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参军过谦了,您的才具在这军中都是有目共睹的,便是末将初到这潮州地界上,也多有听闻您格毙车任重那贼的事迹。”

    “都是些乡野村夫间的谣言,做不得数。吾也不过是逞一下口舌之能,夺城、杀贼,多还是依仗着杜将军和两位柯将军。施将军再这么说的话,吾可真的要张榜辟谣的喽。”

    “陈参军说笑了,只怕就算是您打算张榜,国姓也不会同意的。”

    有说有笑的,陈凯走出了大营,施显也仅仅是将他送到此处,便告辞而去。这种面上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无非是见面笑呵呵,当初在公司里,再厌烦一些人,不一样也是如此吗,有时候确实没有平白得罪人的必要,尤其是陈凯讨厌的还只是此人的那个哥哥,而非此人。

    然而,不知是受了他的那个诸郑归一的谏言的影响,还是郑成功本就是已经有意如此,这才只是永历二年,他就已经开始借施显来拉拢施家,却还是让陈凯感到了一丝不安。

    “差不多真的该出发了吧。”

    ………………

    或许真的是陈凯的意念在向远方发散,十数日后,时间已入八月,千里之外的韶州府城城外的大营之中,宣诏的太监洋洋洒洒的念过了圣旨的文字,待施琅、黄廷、洪习山等将接旨谢恩,便鼻孔朝天的转身离去。

    圣旨的内容,无非是永历朝廷命令他们这些福建籍武将分统本部兵马返回福建,去那片大有作为之地去为朝廷收复失地。当然,粮草、军械、武备,一应皆无,有的只是对他们打回老家去的殷切期望和诚挚祝福,以及沿途会由各府县来负责他们路上军粮的口头许诺,仅此而已。

    这等说辞,摆明了就是要将他们弃之如敝履,让他们从哪里来就滚回哪里去。这里面到底是何人在运作,众将大抵也都是心知肚明,此时此刻,一个个酝酿着的愤怒仿佛就连这间大帐也燥热了几度。

    说着,一个身影追了出去,很快便有疾步返回。这人名叫苏茂,是总镇施琅麾下的副将,他出去追上那太监,奉承了几句,暗地里又使了些银子,倒也掏出些实话出来,匆匆赶回便是要在这些武将的怒火彻底把房子烧穿了之前来说明情况。

    “朝廷已经下旨了,改封伯爷为延平伯,和咱们一样,进攻福建。”

    苏茂口中的伯爷不是,也不会是别人,指的便是施琅的叔叔,郑芝龙的旧将武毅伯施福。

    施福是他们这群入粤闽军当年降清之时的首领之一,另一个带头奉郑芝龙命令降清的澄济伯郑芝豹则早已急流勇退,龟缩在安平镇的家里面“颐养天年”。而他们,则跟着施福,在李成栋的率领下杀进了广东,一路横冲直撞,扫荡广东明军如卷席一般,甚至一度杀进了广西地界,灭亡了绍武朝廷,更是将永历朝廷追得抱头鼠窜。

    等到接下来,广东士绅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等人为求牵制广东清军,在广州等地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李成栋收敛兵锋之际,也是把他们驱驰而回,镇压了那场声势浩大的反清起义。而这件事情,其实就发生在去年。

    从福建,到广东,再到广西,而后再返回广东,甚至到了前不久又被调到这韶州府协防,李成栋对他们如同是赶鸭子一般的呼来喝去,而对于他们所立下的累累战功,则一并矢口否认,在清廷面前全部都算在了其人的那些部将们的身上,乃至是至今为止,他们这支大军在李成栋口中,不过是一支水陆两师加在一起也只有五千人的“脆弱不堪,无资战守”的福建弱旅,在清廷那边连个正式的番号都没有,就连施福也依旧还在用着隆武朝的武毅伯爵位来为清廷剿灭永历朝明军。

    双方嫌隙早生,但是李成栋是提督,他们则是一群没有编制的“黑户”,连临时工都不如,自是有冤无处申,只得任其差遣,充当马前卒甚至是炮灰。到了现在,随着李成栋反正,他们的身份也自然而然的变成了明军,北上投奔南赣清军的路已经不存在了,更是直接被其如垃圾般丢回了福建。

    “回福建也好,有粮食就打仗,没粮食就散伙,老子是干腻了,回乡下有田有宅有女人,不比这般受气要强。说句不好听的,在这么下去,早晚得客死他乡。”

    愤怒早已怒吼过了多次,到了现在这个份上,早已转化为无边的怨气。是麻木不仁了,还是已经不敢再抱有什么希望了,很难说,但是圣旨下达,他们又能如何,还不是得规规矩矩的听从旨意,回福建老家去拼死拼活。

    说罢,洪习山一屁股便坐在了椅子上,闷声不语了起来。大帐之内,施琅尚在怒火中烧,倒是黄廷却突然想起了一事,与这众人言道:“前些时日不是说国姓攻入了潮州府,杀了车任重吗,谁说咱们一定要回福建了,去潮州,若是国姓愿意善待咱们,咱们便回去跟着老东家干,搏一个出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话在理,反正咱们回福建也要路过潮州,顺路!”

