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蚶淼糜稳杏杏唷

    祭祀持续了约有半个时辰,裴行俭一直是站着的。薛绍看到他的身体一直在轻微发抖冷汗冒个不停,于是叫人抬来一副元帅大椅请他坐下。裴行俭马上叫人把座椅撤了去,说军中祭祀无比庄重,老夫托大安坐岂不是亵渎了神灵?

    薛绍无奈,不好再坚持。他知道并非是裴行俭真的有多迷信,而是他对军中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视,从来不敢掉以轻心或是草草马虎。

    这就是裴行俭的用兵哲学——敬畏、重视、恭亲、谨慎!

    好不容易熬到了祭祀结束,太子李显亲登点将台,开始宣读朝廷的圣旨任状。

    裴行俭率领薛绍等将,一同接旨。

    将军们甲胄在身不得全礼,都是站立抱拳行军礼。裴行俭没有穿甲胄,于是坚持跪地接旨。薛绍等人包括太子李显都劝他不必下跪了,可是裴行俭一再坚持,只好依他。

    颤颤巍巍,裴行俭好不容易跪了下去。额头贴地,整个人都像是趴在了地上。

    不像是下跪,倒像是晕厥了!

    众人都有点被吓到了,薛绍连忙要上前查看,裴行俭冲他轻轻的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过来。

    “殿下,快请宣旨!”薛绍几乎是大喝。

    “哦……好、好!”李显都有些被吓倒了,匆忙揭开圣旨开始宣读。

    “大唐皇帝令——兹授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率军二十万前往弓月城平叛。授夏州都督王方翼为行军副大总管,授千骑中|将郎薛绍为行军副大总管,授……”

    行军大总管麾下有副大总管和长史司马等副职,余下还有七路行军总管需得任命。圣旨挺长,薛绍等人全没心思顾念太子都念了什么,注意力全都留在裴行俭的身上。

    老帅至从跪下去之后再没有了半分动弹,现在身子好像都有一点跪歪了。薛绍等人心如刀割,心急如焚!

    “授独孤祎之为……”

    “殿下,可以了!”薛绍实在忍不住了,出声打断太子李显,“快请裴公接旨!”

    李显恍然一怔,连忙将圣旨一合,“裴行俭,接旨!”

    一声喊下,裴行俭居然没有应声、没有动弹。

    众人大惊,但都站着没敢乱动。

    “裴公、裴公……”薛绍小声的低唤,“太子请你接旨。”

    “唔……”裴行俭总算是出了一下声,如同睡熟了说着梦话,模糊而低沉,“扶,老夫起来……”

    薛绍连忙给薛楚玉递了个眼色,两人上前左右扶住裴行俭,几乎是将他从地上慢慢的拉了起来。

    这时薛绍看到,裴行俭原本没了什么血色的惨白脸庞,现在一片病态的赤红,连眼睛都像是红了!

    “老臣……接旨!”

    裴行俭伸出了双手来,在剧烈的颤抖。

    太子李显惶惶不安的将圣旨递了上来,裴行俭双手接住,突然一用力将其紧紧握住。

    就如同一个落水之人,握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放开老夫……”裴行俭说道。

    薛绍和薛楚玉,只好松开了手,但是没敢离裴行俭太远,就近挨在他的身边。

    裴行俭双手拿着那份圣旨,对着二十万大军慢慢的走近了两步,缓慢的将其双手举过头顶,嘶声道:“奉天讨逆,吊民伐罪!王师所至,战无不胜!”

    “战无不胜!!!”薛绍等人高举拳头,大声怒喝。

    “战无不胜——”二十万大军的振臂高呼,如惊涛拍岸!

    裴行俭慢慢的放下手臂,看着眼前如林之盛、如海之势的泱泱大军,嘴角微扬展颜而笑。

    “裴公受斧钺!”太子李显唤来仪车,将象征权威的斧钺送到了点将台前。

    的将军们全都整齐站成了两排,一同抱拳而拜。

    这是军队里,最庄严也最的仪式,没有之一。

    君权神授,兵权君授。所谓“军令如山”,将领的权力其实也就是来自于帝王的赐赠。只有裴行俭当众接过了帝王所赐的斧钺,他才能的在军队里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

    太子李显面西而立,吃力的拿起那一柄金光闪闪的大钺,送到了裴行俭的面前,“从此以往,上至于天,将军制之!”

    薛绍看到,裴行俭狠咬了一下牙根,伸出双手接过这一把钺,“老臣,受赐!”

    薛绍几乎是在裴行俭的手刚刚碰到钺的时候,就替他接了过来——真沉!

    “给我!”裴行俭低声喝斥。

    薛绍一怔,只好又还给了裴行俭。

    裴行俭紧咬牙关冷汗直冒,双手将那面大钺举起。

    三军欢呼,经久不歇!

