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运费,下官可以和威远侯商谈,适当减少一些,倒也并非不能试着谈谈。但是,这份价格列表仅限于潮州本地出产,其他王师以及倭国、琉球、朝鲜、南洋以及泰西海商由我部联络来的除外。至少,您不能让我部跟着赔钱,对吧?”

    “这是自然不会的。”

    杜永和很是大气了一把,紧接着陈凯就继续回答道:“货物一律转售给各位大帅入股的商行,这个没问题,反正咱们这回也是支援广州王师抗击虏师,少赚些,交个朋友,日后也好并肩作战,这一点下官便可以做主。”

    “只是银钱不足的问题,下官想着,若是赊账,说出去实在有损各位大帅的威名。不如这样,城里面不是有不少乞丐吗,下官带回去做工、挖矿,便从中免一部分银钱。但是话可提前说清楚了,可不能太多,没了银子周转,下官也没办法收购货物。”

    一场酒宴,在欢快的气氛下一直折腾到天光放亮才算结束。陈凯打着哈欠就此告辞,打算回了林察的船上再去补觉。倒是杜永和等人,与陈凯依依话别过后,反倒是顶着困倦和酒意凑在了一起,对着那份价格列表就是一阵的瞠目结舌。

    “大米,一两银子一石;棉花,三钱银子一斤;潮蓝布,五钱银子一匹;绿梭布,六钱一匹”

    “这是承平时的价格!”

    “当然,否则我怎么会一口就敲下来了呢。”

    “这里面不会有诈吧?”

    不光是李建捷,在场的众将亦无不是惊诧于这份低于市价不少的价格表。旁的不说,光是这个价格,郑成功和陈凯赔钱还不至于,但是赚得也微乎其微,远不如直接将这些东西卖到日本或是南洋来得利润更大。

    “管他呢,货是他送来的,到时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咱们还能吃亏了不成?”

    杜永和如是说来,众将也无不是松了一口大气。可饶是如此,李建捷却还是对此不敢抱有太大的信心。

    “陈凯这人可不会是个善茬,弄不好,到最后咱们都得被他卖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试水(四)() 
离开了广州城北越秀山上的镇海楼,陈凯倚在马车的车厢里,晃晃荡荡的向着城南码头而去。

    清晨,车轮卷动着薄雾,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卷动着陈凯的思绪。昨夜的推杯换盏,饶是他“久经战阵”也颇有些受不得这等一折腾就是通宵达旦的节奏,那些家伙很给面子的没有在中途借口酒醉拉上个侍女、舞姬什么的换个地方潇洒一番,但是陈凯却很不喜欢这等面子,因为这面子弄得他几乎是喝了一晚上。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缓缓前行,陈凯昏昏欲睡。车窗外,小巷里多有男女老少蜷缩于这潮湿的空气之中,或许饶是闭着眼睛,也还在为睁眼之后的饭食而发愁吧。

    昏昏沉沉之中,仿佛就连时间也无法量化。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到了码头,小船已经准备妥当,陈凯在马车里落了落这一觉下来发散出的酒气,便下了马车,驶向了来时的那艘福船。

    “陈参军。”

    “林侯。”

    舰队起航,顺着珠江的流向缓缓驶出。陈凯在马车上小憩了会儿,江风一吹,也精神了许多。待进入船舱,屏退了旁人,他便与林察交流了起来。

    “城里的情况如何?”

    “还好吧,鞑子此番与其说是围城,不如说是临城,城内的秩序井然,就是这广州城的百姓,日子大不如前了。来时您提过的广州城内无论男女老少总有簪花之风,也见得少了,想来不光是城外涌入的百姓日子难过,城内的怕是也好不到哪去。”

    “总比没命了强。”

    广州城外有大片的花田花圃,每天一早都有花农来码头售卖或是运往城内的花市、花店,正是由于广州富庶,广州人爱美而簪花的习俗才形成的。对于林察的观点,陈凯点了点头,继而问道:“林侯,周遭府县的状况几何?”

    “很不好。”林察的一声叹息,便将陈凯从广州城内的喧嚣之中拉了出来。

    根据林察这几日发动各种旧有关系的调查,清军早在正月底的时候就已经从韶州府启程南下,至三月初的时候已经拿下了清远和从化二县,清远参将郦文龙、从化知县季奕声降清。三月初六,清军抵近广州郊外,劝降遭到了杜永和的严词拒绝,结果在初九清晨发动了攻城,结果伤亡破千,惨败而还。

    但是,尚可喜和耿继茂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转而在广州城北、城西和城东三面慢慢的挖掘壕沟以隔绝交通,同时清理外围府县,大肆招降纳叛。

