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件事情,需要见到郑成功时再行提及,现在却还不是时候,至少广州那边的事情如此紧迫的情况下,他也实在不方便为了这等事去专门找一趟郑成功。

    吃着晚饭,陈凯尽量的把这件事情暂且放下,待吃过饭,回到书房,拿出了陈豹早前交给他的那封林察送来的情报,就着烛火,细细的琢磨了起来。。。

    林察的情报是晚了陈凯十几天才从香港出发的,结果反倒是先送到的南澳岛,就在陈凯抵达的前一天,一路上反倒是少了十几天的路程,也是让陈凯一阵的无话可说。可是对此他也没什么办法,风帆战舰时代就是这个样子的,很多时候都是看运气的,单是郑成功的一生就碰上过不知道多少次运气不佳的状况。

    这事情陈凯不打算再浪费心思了,因为他很清楚对此他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广州方面的情况还在持续性的恶化,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留给他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必须尽可能快的行动起来。

    “按着林侯和陈参军送回来的情报上说,前几个月,鞑子不是在攻城略地,就是在招降纳叛。这几个月倒好,肇庆那边的马吉翔按兵不动,马宝、郭登第出兵收复清远县失利;虏师进攻广州西面的三水县城,何吾驺组织总兵陈奇策的一百余艘大小战船以及张月所部的陆师迎战,结果被鞑子击溃,三水县城失守;三水陷落,忠贞营出兵,结果被陈邦傅勾结土司攻击,一怒之下返回广西,然后就连陈邦傅也按兵不动了”

    一条条情报脱出施琅之口,有的无非是讥讽,仅此而已。他在李成栋麾下时,曾追得永历朝廷一路如丧家之犬,马吉翔等人都是手下败将,就连陈邦傅当时也是给李成栋写了请降的书信,准备剃发降清的,要不是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们的奋起,只怕广东巨变时陈邦傅还得有另一出精彩的表演。

    至于马宝、张月以及蹲守在广州一动不动的杜永和、范承恩等人,亦是熟识。不过,现在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他们跟着郑成功虽然发展不大,但也好过越混越惨的这些李成栋的部将们。

    有时候,幸福就是这么没有道理的。

第一百五十五章 挑唆(二)() 
“杜永和那个废物就一直在广州城的发呆,连出城袭扰都不去做,任由鞑子把外围的据点一一拔除,也是个十足的缩头乌龟。倒是那个张月,在三水打不过鞑子,倒是有功夫跟援军起内讧,真当这广州是他们这群李成栋的余孽的了。”

    杜永和始终在广州城里面闷守是真的,张月的事情其实林察那边却是风闻,还没有切实的消息。但是,在施琅看来,这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这一遭,他却没有去质疑陈凯的这一系列让人看不懂的行动来,倒也是一奇。

    半个月前,郑成功利用水师的机动能力将部分军队突然运抵漳浦的旧港,袭扰漳浦县城左近区域,对漳浦县城形成了攻击之势。漳浦县城是杨名高、王之纲等清军的退路,自是不敢轻忽,连忙收兵回援,结果郑成功又利用水师把军队运了回来,同时追着清军的尾巴重新对盘陀岭以西地区实现了控制,双方的控制区重新回到了原点。

    东西夹攻的困境解除,只是两路清军犹在,暂且依旧不敢轻忽。利用这段时间,郑成功也在进行反思,反思战法上的问题,确实如陈凯所言的那般,一切照搬清军的,对于他这样麾下多是新兵的军队实在不利,而且熟练战士数量上面的差距始终存在,甚至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都不太可能实现逆转。

    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是陈凯的那个西班牙大方阵,也确实就像施琅所说的那般,在南方的地形很难展开,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毕竟,随着周边局势的持续性恶化,清军对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即便是如陈凯那般的洞察先机,只怕也很难再找到如进取潮州时的那等绝佳良机了。而想要更快的收复失地,那也就只能换一种全新的战法,借此来消弭掉清军的单兵素质优势。

    这并非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情,郑成功记得,好像就算是戚继光的那样的天纵奇才,编练鸳鸯阵也是前前后后花了不短的时间,而且随着作战的需求改变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所幸,压力骤减,他也无需急于这一时。

    听着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形势恶化,比之满脸快意的施琅,郑成功越是听就越是觉得心累,渐渐的听不下去了,就岔开了话题,继续与施琅探讨福建战场的情况。

    事实上,福建战场,暂且还真的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机会。聊着聊着,话题就渐渐的又转向了潮州的守御,尤其是守卫潮阳的后劲镇那里。

    “国姓,末将与那陈斌确是有言语冲突,按道理说末将本就更不该说他些什么闲话,但是那厮桀骜不驯惯了,在潮州也有几分威望,再加上后劲镇皆是潮州本地士卒,与咱们这些闽南人,终究是不会一条心的。”

    “尊侯你的意思是说,就连竟成和咱们也不是一条心的?”

