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半天过去了,众人早已等得不耐烦了,陈凯才停下来,松了口气,让炮组将最后的调整做完,便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火炮震动,黑色炮弹的残影划过了抛物线,竟真的如陈凯所指的那般轰在了那个土丘之上,当即就引来了众人的一片瞠目结舌。

    “想不到,竟成还会这么一手。”

    郑成功面露兴奋的笑道,可施家兄弟却已然笑不出来了。眼见于此,陈凯也是拱手一礼,继而解释道:“这是数学。”

    事实上,对于抛物线公式,陈凯也早早的就还给了数学老师。所幸的是,这其中的道理却并不会因为一两个公式的遗忘就彻底无用了。。。

    陈凯刚才看过了一轮试射,靠着相对精准的测量工具重新推导公式,一些模模糊糊的印象就在一笔一划中重现于脑海之中。随后再反过来,靠测量工具测算,靠公式推导,便可以得出了一个可以媲美丰富经验的数据了。毕竟,一个起点为原点,有明确角度和和横轴长度,求什么,当年为应付考试而扫荡题库时也并非没有做过,只是印象早已模糊了而已。

    但是说到底,还是这门火炮的铸造精良,配套的测量工具也极为精细,实在是难得的精品,否则但凡是有一星半点儿的错漏,都会是巨大的差异。说到底,数学是极为精确的科学,不是说着玩的东西。

    陈凯不知道这门炮的精确是偶然,还是精工良匠的手笔,可是正待他继续设法详加了解一二的时候,岂料郑鸿逵在震惊于陈凯第一次指挥炮组便能够精确命中目标过后,很快就给出了一个能够让众人心悦诚服的说法来,直把陈凯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陈参军是在心中祈祷过了的吧。”

第一百零九章 梦碎() 
郑鸿逵此言既出,当即就引起了不少人的点头称是,尤其是施显,更是将其奉为圭臬,反倒是施琅,再看向陈凯时,眼中的那份忌惮就愈加的深重了几分。

    只可惜,陈凯实在没工夫理会施家兄弟的看法,单单是一个郑鸿逵就已经把他噎得无话可说了。尤其是想到那么可爱的姑娘居然会是这个顽固不化的家伙的女儿,他就怎么也琢磨不出来这个闺女是怎么教出来的。

    “好吧,你有神功,我有科学。既然这个问题上话不投机,那么咱们就不要聊喽。”

    仰仗着火炮的精良,以及一些残存记忆,陈凯着实的秀了一把存在。炫技结束,他便开始盘算着在南澳岛时的那些计划,正琢磨着该如何把话头转过去。谁想到,郑鸿逵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家伙又刷新了一番他对其人的印象。

    “这门灵铳,就送给大木了,祝大木此行,旗开得胜。”

    郑鸿逵转手就将他的“新情人”转赠给了郑成功,无论是陈凯,还是郑成功,甚至是施琅等人也无不是瞠目结舌,这大抵是陈凯和施琅之间第一次看法一致吧。其实仔细想想,却也正常,刚才郑鸿逵抚摸着那门炮的时候那个神色,任谁也不会想得到会有这么一幕。

    此时此刻,郑鸿逵如此大方,倒是把郑成功弄得很是不好意思了。一句不便夺人所爱,实在把郑鸿逵刚才的那副样子诠释得再明白不过。但是即便如此,郑鸿逵却是盛情难却,几度推让,这门炮才算是落到了郑成功的手里,而郑成功在确定了火炮的归属后,便在第一时间看了陈凯一眼。

    二人默契早成,这一眼看过来,陈凯就知道了这门炮是要送到军器局仿造的。不过,或许并不是近期,因为近期郑成功还有军事行动,但是作为军器局的负责人,陈凯还是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作为感谢,郑成功又设宴向郑鸿逵致谢,很是一个宾主尽欢。席间,陈凯提出了南澳军器局可以承包下郑鸿逵所部的军服生产,由于生产方式导致了人工费用的降低,陈凯拿出来的报价也很是得郑鸿逵的满意,原本陈凯以为还需要打上一场持久战的商务谈判竟然就在一杯敬酒的短暂时间内便定了下来,以至于他都在怀疑这是不是郑鸿逵的酒话,根本就没当这回事。

    等到宴席结束,陈凯又试探性的提了一嘴,郑鸿逵竟真的一口应了下来,还专门找来了那个叫做陈四明的幕僚来与陈凯对接,反正他一个国公老大人是懒得管军服这等小事情了。

    “不用这么痛快吧,降价、回扣、返券、第二件半价、分级会员待遇,我他妈一句话没说就定下来了,能不能有个做买卖的态度?”

