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怕是一个白壁无瑕的官员存在。这次我去讨伐白铁余我就学乖了,虽然得胜立功,但是我人还没回来就已经先把请罪的奏章寄到了长安,省得御史台又小题大做的把我请去喝茶,官腔官调的跟我长篇大论,终究只是鸡蛋里挑骨头。”

    “看来,京官确实难为!”薛顗抚着胡须连连摇头,“上次有人弹劾,还是天后作保我才免于被查,从而自己辞官回京。由此一来我已经欠了天后人情,哪里还能有脸去天后那里求官?现如今,我只能是等着朝廷吏部选官,或能将我重新启用了。”

    薛绍笑了一笑,小声道:“大哥,大唐的朝堂之上闻喜裴氏与汾阴薛氏一直都是竞争激烈互不相让。此前裴炎胜了薛元超一局从此独霸政事堂,于是趁胜追求大肆打压我们汾阴薛氏一族。大哥就是在那时候,倒了霉的。小弟当时正巧北伐立功归来,结果非但没有受赏反而被踢出了军队,同样也是受到了打压。但二圣虽然重用和信任裴炎,却了由不得他独霸朝纲。于是薛元超又复出了,天后也押下了弹劾你的状子,小弟没过多久也重回军旅并且执掌千骑。这前后的事情串联起来,其实就是二圣和世家宰相这些人之间,不断进行政治博弈产生的风浪影响,我们人都不得幸免于外。比起李崇义和李尚旦这些人来说,我们还算是幸运的了,不是么?”

    “如今这朝廷真是暗流汹涌,风云突变。”薛顗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小声说道,“二郎你明日进了宫,不妨好好探视一下陛下龙体若何。为兄总感觉朝廷一直这么动荡下去,迟早会生乱子。老话说得好,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薛绍点了点头,他明白兄长的意思。大唐的朝廷这之所以这么乱,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李治身体不好一直无法亲政,从而导致君权不振和君权外放。如此一来,朝堂之上就难免出现剧烈的权力争夺与权力斗争。要想解决这个麻烦,唯有李治身体康复亲自出面主持朝政。

    薛绍心想,可能还有另外一句老话大哥心里在想,嘴上却不肯说。那就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偏偏,现在这两种糟糕的情况都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出现了——二圣临朝,李治又不能亲政。

    大唐想不乱,也难啊!

    “二圣的捷径不能走,吏部选官向来是有望无期,再加上朝政又如此复杂,那为兄复官的事情,就暂且不停了。”薛顗说道,“二郎,值此非常时期,你一定要小心谨慎莫要犯错或是被人阴损算计了。此前你要从戎,为兄一直不解。如今看来,那真是明智之举。朝局凶险步步杀机,军队里反而相对太平并且大有可为。从你升官千骑中郎将又独自领军出征讨伐白铁余可以见得,二圣对你还是相当的信任与器重的。你这条路子,算是选对了!”

    薛绍只是笑了一笑,朝堂固然难混,但是打仗又能轻松么?……算了,没必要和大哥说那些凶险玩命的事情,免得给他增加心理负担。

    “吴铭和月奴呢,怎不见他们与你同来?”薛顗突然问起了此事。

    薛绍略略一怔,事多繁复,大哥不提我还要忘了。回京之后吴铭和月奴就去找地方安顿郭安和他手下那批人去了。到现在也不见人回来,估计是陪他们一起过年去了。

    于是薛绍对薛顗说,我新收了一批家臣和麾下,派他二人去料理安顿之事了。

    薛顗就笑了,说二郎现在真是家大业大了。以后我们老薛家乃至汾阴薛氏大族,可都要倚靠于你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薛绍估计自己的家人和族人,现在心里大概都在这么想。这种事情无可厚非,一个男人能够显赫门庭光宗耀宗自己的家人和族人都跟着沾光,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耀。

    这种被人关爱的同时又被人尊重与被人依赖的感觉,薛绍真是久违了。这或许,就是亲情的味道!

第508章 龙床入殿() 
当晚,薛绍本想回家做些准备以便明日进宫赴宴,但兄嫂与弟媳都不肯放人,于是薛绍和太平公主就留宿在了薛府。

    晚上喝茶与大哥对弈时,薛绍不经意的问到了三弟薛绪,“三弟最近忙些什么?将来,又有什么打算?”

    在棋桌旁伺候茶水的薛绪连忙答道:“小弟至从追随大哥从济州回京之后,一直埋首书斋,只是读书。”

    “读书好。”薛绍说道,“我汾阴薛氏可是儒学昌盛的诗书门第,先父若非被贬离京城客居异乡不得展志,那天下文宗的名恐怕还轮不到薛元超。”

    薛顗也是频频点头,说道:“我兄弟三人当中,我多半是文不成、武不就了。二郎从戎算是出走了自己的路子,三郎看来最有希望继承家学弘扬文章。”

    “大哥所言即是。三弟怎么说也不能比薛稷差,人家现在都称‘买褚得薛不失其节’了。”薛绍说道,“三弟你若当真想要读书,那就读出一点名堂来,我想办法把你弄到国子监去,好好读上几年。我把蓝田的祖产田土都给你,另外我每月都按七品京官的待遇,给你一笔禄米资助你读书。你觉得如何?”

