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忠更是挑着一枚首级冲下山来。

    “虏帅王邦俊已死,王邦俊已死!”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岔口(完)() 
盘陀岭上的战斗从清军强攻援剿左镇开始,已经持续了几个时辰,在中冲镇与长林寺义勇的夹击下,从征的漳州镇中营和左营在盘陀岭上全面崩溃,镇守漳州府总兵官,都督佥事王邦俊为柯宸枢所杀,首级传阅阵前。

    一个总兵官,就这么被明军堵死,也切切实实是真的死在了盘陀岭上,随着首级得到确认,清军的士气急转直下,即便是王之纲已经看出了明军的兵力较少,也再难驱动他麾下的士卒奋力攻山。?

    浓雾依旧,王之纲也开始怀疑这支明军到底是援兵的先头部队,还仅仅只是如他所料的全部。兵凶战危,既然已经确定不了这会不会是一个圈套,那么王之纲也不得不暂避锋芒,以免遭致更大的损失。左路镇标撤军,连带着谢子文和魏标的部队也赶忙离开这片险地,最后等到柯宸枢回师,郝文兴也不得不放弃了已经攻破的大门,设法向漳浦、海澄方向转进。

    待到日头登顶,雾气也渐渐的开始单薄、消散,陈凯目光所及之处,火红色、灰蓝色以及杂色的尸骸遍布山岭的道路,其中还不乏或轻、或重的伤员被遗弃在战场之上。

    “把王师的将士们都带上,无论负伤,还是阵亡。至于鞑子,本官不记得潮州盛产药材,把有用的东西带走,尸首扔在此处喂狼,受伤的给他们补一刀,了事。”

    “卑职遵命!”。。

    陈凯所到之处,崇敬的目光如影随形,林德忠带着饶有余力的义勇以及柯宸枢临时分派给他的部分战兵开始兴冲冲的清理战场,但是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他却早已累得坐在了一块大石头上,再懒得动弹一二。

    “竟成,多谢了。”

    “哎,认识几年了,吾第一次发现你怎么跟个娘们一样婆婆妈妈的,这一会儿的功夫你都谢几回了。”

    与柯宸枢相见,陈凯就把他突然出现在战场的原因解释为预估清军要经过盘陀岭,故此前来助战,顺带着让义勇们涨一涨战场经验。至于为什么打成了主力,一句雾太大了,就是最完美的解释,其他全部都可以归咎为运气二字。

    带来了两百二十几个义勇,现在活着的只有一百七八十号人了,余者也是人人带伤,全凭着乡党的凝聚力才撑到了王邦俊身死。中冲镇那边,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但是最终的胜利者却还是明军,陈凯和柯宸枢协力斩获不低于一千,很可能最后的结果比之他们的兵力总量加一起都多。

    这里面,抛开改版西班牙方阵的坚定防御以及将士们的浴血奋战,更多的还是在于盘陀岭的地势险要和浓雾遮蔽视线,否则不提中冲镇,陈凯此来也不过是送人头罢了。

    “真是险啊,本打算扮演一把任堂惠来救焦赞的,岂料进了的根本不是什么刘利华开的黑店,而是个土匪窝,真特么刺激。”

    盘陀岭之战,历史上明军就是败在了浓雾之下,才被清军各个击破,陈凯原本也打算利用这一天时过来浑水摸鱼,当一把搅屎棍的,岂料大雾弥漫,却把仗打成了主力部队才能接下来的硬仗,饶是已经取得了胜利,陈凯却还是免不了暗暗心惊。

    伤员很多,都已经安排在了营寨中包扎、休息,其余的士兵以及一些轻伤员开始打扫战场,修葺防御设施,以防清军去而复返。

    陈凯自己倒是没受伤,全凭着一个义勇全程的用藤牌为他遮蔽箭矢,但是那个义勇却身中数箭,尤死战不退,所幸都没有伤在要害,没有性命之忧。卢若骥和林德忠都受了些轻伤,柯宸枢亦是如此,倒是柯宸梅,险些丧了性命,现在还昏迷不醒。

    柯宸枢已经派人去向郑成功求援了,同时也派了人去寻援剿左镇和右冲镇,争取让他们回来重新守卫右岭的阵地。等到了午后,浓雾开始渐渐散去,陈凯巡视过了伤兵,暂且没了太多事情,才开始切实的观察起了奋战半日的这座盘陀岭。

    “盘陀岭上几盘陀,茅竹萧萧雨乍过。

    水暖游鱼出阴间,草香驯鹿食阳坡。

    怪山当面疑迷路,啼鸟迎人却和歌。

    纵谓世途当险恶,太行蜀道又如何?”

