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428章 空空如也() 
薛绍心里清楚,不是薛顗这个做大哥的不贴心、不疼爱自己这个弟弟,而是薛顗的思想局限在这个时代的范畴里,局限在儒家仕大夫的惯性思维之中。

    对薛顗这样的人来说,在其位谋其事,本本份份尽职尽责这是应该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去觊觎,不该自己掺合的事情不去议论,守着中庸之道慎言慎行,这才是立身之本。

    性格的差异与千年的文化代沟薛绍感觉告诉大哥太多对兄弟二人来说都是半点好处也没有。遍观身侧人,薛绍觉得除了裴行俭,恐怕再没有一个人能够与之商议此事。

    可是裴行俭已经解甲归田远在河东闻喜乡野,而且彻底不问朝政了。

    现在,薛绍终于有一点理解裴行俭辞官归隐时的心情了——有心无力有志难酬,朝堂之上执掌权柄与喉舌的人物全与自己不同心,自己秉承公心的说出想法非但不会被采纳还有可能被嘲笑甚至是被排挤,那么这官还做得有什么意义呢?

    一时间,薛绍的情绪坏到了极点,他甚至想到明天就去把这鸟官辞了,和裴行俭一样游山玩水钓鱼去!

    薛顗虽然看不透薛绍的心事,但却察觉到了他的情绪,连忙劝道:“二郎,人在官场不遭逢一点挫折是不可能的。你看当今几位宰相,最年轻的裴炎都有五十多岁了。他们都是从年轻走过来的,都是从不起眼的小官做起的。你如今所经历的一切,他们早就经历了不下一百回。时至今日他们非但没有消沉与退避,反而一步步的做到了宰相。若非是越挫越勇、矢志不渝,他们蔫能站在今日的位置,蔫有今日的成就?”

    薛绍一想,大哥这话说得倒是在理。虽然我已两世为人、连生死都经历过了许多次,但是为官之道我却非常的生疏。很多时候,冷枪暗箭的官场比枪林弹雨的战场更加复杂与凶险。处理起问题来,不能再依照我以前养成的“单刀直入、擒贼擒王”的法子了。

    “二郎,官场之上为人处事即是如此,哪怕你的意见再如何正确,你也得讲求一个表述的方法。”薛顗苦口婆心的道,“就好比针对突厥一事,那本不该是你份内之事,能不多嘴就尽量不要多嘴。如果你的意见非常非说不可,那也要尽量委婉的表达,不能直来直去——你想一想,你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把二圣和宰相们该思考该处理的问题说了个通透,那还要他们干什么?你让他们心里如何想?”

    “……”薛绍半晌无语。

    “我也是一方刺史。在济州,没人比我大。”薛顗说道,“我的手下,也曾经有过好些个热血激进的年轻仕子。他们但凡有了什么想法,就非常急于表达,非常热切的渴望被官府采纳。如若不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遭受了打压与排挤。经历多次之后,为兄总算是知道该要如何应对他们了。那就是——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每一句,先让他们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但是针对他们提出的意见,既不当场采纳也不当场回绝,只是对他们积极谏言的态度予以肯定和表扬。但是究竟该要怎么做,还是得由官府来做决定。他们提出的意见,最多只是一个借鉴。”

    薛绍苦笑的撇嘴,“没错。我今天就是这样被人对付了。”

    “二郎,这并不是草率的对付,而是理智的折中之举。”薛顗说道,“我打个比方,你也曾经带兵打过仗,你的手下有很多的将士。如果针对某个作战方案你手下的每个将士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最正确的——你将如何定夺?”

    “最终,当然只会有一个办法被执行。而做出决策的那个人,只能是我。其他人,必须无条件服从!”薛绍说道。

    “那不就对了?”薛顗双手一拍,“人都期盼着自己的意见被采纳,都坚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最终只有一个意见得到执行。剩下的人非但要承受一次失败,还得无条件的服从自己并不认同的做法。军队里面讲求令行禁止,绝对服从,其实在官场上也正是如此,甚至更加残酷!”

    “我明白……”薛绍轻吁了一口气,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残酷无比的。因为政见相左而引发的争斗往往是你死我活,这远比军队里的命令执行起来要可怕得多。眼前就有一个好例子,裴行俭那样的功勋元帅、军队领袖,瞬间就变成了一个乡野布衣。

    裴行俭还算好的,历史上因为政争失败而家破人亡的,数不胜数。

    政治,是没有人情可讲的!

    “既然明白,就不要想得太多了。”薛顗面带微笑的轻拍薛绍的肩膀,“你入仕还不久,这样的事情你以后还会遭遇很多。你要磨一磨自己的性子,慢慢习惯这种事情的发生。”

    “大哥,我知道你是我好,你说的也很有道理。”薛绍眉头一拧话锋一转,“但是……”

    “但是什么?”

