们的刺史和县令这些人等,现在正在做什么?这些事情,本该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大将军想要赈灾安民,也必须要有地方衙‘门’的助力方能办得妥善。”

    “言之有理。”薛绍想了一想,说道,“但是这三州的民生政务,都我的辖区治下,我若越权行事将犯僭越之禁。不如这样,我马上写一份上表请示朝廷朝廷火线封敕狄公为陇右道三州安抚大使,专管救灾抚民一事。不知狄公意下如何?”

    狄仁杰眼睛一亮,但又面‘露’疑‘惑’,“倘若真能如此,狄某义不容辞,定当竭尽全力安抚受灾百姓。只是……大将军,任免钦差大使这种事情,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吧?何况,狄某还并非是御史台的官员。”

    “我可以,试一试。”薛绍微笑道,“在朝廷派专员前来赈灾抚民之前,狄公不妨先从我这里调用一批粮食先去赈灾抚民,一解百姓燃眉之急。如若不然,薛某真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饿死。人命大如天,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的了。”

    “大将军恭亲爱民,所虑甚是。”看到薛绍笑得那么自信满满,狄仁杰点了点头,“狄某,就按大将军吩咐的去办!”

    稍后,李多祚就带着一些军士与民夫,押了一批粮草入城。薛绍下令即刻散粮济民。城中百姓欢呼雀跃喜极而泣,对薛绍这些军人跪地磕头长拜不起。领取军粮的时候,百姓们全都下跪磕谢之后方才离去,劝都劝不住。

    薛绍马上写下了一封亲笔信,以前方军情驰报的名义六百里加急递送洛阳求朝廷敕封狄仁杰为三州安抚使。如不出所料,这样的“军情驰报”会由临时监国的武太后与顾命大臣裴炎一同拆视。薛绍相信,武则天应该会同意自己的这个请求,哪怕裴炎也没什么理由去拒绝。毕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