    如惠州总兵奉化伯黄应杰、潮惠分守道李士琏、潮惠分巡道沈时启、东莞总兵镇安伯张道瀛、东莞参将张善等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后降了尚可喜。更是杀滋阳、铜陵、兴化、永平等八郡王,以取悦清廷。

    随着他们的降清,广州以东直至潮州,中间这大片的土地便不复为明廷所有。而尚可喜早前攻陷的清远则成为了清军防范肇庆明军的前沿阵地,而从化则成了尚可喜的大本营,并且在那里铸造火炮,以备攻城之用。

    接下来,无非是招降红旗海盗,利用梁标相等人击破广州水师,取得了珠江中下游河道的制海权,对广州城形成了较为松散的四面合围态势。

    “根据增城、东莞那边传来的消息,鞑子好像还在制造舰船,试图进一步的对珠江形成实际控制。不过有了咱们这一遭,怕是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对广州造成什么太大威胁了。”说到此处,林察却没有些许自得,完全是就事论事。于陈凯看来,却更多还是对梁标相等人的不屑一顾,一种正规军对杂牌海盗的鄙视。

    “咱们回返潮州,若是从三水抽调总兵官陈奇策的水师东进,鞑子只怕连船也造不了。这广州,鞑子只怕还得抽调更多的军队才有机会拿下。”

    “三水那边不用考虑了,杜永和不会要陈奇策过来的。”

    “为什么?”

    “何吾驺。”

    “原来如此。”

    林察一点就透,不过相较陈凯,他对广州城防还是有着不小信心的。这,其实更多是源于他自身的经历——须知道,当年就连李成栋也是在他率领绍武朝廷主力与永历朝大军决战之际,骗取的广州城,这座城池何等坚固他可以说是再了解不过的了。

    “这座广州城,不出意外的话,最迟今年年底就会被鞑子攻破。”

    听到陈凯如此断言,林察先是一愣,可是未待他开口问询,却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便对陈凯的观点表示了赞同。

    说来,杜永和也可怜,身为两广总督,可放眼四周,肇庆府有文安侯马吉翔、兵部尚书曹烨和提督御营的李元胤,临近的三水县那边还有个大学士何吾驺,他能够指挥得了的也就是城里面的这些守将守军,合着整个广州战场其实就是一片散沙罢了,等着尚可喜一个个的降服、敲碎

    这样的情况,在广西也是一般无二的。庆国公陈邦傅是广西本地武将,还有宣国公焦链、卫国公胡一青、开国公赵印选、永国公曹志建等一大批的外来户,现在更多了忠贞营以及那些从湖广败退下来的军阀,互相之间完全没有好好相处的可能,更别说是统一指挥了。

    两广如斯,四川、贵州,军阀混战,云南则已经是大西军的了。转过头说东面的福建,郑成功在先后吸收了陈豹、林察、施琅、施福等部,在陈凯的帮助下夺取了潮州之后,实力提升了一个台阶,但是当年的郑氏集团以及福建明军,依旧是分属于三个统帅的麾下。

    于南明而言,整体的局势,还是如历史上那般的持续性恶化,这是惯性,并非能够轻易撬动的。于陈凯看来,现在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郑成功的实力更强了,而此人也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能够创造奇迹的军事统帅。

    “也不知道国姓那边怎么样了,东西两路夹击,虏廷就是财大气粗,一玩就是大手笔。”

    “吾到不觉得会怎样,王之纲、许龙、苏利,一群土鸡瓦狗而已,无非是时间罢了。”

    “但愿如此吧,否则我这三年来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吗?”

    这话,陈凯是不会说出口的,事实上他对郑成功也是有着很大的信心,奈何在他的印象中郑成功打陆战似乎神经刀得厉害,很多稳败的仗他能打赢,可很多稳赢的仗他也能打输了,完全不似海战上那么四平八稳,此间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些许忧虑。

    想到此处,陈凯突然发现,身在珠江之上,他就算是有怎样的奇谋也帮不上郑成功,最终还是要看这位国姓爷的临场应对。既然如此,也不必庸人自扰,只是一旦想明白了这些,陈凯猛的想起来,从上船开始到现在,林察好像都没有问过他所行之事的结果如何。

    “林侯对下官就这么有信心?”

