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调笑归调笑,郑成功还是表示了会在合适的时候为他挑选一个合适的女子,绝不会辱没了陈凯的志向和才具云云。等到了第二天的一早,陈凯便直接启程,顺着韩江而下,回返到南澳岛继续主持政务。

    离开不过数日,南澳岛一切依旧,陈凯先行回了军器局的工坊,对于军器局的生产任务,只是用了一句照旧就完事了。

    去年郑成功回师,陈凯已经提前完成了中冲镇、左冲镇和右冲镇组建所带来的军工制造任务。到了今年闰三月,他启程前往潮州,再到四月返回,这期间的武器制造始终没有停下过,也正是这批武器在持续的支持着郑成功组建后劲镇以及各地的驻军,并完成了那八个镇从五百兵扩建到千人的任务。

    自四月起,到现在,半年有余,军器工坊依旧在持续生产着武器,其中有部分的是用来补充扩编的,其他的则直接送交武库。现在施琅所部抵达,未必敢说一定能够彻底满足其需求,但是缺额也是寥寥无几。

    光凭着原本的那些匠户,确实是显得有些不太可能,但是拿下了潮州,郑成功又分批从那些土豪控制的匠户中选送了些手艺过硬的,现在的军器局随着郑成功占领区的不断扩大也同样在进一步的扩大化。

    由于陈凯的存在,更重要的还是南澳位于海上,有着明军占据优势的水师作为屏障,军器局的那一系列工坊都没有进行过变动。如今不仅仅是通过海贸购置来的原材料要运抵南澳来进行加工,就连潮州本地的出产也要运到这里,此处已然是郑成功辖区,甚至是整个华南地区最大的军工生产基地。

    当然,论及工匠数量,此间自是没办法和厦门、和广州、和永历朝廷的工部衙门相比,但是说到效率,它们却是连给军器局擦鞋都不够格。

    海船熙熙攘攘,运来货物,运走制成品,这是陈凯所最愿意看到的。军器局的不断扩建,也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大批的山民、岛民,走下山、渡过海,来到此处打拼,在乱世中求一个养活家人的机会。只可惜,现在陈凯所负责的只是这三岛以及军器局,新产业由于战略环境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他也只得暂时搁置了计划,仅仅是以着军器局来扩大就业,顺带着提升产能和培养熟练工,为工业化的下一步展开打基础。

    这一遭,郑成功又分派了新的任务,而且正月赐衣大抵也会成为惯例。既然如此,那么新一轮的扩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展开了。

第八十八章 压缩(下)() 
还是那个午后的时辰,还是那个张贴榜文的告示牌,还是那个嘶声力竭的小吏,也还是那段招募女工的榜文,只是不比上一次,这次真的耐着性子来认真听的却是寥寥无几,有的更多是一旦听说了招收女工,便直接奔着军服裁制作坊跑去的大姑娘小媳妇们。

    这里面,唯独感到无奈的,便是上次负责面试的那个周裁缝,这一次并不是他来负责,奈何那些连榜文都没看全就跑来的女子们却一口咬定了是找他面试,弄得老鼠须子已经开始将怀疑的目光投诸在了这个倒霉蛋的身上了。

    由于前次招工后果不其然的履行了标注的待遇,银钱真的是一天一结,在南澳城里,甚至是在整个南澳岛上都知道在军器局做事,待遇好且有保证,所以一旦有了招工的消息,便立刻蜂拥而至,唯恐会来晚了,甚至连招聘启事都来不及看了。

    陈凯已经开始规划城内空地,兴建更大规模的军服制作工坊,而非是现在这么个小小的作坊。至于产量的事情,现代的成衣制作流程,如陈凯这般把女工的数量码上去,便可以直接提高产量,无需其他的什么。而且女工们仅仅是负责裁剪和缝纫,都是这个时代的女子在少女时代的必修课,只要稍加指点,便可以胜任,连培训费用都省了。

    军器局的诸般工作,其实都已经上了正常的轨道,陈凯在旁,也不怕有人敢破坏成法。将任务进行了下放,陈凯剩下的便是监督工作。近来他还准备筹建一处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所,奈何没有合适的人才,也还没有想好该从何处着手——说来,还是他早早的就把求学时的那些收获全都还给了老师,否则也不至这般窘迫。

    一切安排完毕,陈凯发现他就登时便又回到了那种早九晚五式的生活。不过,不出他的意料,只在数日之后,新的通告传来,那份在广济门城楼上的笑意,便再浓厚了一分。。。

    ………………

    经过了数日的筹划和准备,郑成功在陈凯返回南澳岛的数日后,便下达了新一轮的人事调动命令。首先的,便是关于那些新归附的入粤闽军的组编问题。

    “任命,总镇施琅为左先锋镇总兵官……”

    “任命,总镇黄廷为援剿左镇总兵官……”

    “任命,副总兵洪习山为右冲镇总兵官……”

    “……”

    一支大军的归附,其兵力乃是郑成功麾下大军原本规模的一半,加入后也占据了全军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派系,一个处理不好,其结果很可能就是一场内战。

    对此,郑成功选择了将其一分为三,两个总兵官和一个副将各统一部。但是在此之前,甚至早在回来的路上,他显然就已经有了打算,所以在大军抵达潮州下船后,便让潮州城守协的人将这些军队分别安置在不同地点的大营之中,就是为了等到抵达后才好进行分解。

    “一支军队,只能有一个声音!”