    黄廷、洪习山等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便达成了在此事上的一致。却是施琅,自黄廷提出了要去投郑成功,那脸色就一直是阴晴不定,以至于原本已经有意随大流的苏茂也只得是一直在观察着他的神色,不敢轻易出言。

    “尊侯,给个明白话,你是去投国姓,还是不去?!”

    出闽已有两年,施福原本就是郑芝龙的中军部将,实实在在的心腹,如今施福不在,施琅对于这支大军的影响力也是极其巨大的。黄廷、洪习山等人说了半天,但却也没办法绕过施琅,此刻见他依旧在犹豫不决,自持在这些人中地位稍高一些的黄廷便大声的向其问道。

    “华明,要我说,咱们投不投国姓,现在没必要着急定下来。有什么事情,到了潮州看清楚了风色再说,若是国姓自家都是自顾不暇的,咱们投过去会有好日子过?”

    视线集中于他的身上,施琅沉思片刻,才一脸阴沉的做出了回答。不过有了这么一个答案,意见也算是得到了大致上的统一,众将也纷纷松了一口大气,而那黄廷更是一拍大腿,腾的站了起来,随即便是振臂高呼。

    “走,咱们去潮州!”

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 
韶州府位于广东北部,毗邻南赣地区,由于清军主力在征南大将军满洲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的率领下已经南下镇压,金声桓、王得仁只得率部撤回南昌固守,南赣之围自解。可此处地处要冲,就算是清军没有自此南下,李成栋也势必要由此北上,越过南赣地区去援助金声桓所部。

    施琅、黄廷等人深知李成栋的脾气秉性,接了圣旨,便不敢再多耽搁时日,只在数日后大军整顿完毕便启程出发,计划经韶州南部、惠州北部、潮州北部南下去与郑成功所部合流。

    果不其然,这支闽军启程的同时,李成栋便已经在广州誓师,并且派遣说客去联络南赣地区的清军武将。说句不好听的,他们若是晚走个几日,被李成栋撞上了,一句抗旨不尊,便可以顺带着将他们这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外省孤军一举歼灭。

    大军出发,沿途府县倒是按照约定给予军粮,但所给军粮数量不足、其中还免不得要掺杂砂砾,使得这支大军上下称得上是怨声载道。更要命的是,各府府县对于他们无不是严阵以待,恍如敌军过境一般,便是军粮补给,也是按照明末时军队到县,次日放才发放粮食的旧俗,这就更加加剧了军心不稳。

    为此,施琅、黄廷等人也只得缓缓而行,尽可能的让军中将士能够多吃上几天的饱饭再进入下一个县的地界,磨磨蹭蹭的一天能走个十几里地就算不错了。

    若是平日里,或许以着施琅的暴脾气,总要与那些县城里的文武官员好好计较一下,但是他们出发不久就传来了李成栋北上的消息,面对那拥兵数万的恐怖存在,他们哪里还敢造次,只得像是个受婆婆气的小媳妇一样,一点点儿磨向东面的潮州。

    出韶州府、翻宝山、过翁源县、越连平州、往忠信里,一路向东,经龙川县、老龙埠、清溪乃至长乐县。

    长乐县如今为郝尚久所部控制,乃是李成栋控制整个广东以及威慑潮州郑家叔侄的一大重要布局。不过对于自此经过的这支闽军,郝尚久却并没有如沿途的那般刁难,反倒是盛情邀请他们入城一叙。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那还去不去?”

    这个问题说出口,也确实让施琅眉头一皱。奈何军粮不足,过了长乐、兴宁二县,一旦进入潮州地界就再连个出粮的县城也无了,总不可能五六千大军就这么不吃不喝的走到潮州府城吧。

    “去和郝尚久那厮谈谈,看看他有什么花样。”

    说去就去,施琅干脆便带着洪习山出了营盘,奔着县城而去。但却留下了黄廷、苏茂等将继续留守大营,以备不测。

    一行人策马而行,直奔着县城而去。行在路上,施琅时不时的环顾左右,总觉得有些不安,但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依旧是继续前行。但是,来到县城的城门外,照例减缓马速,周遭百姓零零星星,城门与垛口处亦可以看到那些戍守的士卒,懒懒散散的,就连军官们也无甚管束。

    “不对,快走!”

    说着,施琅就要调转马头,反倒是洪习山一脸的不解,立刻拉住他向其问道:“尊侯,怎么了这是?”