    裴行俭也就一直这样举着,浑身都在抖。

    虽然钺现在一般都用来当作礼仪用器,但以前他是用来腰斩犯人的刑具。所以薛绍看到这副情景真是胆战心惊,万一裴行俭力乏或是失手将大钺松开,这把大钺足以伤人!

    总算,裴行俭将钺交给了身边的将领,又来受斧。

    太子李显也几乎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时又拿起了大斧——这东西,比钺更沉!

    “从此以往,下至于地,将军制之!”太子李显,把斧递到了裴行俭的面前。

    裴行俭双眉紧拧,表情非常的严肃,伸出双手牢牢的握住了斧柄。

    太子李显的双手有点发抖,不敢松开。他分明感觉到,裴行俭的手在发抖,而且无力接住这一把大斧。

    可是裴行俭仍在非常固执的用力拉拽,几乎是想把这一把大斧从太子的手上抢过来。

    “薛将军,你……你过来!”李显害怕了!

    “都不许过来!——殿下放手!”裴行俭一字一顿,非常严厉的说道。

    “好、好吧……”年轻力壮的李显,愣是被眼前这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吓得面无人色,仓皇松开了手。

    “嗬!……”

    众人都听到,裴行俭接斧的发出了这样的一声低喝。可是斧柄仍是“当”的一声敲到了点将台的地板上。

    “嗬!!”

    裴行俭歇斯底里的大喝一声,终于将大斧高高举了起来!

    三军将士,再一次振臂高呼!!

    就在这时,裴行俭连人带斧,硬挺挺的往后面翻倒下来。

    薛绍和薛楚玉大惊失色,连忙一同将他扶住。好在两人都离他不远反应也够快,大斧落下之时两人各搭一手,将大斧接住了。

    仰面倒下的裴行俭的刚刚被薛绍与薛楚玉合力托住,猛一仰面,“噗”的一声喷出满口污血,溅到了那一面金光闪闪的大斧上!

    “裴公!!”

    “裴公——!!!”

    人大惊失色,一同跑到了裴行俭的身边来。

    “快,快请孙真人!”薛绍大声呼喊。

    躺在了薛绍与薛楚玉二人臂间的裴行俭突然一抬手拽住了薛绍的衣衫,闭着眼睛摇了摇头,示意,不用了。

    “裴公……”薛绍哽咽,说不出话来。

    薛楚玉的眼圈一红,眼泪像珠子一样的就滑了下来。他连忙扭头,遮掩起来。

    点将台上的将军都已跪下,有人呜呜的哭了起来。太子李显傻了眼,杵在原地不知所措。

    裴行俭张了张嘴看似想说话,满嘴血污喉咙里仍有鲜血喷出来,已是说不出话。于是他吃力的抬了抬手指,指向他身前的那一柄带血大斧。

    薛绍连忙将那柄大斧拿过来,近近的递到了裴行俭的面前。

    裴行俭五指发抖,拼力想要握住那个斧柄。薛绍连忙把大斧的斧柄塞到他的手中,瓣着他的手指头,一枚手指、一枚手指的替他握紧。

    裴行俭使劲的瞪大了眼睛,嘴里张合,拼命挤出一个字:“说……说!”

    薛绍的眼泪顿时就像决堤之洪汹涌冲出,一声哭腔高亢响起——

    “从此以往,上至于天,将军制之!”

    “从此以往,下至于地,将军制之!”

    裴行俭眯着眼睛,嘴角轻扬,笑了。

    人,都哭了。

    裴行俭脸上的那一抹笑容,永远成定格。

第532章 失去()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薛绍现在明白,中学时代就熟知的这一句杜甫的诗作,其中究竟饱含着多少的伤感与悲壮。此时此刻,也唯有这句诗能够表达薛绍的心情。于是,它成薛绍用来祭奠裴行俭的挽联。

    很快,这句诗在二十万西征军当中流传开来,但凡吟者与闻者,无不落泪。

    大唐的天空下,不会再有裴公。

    国家失去了栋梁,民族伤断了脊骨。

    薛绍和薛楚玉这些大唐的将军们,失去了他们共同的父亲,老师,袍泽和挚友。

    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像裴行俭那样把大唐帝国最艰险的军国问题,弹指之间化解于无形。

    再也没有一个人,能让大唐帝国的敌人和叛逆,在背后也尊称他为“公”。

    再也没有一个人,能让大唐天下的军人发自内心的肃然起敬,能让恶来这样的大将军当众对他下跪磕头。

    再也没有一个人,敢对薛绍的脸上砸竹简,却让薛绍不退不避甚至心中都没有半分火气。

    将才文雄,凛然英风。

    一代儒帅,就此谢幕。

    二十万西征大军将士,一同为裴行俭挂孝举哀。渭水大营里,白茫茫的一片。很多关中的百姓听闻裴公去世的噩耗也纷纷前来祭奠,哀怮之声响彻遍野。

    薛绍心想,哪怕将来皇帝李治去世了,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人伤心欲绝。

    ……

    裴行俭去世,对薛绍的打击固然很大。但是这时候,他甚至没有太多的时间留在裴行俭的灵前致哀。有个很大的问题,突然就摆在了他的眼前——西征大军未及出发,主帅溘然长逝。那么西征一役将要改由谁来主持,眼下那支这支军队又该何去何从?

