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薛绍眉头轻皱,说道:“我的想法就是,绝对不能让这样的恶徒与害群之马留在千骑、伴随于帝君之侧。但是,我也不能再把他们推到的面前来公开受审,这的确有损千骑名声与皇家声威,陛下的面子上会很过意不去。”

    “言之有理。”狄仁杰深以为然的点头,“律法公正固然,但我等为臣之人也不能对君威君颜弃之不顾。”

    “所以我打算,用军法处置他们!”薛绍眉宇一沉,说道:“陛下已经授我千骑专断专权,我可先斩后奏。待我处理了这一批人,再以千骑的名义私下联系受害的苦主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偿并还他们一个公道。狄公以为,如何?”

    狄仁杰认真的思考了片刻,点头:“合情合理又合法,将军所虑,甚妥!”

    “那么针对这一批受害最深的苦主,还请狄公出面先行安抚。”薛绍拱手拜道:“至少,别让他们闹到公堂或是大肆宣扬。”

    “好。此事包在狄某身上!”狄仁杰拱手还礼,答得斩钉截铁。

    “至于另外一些作奸犯科的,只要犯的事情不是特别严重,我希望都能以协商的方式来处理。毕竟都是一些陈年旧案了,如果全都翻将出来一一审理,会有小题大做与图求虚名之嫌。”薛绍说道,“那些受害的苦主,我希望狄公能够尽量找到他们,然后由狄公代为居中调查进行协商。协商的结果,无论是该登门赔罪还是偿还物件、赔偿钱财,仰或是欺男霸女了将要退还大活人、再或者负上其他的责任的,我一定全力督办件件落实。绝不偏袒姑息千骑一人,也绝不让一名苦主还抱有怨言!”

    “如此,大善!”狄仁杰赞道:“其实律法审判的最终目的,并非是要拿人索命,而是解决争端、约束恶念、导人向善。将军所说的调解协商之法,甚合律法本意,更高于刑罚本身!——善,大善!”

    “既然狄公也对此认可,看来确是可行。”薛绍轻吁了一口气,“既如此,我回去之后就会即刻开始操办此事。狄公但有事情,可随时派人知会于我。但有难处,狄公务必直言不诲。”

    “好!”狄仁杰拱手而道:“你我二人,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薛绍稍稍吁了一口气,心想一副担子刚刚放下,我还没来得及享受一番轻松与胜利的喜悦,马上另一副新的担子就又压上肩来。好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第459章 恩威并施() 
人们比较习惯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某种办事风格。这一次的千骑整风却是刚好相反;先是下了一场暴雨;然后才看到闪电听到雷声;让人猝不及防!

    最先被当作典型来处理的三名千骑;崔贺明被当场处决;陈三斗受被军刑之后被流放到岭南至少是三年之内不得返乡;以后也甭想参加科举入仕或是入伍从军了。运气稍好的赵义节;也落得个流配边疆充军苦役的结局。

    面对这样的一场辩雨;等千骑将士们回过神来时才发现;自己身上已经全都淋湿了。

    千骑以往军纪涣散;其中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违反过军纪;触犯过律法。再加上陈三斗这个小人在大理寺上的公然叫嚣拉人下水;薛绍也当众表了态要追究的犯罪千骑。这就像是暴雨降临之后的雷鸣闪电;让千骑内部一片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他们这些人的反应;让薛绍真正体会到了制度与权力的力量。

    大理寺公审的第二天;薛绍前去求见皇帝李治。如同他李治嘱过的那样;薛绍把接下来要干的的事情;向李治做了一个汇报。

    〃涉案者将近百余人〃;听到这个数字;原本北衙禁军整顿军纪的李治;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千骑一共只有八百人;你一下要处理这么多?〃李治担心这一点。

    薛绍说道:〃陛下;兵多在于精;天子亲军理当德才兼备;绝不能以次充好。若是让一群肖小留在千骑当中;陛下与后宫这些内眷的安全将会越没有保障。臣领军;首重纪律。如今率领千骑;更加不敢掉以轻心!〃

    李治认可的点了点头:〃但是;突然一下清除百余人出去;动静未免太大了一点。你能另行采取柔和一点的法子吗?〃

    薛绍知道;李治是在怀疑自己新官上任之后趁机铲除异己;是在借整风的名义消除前任长骑官长的势力。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事情的确是司空见惯。薛绍当然也不能把话挑明了和李治辩论;否则会显得皇帝心胸太窄;疑心太重。

    尽管李治的确是心胸略显狭窄;君王的疑心向来也是最重。

    薛绍只道:〃陛下;其实臣并非是想将这一百余人全都清除出去。除了极个别罪大恶极之徒;余下之人都是可以给一次改过之机的。臣已经想好了柔和的处理政策来完成千骑的整风。臣甚至都已经请求了大理寺的配合;只等陛下点头了。〃