    事情出乎预料的顺利,就连那个叫做陈四明的幕僚或许是感激于郑鸿逵早前为他家人报仇的恩义,亦或是知道陈凯不是个好惹的人物,到了第二天专门跑来找陈凯商议细则,对于陈凯的报价那叫一个痛快,甚至是恨不得赶紧把军服制造的事情脱手了,连回扣都没有暗示,弄得陈凯反倒是有些不安了起来。

    “这架势,怎么看怎么像是脱手不良资产的样子,真是怪事。”

    奇怪归奇怪,等到陈凯真的开始查看数字的时候,却很快就弄明白了,合着这对于他们而言竟真是个费力不太好的活计,现在有陈凯接盘了,自然是恨不得赶快脱了关系的。

    “会的不难,难的不会。这笔小钱钱,老子是赚定了。”

    事情确定了下来,郑成功和郑鸿逵也开始为军事行动做最后的准备。陈凯拿下了订单,便准备启程返回南澳岛,毕竟那里才是他的工作重心。

    由于鸥汀寨的问题始终存在,所以陈凯还是原路返回。乘着马车,颠簸的在官道上走着,他却突然想起来,这一次去揭阳,并没有能够见到那个姑娘,一种遗憾之感便涌上了心头。可是转念一想,不见也是好事,要不姑娘问起来军服的事情,他也未必真的好意思用那个还有不小水分的报价来“宰”郑鸿逵。

    马车载着遐思逐渐远去,等到陈凯已经抵近潮州城下之际,岂料一骑快马又将他招了回去。而那个让他不得不忧心忡忡的消息,竟是惠国公李成栋,殉国!

    永历三年三月,自去年春天开始的江西、广东、广西近三省之地的先后反正促成了南明抗清以来的第一次大高潮。可是这场回光返照式的幻梦连一年都没到,就伴随着江西、湖广以及南赣战场上的三场惨败而宣告破灭。

    永历二年九月十一,清廷任命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统兵讨湖广逆贼李锦”。十月,济尔哈朗军行至山东曹县,参与镇压该地的农民反抗,至十二月方抵达湖广北部的陆安。然而,由于负责湖广战场的督师何腾蛟对忠贞营的不信任,极力排挤忠贞营及加兵部尚书衔总督军务的堵胤锡,导致湖广战场空虚。在求告无援的情况下,于次年正月被清军俘杀。

    同样是在永历三年的正月,长达八个月的南昌围城战在湖广何腾蛟、广东李成栋这两部有机会为其解围的援兵始终没有抵达,尤其是何腾蛟“奏章救国”,一味的伪造金声桓在南昌连破八旗军的捷报来为他迟迟不肯挥师东向制造借口的情况下,最终为清军攻破。

    是役,豫国公金声桓自尽、大学士姜曰广投水死、建武侯王得仁被俘,肢解。清军屠城,二十万人殉难!

    永历三年正月,李成栋第二次北上南赣,试图为即将沦陷的南昌解围。至二月下旬,大军尽数翻越梅岭,杀入江西境内,但是随着南昌城破,谭泰派遣的部分八旗军南下,李成栋很快就兵败于信丰,并且在大军溃逃之际落水淹死。

    何腾蛟、金声桓、李成栋的先后败亡,宣告着自去岁开始的第一次南明抗清高潮正式宣告结束。噩耗接踵而至,永历朝廷上下顿时哀鸿遍野,惶惶不可终日。

    然而,何腾蛟、金声桓和李成栋的先后身死,并不代表这三省的抗清运动被彻底镇压。为图将来,永历帝赐堵胤锡尚方宝剑,总督湖广军务,统领忠贞营收复湖广失地;任命隆武朝右佥都御史,江西义军首领揭重熙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江西军务,节制江西各路明军、义勇;等到李成栋身死的消息传来,永历帝痛哭流涕,立刻追赠李成栋为宁夏王,谥忠武,赐祭九坛,极尽哀荣,而朝廷上下也推出了兵部侍郎刘远生持手敕前往广州慰劳诸将,打算利用刘远生和李成栋是陕西同乡的关系接管两广总督职务。

    前两项没有受到任何阻滞便得到了确认,堵胤锡和揭重熙分别统领湖广和江西的各路明军、义军与清军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但是等到刘远生从肇庆抵达广州之际,李成栋的中军部将江宁伯杜永和却已经掌握了两广总督大印,公然开印视事。永历朝廷无可奈何,只好默认了杜永和窃取两广总督的事实。

    消息经过了黄应杰和郝尚久这两个“绿坝娘”的屏蔽,直到五月才传到潮州。接到消息,潮州方面的郑成功和郑鸿逵二人亦是心生不安,因为以着他们的实力,一旦八旗军南下,广州方面的明军基本上是不能指望的,而郑成功虽然有与八旗军一战的勇气,奈何实力太弱,战而胜之的几率太低,反倒是更有可能导致这一年来的积累彻底付诸东流。

    陈凯被急令请回时,施琅正在眉飞色舞的发表他对李成栋麾下众将们的看法。用他的话说,那就是一群鼠目寸光,毫无大局观的贼寇,比之李成栋要差距太大,即便是杜永和,说到底也就是个对争取更高职务还有些敏感的货色,指望他们能够如何,实在是痴人说梦。。。

