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回头方便的时候你叫上楚玉和其他兄弟,我们聚上一聚。”薛绍说道。

    “好,好。”郭元振笑得嘴都歪了,“反正你回来了,什么都好说。咱们这些兄弟,也就都有主心骨了。”

    薛绍微笑的点了点头,也就没有再多说。

    在回洛阳之前薛绍就早已把这里的情形打听得**不离十。裴公故去之后自己归隐,当初和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郭元振与薛楚玉等人,就纷纷离开了北衙禁军不再侍奉陛下御前。

    这既有可能是裴炎的意思,也有可能是天后的安排。

    总之,树倒猢狲散,一朝天子一朝臣,官场之上历来如此。

第537章 继承衣钵() 
郭元振带着他的人去巡逻了,薛绍骑上了马仍旧前行。琳儿告诉薛绍,虞红叶曾受公子所托在洛阳置办临时的太平公主府,她花费巨资在归义坊置下了一套豪宅。那里,推开窗户就可以闻到洛水的水草气息,距离热闹繁华的北市也不远,往西走一小段路就是皇城的东宫。

    总之,那是一处寸土寸金、奢华贵气的宅第,与公主及驸马的身份颇为相符。

    但是,太平公主从来没有在这里住过一天。倒不是她不乐意,而且天后心疼她这位身怀六甲的宝贝女儿,非要让他住在宫里带在身边,每天都派了很多的御医宫娥像伺候祖宗一样的护着她。临时的太平公主府暂时只是住了一些仆婢人等,琳琅偶尔抽空前去打理而已。

    薛绍点了点头,此事早在预料之中。若是自己在家,太平公主当然会和自己住在一起。若是了,武则天还是非常疼爱她的宝贝女儿的。若不将她带在自己手边亲自照顾,倒显得不合理了。

    不多时,薛绍一行人走上了天津桥。这里是洛水之上最大的桥,也是洛阳的一处名胜所在,名唤“天津晓月”。

    此“天津”,非后世21世纪的天津城市之意,它是独属于洛阳的天津,意思是“天上的津渡港口”。这里每天都要进出很多的船支,它们把大江南北的钱粮与财货都运到洛阳来,使得洛阳成丝绸之路最东的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核心枢纽,是天下最的港口与最繁华的城池。

    在东都洛阳的城池规划之中,结合这里独有山川地貌,打破传统的左右对称之格局比如长安就是这种严整的棋盘式对称格局。其中最为显著的洛水横穿洛阳城池被喻为天汉银河,而皇城就被喻为天帝所居的紫徽宫。

    薛绍站在天津桥上俯视下去,洛水碧波荡漾,入眼尽是船只,茫茫无涯几乎遮断江面。保守估计,现在这里至少有十万名船员与脚夫在不停的忙碌。他们驾着大小帆船走南闯北,给洛阳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财富,使得洛阳成大唐的“天下粮仓”与“天下钱库”。

    薛绍心想,历史上的武则天在改朝换代之时选择定都洛阳,还真的不是没有道理。这里交通便利无比繁华,非常有利于朝廷在此进行政治交流与文化融通,稳定而巨大的财赋收入也非常有利于中枢的统治。

    天津桥挺长,薛绍等人刚刚走到桥头,迎面又来了一队人马。

    这一队人马的衣甲,薛绍实在太熟悉了。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羽林卫的人来了!

    薛绍暗自摇头笑了一笑,下了马来。

    羽林卫将军张虔勖已经带着人走上了前来,也下了马,迎头对着薛绍抱拳一拜,“张某奉二圣之命,在此恭迎薛将军!”

    “不敢当。”薛绍回了一礼,“薛某来得仓促,未及通传。还望中宫恕罪。”

    “薛将军不必客气。”张虔勖做了一个延请的动作,“二圣已在紫徽宫贞观殿中等候薛将军,多时了!”

    看来今天,这家还回不了了。

    薛绍先是应了诺,然后转头吩咐琳琅先带库狄氏等人去临时太平公主府里安顿住下,务必要好生伺候悉心照顾,不得半分轻慢。

    然后,薛绍独自一骑和右羽林卫的“好同僚”张虔勖等人走到了一起,望紫徽宫而去。

    紫徽宫即是洛阳的皇城,又名洛阳宫。薛绍与张虔勖等人下了天津桥左拐一路前行进了皇城,途经一座应天门。

    薛绍在这座城门前不由得停了一下步,驻足观看。因为他看到应天门的侧旁有一座小石碑上面写着“则天门”。

    “薛将军,那是前隋留下来的一块门碑。”张虔勖挺热情的解说道,“以往这里叫则天门,现在改叫应天门了。进了应天门,就算是进了紫徽宫。这是整座皇城的正大门。”

    薛绍点了点头,心里不由得产生了许多的联想——则天门,则天大圣皇帝,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