    〃哦;说来听听?〃李治很感兴趣。

    薛绍便将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了。

    李治听得很认真;听完之后颇为赞许的点头:〃薛绍;你的办法还算不错;既能消弥以往千骑犯法在百姓心中积压下来的怨气;又能竖立自己的恩威和新的军队风气。看来;你的确是从卫公兵法和裴闻喜那里;学到了带兵的精髓啊!〃

    〃陛下;臣入仕尚浅缺乏经验;一切不敢托大。只有陛下说好;那臣才敢大刀阔斧的去执行!〃薛绍答道。

    李治呵呵一笑;显然是对薛绍的谦逊很是满意;他道:〃朕准了;你去干吧!至于那极个别罪大恶极的千骑;该拔除的还是要拔除了。朕的亲军当中;不能留这些害群之马!〃

    〃臣;遵命!〃薛绍心中一笑;难得李治也会这么爽快。看来适时的拍一拍马屁;也还是有好处的!

    薛绍回了千骑之后;并没有急于张打〃整风行动〃的最后一张牌。相反;他什么也不说什么也干;让他让手下的千骑将士们心中的忧惧与怀疑好好的酝酿了整整七天。

    风声鹤唳的恐惧;几乎快要在千骑们心中留下的心理阴影。他们头一次感受到原来军法和将军们是如此的可怕;原来以往那休燥的却不用时时担心被绳之以法的军旅生活;是那样的可贵。他们甚至在心中祈祷薛绍能早一点出招给个痛快;别再这样一直拖下去了。这种心理上的折磨;远比军棍打在身上还要更加要命!

    薛绍的这一手〃心理战术〃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以往那些桀骜不驯眼高于顶的千骑将士;现在都没有一个敢来正眼看薛绍。要是不小心在半道上遇到了;那情形要说他们像是老鼠见了猫都不为过。每天的晨训再没有一个人敢拖拖拉拉的迟到;哪怕是薛绍没有出现在点将台上;他们也时刻感觉薛绍的眼睛是无处;自己的一切行动都逃不掉薛绍的眼睛。

    薛绍的〃将威〃和军纪的威摄力;完全建立起来了。有了忌惮和约束;现在的千骑才终于有了一点军队的样子。军令如山令行禁止;再也没人敢像崔贺明等三人那样挑衅长官;更不可能还有私离军营;夜逾皇宫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让薛绍感觉;时机到了。

    为将者;当有〃威〃是不够的;还得有恩于麾下才能真正的凝聚他们的力量。

    大理寺公审后的第九天;薛绍举行了上任之后的第一次的;全军火长以上将官会议。会议的;当然就是整风运动。

    薛绍把的千骑犯案卷宗都搬了来;对入座;下发到每个团;每个旅;每个队;层层下达让全军人都知情。由于证据确凿;再加上有了崔贺明。';!'和陈三斗这些先例;全军上下无不以为薛绍又要大刀杀戒了。

    如此一来;将有一百多人面临军法与律法的双重制裁!

    这可真是一枚重镑炸弹;让千骑整个炸了锅。大多数的犯案之人悔恨不矣的四处求饶;痛哭失声的少数。有些人甚至写好了信件与家人决别。更有一懈事严重的人反应过激想要逃出军队;甚至要和薛绍拼了!

    薛绍要的就是他们这样的反应。

    对于那懈事严重又反应过激的;薛绍采取了严厉镇压的铁腕手段;要么当场斩杀要么抓了起来当众军法处决了;同时再将他们犯下的案子和人头一起遍示全军;军法的震摄力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至于犯事严重却没有过激反应的;薛绍还是饶了他们一命;只将他们从千骑里面清除出去;视情节严重与否分别将他们调任到了别的军队或是地方军府;边关军镇从军。这一点不难办到;薛绍本身就兼任了兵部员外郎的官职;在军队内部调动几个士卒完全没有问题——从吃皇粮的天子亲军变成普通的小卒;这无疑也是一个严重的惩罚了。不过比起砍头流放来说;仍是好了许多。所以这一批被处理了的人;虽然心里多少会有点怨气;但终究是无话可说。

    对于另一懈事不严重而且有了悔过表现的千骑;薛绍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让他们痛哭流涕之后;再给了他们弥补过错重新做人的机会——把他们交给了狄仁杰;让狄仁杰带着他们去直接面对他们曾经犯下的案子;并寻求受害人的原谅。

    薛绍对他们说;除非你们欺负过的苦主原谅了你们;并有他们和狄仁杰一同来给你们说情;否则;你们除了要受军法与律法的制裁;也别想再回千骑!

    这样一来;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发生了。几十个犯过事的千骑都带上了赔罪的物什与钱财并请了狄仁杰引荐;跑去苦苦哀求他们曾经欺负过的百姓们。

    虽有作秀之嫌;但长安的百姓们对于此事仍是拍手称快。至少薛绍说的话兑现了;至少;千骑的人以后肯定是不敢再耀武扬威欺压百姓了!

