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成功拿下了云霄镇,闻姚国泰之名,遣人寻得,其人身背数创,换作旁人早已死透了,可是姚国泰却气息未决,眼见于此郑成功连忙请了最好的郎中加以医治,总算是捡回了这条命来,随后送至东山岛,交给当地地方官看护医治。

    云霄即下,下一步无非是向东攻漳浦,亦或是向西陷诏安。前者因调虎离山之计,由于距离上与海澄更近,肯定守备更加严密;而后者不光可以实现突袭之效,更兼夺取其地便可以与潮州的占领区连成一片,自然也就无需再行选择了。

    “国姓,我军进攻云霄镇,府城的鞑子必派兵来援。现在我军拿下了云霄镇,但是此间城防全无,实在不是个能够守御的所在。而盘陀岭乃是虏师入云霄、诏安的必经之路,末将愿领本部兵马镇守盘陀岭,拦截虏师!”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 
诏安以西,便是潮州,背靠经营了一年多的占领区,原本还是比较安全的。奈何大军尽出,顿兵城下的话一旦清军追至,内外夹攻,反倒是更加危险。

    柯宸枢所言非虚,郑成功亦是明白这个中道理。事实上,在场的众将大多能够设想到此处,只是有的未必能有柯宸枢想得深远,更多的还是不愿摊上这等费力不讨好的殿后任务。

    人性趋利避害,郑成功自是明白。于柯宸枢,郑成功本就很是看重,始终认为其人是一位“沉毅有谋”的良将,虽然这两年柯宸枢的光辉被陈凯和施琅所掩盖,但却也不能否认其人的能力,至少郑成功每有独当一面的军事任务都会想到此人,而每一次柯宸枢的表现都相当不错。

    “鞑子援兵赶来,不是王邦俊领兵,就是王进那厮,兵力不会少于三千,你这一部不够!”

    说罢,郑成功点了黄廷和何德二人,让他们带着援剿左镇和右冲镇随行。至于他们的作战目标,即是在明军夺取诏安县城,彻底将新取的占领区与旧有占领区连成一体之前,堵住清军的来路。

    除此之外,郑成功还派遣了黄山守南岭门小路,甘辉驻札岭下以为援应,称得上是一个考虑周全。但这场截击战的关键,却还是在于盘陀岭的守御之上。

    大军一分为二,郑成功亲统主力西进,直取诏安县城,而柯宸枢则带着打援的人马急忙赶往盘陀岭。。。

    盘陀岭古道是闽粤古驿路重要的一段,以崎岖闻名古今。此间乃是山谷地带,虽然不比蜀道那样“难于上青天”,但是两边是高山悬崖,道路崎岖,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感。

    柯宸枢和黄廷、何德三镇人马抵达之时,清军还在赶来的路上。眼见于此,三人连忙分工,按照来之前的布置,由柯宸枢守盘陀岭古道左岭,黄廷和何德二人率部守右岭,“相为犄角。虏若冲左则右援,若冲右则左援,若从中路则互击”。

    十月二十六,郑成功进逼诏安县城,大军驻扎于龙峰、磁灶一带。守将晋级、知县李四知议援兵不至则降。

    同日,援兵进抵盘陀岭,由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漳州总兵王邦俊亲提本部兵马兼调集自各县的清军汇聚于此,比之明军预计的不低于三千之众足足多出了一倍之巨!

    议定休整一日后,分兵四路围攻盘陀岭,打通进入诏安县的道路。十月二十八黎明,清军大举出动,按照议定的计划,左路镇标右营走小道攻黄山把守的南岭门,王之纲所部主力攻右岭黄廷、何德二镇,王邦俊带来的漳州镇标中、左二营攻左岭柯宸枢所率之中冲镇,漳州千总魏标所部于道中拦截援应,另遣海澄副将郝文兴率部抄后路攻中冲镇。

    清军大举出动,浓雾弥漫,数米外已无法辨识人形。清军自持兵力远胜明军,兼诏安危在旦夕,不敢有丝毫迟疑,依旧按照原计划出兵攻山。

    根据前两日的探查,右岭的明军兵力较为雄厚,王之纲和王邦俊议定,便以此为主攻方向。大军穿行于雾霭之中,他们看不见山上立寨扎营的明军,明军也完全看不到他们的行迹。一路上,怪石嶙峋、草植繁盛,清军在几乎看不清楚痕迹的小路上步步逼近,更是强行拖拽着几门火炮,速度不可谓不慢。

    然而,雾过于浓密,清军的动向山上几乎是不得而知,如同是聋子瞎子一般。就这样,清军的夜不收尽数撒了出去,凭借着更为丰富的经验,一个个的清理着明军的暗哨,大队清军紧随其后,慢慢的登上山,直到营寨左近才爆发了第一轮的冲突。