    但现在,她还只是大唐的天后。

    洛阳不及长安的庞大雄伟,独有一番秀气瑰丽。洛阳的皇城紫徽宫也不如长安的太极宫皇城那么庞大,薛绍等人进了则天门没走多久,就到了二圣所在的贞观殿。

    皇帝李治至从迁都洛阳之后,就一直住在这里,再也没有离开过这座宫殿。

    “薛将军吧!”张虔勖停步不前了,“二圣都在贞观殿的丹墀之内,等你觐见。”

    “好。”

    薛绍点了点头,走上了洁白无尘的贞观殿,龙尾道。

    龙尾道两旁,驻立了很多的军士。薛绍注意看了一看,大多比较眼生。但是从他们身上所穿的五色袍薛绍很容易判断,是千骑。

    这时薛绍不禁有了一个猜想,千骑扩伍增兵至两千并增设一名将军。同时郭元振和薛楚玉被调离,武攸归复出接掌千骑。现在千骑还被派来戍卫御前了……这是否意味着,病重的皇帝陛下,已经完全被武则天控制了?

    薛绍突然有了一种,羊入虎口的感觉。

    万一武则天听了裴炎的怂恿,要“剪除薛绍以免后患”,自己今天岂不是死定了?

    一边走,薛绍一边细细的琢磨,慢慢就又想通了——不至于!

    如果在这种事情上武则天会听了裴炎的,那她也就不是那个精通帝王之术的武则天了!

    再说了,皇帝李治毕竟还没有死呢!

    于是乎,薛绍放心大胆的在一群陌生千骑的狐疑围观之下,走进了贞观殿。

    二圣,果然一同在丹墀内等着他。更的是,太平公主也在!

    “薛郎,你总算回来了!”

    见到了薛绍最开心的,永远是太平公主。她连忙起身要来迎,左右几名宫女连忙搀扶。

    薛绍看到太平公主的肚子已经很大了,而且人也长胖了不少。

    “殿下,别动!”薛绍连忙唤道,“千万别摔着了!”

    “我才没你说的那么没用呢!”太平公主笑奤如花,眼睛里都冒着喜气儿。

    “那也得让得我先给二圣礼拜吧?”

    “那你拜吧!”太平公主喜笑颜开,无比开怀。

    薛绍笑了一笑,上前两步在坐榻之上下拜,“臣薛绍,拜见天皇陛下,拜见天后娘娘!”

    “免礼吧!”武则天倒是笑吟吟的。

    已是夏日,李治仍然穿着厚厚的裘服身上还盖着一床绒毯,面色焦黄眼神焕散。相比于几个月以前,李治的气色更加难看了。而且,他见了薛绍也没有说话,只是稍稍的点了点头。

    薛绍心里不由得紧紧的一凛,太平公主这时候唤我回来,果然是因为皇帝陛下……快要不行了!

    这回恐怕是真的不行了!

    因为李治现在这副气色,象极了当初裴行俭逝世的前后光景。

    “薛绍,你至诚至孝亲为裴公守墓,我们都很感动。”武则天说道,“原本不该叨扰你为裴公尽孝,但是你既为人臣也为人夫,你也不能只顾着为先师尽孝,却遗忘了其他的事情啊!”

    “天后说得极是。臣知罪了。”薛绍拱手而拜。

    武则天抬手示意了一下闭口不言的李治,说道:“国家正当用人之际,太平也很需要你。召你回来,既是太平的渴望,也正是陛下之意。”

    “臣愿为陛下,誓死效命!”薛绍拜倒下来。

    “唔……”李治非常吃力的张了张嘴,总算发出了这样一个声音,并且稍稍的抬了一下手,示意身边的近侍宦官宣旨。

    近侍宦官走了出来,堂堂而立手里高举着一份黄色绢质的圣旨,高声道:“薛绍接旨!”

    四个字,突然就让薛绍全身的血液沸腾起来。

    这可是圣旨,不是帝王随兴所发的手敕。若非针对非常、严肃而庄重的事件或是人事任命,是不会用到圣旨的!

    薛绍正了衣冠隆重下拜——

    “臣薛绍,接旨!”

    “大唐皇帝令——”宣旨宦官的声音非常的高亢而洪亮,“汾阴薛绍,丰仪伟器……”

    先是一番例行称颂,然后关键的部分来了——

    “兹授尔,右卫大将军之职统领洛水王师二十万众,并授尔兼任检校兵部侍郎行讲武院事——钦此!”

    “臣,领旨谢恩!!”薛绍山呼万岁,拜谢领旨。

    右卫大将军!

