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万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上万岁-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小臻摸摸下巴,“是这样的,我今天下午诈了诈庞吉,打听到一件事。”

    贤王忍不住扶额,“估计不是好事。”

    赵小臻用力点头,“的确不是好事,是当年先皇做了见不得人的事。”

    八贤王脸色微变,“你知道了……”

    面对八贤王这位成熟稳重值得信赖的长辈,赵臻决定实话实说。“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因为一些巧合,我派庞吉调查一小红的事,庞吉查到一半就怂了,我看他吞吞吐吐的样子就顺便诈一诈。”

    八贤王哭笑不得,“只是‘顺便’诈一诈?”

    赵小臻一脸正直,“当然!我是个老实人!”

    八贤王无语片刻,“当年的事,并非不能告诉你,只是觉得没必要脏了你的耳朵。既然已经瞒不住,由我来告诉你真相,总好过你自己打听不切实际的谣言,又徒增多少是非。”

    八贤王道:“二十年前,先皇还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好皇帝,一心只想大展拳脚励精图治。想法是很好,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不瞒你说,先皇的性格优柔寡断,耳根子特别软,虽然当时已经二十多岁了,却还比不上现在的你。”八贤王似乎沉浸在回忆中。

    “那时正值乱世,天灾**不断,边境也不安稳,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先皇使劲浑身解数也不能完全掌控住朝堂,处处掣肘,举步维艰,那时候真的很难。”

    赵臻道:“于是,先皇想出什么馊主意了?”

    “的确是一个馊主意。”八贤王苦笑一声,“先皇派暗卫去大臣家里偷孩子。”

    “啥?”赵臻睁大眼睛。

    八贤王道:“先皇让暗卫去大臣家里偷孩子,还在街上拐走贫民百姓的孩子,将这一切是伪装成儿童诱拐案,目的是利用这些大臣的孩子要挟他们。先皇偷孩子是有规律的,首选家中独苗,次选寄予厚望的长子,再次选父母疼爱的幼子……”

    “这些孩子都是家里的命丨根丨子,那些大臣只能妥协。”八贤王的语气非常沉重,“那段时间大概是先皇一辈子过得最顺心的日子,大权独握,唯我独尊,任何命令都没人敢反驳。”

    赵臻冷笑,“呵,大宋离亡国不远了吧。”

    唯我独尊什么的,赵臻以为只存在于影视剧、小说和二次元,现实生活中唯我独尊叫做'中二病',做皇帝唯我独尊可不就离亡国不远了吗,比如秦始皇什么的。秦国是被揭竿而起的百姓给推翻了,赵恒如果再坚持一下,或许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拐卖儿童被推翻的皇帝。

    八贤王叹了口气,“确实如此,后来先皇也渐渐感觉到了,百官虽然不再反驳他的命令,却用沉默来排斥他,甚至私下勾结给先皇使绊子。而且先皇的政令也不总是对的,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还算稳定,开封却越来越混乱了。不仅衙门里乱成一团,街上的治安也越来越差,好多百姓关门闭户白天都不敢出门,总之一切都乱了。”

    先皇遭遇了传说中的冷暴力。

    赵臻扁扁嘴,“唯一的办法就是亡羊补牢。”

    八贤王天然气,“先皇也是这么想的,可惜已经晚了。”

    赵臻歪歪头,“晚了?”

    八贤王的语气变得幽郁,“先皇将偷来的孩子藏在地宫里,地宫失火了……”

    赵臻控制不住抖了一下,“在地宫里?失火了!”在空气稀薄的地底失火,想想都觉得可怕。逃不出的地底火炉,孩子们哭喊挣扎,被烧死,被呛死,被憋死,被熏死,被活活烤熟。

    八贤王语气艰难道:“二十多个孩子,都被活活烤成干尸了。”

    赵臻忍不住捂住嘴。

第118章 始作俑者() 
为了辖制心思各异的文武百官,先皇自出损招派暗卫去官员家中偷孩子,并将偷来的孩子藏在地下密道中。熟料密道失火,二十多个孩子一个都没逃出来,全被困在地底活活烤成干尸了。

    乍然惊闻如此惨剧,赵小臻忍不住捂住嘴,“火灾真是意外吗?是不是人为纵火!”