    “这一点,下官与施将军的看法是一致的。刘远生没能接任两广总督,朝廷就没有收回广东军政大权的名义,杜永和原本只是李成栋的一个中军部将,和其他人地位大致相同,就算是他想要号令各部,其余众将也不会有人真的服气的,反倒是形成了一个互相钳制的格局。”

    陈凯赞同施琅的判断,二人竟然在一件事情上能够达成一致看法,这着实看呆了那些平日里见惯了陈凯和施琅互撕的众将们。

    但是,陈凯却并没有给他们发散的时间,而是直接向郑成功谏言道:“局面已经是这般了,其变数无非是朝廷逐步收回广东军政大权,或是鞑子南下席卷广东一省。但是无论如何,留给我军的时间都不多了,必须加快进度!”

第一百一十章 鸥汀寨(上)() 
随着何腾蛟、金声桓和李成栋的先后身死,一年的回光返照过后,永历朝廷再度迎来了天崩地裂式的局面。

    湖广、江西战场还好,虽然清军在此前的几个月里占据了大片的地区,已经将明军挤都了角落之中,但起码堵胤锡和揭重熙还拥有着对该战区范围内众将的管辖权力和足够的权威,无论是大顺军余部改编的忠贞营,还是曹大镐、张自盛、洪国玉等众将,对朝廷的任命以及这二人的军令都还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哪怕局势再过不利,起码他们还在浴血奋战。

    但是,并非处于八旗军主力的直接威胁下的广东,伴随着杜永和窃取两广总督的职务,广东的局势从此逆转。

    诚如陈凯和施琅的看法那般,杜永和重金贿赂诸将推自己为留后,实际上又节制不了原先同自己地位相仿的将领,就只能化作一盘散沙。再兼众将毫无远志,一味麇集于广州等富庶之区,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原本可以迸发出更大力量的广东就彻底变成了一块名义上的占领区了。

    关于这件事情,当时的翰林院编修钱秉镫后来曾提及过,按照他的看法:“当时诸将惟成栋子元胤可用。使闻变之时,即令李元胤驰入其军,摄行帅事,而召杜永和入代元胤禁旅之任。彼即拒朝命,无以拒元胤也。元胤果断有智略,又其诸弟李元泰、李建捷皆军府要职,最称骁健。元胤至,诸将即有异志,元胤亦足以制之矣。于是移军府于南龙,宿重兵于岭上,北师虽锐未可长驱而入也”。

    钱秉镫所言虽有事后诸葛之嫌,但也明确的展现出了当时永历朝廷内部的重要弊端——朝廷内部,自皇帝朱由榔、首辅大臣瞿式耜以下,当权人士既昧于洞察形势的能力,又缺乏知人之明,以为趁李成栋溺水而死的机会可以通过任命刘远生为总督把广东一省军政大权收归朝廷,结果事与愿违,徒增奈何。

    当然,广东的巨变,于郑成功所部而言,其实际影响算不得多大,起码就现在这个阶段而言,确是如此。

    “如今杜永和无法有效的节制众将,广东方面就是一盘散沙,除了武涉伯阎可义尚且坐镇梅岭以外,其他众将早就回返广州了,无有半点儿进取之意。甚至假设刘远生真的接掌了两广总督的职务,江西战场的全面崩溃,他们的注意力也更多会集中在南赣方向,而非是我军所处的潮州府。或者说,朝廷以及杜永和等人现在还在仰仗着我军为他们挡住福建方向的鞑子呢。”

    陈凯详尽的诠释了在这场巨变下郑成功所部的当前战略环境,并且明确的提出了当清军真的翻越梅岭南下,广东明军只怕也一样是没有办法击退清军的入侵,其区别无非是抵抗多久才会彻底沦陷而已。

    情势不容乐观,因为清军什么时候南下,这是谁也不知道的,甚至就连陈凯也记不清楚了。但无论是对于未知的恐惧,还是自身的发展,抓紧一切时间来扩大占领区,进而扩充实力,才是当前最应该去做的。

    有了这么一个大前提,陈凯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通过,甚至就连那些原本在陈凯返回前就已经被施琅倡议过的东西,由于陈凯站在大局上的讲述更加详尽,也尽数成了陈凯的功劳,施琅能够收获到的赞誉微乎其微。

    时不我待,大军很快就动员了起来,郑鸿逵率部攻取河婆镇,郑成功则分兵占领丰顺营,与此同时,黄廷、柯宸枢、甘辉三将率领援剿左镇、中冲镇和右冲镇南下,配合负责澄海地方防务的陈辉夺取鸥汀寨,确保潮州南部的稳定。

    鸥汀寨的问题,郑成功早就有意,不光只是因为陈君谔不肯降顺,拒绝向明军缴纳税赋,更重要的还是在于,郑成功已经接到了多次关于“鸥汀贝恃其土城险固,聚众剽掠,海上商船多被擒截,抽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