    诚如前人所作诗篇中描述的那般,盘陀岭地势险要,古道难行,但却是沟通漳州府城与诏安、云霄一带的必经之路。从岭上眺望而下,曲径狭窄,两旁山势陡峭。甚至在陈凯看来,这要是从山顶上扔下块大石头下去,砸到谁那都得是一次降维打击吧。

    胜利让陈凯的心绪轻松了许多,但是伤亡方面,也确实让他颇为担忧,尤其是其中有一些可能很难撑得过今晚。

    到了入夜时分,接到消息的黄廷和何德也连忙赶了回来。都仅仅是被击溃,更多的还是因为浓雾加剧了部下的恐惧才会如此,其实际伤亡并没有太多,反倒是在逃窜路上的走失,却比伤亡还要巨大。其中有些,已经被中冲镇收敛了,也有是黄廷他们回来的路上搜罗到的,但是彻底跑丢了的,其数量依旧不匪,这大抵是这场浓雾给援剿左镇和右冲镇带来的最大的损失吧。

    “柯帅,我二人治军不严,此番多亏了陈参军及时赶到,否则我二人便是万死难辞其咎。”

    二人一到,就要拜倒在地,却还是被柯宸枢所阻止。眼见于此,陈凯也是出言将罪责归咎在了浓雾弥漫之上,并且表示会在郑成功面前为二人说项。

    “历史上柯家兄弟殉国,中冲镇全军覆没,黄廷和当时的右冲镇总兵官洪习山由于大雾弥漫也没有受到郑成功的责罚。一个顺水人情,白捡的为何不做?”

    投桃报李,二人将没有丢在路上的药材一股脑的送给了中冲镇,何德更是干脆组织了人马,扫荡周围的村镇,把能搜罗来的郎中和药材全都搬上了盘陀岭,甚至就连稳婆都没有放过。虽说是有些过了,但是那些负伤的中冲镇将士以及义勇们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照顾,少了些不必要的死亡和伤残,却也是一件好事。

    没有出乎陈凯的预料,郑成功在得到消息后连忙率军赶来,就连诏安县城都只是让施琅和杨才带着左右先锋镇去取的,而他则统领其余各部匆忙赶来。不过等他赶到了盘陀岭,陈凯也确定了王之纲率军返回漳浦县布防的消息。因为浓雾弥漫,郑成功没有责罚黄廷和何德,但是优加奖挹了柯宸枢、中冲镇以及长林寺义勇,

    中冲镇从征将士功赏加了两倍,抚恤更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从优。长林寺的这一百多义勇在功赏、抚恤奖励上与中冲镇一视同仁,林德忠由把总直升守备,继续在陈凯手下做事,而卢若骥则从游击将军升迁为副总兵,率领以这些义勇为基础扩编起来的一个营头驻守云霄镇。

    “深陷数倍于己的鞑子重重围困,尔等能够死战到底,进而击破虏师,阵斩虏帅王邦俊,我朱成功以有诸君这般的部下为荣。而今天,我更加要感谢的,便是带着长林寺义勇远行百里来援漳州府知府陈凯陈参军,是他的运筹帷幄,我军方可成就此大捷。将士们,和我朱成功一起,为陈参军喊个好!”

    如雷般的欢呼声在盘陀岭上升起,仿佛在那一瞬间就连天上的群星也为之震颤。陈凯立于郑成功的身旁,感受着万众欢呼,胸中亦是被激情所胀满,几欲喷薄而出。

    注:三岔口一戏,原本刘利华的角色是反派,是建国后某领导看戏提出了刘利华应该是正面人物才改成了后来的样子。但是在此之前,甚至从迄今为止刘利华的扮相和动作之中,都可以看出来在这出戏中反面人物的特征。所以,柯宸枢扮演焦赞,陈凯扮演任堂惠,王邦俊扮演刘利华,没毛病。

第一百三十四章 冬月(上)() 
从管三个岛屿、统共十来个镇子的府同知,到管一个县的知府,乍看上去好像很是荒唐的样子。但是,比之那些在山里、岛上立个寨子,控制区不过是少则几百人、多则千来人却就敢自称御史、侍郎的明末读书人们,陈凯自觉着如他这般稳步升迁的无论怎么说都也还是南明官场上的一股清流呢。

    盘陀岭上的万众欢呼,陈凯与郑成功彻夜长谈。对于突然出现在此的理由,陈凯说得与早前对柯宸枢解释的一般无二。只是郑成功对此似乎还有些疑惑,但是却没能找到合理的解释。毕竟,他是不相信这世上还有人能够未卜先知,唯一的可能就是陈凯的智计比之这两年多表现出来的还要深不可测。

    这些,还都只是些胡思乱想罢了。郑成功更加关心的还是陈凯用长林寺义勇编练西班牙方阵的实际效果。

    “下官无能,几个月的时间,总觉得只是练出了一个皮毛而已。其中还有很多关隘,下官还不太能够弄明白,或许真的需要找一个泰西的军官来参详一二。”

    在这个问题上,陈凯没有隐瞒的必要。西班牙方阵乍看上去好像并不是很困难的样子,但是真的操练起来,陈凯这个外行人也不知道是哪里不得法,完全没有以前在网上看过的那些文章中几个月就可以成军的神速,总是有着事倍功半的感觉。