    八贤王优雅的笑容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讽刺,“暗卫的调查结果是意外。”

    赵臻气得够呛,指尖频繁敲击桌面,“调查结果?谁的调查结果?这算什么狗屁结果!赵恒竟然相信了?他是疯了傻了还是自欺欺人,不敢承担责任的缩头乌龟,只会掩耳盗铃的胆小鬼!”赵臻可不是好脾气,上下嘴唇一开一合说起话来一针见血。

    “骂得好。”八贤王按住炸毛的赵小臻,拍拍脑袋奖励他。

    “我当年也觉得,先皇不是相信了暗卫的一面之词,他是在逃避,为了逃避责任而自欺欺人。在他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的时候,哪怕明知是虚假的真相,只要能减轻他心中的内疚和悔恨,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深信!于是,先皇相信了暗卫的说辞,放弃调查纵火的真凶,不断说服自己——那只是一个意外。”可悲的自欺欺人,不知先皇午夜梦回时有没有后悔。

    “但是,纸永远包不住火。”赵臻冷哼。

    “不错,纸永远包不住火。”八贤王有感而叹,“或许是天理报应,或许是事在人为,这件事不知不觉在大臣中流传开,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就是从那时起,先皇整个人都变了,他开始疑神疑鬼阴阳怪气,性格越来越偏激,无心处理朝政,除了暗卫不信任任何人……”

    赵臻皱眉,“纵火的真凶难道是暗卫?”

    八贤王苦笑道,“我当年也有这个怀疑,可惜……”

    没有证据!

    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叹气——暗卫做得太干净了,没有证据的猜测毫无意义。

    赵臻想不通,“暗卫不是很忠心吗,为什么会出现叛徒?”赵臻自己也很倚重暗卫,除了怪胎承影,其它暗卫都对他忠心耿耿,就连敌友不明的承影也没真正伤害他,反倒经常保护他、毫不犹豫替他挡刀挡剑什么的,怎么偏偏先皇身边的暗卫与众不同?

    这一点,八贤王也百思不得其解,“自从开国以来,暗卫一直是赵家最信赖的力量,但百密一疏,难免有一两个例外,只能说先皇命途多舛,这个'例外'被他摊上了。”

    赵臻对那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暗卫超级好奇,缠着八贤王打听□□。

    八贤王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那人最开始不是先皇的暗卫魁主,是原来的魁主死了才把他提拔上来。先皇特别信任他,我们只见过寥寥数面,记忆中确实和普通暗卫不一样,头脑灵活,巧舌如簧,无论什么事都能办得妥妥当当,不想普通暗卫那么木讷。”

    八贤王想了想,“打个比方,如果普通暗卫是犬,那个人就是狼。”

    赵小臻眨眨眼:“和承影差不多的感觉。”

    “承影?”八贤王笑着摇头,“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承影顶多是狼和犬的混血,虽然性格中带着一点狼性,却心甘情愿被你驯服。话说,好久没见承影黏在你身边,你俩吵架了?”

    八贤王还不知道承影的事,赵臻也懒得一一解释,索性岔开话题。

    “皇叔,你知道那个人的名字吗?”

    八贤王摸摸下巴:“赵家人的通性是傲慢,一般表现为不把人当人看,先帝就是这样的人。”

    赵小臻默默擦汗:传说中的地图炮,所有姓赵的都负伤了。

    八贤王叹了口气:“我觉得,先皇一直把暗卫视作'听话的狗',狗是没有人。权的,主人高兴了就摸两下,不高兴就一脚踢开,先皇从没想过认真给他们取名字,平时都是胡乱叫的。”

    “不过那个人比较特殊。”八贤王忽然想起来,“先皇有时候会叫他'旺财''狗蛋''狗剩'之类的。据说是一种民间习俗,取贱名好养活,我觉得先皇只是在胡闹。”

    真够恶劣的。

    赵臻以为自己嘴毒心狠,和先皇一比简直就是菩萨心肠。

    先皇不厌其烦刷爆节操底线,一直在作死,从未被超越。

    赵臻皱着包子脸,“如果真是那个人做的,他害死那些孩子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报复先皇,为何不乘胜追击煽动百官造反,反而让先皇熬过难关,又醉生梦死逍遥快活这么多年?”

    八贤王道:“原本不知道,不过最近知道了,那些被囚禁的孩子其实并没有死。”

    “啥?没死?”见证奇迹的瞬间,超乎想象的神转折,赵小臻被雷得外焦里嫩。

    八贤王道:“那些孩子确实没有死,他们被那个人偷梁换柱,密道里的尸体是在开封乞讨的小乞丐。因为地底是密封的,失火后尸体都被烤坏了,容貌、体型、身高都有变化。这也是痛失爱子的大臣没有报复先皇的原因,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自己的孩子还活着,被那个人掌控在手中。”

    “那个人用这些孩子要挟他们的父母?”赵臻猜测道。

    八贤王点点头,“没错,那个人用了和先皇一样的手段控制朝堂。”

    赵小臻绝望地捂住脸,“二十年过去了,那些孩子如今都长大成青年了吧。”

    “没错,那些孩子就混在考生中,似乎伺机谋划什么。”八贤王摸摸赵臻无精打采的小呆毛,“毕竟是先皇造得孽,我本想悄悄解决了不必告诉你,没想到还是走漏了风声。”

    “是庞吉告诉我哒~”赵小臻毫不迟疑地出卖庞吉。

    八贤王在心中狠狠记上一笔,回过头来继续谈正事。

    “我一直尝试接触他们,可他们自成一个小团体,强烈排斥外来人,我只能派人在外围打听些小道消息。听说自从那个人逃离开封,他们内部分就裂成两派,激进派主张改朝换代报仇雪恨,保守派主张各回各家息事宁人。无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无论是改朝换代还是息事宁人,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不甘心,都想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赵臻叹道:“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是父母的宠爱,还是尊贵的地位,还是庞大的家业?”