    施琅用外省人的籍贯来攻击陈凯不是一次两次了,此番说的是陈斌,但郑成功立刻就联想到了施琅早前是如何攻击陈凯的,眉头当即便皱了起来。

    “国姓,末将并非是指桑骂槐。陈参军是国姓起家时就追随左右的,还是一介文人,末将是平日里看他不惯,因此多有冲突,可这还是分得清的。别的不说,陈参军手里没有兵权,就算是心怀异志又能如何。但是陈斌可不一样,据说他和杨虎近来关系日渐融洽,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杨虎是当年郑成功安插在后劲镇用以监视和牵制陈斌的,这一点陈凯明白,施琅打听过那段往事自也不可能不懂。原本他说了不少,可郑成功却无有触动,直到这话说出来,面上才稍有动容,但却依旧只是转瞬即逝,并没有太过于在意。

    从潮阳返回,施琅憋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是为了先把他自己摘清楚了再到郑成功这里给陈斌下眼药。奈何即便如此,郑成功依旧没有什么反应,施琅干脆也不再提及了,随便岔了个话题,便一笔带过。

    商议完毕,其实也没有商讨出太多的东西,说来还是局势陷入胶着状态,以至于动弹不得。离开了郑成功的大帐,施琅回返左先锋镇的军营,待进入大帐内,苏茂便挥退了左右,问及成效。

    “国姓的心里面未必没有疙瘩,派人去趟潮阳,散布消息,就说国姓对陈斌这个潮州人有疑,觉得他与咱们这些福建人未必是一条心的,所以历次作战才不愿意大用他。”

    苏茂点了点头,他很清楚,以着陈凯如今在郑成功心目中的地位,他们是很难挑唆的,早前施琅一次次的受挫就是因为这个。但是平日里同样看不惯施琅的陈斌不同,一个大势之下来投,被充当了马骨的直性子汉子,远比陈凯那个你撅屁股他就知道那要拉什么屎的人精要好对付得多。

    想要借陈凯来杀鸡儆猴,从而直接确立他在郑成功麾下众将之首的地位,结果一脚脚的踢在门板上,施琅是并不甘心的。奈何现阶段似乎还没有太好的机会,干脆就先冲着陈斌下手,给众将树立一个榜样,也好出出几个月前在潮阳的那口恶气?。

    此事说定,苏茂便挑拣了几个机灵的手下去做。接下来的几天,好消息传来,说是杨名高的福建提标撤军了,似乎有消息说是江西那边的义军闹得太凶了,清廷有意抽调在闽南白吃干饭不干活的福建提标去援赣,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不管是否如此,这对郑成功所部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伴随着这个好消息,郑成功的三叔郑芝莞和族叔郑芝鹏二人也自安平镇老家前来探望郑成功。只不过,叔叔大老远来探望侄子,就好像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般,郑成功稍有些诧异便很快就被二人的说辞证明。

    “来人,去南澳岛,速速请陈参军来诏安见我。”

第一百五十六章 挑唆(三)() 
接到消息时,陈凯还在等待新一批的货物,不过算来算去,陈凯还是打算再找郑成功要些船来,可是等到他真的赶到诏安县城的时候,这份心思也立刻就收了起来。

    “日前,郑彩率部出海,去向不明。不过,那厮在出发前曾与郑联密议了良久,事后郑联在酒后也说过诸如其兄太看得起国姓之类的言辞。”

    事情,郑芝莞和郑芝鹏早已与郑成功提及过,此刻无非是陈凯和施琅这两个谋主聚齐,再行详细讲述一遍罢了。

    用郑芝鹏的话说,郑彩此番出征,随行军队不多,如江美鳌、蔡兴、章云飞之流部将的名字,便是陈凯也颇有些印象。现如今的中左所,基本上都是郑联的部队,主事的也自然也是郑联。在郑芝莞和郑芝鹏看来,正是他们石井郑氏重新夺回被高浦郑氏“强占”了多年的厦门的最好时机!