    曾经,裴行俭的官职是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他也一直以这个“检校官”来挂帅出征。裴行俭故去之后,朝廷提拔李多祚为右卫将军,行“检校”大将军之事。

    也就是说,至从裴行俭检校右卫大将军之后,大唐一直没有的任命过右卫大将军之职。

    在大唐的南衙十二卫当中,左右卫一直负责拱卫京师,左右卫的大将军也一直都是十二卫大将军之首。但有征战,首当其冲就是左右卫的大将军挂帅行师。而大唐继承汉王朝“无人能出其右”的传统以右为尊,右卫大将军还要更高过左卫大将军半筹。

    换句话说,薛绍现在已经成了南衙十二卫的首席大将军,是继裴行俭之后大唐野战军的最高统帅!

    上次西征而组建的二十万野战雇佣军,现在就驻扎在洛水大营里,暂由右卫将军李多祚“行检校大将军之事”临时率领。现在薛绍被册封为大将军,成了这二十万野战军名正言顺的最高统帅。

    那一支裴行俭生前带过的最后一支军队,二十万西征军历经千回百转之后,终究是名正言顺的归属到了薛绍的麾下。

    接过圣旨的这一刻,薛绍当真是激动得有些微微发抖,甚至有了一点流泪的冲动。

    倒不是因为自己升官了,发达了。而是自己终于继承了裴公留下的帅位与兵权!

    从这一刻起,自己终于才算是……真正的继承了裴公的衣钵,继承了他的遗志!

    李治吃力的仰起头来,睁大了眼睛盯着薛绍。

    薛绍仰头看了他一眼,看到李治的眼神之中,对自己这一位大唐的新帅,充满了无比炽热的期盼!

    求票

第528章 脱颖而出() 
薛绍当然知道,李治的用意是什么。

    在即将驾崩之前,李治动用自己最后的皇权和仅剩的心力把薛绍召回来,任命他为右卫大将军统领洛阳城外的二十万野战王师。此举,李治当然是希望薛绍能够在他驾崩之后撼卫李唐的,确保太子李显的顺利接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薛绍对着李治,大拜一礼。

    李治没有说话,但是眉梢与嘴角一起微扬,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薛绍看到,武则天也是笑意浓浓。而且她的笑容之中,也有着对薛绍的赞许与期待。

    这让薛绍的心里稍稍有些疑惑——她怎么会同意了陛下的这个举动呢?此刻她的心里,又在打着什么样的盘算呢?

    一时间,薛绍摸不透武则天的心思。他猜想,或许太平公主能够知道一二。待回头,再问太平公主好了。

    “薛绍,你初初回来,于公于私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武则天委婉的下达了一个逐客令,“你且退下吧,好生休息。”

    “母后、母后!”太平公主急急的叫嚷了起来,笑嘻嘻的道,“我去陪薛郎说一会儿话哦!”

    “去吧,去吧!”武则天笑呵呵的摆着手,“薛绍,记得好生照料太平。”

    “臣一定会的。”

    薛绍再次给二圣拜了礼,牵着太平公主的手,小夫妻俩亲亲热热的并肩走出了贞观殿。

    李治窝在厚实的裘衣与被褥之中,久久的凝视着薛绍远去的背影,好像是希望自己的视线能够化为丝线,想要将薛绍拉回来一样。

    “陛下,他们已经走远了。你也应该,回寝宫歇息了。”武则天小声的劝道。

    李治不为所动,仍是睁开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紧盯着殿外。

    武则天轻轻的叹息了一声,便不再劝说。她知道,皇帝陛下这样瞪大了眼睛看着殿外,是在苦苦的盼望别的某些人能够尽快的出现在他眼前。

    太平公主挽着薛绍的手臂走出了贞观殿,并没有走下龙尾道,而是急急的拉着他走到了殿堂右侧的院墙角落间,摒退了左右。

    这显然不是小夫妻久别重逢后的亲密与喜悦,太平公主的神情还有点紧张,小声道:“薛郎,我暂时不能跟你一起回家。”

    “为何?”薛绍微微的皱了皱眉,问道。

    “父皇病成了这样,随时可能驾崩,我怎能离开?”太平公主说道,“若非如此,我也不会让杨思勖去叫你回来了。值此非常时期,我必须守在陛下的身前,陪伴在母亲的身侧啊!”

    薛绍点了点头,“为何事先,我没有听到风声?我是指任命我为右卫大将军之事?”

    “任命你为右卫大将军之事,其实早在裴公去世之初,二圣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太平公主说道,“只是那时候,你在长安与裴炎的关系闹得太僵。安抚裴炎二圣才一直按而不表,毕竟他是当朝第一宰相,还是西京留守。后来你出面安抚了西征军将领的情绪,后又扶裴公灵枢去了闻喜并为其守墓三月,二圣对你的这两个举动表示钦许。因为当时,无论你是留在长安与裴炎较劲,还是逃避裴炎跑到洛阳,都有不妥之处。二圣由此觉得你比以往更加成熟和稳重,也就更加坚定了任命你为右卫大将军的想法。最近父皇病势不断加重,几乎已是水米不进、无法言语。情急之下,我就以私人的名义将你叫了回来。这样做只是避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