    郑成功的心思,陈凯在城门楼上就已经看出来了,所以他才会在军议上提出替换军服和收缴破损武器以备更换的议题,为的便是解除其部的大批武器装备,防止拆分所引起的不必要的动荡。

    二人无须言语,甚至连眼神都不用对上一下,便已经把施琅算计了进去。但是若说郑成功真的如陈凯那般是对施琅心怀敌意,却也并不尽然,早年施家叔侄在郑成功麾下时抗命的疙瘩肯定还在是其一,更重要的还是,郑成功不可能放任这支新附之军在其内部过于抱团,那样势必会影响到整支军队的稳定性的。

    四千大军一分为三,虽然施琅、黄廷、洪习山等将拥有太多的共同经历,于那些矢志不渝的追随郑成功的部将们亦可以说是异类,总会亲近一些,但总好过是由施琅,或是那个还不知道漂到什么地方去了的武毅伯施福来统辖一支四千人的大军。

    郑成功麾下新近来投的参军潘庚钟诵读着任命,施琅登时就是眉头皱起,待黄廷和洪习山高声的接受了任命,更是狠狠的瞪了二人一眼。

    这支军队自降清以来,由于澄济伯郑芝豹的退隐,施福成为了大军主帅,施家在这支闽军中的影响力日渐提升,甚至可以说这支闽军已经可以算是一支施家军了。李成栋的拆分,郝尚久的暗算,郑成功的营救和拉拢以及陈凯的顺水推舟,到了现在,黄廷、洪习山等人也已经显露出了投奔旧主的欲望和对施家的离心力。

    对此,施琅虽然气愤不已,但他也知道其部在实力上远逊郑成功的旧部,便是想要拉队伍跑路,没有粮草,甚至就连武器也大多被陈凯收走了。到了这个份上,便是有心如何,施琅才突然意识到,他率领来投的这支军队在军中的比例过大,已经引起了郑成功的警觉。

    “任命,招讨大将军行辕亲随施显为左先锋镇中军副将……”

    “任命,副总兵苏茂为左先锋镇左营副将……”

    “……”

    听到了接下来的任命,施琅不由得松了口气,起码,郑成功并没有打算往他统辖的部队里掺沙子的意思,左先锋镇的武将不是他的弟弟,就是他的部将,反倒是比原本要控制那四千大军来得更加纯粹和轻松了许多。但是,黄廷和洪习山统辖的部队,他们施家的影响力就必然会走入下降的趋势,这却是不可避免的。

    “左先锋镇,就是妥协过后,进行了精炼的施家军!”

    百里之外的南澳岛上,陈凯细细的看过了这一系列的人员调动,却是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历史上,施琅带着这支部队赶去投奔郑成功,由于当时郝尚久已经杀了车任重,占据了潮州府城,施琅所部便是在那里遭到了暗算,一路逃亡饶平县城,死守一个多月才破围而出,损失比现在还要巨大。但是当时的郑成功势力大抵也就只有现在的一半多点儿,按照比例来算的话,这支新附之军在大军中的占比反倒是比现在更为夸张。

    不过,有了陈凯的努力,郑成功所部比历史上更加强大,即便是这支新附之军的兵力受损减小,但是在占比上却还是小了许多。这样,陈凯、郑成功在其中的盘桓余地也就更大了一些。

    “任命原右冲镇总兵官杨才管右先锋镇,原右先锋镇总兵官忠靖伯陈辉专司镇守澄海地方;任命副将黄山为援剿右镇总兵官;废除左、右护镇编制,两部合一,组建戎旗镇,由招讨大将军亲领;原左护镇总兵官郭泰镇守饶平县,原右护镇总兵官余宽镇守东山岛……”

    细细的看过了任命,陈凯没有急着打开郑成功派人送来的书信,则是闭目养神了起来。左先锋镇和戎旗镇编制各为两千,右先锋镇、援剿左镇、援剿右镇、中冲镇、后冲镇、左冲镇、右冲镇等七个镇各为一千,仅仅是作为机动兵力存在的这九镇兵马,就已经超过了一万一千之众。若是再算上各地的地方驻军,那便是一万五千大军!