    二人的动作有异,施琅亦是不愿引起周遭之人注意,干脆压低了声音,凑过去与洪习山解释道:“一路走来,你见哪个县城是这般不设防的模样?”

    施琅一语惊醒梦中人,洪习山下意识的看了看周遭,当即亦是满头的大汗。莫说他们此番自韶州府出发,便是早前,历次行军,所过之城,无论府县无不是百般防备,便是那些百姓,也是看见军队便一溜烟儿的跑没了,哪像现在这样,那些百姓看了他们也不慌乱,就那么按部就班的摆着队伍入城。

    现在是乱世,尤其是这时代军队的军纪已经到了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程度,此刻无论是守军,还是百姓,越是镇定自若,就越是不对劲。

    这一遭,只怕说是鸿门宴,都要替郝尚久浪费了一桌子酒菜。十有八九,即是他们甫一入城,便是城门关死,守军围杀。只要除了他们,再攻大营,便是事半而功倍了!

    想到此处,施琅和洪习山只是一个眼神,随行的亲兵们便毫不犹豫的调转马头,奔着大营往回赶去。

    果不其然,他们这一行人转返而去,立刻就引起了城头上那个带队军官的注意。只见此人毫不犹豫的便派人出了城,奔着一处隐蔽处而去。而在那里,正是郝尚久带着所部精锐,准备打这支闽军一个群龙无首的所在。

    施琅等人匆匆赶回,没说太多,大军便动了起来。可问题在于,这么一支大军,必然携带了大批的辎重,忙乱之间,难免顾此失彼。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郝尚久自知计策失败,干脆便现出了泼皮辣相,冲着刚刚上路的闽军便扑了过去。

    “黄廷领兵作为先锋,洪习山、苏茂领中军,护卫辎重,吾亲自殿后,咱们绝不能让郝贼将大军拖在此处。”

    一个郝尚久,其实还算不得什么要紧的人物,关键在于郝尚久敢于如此,必然是得了李成栋的授意,天知道那厮会不会正带着大军赶来,而他们又如何敢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继续停留下去?

    大军且战且走,方向上面,其实早已确定,那就是先奔着兴宁县城,到了那里,兴宁江上有船,可以用来运输辎重,也可以在那里补充些粮草,再行顺流而下,便是潮州北部的程乡县城,那里便是后世的梅州市,只要顺着梅溪而走,过了三河坝便可以进入韩江水道了。

    第一天的交锋,郝尚久在施琅面前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但却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直缀在这支大军的后面,如同是一个小尾巴一般,说什么也不肯放弃。

    事实上,施琅等人也实在是想得太过乐观了,他们并非没有派兵拦截信使,但是等到他们抵达时,兴宁县城早已是紧闭了大门,他们也只得在附郭的城外村镇里掳掠一番,补充下粮草,才将辎重载上了有限搜罗来的船只,进而继续东进。

    接下来的日子里,郝尚久时不时的骚扰几次,有时只是骚扰,但有时却是真的过来拼杀一波。反倒是施琅等人,一边护卫着辎重,一边且战且走,饶是他们的兵力更胜一筹,却也被这种战术弄得是一个心力交瘁。可是每当他们想要与郝尚久决一死战的时候,这厮却根本就不会应战,次次都是选择在能够方便撤退的地形来下手,简直是一个滑不留手。

    说到底,郝尚久虽说不是什么名将,但却也是从崇祯朝北地的那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宿将,久经战阵,打过的仗比他们只多不少。他只要认定了要拖垮这支闽军,便不再考虑太多,有时候干脆更是在诱惑面前趋于保守,亦是他的性格使然,只是这样下去,这支闽军是迟早要撑不住的。

    “再撑撑,快到程乡县了,黄廷你带人突袭城池,拿下了程乡县城,咱们就可以修整些时日。”

    长期高强度、高紧张的行军,将士们的疲惫无以纾解,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已经接近于极限。他们不是后世的那支可以纵横两万五千里的铁流,仅仅是一支封建军队,还算不得多么精锐,如今更已是一支疲兵,再这样下去,估计用不了几日就会沦落到郝尚久一个冲锋就能彻底摧垮他们的地步!

    所幸的是,黄廷突袭程乡县城的行动很是顺利,大军接到了这个好消息,亦是士气大振,加紧步伐涌入到了城中,凭借城墙的保护暂作休整。

    这段休整的时间是他们此刻所必须的,但是尾随而来的郝尚久却并不打算放过他们,干脆联络了大批的潮州西北部的土豪、贼寇,自称是奉旨来追剿叛军,不占潮州寸土,并且一再暗示这些人,施琅等人是去投奔郑成功的,结果靠着郑成功近半年来对潮州土豪们的巨大威胁,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