    八贤王道:“朝中大臣的情况,想必皇上心里有数,当年丢失孩子的人家确实经历过一段锥心刺骨的日子,他们曾经悔恨交加,也曾经痛苦不堪,但时间是一剂良药,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曾经的感情被消耗一空,大多数人家已经重新振作起来,重新培养继承人,重新生下无数儿女……”

    赵臻沉默良久,“他们,再也不被需要了。”

    时间有神奇的魔法,能使掌上明珠蒙尘,能使稀世珍宝褪色,能使原本珍惜的东西变成鸡肋。事情变成这样,是该责怪无辜被人拐走的孩童,还是该责怪粗心丢失孩子的父母,或者责怪时间的流逝或人性的冷漠?其实最该责怪的是始作俑者,造成一切悲剧的元凶——赵恒。

    可是赵恒已经死了。

    仇人已经不在,除了迁怒给仇人的儿子,他们还能找谁复仇?

    就像拔剑自刎的刘洵,这份滔天恨意总要有人承担。

    赵恒前半生懦弱,后半生糊涂,一生唯一做正确的事就是——早死早超生。

    八贤王道:“当年被偷走的孩子,一直在那个人身边做事,也算学会了一身本领。他们的身份虽不能见光,毕竟衣食无忧手握重权,甚至比原本的身份更自由,一旦那个人改朝换代,他们很可能成为第一批开国功臣。凭借这样的奢望,他们熬过了一年又一年,可是随着那个人的势力日薄西山,就连这点痴心妄想也被你破坏殆尽了。从众星捧月沦落到东躲西丨藏,每天像过街老鼠一样担惊受怕,有家不能回,有冤无处诉,难怪这些天之骄子受不了了。”

    被你这样一说,我居然无言以对。

    赵小臻扶额,“是我的错吗?”

    八贤王笑了笑,“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你有错,他们也有错。但万事万物有因才有果,叛逆的道路由他们自己选择,既然决定要与你为敌,就不该责怪你下手太狠,只能说立场决定命运,谁让你们是敌人呢,谁让他们技不如人呢。其实你没错,他们也没错,各为其主罢了。”

    赵小臻捧场拍巴掌,“说的好复杂,不明觉厉!”

    八贤王忽然道,“差点忘了,还没请皇上恕罪呢。太白楼那个案子,包卿之所以查不到线索,其实是我在从中作梗。为了给包卿下绊子,我可是费了九二虎之力。”

    →_→所以说……为毛要浪费九牛二虎之力给自己人下绊子啊?!

    赵小臻已经无力吐槽了,随意摆摆手道:“无罪无罪,皇叔作了什么梗?”

    “是这么回事儿。”八贤王从容不迫道:“先皇当年含糊其辞想放过真凶,我却一直不甘心,暗中联络丢失孩子的人家打探消息。刚才告诉你的真相,就是我这些年一点一滴拼凑出来的。”

    八贤王顿了顿,“几个月前城里发生孩童诱拐案,我这心里老是七上八下,生怕重演当年的惨剧。正巧有一位致仕多年的老大臣来拜访我,说他家当年被掳走的孩子又回来了。那位老大臣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不该认回孙子,就来府上问我的意见。那段时间京城暗流涌动,那个人和皇上斗得热火朝天,在其它地方难免有所疏忽。那个人被皇上重挫后元气大伤,急需补充一些人手,我的人就顺藤摸瓜混进去了。”八贤王笑容满面,似乎非常满意。

    赵小臻气鼓鼓——敢情我和幕后人打生打死,最后便宜都让你占了。

    八贤王笑道:“还记得太白楼的方静安吗,他也是当年被偷梁换柱的孩子之一,但他并非名门之后,只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是先皇抓来掩人耳目的。这个方静安性格非常像包卿,他既不赞成激进派改朝换代的叛逆,也不赞成保守派息事宁人的懦弱,方静安一心只想揭露当年的真相,为二十几个孩子讨回公道。”八贤王乐不可支,“想法如此天真,真的很想年轻时候的包卿。”

    “方静安虽然没有恶意,甚至坦率的可爱,但他已经触及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于是保守派和激进派都容不下他,两派都想暗中做掉他永绝后患。那个死去的李鸿不知道这些纠葛,他只是单纯嫉妒方静安的学识才想杀了竞争对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