    薛绪顿时目瞪口呆脸都红了,“二哥,我一介书生哪里用得了这么多钱?”

    薛顗则是笑了,“三郎,你看你二哥多大的手笔。以前你跟着我在济州的时候,我给你月米十石还有人说我太骄惯宠溺于你了。”

    “是啊二哥,月米十石就已经足够我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了!”薛绪说道,“我真的不要田产,更不要什么七品京官的禄米!”

    “你还是拿着吧,以后你就会知道,钱有多么不经花。”薛绍笑道,“你要在国子监读书,可不是埋首书斋一日三餐和养家糊口那么简单的事情。”

    薛顗笑道:“三郎,你二哥说得没错。国子监里面,尽是皇族王公与宰相尚书的子侄在那里读书。你若与之为伍,月米十石的确是太过寒酸了。你可以朴素节俭,大哥也乎那些虚名妄节。但是,你不能给你二哥丢脸!”

    “大哥,这真不是给谁丢脸的问题。”薛绍笑道,“长安米贵,居之不易。这里的什么东西都比济州昂贵了很多。国子监里的学生个个都是锦衣玉食,三弟如果粗茶淡饭难免会被他们孤立排挤,甚至连老师也会对你另眼相待,这非常不利于求学。再者,倘若你的同窗或是老师有人生辰寿诞,或是有人得官受爵了邀请你去赴他烧尾宴,你能两手空空而去么?所以,我给你蓝田的田产和七品京官的俸米,真不是让你去鲜衣怒马的张扬挥霍,而是生活在长安这些都在所难免的必须用到。以后,你慢慢就明白了!”

    “三郎,这都是你二哥在长安为官这么久积累的经验。你须得学着。我也得学着。”薛顗深以为然的说道,“你就接受了你二哥的一番好意吧,别再推辞了。”

    “那小弟……就拜谢二哥了!”薛绪拱手长拜。

    薛绍呵呵直笑,回了家来,和兄弟家人聊些家常说些里短,顺便再帮一帮他们,还真是温馨又快乐!

    次日天明,薛绍与太平公主在家人的集体相送之下离了薛府。临行时家人还不忘叮嘱他夫妻二人时常回家看一看。尤其是这过年时分,不妨多与家人团圆相聚。

    太平公主说,你们家里的亲情味道可真是真浓,尤其是嫂嫂人特别好。这段时间我们一有空就来青龙坊薛府,如何?

    薛绍当然求之不得。男人在外面打拼奔波,回家了就是想充电的。毫无疑问,有兄嫂和弟媳在的那个大家子,最能让自己休憩充电。

    夫妻二人转道回了太平公主府各自打点了一番,驱车去往皇宫,参加一年一度的皇族家宴。每年的正月初二,李氏皇族的人都会尽量赶到长安来,到皇宫里和二圣吃这一顿饭。虽说是一场家宴,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皇族盛会,非常的。这也是为什么,那天武则天会刻意提醒薛绍的原因。

    稍后夫妻二人进了皇城直入大明宫,在蓬莱殿前停下。薛绍下车一看,这里已经停了很多奢华的马车,每一匹马都是上品良驹,就连看守车子的仆人都气宇轩昂衣饰华贵。

    “薛郎,今天是你第一次参加皇族家宴,你紧张么?”太平公主调侃的笑道。

    “吃饭而已,有什么好紧张的?”薛绍笑道,“这些年来我都已经吃了七八千顿,早就习惯了!”

    “吹牛!”太平公主直翻小白眼,“稍后你将看到很多很多的皇族王公,他们当中有我父皇都非常敬重的皇叔,霍王李元轨;有我父皇非常倚重的皇兄越王李贞,和从小就非常亲密的皇弟纪王李慎。还有和我母后关系非常要好的皇姑姑千金公主……另有好多辈分极高的亲王与公主,就你一个年轻的生面孔,你不害怕?”

    薛绍讪讪的撇着嘴,“我就是来吃饭的!”

    “你!……”太平公主又好气又好笑,“你真是个饭桶!”