    因为薛绍是副大总管又是裴公的学生,将士们都很自然的把眼光着落在了薛绍的身上,希望他能出面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

    军情如火,纵然薛绍满心伤痛也不敢多作耽搁。他马上派人去闻喜县请来了裴行俭的遗孀库狄氏和他们的三个孩子。然后,薛绍准备带着裴行俭的长子、年仅七岁的裴延休去往洛阳,向二圣报丧。

    报丧固然很,裴行俭这样的国之重臣,他的葬礼理当由朝廷来主持安排,风光大葬。但薛绍此一行还有另一个的目的,就是在二圣面前讨旨,希望自己能够接替裴行俭执掌斧钺,挂帅西征。

    薛绍自忖,这个希望比较的渺茫。如果在二圣和宰相们的眼里自己够资格挂帅,那也就不必请动裴行俭出山了。但是事已至此,薛绍无论如何也要去积极争取一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心愿,是继承裴行俭的遗志,把西征一役进行到底!

    可是薛绍还没来得及出发,就被一个人拦住了。

    裴炎!

    二圣东幸,留下了裴炎、薛元超和刘仁轨这三位重臣宰相,辅佐太子李显在长安监国。听闻裴行俭去世,裴炎等三位宰相都来军中祭奠。在听闻薛绍准备带裴延休去洛阳报丧,裴炎就把薛绍请到了长安,在皇城之中门下省的侍中官署里接见了他。

    这是薛绍第一次的和裴炎,面对面的洽谈公务。

    “薛将军是准备带上裴氏长公子,去往洛阳报丧?”裴炎用一句明知故问,当作了开场白。

    “是的。”薛绍也答得简单。

    “薛将军,还是不要去了。”裴炎说道。

    薛绍眉头一拧,“为什么?”

    “原因有三。”裴炎显然是早就胸有成竹,竖起三根指头说道:“其一,主帅突然去世,这支军队又是刚刚招募的新军,因此难免人心浮动易生祸乱。你身为副帅,这时理当留在军中统筹全局稳定人心。至于报丧这种小事,本阁可以派人代劳。薛将军大可不必舍本逐末,亲历亲为。”

    报丧,小事?

    薛绍拧了拧眉头,淡淡的道:“敢闻其二。”

    “其二,大唐正在迁都有很多的臣工都还走在路上,洛阳此刻必然是一片忙乱。”裴炎说道:“二圣肯定也在为迁都定居、稳定朝纲一事焦头烂额。这个时候前去报丧,定会乱上添乱。所以,薛将军不妨先在军中为裴公举丧,向朝廷报丧之事还得稍等数日方行。”

    “我不同意。”薛绍答得斩钉截铁,语气也很硬。

    裴炎不以为然的淡淡一笑,“你为何不同意?”

    “报丧之事固然可以推迟数日,但是西域军情如火,岂能耽搁?”薛绍说道,“若非军情如火,裴公也就不会报着病体仓促复出,也就不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如今之际,裴相公居然说我去洛阳为裴公报丧是添乱?那么敢问,什么事情才不添乱?”

    裴炎仍是笑了一笑,“薛将军,本阁知道你因为恩师去世伤心过度,但商量政事之时还请你不要过于激动,切勿感情用事因私废公。”

    “我没有因私废公。”薛绍的语气很平,也很冷,“如果感情用事,我已经揍你了。”

    裴炎惶然一怔很快面露愠怒之色!

    薛绍冷冷的看着他,不喜不怒。

    “薛将军,本阁体谅你的心情,不与你在言语之间多作计较。”裴炎再度淡淡一笑,不急不忙的说道,“其三,你还想听么?”

    “你若说,我便听。”薛绍也很平静。

    “好,其三——”裴炎说道,“西征挂帅这是军国大事。只能由二圣召集宰相共议决定。你如此跑到洛阳去报丧面圣,其用意无非是请愿挂帅。别怪本阁没有提醒你,这种行为是违制僭越。只要你敢去,就有人敢弹劾你。”

    “随便。”薛绍淡淡的道,“反正我入仕一年已经被人弹劾了五六次了。我都习惯了。”

    “那薛将军,就好自为之。”裴炎冷冷的一笑,“好的歹的,本阁都跟你明说了。听与不听,全在薛将军一念之间。”

    “告辞!”

    “不送!”

    薛绍大步流云头也不回的走出侍中省,心中怒火腾腾。且先抛开政见相佐不说,光是他说给裴公报丧是“小事”、是“添乱”,就足以让薛绍里对裴炎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