    “哪怕我的意见不被朝廷采纳,我也会依旧坚持。”薛绍说道,“一直坚持到,它被采纳的那一天!”

    薛顗愕然,“你就能断定,你的意见一定会被最后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二圣和宰相们的集体智慧合起来,还抵不过你一个人的瞎琢磨?”

    “并非此意。”薛绍摇头,“我相信二圣和宰相们比我聪明和理智一百倍。但是他们思考和决策的时候想得太多,顾虑太多,牵涉到的人事、利益与立场问题也更多。如此思前想后、百般纠结的绕来绕去,一件原本很简单的事情也能变得无比复杂。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做出的决定,你还能指望它特别的正确么?”

    薛顗略微一惊,“二郎,这话可不能乱说!”

    “为何不能?”薛绍眉头一拧,“针对如何处理突厥俘虏一事,大唐军队的最高统帅裴闻喜解甲归田,同时程务挺与李谨行平步青云;中书令薛元超大起大落差点万劫不复,侍中裴炎顺势而起几乎独霸政事堂。我立下大功本该予以升赏却无缘无故被踢出军队……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证明了大唐的朝堂与军队正在遭逢巨大的风波,各方势力正在进行一场生死激斗。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能冷静理智的做出客观而正确的决定呢?——这就好比我今天在盛怒之下把书房都给砸了,平常我会这么做吗?”

    “……”薛顗目瞪口呆,无语以对。

    “陛下病重皇权外放,使得朝堂之上出现了剧烈的权力争夺。除非陛下奇迹般的痊愈重新出面执掌朝纲,否则,那些争斗必然使得我们的朝政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之中。”薛绍脸色紧绷声音低沉,说道,“大哥,我急的怒的不是我的政见不被尊重和采纳,而是我们的朝廷、军队和国家,即将面临一场动荡与浩劫!覆巢之下无完卵,我岂能袖手旁观,我岂能不惊不怒?”

    “二郎,你别说了、别说了!”薛顗既惊且怕的连连摆手,“你说的这些,全是你的一己猜测,没凭没据的。在为兄面前发些牢骚也就罢了。但在外人面前,切记慎言!你我皆是皇族外戚,还是不要妄议朝政、危言耸听为妙。”

    “好吧,那我就不说了。”薛绍轻叹了一声,点头。

    薛顗抡起袖子来抹了抹额头冷汗,苦苦的笑道:“想必你也还没有用膳吧?我让你嫂嫂去张罗一下。”

    “不必了,大哥。”薛绍笑了一笑站起身来,“公主还在家里等我,我还是回去吧!”

    “如此,也好。”看到薛绍露出了一些笑容,薛顗也算是吁了一口气,忙道:“新婚燕尔,你是该多陪一陪她。”

    “那小弟就去了。”

    离开薛府里,天色已黑。

    等薛绍骑马穿越大半个长安城回到公主府,夜色都已深了。

    太平公主仍然站在大门口内,静静的等着薛绍回来。

    薛绍跳下马时,太平公主就快步迎了上来。原本以为太平公主会发脾气质问一番,不料她仍像往常那样满面笑容美滋滋的挽住薛绍的胳膊,“夫君总算是回来了!一日辛劳,定然也饿了吧?”

    “还好。”薛绍微笑的揽她入怀,暗暗的长吁了一口气:诸般不顺,太平公主几乎是我唯一的安慰了!

    “适才我娘派人从宫里送来一件物什,说是打赏给你的。”太平公主好奇的眨着眼睛,“你又立下了什么功劳吗,我母亲为何特意赏赐于你?”

    “赏赐?”薛绍有点意外,“什么东西?”

    “既然是赏给你的,当然得要等你亲自来接领。”太平公主抬手朝前一指,“呶,宫里来的使者,仍在正堂上候着呢!”

    “去看”

    稍后小夫妻俩就从一名内廷宦官的手上,接领来一个锦缎包着的木盒子,说是天后特意赏赐给驸马的。

    待宦官走后,薛绍与太平公主私下将木盒子打开一看,里面却是……空空如也!

    薛绍不禁愕然,太平公主当场惊道:“母后这是何意?!”

    。

    大家多多投票!

第429章 七尺之躯() 
深夜,在享受了一番激情**之后,太平公主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的蜷在薛绍的怀里美|美睡去,而是拿着那个空空的锦盒一直在看,闷闷发呆。

    薛绍在外面忙碌了一天这时已经有些困累了,劝她一起睡觉。太平公主却是直摇头,“薛郎,母后为何赏赐这样一件东西,她老人家究竟是何用意呢?”

    “这有什么可琢磨的?”薛绍笑道,“往好了想,是她老人家想赏我,却不知赏什么才好,因为她最心爱最珍贵的掌上明珠都已经嫁给我了。”

    太平公主嘻嘻一笑在薛绍脸上亲了一口,再又道,“那往坏了想呢?”