    到了这个份上,居高临下的优势已经荡然全无,于黄廷和何德而言,唯独还能依仗的就是道路狭窄,不宜通行,清军的兵力优势无法展开,那么优势在山上就和没有一样。

    猛攻了一轮,清军不得寸进,反倒是险些被援剿左镇给轰下了上。清军重新稳住了阵脚,明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将其驱逐下山,只得围绕着城寨进行守御。这倒是与他们的任务相符,不过黄廷还是派了信使回去向郑成功求援,因为此番清军的兵力比他们早前预计的可是多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浓雾不曾散去,竟仿佛是愈加浓重了起来。清军好一会儿没有动静,便是黄廷也已经开始疑心了起来。可是正待他抽调士卒发动突击之时,一声轰鸣响起,几近于直射的炮弹竟直接将一段寨墙轰出了个窟窿来。

    炮弹磕在了地面上,削没了浮土,将下面的石块暴露了出来,随即便崩飞了出去,顺带着将一个明军的胳膊带走。

    惨叫声中,高温碳化的木头寨墙轰然倒塌。然而,没等黄廷做出反应,清军的炮弹便接二连三的轰了过来。

    “还击!快!”

    清军的炮击展开,明军也立刻做出了应对。火铳、火炮,乃至是弓箭,就如同是不要钱一般死命的往浓雾之中射去,仿佛借此便可以将恐惧射穿一般。奈何营寨是死的,人是活的,清军早前的炮兵阵地也没有暴露,明军的还击就好像是石子抛入黄河一般,连个响儿都没听见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炮击过后,便是蜂拥而至的清军步兵。这一次,营寨残破,明军仓皇应战,双方很快就战成了一团。奈何清军兵力更为雄厚,明军渐渐的被挤出了营寨,随后更是在越来越多的清军出现在他们眼前的瞬间,彻底溃败而走。

    “别追太远,小心埋伏。”

    浓雾,对明军而言是极其危险的,对于清军亦是如此。夺占了右岭的营寨,清军稍作驱逐便转而向左岭上的中冲镇发起了进攻了。

    援剿左镇和右冲镇被清军攻击之时,中冲镇并没有奔赴驰援,并非不想,实在是刚开始时根本不知道,等到炮击响起,浓雾屏蔽了视线,也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可是到了现在这份上,黄廷和何德已然被溃兵裹挟而走,中冲镇彻底沦为孤军!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 
盘陀岭以东是绵亘着奇石嶙峋的梁山山脉,西面则是重峦叠嶂的乌山山脉,中间只有一条羊肠石径可以通行。

    清军想要顺利通过,两侧山上的明军就必须连根拔起,否则的话,哪怕只要是一块石头落下来,都有可能让清军彻底陷入大乱之中。更何况,若是真有明军在侧,这时候无论是拦腰而斩,还是前后夹击,清军兵力再多也不过是一块砧板上肥肉罢了。

    盘陀岭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名,原本有这三千明军驻守,便是上万的清军来攻也未必能够如何。奈何浓雾弥漫,此时此刻,右岭上的那两镇明军为清军击破,剩下的无非是左岭的这一镇了。不过左岭较之右岭,其地势更为险恶,想要把火炮弄上来也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将这里作为最后的攻击方向。

    “都给本帅把眼睛睁大了,看不见鞑子,就不许射击,哪个胡乱射击的,本帅先斩其人,以正军法!”

    右岭的情况不明,柯宸枢能够依仗的也不过就是他麾下的这支中冲镇罢了。这支军队从永历元年年底开始组建,迄今已近两个年头了。论编练时间,比之郑成功原本的那几个镇以及施琅带来的兵马,自是要少上许多,但是这两年里柯宸枢也是绞尽了脑汁来操练兵马,更是多次参与战事,表现皆是不俗。

    “盘陀岭地势险要,如今浓雾弥漫,鞑子很难施展,但若是离了此处,暴露在狂野就很难得以保全。我军援兵不日抵达,守住此地,重重有赏!”

    守则生,逃则死,鼓舞士气,本质上无非是威逼利诱。这是最普遍的办法,也是最好用的。但是这话说来,能骗的了这些士卒,却骗不了他自己。柯宸枢很清楚,黄廷、何德那边的情况似乎并不怎么好,尤其是听到了那些炮声。而郑成功所部的主力,则还在诏安县城附近,即便是收到消息,只怕也很难赶在营寨被击破前赶来。毕竟,这路上是有一百四五十里地的距离呢。

    “能守上一日,便是一日。若是不能,也要尽可能的拖住鞑子哪怕多上一刻。权当是,报了国姓的知遇之恩。”

    话无需说出口,兄弟二人只在对视一眼,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这里面,能够让柯宸枢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弟弟与他抱着同样的信念,兄弟齐心,这就足够了!