    有了德高望重能力出众的狄仁杰居中调停;绝大多数的苦主还是选择原谅了犯事的千骑;同意来替他们向薛绍求情。薛绍言出必行;允许他们重回千骑戴罪立功。

    不过;薛绍也从中分辩出了三五个软硬兼施威胁苦主的混帐千骑。对于这些人;薛绍毫不犹豫的就将他们军棍伺候然后赶出了千骑;发配到了千里之外的军镇去吃沙子。

    半个月后;千骑整风终于完美收官。上任之初的千骑中郎将薛绍一口气杀了四人贬了十一人;和大理寺一起处理和调停了两百多棕千骑旧案;涉案的受害百姓多达千余人。

    至此;千骑内部再也没有一个人敢于挑衅薛绍的将威;没有一人敢于置疑军令如山。每一名千骑的枕头下面都有一份自己亲手抄录的大唐军规;时时读颂生怕忘记。与此同时;不少〃浪子回头〃的千骑对薛绍还是充满了感激的;毕竟薛绍给了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没有不分良莠的一棍子粗暴打死。

    再者;薛绍联合大理寺狄仁杰一同处理与停调的做法也让千骑们意识到;其实薛绍并非只是一个真正冷酷的暴君。对于麾下的将士他也是会〃护短〃的;只不过他护短的方式和前几任千骑中郎将的〃放任自由〃与〃蒙混包庇〃不同。

    后者的护短;短时间内会让千骑们感觉很爽很惬意;但终究一日会害了千骑;薛绍的护短则是;不仅仅给他们擦干净了重新做人;还让他们从此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不用再担心被人憎恨与唾弃;也不用因为害怕被军法和律法制裁而睡着了也被吓醒!

    与此同时;薛绍并不是一个曲高寡合爱摆臭架子的人。〃以心换心〃的建立袍泽感情早已是他的一种本能;都不用刻意的经营与伪装。

    日久见人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尽管千骑们私下里仍旧称呼薛绍为〃魔鬼〃;但他们也看到了薛绍严厉与冷酷背后的;人情味道。

    恩威并济;薛绍终于把千骑的人心;紧紧握在了手心里!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460章 御前红人() 
对于薛绍在千骑的一切动作,病卧后宫的皇帝李治全都看在眼里。

    同时,也是喜在心头!

    常言道旁观者清,李治把千骑的每一点第一滴的变化全都看在眼里。至从薛绍接手这一支天下最尊贵的军队,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让它由最初的散漫无章、徒有其表,转变成了纪律严明、精神抖擞。有了千骑做为表率和模板,左右羽林军的整风运动也进行得有声有色。一个月之内,北衙禁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军队的气质都变了。

    李治当然心里清楚,这些变化都是薛绍带来的。他带着赌博性质的给北衙禁军注入了薛绍这一股新鲜血液,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上佳效果。尽管薛绍有些事情处理得并不十全十美,但李治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他最是了解这天底下最多的就是那种,因为害怕犯错而中规中矩或是夸夸其谈的座谈客,缺的就是薛绍这一类敢打敢拼敢作敢当、勇于创新并且魄力十足的能臣干将!

    李治感觉,自己病了这么多年就没再遇到过一件真正值得自己开心的事。时至今日总算是有一个薛绍让他惊喜的横空出世……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落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乎,一直都是病怏怏、死气沉沉的大唐皇帝李治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欣慰的笑容,好像病都好了几分。他感觉自己仿佛是赌对了,薛绍的确是一个值得自己去培养与托付的后起之秀。甚至于,程务挺和李谨行这两员声名赫赫的沙场宿将,和薛绍比起来都有那么一点黯然失色!

    ——“他还是朕的亲外甥和乘龙快婿,这多好!”

    接下来的七八日之内,李治派出了二十七次内侍使者给薛绍递送封赏。大到宫中珍藏的名贵珠宝或是武将至爱的宝刀金鞍,小到一餐膳食或是一盘水果,李治一点也不想低调的向人展示了,他对薛绍的器重与偏爱。

    此前的长安风云人物薛绍,如今已是公开的皇帝陛下的御前红人。

    对于这一切,薛绍既无法回避也不能拒绝。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对皇帝的赏赐照单全收,同时专注于千骑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一概不与掺合不与过问。

    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薛绍已经尽量低调行事了,但是皇帝陛下的御前红人当然是谁都想要巴结一下。于是乎,无论是太平公主府还是薛绍在青龙坊的故居,每天都许多人前来造访。

    太平公主府的门槛高一点,不是五品以上的京官或是与皇族沾亲带故,一般人不会冒昧来访,毕竟这里还住着大唐帝国的太平公主殿下。青龙坊的薛氏故居可就是宾客往来如鲫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