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万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上万岁-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122章 意外连发() 
三人从贡院出来,展昭白玉堂护送赵臻回宫。

    赵臻最近为会试忙得焦头烂额,已经很久没在大街上闲逛了,别说逛街了,就连和展昭练武的时间都被压缩了,毕竟会试比较重要。今天难得时间充裕,赵臻忽然嘴馋想吃陈三胖糖葫芦。

    从今年年初开始,陈三胖糖葫芦在汴京城横空出世,被展昭钦点为'开封最好吃的糖葫芦',赵臻被展昭带着吃了一次,自那以后赵臻就沦陷了,三千粉黛无颜色,脑海中只剩下糖葫芦凹凸有致的倩影,赵小臻对糖葫芦日思夜想、念念不忘、爱得深沉……

    卖糖葫芦的年轻人名叫陈三胖,因为在家里行三,再加上身材肥胖一个顶仨,才得了诨名'陈三胖'。陈三胖之所以那么胖,主要是因为他懒,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趴着绝不靠着,能宅在家里绝不出门。陈三胖做生意也是能懒则懒,经常花钱雇人帮他卖糖葫芦。

    同样是懒,白玉堂懒得潇洒,打个哈欠都能引来一片掌声与尖叫,陈三胖却因为容貌不佳以至于亲生爹娘都嫌弃他,背井离乡孤身一人来京城讨生活,足见古往今来都少不了'看脸下菜碟'的人。

    据陈三胖自己说,他老家本在山西,家中有父母和两位兄嫂。陈三胖因为又懒又丑又不爱干活,被家里的兄嫂嫌弃,在两位嫂子的撺掇下,陈三胖的父母给三个儿子分家,把好吃懒做的陈三胖赶出家门自力更生。就在乡亲们都以为陈三胖会把自己饿死时,陈三胖居然凭着做糖葫芦的手艺发达了。

    陈三胖的糖葫芦酸甜爽口,进京不过数月,就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变成家喻户晓的糖葫芦品牌,每次出摊儿都被慕名而来的百姓抢购一空,陈三胖赚了个盆满钵满,很快就在京城站住脚跟。

    陈三胖没想过赚大钱,也没什么远大抱负,每天吃吃睡睡就觉得很幸福,金山银山摆在他眼前都懒得伸手拿。每次出来卖糖葫芦,赚够了钱就宅在家里养膘,钱花光了再出来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此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也堪称奇人了。

    听赵臻提起陈三胖糖葫芦,展昭也被勾起了馋虫,师徒两个吃货一拍即合,兴高葫芦。白玉堂只好无奈跟上,顺便提醒展昭,“公孙还等你回去处理公务呢。”

    展昭眯着眼睛,满心惦记糖葫芦,“无妨,我会用糖葫芦贿赂公孙!”

    白玉堂半晌无语,“你就那么讨厌批公文吗?”

    展昭回了他一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白兄”的眼神,白玉堂竟无言以对。

    三人来到陈三胖平时摆摊的地方,发现陈三胖人不在、糖葫芦也不再,只剩下个一个翻到的凳子和装满零钱钱的钱匣子。旁边卖核桃的中年男人招呼展昭,“展大人来买糖葫芦啊,三胖前脚刚走,他那糖葫芦还没卖完呢,刚才突然火烧屁股似得跑了,您瞧,他连钱匣子都忘了。”

    赵臻奇怪道,“难道是吃坏肚子了?”

    “不能吧。”中年男人也奇怪,“不过三胖最近有点魂不守舍,整个人恍恍惚惚的,和他说话总是忘东忘西,糖葫芦也不像从前那么好吃了,这几天生意越来越惨淡,三胖昨儿还说想回老家。”

    展昭和赵臻同时扼腕。

    中年男人犹豫道,“那个,三胖的钱匣子咋办?”按理说,中年男人和陈三胖比较熟悉,理应由他把钱匣子还给陈三胖,可毕竟涉及到银钱问题,万一钱数对不上咋办?中年男人左右为难。

    展昭看出他的窘迫,捡起钱匣子道,“三胖住哪儿,我给他送家去。”

    中年男人松了口气,赶紧给展昭指路,临走前又塞给展昭一把核桃。展昭推不过热情的中年男子,只好给白玉堂使个眼色,白玉堂趁人不注意掏出碎银子,挥手抛进中年男人装钱的盒子里。

    没吃到糖葫芦,虽然得了一把核桃,赵小臻仍然不幸福,展南侠也不幸福,师徒俩鼓着腮帮子怨念滚滚,把核桃捏的稀碎稀碎。白玉堂走在前面,总觉得身后咯吱咯吱响,跟厨房闹耗子似得,还是两只贪吃的耗子。白五爷无奈道:“满大街都是卖糖葫芦的,你俩就不能换一家。”

    赵臻和展昭异口同声道,“糖葫芦和糖葫芦是不一样的!”

    白玉堂嘴角抽抽。

    赵臻指着鸣鸿,“同样都是刀,你干嘛用鸣鸿不用菜刀!”

    展昭用力点头,“就是就是!”