    “那也坏不到哪里去。”薛绍淡淡一笑,说道,“大概是她老人家在劝诫我,不要说空话、管闲事,免得吃力不讨好。”

    “咦?”太平公主连连眨动眼睛,“你又惹祸了?”

    “什么叫‘又’惹祸?”薛绍直撇嘴,“难道我惹过很多祸吗?”

    太平公主倒是不紧张,掩着嘴儿吃吃的笑,然后顺手就将锦盒儿扔到了一边,一翻身抱住了薛绍,“罢了,不想了!抱着夫君睡大觉,这才是最的!”

    不到十秒钟,太平公主酣然入梦。

    薛绍轻抚着怀里美人儿光洁的香肩,暗自轻叹一声闭上了眼睛……武则天的意思恐怕就像大哥说的那样,鼓励我的耿直上谏、肯定我的忠诚之心,但是,最多只把我的谏言当作是一个参考。

    没办法,毕竟武则天没亲自到过边疆前线,也不是了解历史走向的穿越者,我也无法拿出充分的证据向她证明,我的判断和预言是正确的。在我这个官场新人半吊子将军和老谋深算的心腹宰相之间,武则天当然更有理由采信宰相的意见!……什么时候,我薛绍才能成为当朝一言九鼎的首辅宰相?

    脑子里面乱七八糟的想着这些,薛绍昏昏睡去。但是这一夜睡得并不安稳,薛绍因为太平公主自然的翻身惊醒了好几次。

    每清醒一次薛绍的脑子里面就开始不由自主的思考草原的问题。到最后薛绍发现,自己真的是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完全把自己当作是大唐帝国的一员了。因为以往,薛绍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像历史上的薛绍那样只做一个短命驸马。现在他觉得,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仅要从军队着手,还要从朝堂着手。最终,自己的这些行为都将无可避免的影响到大唐军队的气象与朝堂的格局——这不等于就是要改变历史么?

    当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联之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无非就是这种心境了。

    次日,长安东市街口架起了一个刑场,宰相裴炎亲自监斩,朝廷在此公开处决阿史那伏念等一众突厥俘虏,共计三百余人。

    这件事情非常的轰动,无数的长安百姓前去观刑。早在多日以前朝廷就已经开始大造声势伏念等人的罪恶行径在长安城里广为传播,说得要多邪恶有多邪恶,要多该死有多该死。甚至有些版本的传言将伏念说成了剖杀孕妇煮食婴儿的恶魔,长安百姓无不咬牙切齿恨不能生食其肉。

    大唐的百姓是单纯而充满正义感的,他们对朝廷的官方言论向来是深信不疑。主张处决伏念等人的宰相裴炎,成正义的化身与大唐的英雄人物。刑场之上,百姓们对伏念等一干人犯极尽唾骂诅咒之能事,却在裴炎登堂亮相之时集体欢呼、跪地膜拜。

    这一场大秀裴炎做得相当之成功,非是一般的春风得意。他不仅仅是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挤走了自己深为忌惮的裴行俭、打压了政敌薛元超,还赢得了无数百姓的赞誉与呼声。

    薛绍没有去观刑。

    虽然他对伏念没什么好感,但也深知伏念罪不致死。尽快平息草原战火、减少流血与战争,伏念还是做出了贡献的。更的是,薛绍无法直视朝廷的大刀愚蠢的砍下伏念的头,从而种下一颗隐患无穷的罪恶种子。

    眼睁睁的看着错误的发生自己却无力阻止,这让薛绍感觉非常的不好。人微言轻的悲哀,薛绍现在是深刻领悟到了!

    在讲武院里忙碌了大半天之后,有宦官来请薛绍入宫前往玄武殿,那里还有一批公用物资的点算需要他亲自画押。

    薛绍便进宫去了玄武殿,发现这里仍有一些人手驻防,但不再是羽林军,而是换成了宫里的武婢射生手和宦官们。虽有些好奇,但薛绍的心情不那么美妙因此懒得多管闲事,只把管事宦官叫来准备在字据上画个押了便要走人。

    正要落笔之时,薛绍凭借敏锐的职业警觉发现,楼上似乎有个人在一直盯着他看。蓦然一仰头,他刚好和一对乌黑湛亮的眸子四目相对。

    这对乌黑湛亮的眸子里投射出非常复杂的神色薛绍看了一眼就再也移不开——因为它们,属于阿史那艾颜。

    “她怎么在这里?”薛绍问左右的宦官。

    “回公子话,她是今天迁到这里来的。应该是上头的意思,小人也不大明白。”

    薛绍点了点头,那应该就是武则天的意思了,将艾颜换了一个地方软禁。

    “公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