    夫妻俩一边说笑一边走上了龙尾道,在内侍的引领之下走到了正殿。这里果然已经聚集了一大批人。一眼看去,连个身穿绯袍的都少见,基本上都是三品以上显贵才能配穿的紫袍,或是特赐皇族可穿的黄袍。太子李显和他的太子妃韦氏也在,正被一群皇亲国戚围在核心,谈笑生欢。

    可是太平公主和薛绍一亮相,马上就吸引了人的注意力。很多人迎面走来向太平公主打招呼,甚至有些之前围着太子的皇族也向他二人走了来。

    太平公主一一的给薛绍做引荐,相互述礼。

    其实这些人,在薛绍与太平公主的成婚之日都已经见过。只是那天宾客实在是太多了,薛绍又时刻醉酒难得有个清醒,因此印象都不深。

    但是这些人,明显是全都记住了薛绍。没办法,谁叫他是当朝唯一的嫡公主的驸马呢?最近又名声雀起成了御前红人,想不引人都不行。

    前来赴宴的皇族包括他们的配偶、子女等人,不下百人之多。薛绍一一与之叙礼,真是感觉有些焦头烂额口干舌躁。

    冷不丁的,薛绍感觉有一道视线冷冷的“戳”在自己身上。于是悄然调转视线一看,挺着一个大肚子的韦太子妃正躲在胖胖的太子身后,满怀幽怨甚至是怨愤的看着他。薛绍的视线一转过去,韦太子妃就连忙转头和身边的一名皇族女眷说话去了,佯装无辜。

    薛绍不由得想起,那天自己成亲之日,大肚子的韦太子妃是如何与太平公主“暗战”,又是如何在临走之时做出那些暖昧的动作,勾引自己的。他眨了眨眼睛下意识的看向太子李显,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位胖乎乎的太子爷的头顶上总有那么一片绿光在闪耀。

    薛绍心里正不怀好意的这样嘀咕,司礼宦官长声道,“天后娘娘驾到!”

    众皇族连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准备恭迎。这时已经有人在小心的议论,“怎么,陛下没来么?”

    稍后,一身奢华盛装几乎能够刺瞎人眼的武则天,闪亮登场了。众皇族一同拜迎,“参见天后!”

    “诸位皇亲,快请免礼。今日家宴,不必拘束。”武则天神情轻松笑吟吟的,不像平常在朝堂上那么威严,说道,“在座的还有我的叔伯姑婶,我就一并见礼了!”

    说罢,武则天还对排头的李元轨和千金公主等人拜了下来。这些人连忙回礼,称不敢当。

    叙礼罢后,武则天说道:“一年一度的皇族年宴,陛下每当亲至。但是今日陛下因故不能前来,还请诸位皇亲,海涵!”

    此言一出,顿时让很多人心中一弹——陛下至从做了太子开始,就从未缺席过这样的皇族年宴。三十多年了今天第一次突然缺席,难道陛下的龙体真是出了大问题?再或者,陛下是被人控制软禁了?

    薛绍也是心中一凛,如此看来李治的身体是真的不行了。否则,这么皇族家宴他一定不会缺席!因为李治自己心里早就清楚,现在是快要到了“移交君权”的时候,他肯定特别希望能够见一见他的皇叔皇伯和兄弟子侄们。

    这时候,霍王李元轨站出来说话了:“天后娘娘,老臣一年只有这么一次机会,能够得见陛下天颜!为此,老臣提前半个月从定州出发,顶风冒雪驱车千里,专程赶到长安来。如今却见不到陛下……老臣,寝食难安哪!”

    李元轨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博学多才从小就有神童之名,在皇族里声望极高。他是李治的皇叔,辈份极高又德高望重。他这一发话,很多其他的皇叔级人物和李治的兄弟亲王们,都议论纷纷起来。

    这个场面,朝堂之上是为天后、但是家宴之中身为李家儿媳的武则天,显然是难于招架。她叹息了一声,说道:“既如此,我只好斗胆再去上请陛下了!”

    “有劳天后娘娘!”众人一同拜谢。

    武则天去了。

    薛绍与太平公主在这里只是小辈,因此一直没有发言。二人只是频频对视,不时流露出心底深深的担忧!

    过了很久,大约有一个多时辰,满堂的皇亲都快要等到骨头发酸了,皇帝与皇后总算是来了。

    可是皇帝李治刚一亮相,就把人的眼睛都差点吓瞎了!

    ——他是裹在五六床厚厚的棉被当中睡在一张宽大的龙床上,连床带人被二十几个宦官,拆了殿墙抬进来的!

第509章 天后酒话() 
李治的龙床被摆放了下来,满堂的皇亲国戚一同跪拜。李治躺在被窝里吃力的抬了抬头想说话,但实在有些勉为其难,于是把手伸出来扬了一扬算是和满屋子亲戚打过了招呼。

    “陛下口谕,众卿平身。”武则天代为发令。

    皇亲国戚们都站了起来,不约而同的偷偷瞟向皇帝。现场一片寂静,静得诡异。

    “天后,陛下这是怎么了?”仍是李元轨,出头问道。

    “数日前,陛下突然风疾发作,目不能视口不能言。”武则天的声音挺低沉,说道,“但请诸位放心,陛下这次的风疾虽然来得急猛,但有侍御医秦鸣鹤以针灸之法妙手回春,陛下的病情已经大有好转。用不了多久,陛下就能康愈了。”

    “秦鸣鹤?老夫倒是与他有过数面之缘,确是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