    白玉堂低头看鸣鸿,刀鞘中的鸣鸿气得抖啊~抖啊~

    赵臻指着骡子,“同样是坐骑,你干嘛骑白马不骑骡子!”

    展昭继续点头,“就是就是!”

    白玉堂和路过的骡子对视,骡子目不斜视,慢含着草料嚼啊~嚼啊~

    赵臻指着展昭,“同样是男人,你干嘛稀罕展昭不稀罕别人!”

    展昭习惯性点头,“就是就……”说到一半就哽住了。

    白玉堂用看好戏的表情歪头看展昭,展昭斜眼看赵臻,赵小臻自悔失言,努力睁大无辜的双眼,小小地后退半步。最后还是白玉堂从别处买了两串糖葫芦,平息了师徒俩的怨念……

    赵小臻咬着糖葫芦还不死心地嘀咕——“没有三胖的好吃!”

    展昭咬着糖葫芦深以为然!

    (= ̄w ̄=)

    把麻烦鬼赵臻送回皇宫,展昭白玉堂顺路去给陈三胖送钱匣子。

    赵小臻鼓着腮帮子跟糖葫芦较劲,消灭了一串糖葫芦,才老老实实换回金灿灿的龙袍。福泉一边给赵臻擦脸一边道,“李家那位御厨传人李百味,从几天就托人进来求见,您看?”

    赵臻想了想,“带他来见我吧,总放在宫外也不是个事儿。”

    福泉顿了顿,“此人可靠吗?”

    赵臻无所谓的摆摆手,“我心里有数。”

    “是。”福泉瞄一眼赵臻吃剩的糖葫芦签子,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道:“皇上,太后娘娘再三叮嘱过,不让您在大街上乱吃东西,尤其是不卫生的路边摊子……”

    赵小臻沉思片刻,一脸正直将'罪证'塞给福泉,“务必将它毁尸灭迹!”与其让福泉去太后面前告黑状,不如把福泉骗来做'同谋',这就叫狼狈为奸!太后懿旨要遵从,皇帝圣旨也不能违抗不是?赵小臻觉得自己离明君的标准又迈进了一大步!

    福泉:“……”

    另一边,展昭啃完糖葫芦一抹嘴巴,“耽误这么久,不晓得公孙有没有生气。”

    白玉堂无奈,“要不你先回开封府,我去找陈三胖。”公孙肯定生气了,而且是怒火燎原那种怒,猫儿也是的,让你批阅公文又不是要你命,为了偷懒展大侠真是蛮拼的。

    展昭神采奕奕的眼睛暗淡了,“肿办?”

    白玉堂沉思片刻,“不如,我们私奔吧。”

    展昭:“……”

    白玉堂耸耸肩,“自作孽不可活。”

    展昭表情沉痛,“反正已经公孙已经怒了,判秋后处斩和斩立决差不了多少。”

    纵然是爱猫成痴、心眼儿偏到胳肢窝的白玉堂,也开始同情公孙了。

    ╮(╯▽╰)╭

    两人来到陈三胖家,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声,白玉堂侧耳听了听,“里头没人。”

    “没人就算了。”展昭轻轻一跃翻墙进院子,把钱匣子搁在屋门口又翻墙出来,连重兵把守的贡院都拦不住展昭,何况是小小的院墙。送完钱的展昭仰头望天,背影有种说不出的萧瑟,“回府!”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白玉堂好笑道,“不吃糖葫芦了?”

    展昭扁扁嘴巴,“我娘也会做糖葫芦,咱们买点山楂回去,晚上求我娘做。”

    白玉堂正想吐槽两句,忽然停住脚步,展昭走了两步回头看他,“怎么了?”

    白玉堂忽然道,“我想起来了……”

    展昭一脸茫然,“想起什么了?”

    白玉堂皱着眉,“还记不记得第一次见李百味,我说他很眼熟,却想不到在哪见过。”

    展昭摸摸下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白玉堂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见过就是见过,没见过就是没见过,让他含糊的情况十分罕见,因此展昭记得很清楚,还和赵臻一起调侃过白玉堂。

    白玉堂斩钉截铁道,“李百味可能就是陈三胖!”

    展昭张大嘴,“不可能吧?三胖那么胖,李百味那么瘦,他俩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正因如此我才没想到。”白玉堂分析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陈三胖的特点就是身材肥胖,脸胖成那样已经看不出五官了,身材肥胖走路姿势也会发生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陈三胖胖得太突出,反而让人忽略了其它特点,一旦身材改变就完全认不出来了。”

    白玉堂问展昭,“你还记得陈三胖的五官吗。”

    “呃……”展昭想了又想,“好像是小眼睛、小鼻子、圆脸……”

    “不对。”白玉堂打断道,“你觉得他是圆脸,是因为他太胖了,陈三胖本人应该是长脸。而且陈三胖的眼睛鼻子并不小,只是脸胖才显得五官小,陈三胖应该是这样的。”白玉堂用刀鞘在地上随意画了几笔,简单勾勒出陈三胖的五官轮廓。

    展昭凑过来再看,“对,陈三胖就这样。”