    更重要的是,郑成功历史上麾下陆师四大王牌部队中的两个的前身和根脚——戎旗镇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只不过,新附之军的比例依旧显得过大,大到了让陈凯打开郑成功的书信时,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其人不打算在近几个月里展开太多军事行动的程度。

    “还是要继续设法压缩军中施家影响力较大部队的占比,必须压缩到一定程度,这支军队才能真的在一个旗帜下做到如臂使指。”

第八十九章 旧事(一)() 
数日后,城内的一片空地上,徭役的民夫们在挥汗如雨的劳作着。这片区域,是陈凯计划中军服制作工坊的新厂区,比之原本的那个院子,是要大上很多倍的。

    民夫们在监工、匠头们的指挥下,划定区域、夯实地基、搬运建材,整个区域忙得是一个热火朝天。

    不只是这里,尚在使用的军服裁制作坊的院子里,也早已坐满了女工。房间,已经不敷使用了,她们也只得坐在廊下、在院子里,甚至是在院子外面,支起一张张桌子,有的按照尺寸裁制硬纸板,有的按照硬纸板的大小,用石灰块或是炭块在红色、白色的布料上擦着边缘来描绘轮廓,而剩下的女工们,则分做了剪裁和缝纫两组,最后由一些做得久的女工负责检查和存储。

    新厂区的热闹、旧厂区的拥挤,现在都还仅仅是过渡期的不可避免,但是这份气象,却还是能够让人感到振奋。旁的不说,在这到处皆是杀得尸山血海的残明末世,一处生机勃勃的规模化企业,哪怕只是军工企业,其建设的本质难道就不比那些破坏更加值得期待吗?

    然而,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陈凯却没有那个闲情逸致来观赏这一切。接到通告的第二天,陈凯与陈豹密议了一番,后者便派了一队精锐亲兵随陈凯乘船离开了南澳岛。同时出发的,还有刚刚接手了军器局卫队队长的林德忠,甚至就连第一个目的地,也是林家原本的故乡之地。

    “那,不是老林家的德忠吗?”

    “哎呀,你不说我还真没看出来呢。这才大半年的功夫,德忠都成军官了啊!”

    “……”

    陈凯一行抵达,村中百姓们无不是躲到了房中、屋后,透过门缝、墙角,向那一行人张望。

    林德忠带着这队亲兵,护卫着坐在轿子里的陈凯。漳州府府衙的旗号打出,村中的乡绅和里正们却没有急着出来迎接。

    毕竟,这是潮州地界,邻省的府衙,还是不太能够管得到他们的。可是随着这其中突然有人模模糊糊的想起来好像前些日子曾听谁说过,说是某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坐了漳州府的官儿,为此他们还一度松过那一口的大气的事情,这群家伙便疯一般的蹿了出来,纷纷拜倒在陈凯的轿子前面,口称死罪。

    “起来吧,本官一个漳州府的官儿,也管不到尔等这些潮州府的人,不是吗?”

    “不敢,不敢,陈参军格毙车任重,威震潮州府。但有吩咐,吾等绝对照办,绝对照办。”

    乡绅俯首在地,豆大的汗珠子噼里啪啦的往地上砸。陈凯坐在轿子里,也不下来,听了这话,却反倒是笑道;“既然是这样啊,那本官亲自与尔等会话,尔等感动不感动啊?”

    “不敢,不敢,绝对不敢动。”

    “那不感动就跪着吧。”

    冷冰冰的一句话说出,轿子重新抬起,林德忠带着亲兵们径直的往前走去,那些伏在路旁的乡绅、里正以及他们的亲信子侄们却连个屁也不敢放。

    一行人继续向前,很快就来到了林家的旧宅。时隔半载,小院显得破败不堪,依稀间,陈凯似乎还从中听到了些鸡鸭的叫声来,只是坐在轿子里不太清楚是小院里发出的,还是外面的动静。

    “走吧,回来告诉那几个乡绅和里正什么的,这院子就这么空着得了。”

    “是的,参军。”

    一个亲兵领命而去,顺带着问了几个问题,那些乡绅们才战战兢兢的起了身,但也不敢离陈凯一行人太近,仅仅是尾随而已。

    就这么,陈凯等人来到了林德忠的那个青梅竹马家的小院前,用不着亲兵动手,乡绅就指使着子侄们叫人,很快那户人家的老老小小就在陈凯的轿子前跪了一地。只是没等他说话,里正便带着一群丁壮把村中的一户人家给绑了过来。

    “去年四月,林家兄弟在山林里救的便是本官,那二十两银子亦是国姓爷赏赐的。这个私通明军,尔等确是没有说错。”

    这话一旦说出,当即就又是跪倒了一片,一个个的连死罪都不敢说了,只是一个劲儿的磕头,如捣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