    长林寺义勇能够有现在这般的表现,郑成功是个明眼人,只要听过了陈凯等人的描述,很快也就能够弄明白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那场浓雾,否则的话,能够正常将火炮调动过来,一炮下来,就算是凭着乡党的凝聚力,也得被轰散架了。

    “知易行难,古人诚不欺我。”

    第一次的操练兵马,没有收获太多的经验。所幸的是,这支义勇却还是发挥了足够的作用,而且凭此战,这些将士们的战斗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不再是原本的那群“业余选手”了。。。

    但是,陈凯仅仅是一个知府,总要再升一级,到了兵备道的级别才能组建标营,那时候陈凯也应该已经加到了布政使司或是按察使司的参政或是参议的衔。至于现在,这支义勇就只能交给卢若骥,用来充当组建云霄协的底子。

    很快,诏安县城不战而下的军情就被送到了盘陀岭军前。这样一来,郑成功所部的占领区也正是连成一片。但是,随着盘陀岭之战最终以明军胜利告终,王之纲退避漳浦县城,严加守御,福建清军似乎也有增兵漳州府的迹象。

    “刚刚送来的消息,永胜伯和定远伯遣部将章云飞劫掠厦门岛百姓,以扩充军粮储备。”

    这个情报很关键,来得也很是时候,从郑成功手里接过了这份密报之后,陈凯对于郑成功选择暂停攻势的打算也表示了认同。

    “竟成,没必要和他们一般见识,咱们说到底还是要看咱们自己的。”

    郑彩如此行事,所求为何,无论是郑成功,还是陈凯,哪个又看不出来。虽然云霄、盘陀岭两战皆胜,但是福建清军依旧拥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暂避锋芒,扩充实力,以备来年再战,也是无可厚非的。

    此番出兵,于战术上,明军斩杀了一个总兵和一个参将,先后斩获不下两千绿营兵,夺占了诏安一县,并且收服如王起俸、姚国泰这样擅长操练和使用骑兵的北方籍将领,收获良多。但是战略上却并没有实现打开闽南局面的根本目的,说来实在可惜。

    盘陀岭,郑成功决定在此驻扎军队,修建堡寨,恢复蒲葵关防御,以确保诏安、云霄地区的安全。

    战事告一段落,陈凯也赶往诏安县城去整理本地的民政事务。这个县,始建于明嘉靖九年,乃是划漳浦县的二都、三都、四都、五都建诏安县,治所设在南诏镇。置县时,诏安有2户,人口203人,即便是到了一百年后的今天,由于明清在此拉锯,人口具体数量很难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此间,莫要说与“金漳浦”、“月港”那样同府的富庶所在相比,甚至很可能还不到潮州府城所在的海阳县的一个零头。

    从产业上去看,唐末宋初,境内已有陶瓷、原盐、茶油等作坊。明、清时期,造船、建材、制糖、酿酒、凉果业相继发展。但是,人口数量所限,规模实在没办法和临近府县相比。

    人口,永远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但是很可惜,这个道理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陈凯理解这个道理,但他却不是女娲娘娘,不会抟土造人,原本收复诏安之前,南澳和东山的新增人口中就有不少诏安的移民,现在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会有清军占领区的百姓迁移过来。至于什么奖励生育,现阶段实力不够,而且等那些受精卵十八年后成为一条好汉,也根本不现实。

    待了不过十二个时辰,陈凯就随着郑成功启程返回南澳。不过此番赶回南澳岛,却并非只有他们二人,施琅、施显兄弟亦是将左先锋镇交给了苏茂,仅仅是带上了随从便登上了郑成功的座舰。

    此番出征,施琅收复诏安县城,施显于云霄镇外阵斩云霄参将张国柱,俱是立下了大功。原本,这样的功劳,尤其是施显在云霄镇外那一战中的表现,已是冠于诸镇,奈何盘陀岭一战,陈凯配合柯宸枢大败清军,诛杀了漳州总兵王邦俊,他们兄弟的表现当即就被这份光芒所掩盖。

    施琅自视甚高,且无有容人之量,施显亦是以其兄马首是瞻,他们原本就对陈凯,对柯宸枢有所忌惮,此战之后那就更是如此了。

    待到上了船,他们与陈凯之间也仅仅是面上的礼节,对此无论是陈凯,还是郑成功都没有丝毫的诧异。不过这一次,郑成功在船上却并没有与陈凯作太多交流,反倒是拉着施家兄弟畅谈了良久。

    陈凯很清楚,郑成功这一年来始终在平衡他与施琅在这个军政集团中的地位,这样的竞争关系,是历史上所没有的,因为在历史上施琅在郑成功麾下的那几年里并没有出过一个足以与之抗衡的人物。不过,郑成功御下的手艺,可是从他父亲郑芝龙那里学来的,在不同的情况下换上另一种手段,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只是这一次,却与平衡没有任何关系。

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月(中)() 
南澳岛的码头上,一如当年林察来投时的那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