    “如果陈三胖的脸瘦下来,就会变成另一种样子。”白玉堂换了个地方接着画,这次画出来的脸和李百味至少八成相似。展昭对比左右两张画像,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太像了!”白玉堂不仅武功好,琴棋书画也十分精通,只用刀鞘简单几画就勾勒出人物的五官。

    白玉堂擦干净刀鞘,“李百味在哪。”

    展昭想了想,“我没注意,应该是在家吧。”

    这几天事情太多,再加上李百味一直安分守己,众人都对他放松了警惕。

    “先回去看看。”

    展昭白玉堂风驰电掣赶回宅子,刚进院子就迎面撞见公孙,展昭心虚地放慢脚步,半个身子藏在白玉堂身后,从白玉堂肩膀上探出头来对公孙笑啊笑,“先生怎么来了。”

    糟了个糕,逮人逮到家里来了,吾命休矣……

    公孙脸色不太好,“刘复失踪了!”

第123章 重要线索() 
李百味身份成谜,接近赵臻的目的不明。

    这厮以陈三胖的身份在汴京蛰伏数月,究竟是李百味假扮成陈三胖,还是陈三胖假扮成李百味?这一切是否与李佳肴有关,御厨李家又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一桩桩一件件谜团,像雪球似得越滚越大,展昭白玉堂还未来得及查证,公孙又带来一个更坏的消息——刘复失踪了。

    刘复是刘洵的义子,刘洵作为无名小国的后裔,和赵氏皇族有着血海深仇。几十年来,刘洵四处招兵买马,处心积虑要覆灭大宋江山,刘复身为刘洵的义子,不仅没帮着刘洵造反,反而因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临阵倒戈,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

    最终,惨遭背叛的刘洵畏罪自尽,刘复率众向赵臻投诚。

    刘复此人行为诡异、反复无常,不仅手握重兵,还与幕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刘复的存在犹如'鸡肋',赵臻不信他,又不能无视他,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赵臻将刘复软禁在开封府,派暗卫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刘复很有自知之明,明知自己不受待见,安分守己不吵不闹,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很能沉得住气。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偏偏在会试这节骨眼儿上,刘复竟然失踪了。

    据监视刘复的暗卫回忆,早上还看到刘复像平时一样出来吃早点,吃饱喝足还在院子里练了一会儿拳,到了中午就不见他出来,去敲门也没人应,撞门进屋才发现刘复不在里面。因此,没人知道刘复是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从屋里消失的,刘复这么个大活人,居然不声不响的人间蒸发了?!

    包大人和庞统都被关在贡院里,开封府能主事的只有公孙一人。接到暗卫的急报,公孙也觉得措手不及,事关重大,又不能大张旗鼓的搜查,公孙一边吩咐暗卫报告赵臻,一边亲自出来找展昭。

    公孙急匆匆赶到展家,却发现宅子里空空荡荡的,一个能做主的人也没有。正想找个下人问问,就迎面遇上展昭和白玉堂。展昭想了想,唤来展夫人的贴身丫鬟品瑶,“家里人都去哪了?”

    品瑶从小跟着展夫人,是展家的内院总管,大事小情都瞒不住她的耳目。平时展夫人走到哪都带着品瑶,可是品瑶年纪大了,两个月后就要嫁为人妇,这才被展夫人留在家里绣嫁衣。

    品瑶见展昭问的急切,赶忙跑出去搜集情报,没过多久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几位夫人带孙少爷、孙小姐们去寺里上香,大老爷、二老爷、白老爷带了好些衣着奇怪的人去爬青云峰吃斋菜,大少爷出门谈生意去了,五爷的兄长们和人约好去码头提货。”

    公孙侧目——这姑娘搜集消息的速度,恐怕只有包大人能与之匹敌。

    展昭心里七上八下的,看了白玉堂一眼——不会出事吧?

    白玉堂拍拍他——放心,他们都不是等闲之辈。

    眼下正是多事之秋,这么巧所有人都不在家,说是'巧合'未免也太'巧'了吧。别说展昭白玉堂怀疑,就连迟钝的公孙都觉得不劲儿。这明显是被人下套了,最大的嫌疑人自然是李百味,就是不知道李佳酿是不是同谋……李家到底怎么回事儿?真成了反贼的大本营吗?

    白玉堂再问品瑶,“李百味和李佳酿呢。”

    品瑶早有准备,流畅报出李家叔侄的行踪。“李家小少爷跟夫人去庙里了,李家舅老爷一大早就出门了,听管车马的老刘说,李家舅老爷要进宫面圣。”品瑶一语点出话里的漏洞,“李家舅老爷很奇怪,皇上天天来咱们府里,什么时候想见见不着,何必大老远跑到宫里面圣?”

    品瑶都能发现的问题,三人自然也明白。

    听说李百味进宫了,展昭白玉堂彻底坐不住了,正所谓事有轻重缓急,比起刘复失踪可能带来的麻烦,还是赵臻的安全更重要。公孙赶紧拉住他俩,“等等,从密道里走,抄近路!”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