    历史上,柯家兄弟驻守盘陀岭,正是因为大雾弥漫,导致了与另一部的明军无法互相援应,被清军各个击破。此战,柯家兄弟殉国,中冲镇全军覆没,但最终却也没能为郑成功夺取诏安县城拖住足够长的时间。直接导致了郑成功在迫不得已之下,转进那时候已经反正归明的潮州府地界。

    原本的历史随着陈凯的到来而改变,潮州尚在清军之手时就已经为郑成功所攻取,但是王起俸反正,郑成功夺取云霄镇,继而进取诏安县却并没有丝毫变化。柯家兄弟依旧守卫在盘陀岭上,而掎角之势的援剿左镇和右冲镇也依旧被清军击破。

    绕了一个大圈,仅仅是由于杨佐为难王起俸这个砂子的缘故。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中冲镇的将士们按照柯宸枢的部署守卫各处寨前、营门,并留有预备队随时应变。柯宸枢没有急着出寨去寻觅清军的踪迹,试图御敌于山道之间,他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只能设法借营寨的工事尽可能的消耗清军。

    渐渐的,伴随着暗哨的不断传回消息,清军也在不断的前进。过了片刻,似乎依稀的已经能够听到清军的鞋子与山道上的石子的摩擦声,即便是清军尽可能的压低了声音,但是在这等由于视线被迷雾遮蔽而寂静得已经有些恐怖了的环境之中,却依旧显得是那么的明显。

    “再重复一遍,看见了鞑子再打,哪个乱了军心,本帅定诛其人!”

    说着,柯宸枢的目光已然死死的盯住了眼前的浓雾,中冲镇那一千将士亦是将目光死死的钉在浓雾之上。

    片刻之后,脚步声越来越近,浓雾微弱滚动,刹那之后,一抹灰蓝色闪过,所有人精神都绷得紧紧,甚至就连箭矢也都搭上了步弓,手指亦是攀上了扳机,只待命令下达便可以径直的射向那一抹的异样。

    不比红色军服的明军,八旗军按照旗帜颜色分辨,绿营则是清一色的灰蓝布面军服,压抑而沉重。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死死的盯着那一瞬间的方向,待到下一个瞬间,浓雾翻滚,一队手持着刀盾列阵而行的清军便直接出现在了守卫正面营门的将士们的眼前。

    “第一排,射击!”

    扳机扣动,硝烟进一步浓密了雾霭,但是铅弹击破的血花和惨叫,却根本不是这一层薄薄的幕布所能遮盖的。

    枪火爆发,清军也立刻确定了自身所处的位置。惨叫声响起的同时,大队的清军蜂拥而出,甚至在那一瞬间,就好像浓雾也被这一声声的怒吼所撕裂。

    第一排的火铳手退后装填,后排的步弓手上前,直接将箭头捅出了寨墙的缝隙,瞄准了正冲杀向前的灰蓝色身影便是一箭射出。

    前排直射,后排仰射,箭矢从两个方向射来,清军的刀盾兵饶是作战经验丰富,也免不了顾此失彼。此时此刻,也只得加快步伐,尽可能的不给明军射出下一箭的时间,用速度来缩减距离上的劣势。。。

    “继续射击!”

    弓箭不比火铳,拈弓搭箭,瞄准射击,熟练的步弓手能够在短短的一两个呼吸间就将箭矢射出去,随即又可以在下一个一两个呼吸之后将下一箭射向远处的敌军,全然不似火铳那般还要进行繁复的装填、瞄准,甚至一个行差踏错就无法完成射击,乃至是伤及自身。

    可是,箭矢闪过,在这个距离却很难与动能衰减尚未有多少的火铳相比。清军持盾冲锋,哪怕是盾牌被穿透,箭矢的动能耗尽也很难再对盾牌后面的清军造成实际的杀伤。

    越来越多的清军冲出浓雾,更多的清军则在浓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下一秒就会冲杀而出。可也就在这时,冲在最前面的清军锐士跳入寨前浅沟的刹那间,惊声尖叫,更是随着清军如下饺子般涌入浅沟而此起彼伏的响彻盘陀岭上。

    浅沟里有的是竹签子,这是比之原本的那场盘陀岭之战中柯宸枢的布防中最大的区别所在。眼见着清军进入圈套,柯宸枢连忙大喝,指挥着长枪手上前。

    “杀!”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岔口(四)() 
第一个从浅沟中探出头的清军立刻就被一杆长枪从左眼窝捅了个对穿,红的白的溅了后面那个依旧在趟竹签子的清军一脸,以至于其人视线受阻,脚下一个没注意就踩在了根竹签子上面,落得一声惨叫。

    长枪蓄势待发,步弓手则依旧在射杀那些冲向浅沟的清军。只不过,浓雾掩护了清军的行动,使得他们在毫无阻滞的情况下便突入到了营寨前十数米的地方,在此发起冲锋,一路上的伤亡就可以减少太多,战斗意志的削减也会少上很多。

    越来越多的清军涌上前来,步弓带来的杀伤就越显微乎其微。此时此刻,鸟铳早已装填完毕,柯宸枢一声令下,正面的鸟铳手们上前,将铳口探出了营寨的木栅栏外,紧接着就又是一轮的硝烟,当即便打倒了一排的清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