    “末将以为,强攻是下策,当设计图之。”

    郑成功既然召来了他和施琅,陈凯便已经明白了郑成功其实际上已经对此动心了。厦门,是郑氏集团当年精心经营起来的大本营,闽海上真正意义的海贸中心,每年来往的海船过江之鲫,来自江浙、广东、朝鲜、日本、琉球、大员、南洋列国以及泰西的货物多有在此中转的,甚至可以说,如果能够拿下厦门的话,每年能够得到的海贸利润可以轻而易举的攀升到百万两白银的级别,根本不是一个潮州府所能够比拟的。

    说到底,郑成功所担忧的还是郑彩、郑联兄弟的实力雄厚,郑成功有了陈凯的助力,如今雄踞粤东,麾下虎贲几近两万,但是比起那兄弟俩不下四万的大军,却还是差距良多。正因为如此,此刻施琅提出了要设计图之,并且切实的给出了计策。

    “此计甚当。但吾欲善取之,庶免杀兄之名。”

    眼见着郑成功有所担忧,郑芝莞连忙劝道:“不杀其人,唯恐其部将、士卒恋主,以致不能为贤侄所用。盛唐之初,李建成、李元吉与太宗皇帝难道不是亲兄弟吗?更何况,郑彩、郑联二人不过是通谱过来的,算得了什么!”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诛弟,方有贞观之治以及盛唐辉煌。郑芝莞以此来比之此番谋取厦门,郑成功亦是面露动心之色。然则那句“庶免杀兄之名”听在陈凯的耳中,却猛然间想起了靖难之役时,建文帝似乎也对耿炳文说过“勿使朕有杀叔之名”的话。

    “原来,郑成功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决定要杀郑联了!”

    当着陈凯的面,事情竟如此简单的就定了下来。而此时此刻,他就如同是一个旁观者那般,坐在那里,观察着另外四人的神色,一切的盘算皆在脑海中反复权衡。

    “竟成?”

    大致商议完毕,接下来无非是细节,直到此时,郑成功才突然想起来仿佛是进入了隐身状态的陈凯,问及其人的意见。

    面对郑成功咨询的目光,陈凯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继而言道:“国姓既然已经定计,下官再多说些什么也没有任何用处。但是即便如此,下官还是有一句话要说,那就是广州数十万军民即将亡于虏手,诸君却在此商议内讧之事,恕下官没有什么好说的。”

    陈凯很清楚,这一切能够如此顺遂的达成一致,说到底还是归根于郑氏集团作为一个海商集团对海洋贸易的根本诉求,海贸才是他们的根本利益所在。更重要的是,陈凯突然发现,他早前为博取郑成功信任所按照郑成功早期的发展轨迹提出的那个诸郑归一的战略,却已经将他所有反驳的角度都彻底封死了。

    说罢,陈凯拱手一礼便要转身离开,施琅未动,郑芝莞却突然暴喝一声,指责陈凯不思为东主谋划,反倒是把大量的精力和资源都用在了外人的身上,那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就好像陈凯此番谋划所花费的都是他的私房钱,而非郑成功集团的公帑。

    “您是想说下官吃里扒外吧?”

    “你!”

    郑芝莞哪里想到陈凯会与他这么个郑家的长辈这么说话,只是未待开口,郑成功便立刻从中说和。如此,郑芝莞不打算和陈凯继续纠缠下去,他和郑芝鹏此行就是为了促使郑成功出兵夺取厦门,这样在海贸利益上,于他们亦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不怕告诉诸君,杜永和死不死,与我陈凯一星半点儿关系也无。我所为者,乃是那里的几十万百姓。是的,我能力有限,但也会竭尽全力,这一点,国姓能够理解。”

    陈凯的慷慨陈词,迎来的却只是施琅、郑芝鹏和郑芝莞的不屑一顾。唯有郑成功,对此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并且表示会加派出闽安侯周瑞的舰队从旁协助。

    如今的郑成功,远比历史上要强大太多。对于陈凯的计划,郑成功是首肯的,哪怕在遭逢东西夹攻的情况下,他也愿意支持陈凯把计划做下去。这份信任,是对其他人都不曾有的。此刻未有,或许未来也未必能够再有。

    郑成功好生安抚,陈凯也没有立刻离开,但却依旧坐在那里,若隐身状。对此,施琅无不看在眼中,脑海中不知想了些什么,以至于在与郑成功、郑芝莞、郑芝鹏三人将计划补全的过程中,似乎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渐渐的,夺取厦门的计划越来越详细,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可也就在这时,施琅却突然提出了一旦不能快速制服郑彩,又遭逢到福建清军或是惠州清军的进攻,亦或是这两厢的夹攻,潮州的守御又当如何的问题。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潮州如今已经成为了郑成功最重要的一片占领区,此间的赋税、兵员、出产对于郑成功所部的存亡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不似历史上那时仅仅占据了潮州南部的部分地区,还仅仅是用来征饷、征兵的所在那么光脚不怕穿鞋的。

    “末将以为,还是当以今时今日的布防来维持对潮州的统治。但若是实在支撑不下去的话,那么宁可暂时放弃潮州的部分区域,甚至是整个潮州,也要保全住那些已经有了一定战斗经验的部队。只要撑过这段,解决了郑彩,大可以再出兵夺回潮州。”

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唆(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