    “当然,以着陈参军的才智,就算是把杜永和卖了,他也还得给陈参军数钱,更别说是这一遭本就没有打算计算于他。”

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良() 
舰队顺流而下,顺风顺水,未及一日,便已经出了零丁洋。不过,出了零丁洋,舰队却并没有出海继而东向,而是在新安县最南端的那片半岛、岛屿之间穿行,直至一处与九龙半岛隔海相望的港湾暂作停靠。

    拖拽着自红旗海盗那里缴获的十来艘大小海船返航的明军分舰队早已停靠在此处,林察此来不过是汇合而已。

    舰队携带的船工已经对破损舰船展开了修缮,港口也在进一步的扩大。所幸,此处本就是这地球上最佳的一处天然深水良港,舰队也仅仅是暂时停靠,倒也不会对本地百姓造成太大的麻烦。

    “此地盛产一种香木,属莞香,又叫女儿香,在广东和江浙都备受欢迎,当地百姓也多以种植香木为业。除此之外,此地亦是南粤香料贸易的重要转运港口。”

    听着林察的讲解,陈凯不由得点了点头道:“怪不得此处要叫做香港呢。”

    香港,得名何处,说法各异,但是早在宋时就已有驻军,明时商贸上已渐渐蓬**来,人口亦有所增长,更成为海防要地。明时香港,指的仅仅是香港岛,并不包括因英国殖民而划入殖民地范围的九龙、新界等地。这个名字,最早出自万历年间郭棐所著的粤大记一书。该书所载的广东沿海图中,标有香港以及赤柱、黄泥涌、尖沙咀等地名。

    此地如林察所言,乃是生产香木的所在,因香木及香料贸易而兴。入清之后,亦是因顺治、康熙朝迁界禁海,以及雍正年间香木划归贡品,导致种香人家在官府逼迫下纷纷破家灭门而砍树逃亡,自此香木生产一蹶不振。直到清末为英人侵占,成为了另一种燃烧释放异样气体的物事——鸦片输入中国的重要港口,才重新兴盛起来。

    “可惜东莞已落入虏师之手,光凭此岛出产,实在有限得紧啊。”

    林察久在广东,对此了如指掌。不过这份惋惜,陈凯却是一点儿也无,因为于他而言,什么莞香、什么女儿香,暂时都没什么太大的用处,他要的就只是这么一个岛,以及一处深水良港,仅此而已。至于旁的,无所谓。

    “在此修建营寨,无需太过坚固,暂时也不会有人顾得上这里。就是有一点,需要在此多囤积一些食水,以防万一。”

    “陈参军言之有理。”

    林察点了点头,便转而对那个已经被他临时派驻此地的那个部将说道:“按照陈参军的布置行事,确保此岛防御即可,没有命令,无需出海截击虏师,也不许出海攻掠商船,以免暴露我军位置。”

    “末将遵命。”

    营寨还在建设,从岛民手里收购了一批香木之后,陈凯和林察就启程出发,踏上了返回潮州的航线。

    陈凯前脚离开广州城,杜永和等人还在预估着此番可能带来的商业利润几何,一个叫做冯耀的卫所军官却来到了总督府,说是前来拜别的。

    明初在全国范围大肆建立卫所,于广州,亦有前、后、左、右四卫。冯耀此人,乃是广州后卫的世袭指挥使,护驾梧州。论差遣、军阶和品级,此人不过是个总兵官,赐一品服俸,但是如今已贵为侯爵,任职两广总督的杜永和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连忙亲自迎了出去。

    “老将军,尚耿二逆兵败城下,却毫无悔意,还在大肆的招降纳叛,围绕广州城挖掘城壕。此刻出城,怕只会枉送了性命啊。”

    杜永和自持身为总督,平日里总是拿捏着架子,但是面对这个七十多岁,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却完全没有对待旁人时那般。

    这里面,广州四卫拥有五千兵员,是守军不可或缺的补充,而冯耀在广州四卫的世袭军官中地位颇高,这是其一。但更重要的在于,冯耀此番回城是令了圣旨的,册封尚可喜和耿继茂二人以侯爵的爵位,九成九以上的概率是没办法活着回来的,正当永历帝为难于派谁人前往的情况下,冯耀却自请了这项“送死”的差事。

    “吾如不往,则欺君,我今天只知道皇上不可欺,不知敌人不可说也。”

    冯耀斩钉截铁的说道,当即就将在场的众将听愣在了当场。对于这些本地的卫所兵,杜永和等人向来是瞧不起的。但是这一遭,冯耀如斯,却也让他们不免动了些感触。

    “好吧,老将军心意已决,我等也不便再劝。来人,着镇海楼准备酒宴,为老将军送行!”

    冯耀抱着必死之心出城,在场众人无不动容。杜永和与众将如群星拱月般和冯耀一起来到了城北的镇海楼,酒宴摆下,老将军七十已过,两鬓浩然,却意气凌厉,饮满杯酒数斗,竟不让年少分毫。

    “从此出郊一里,至越王墓,即是天山朔漠,吾老矣,奋三寸之舌,宣布天威!但得丁零归命,亦何心苏武生还哉!”

    满饮此杯,酒杯在地板上摔得粉碎,冯耀拱手一礼,随即一抖鲜红色的斗篷,便大步流星的往着楼梯而去。只留下了杜永和等人望着其人的背影而去,直到消失在视野之外,仅仅是稍作叹息,却又重新回到了预估受益的思绪之中。

    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