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本就是因为苛捐杂税的压迫才起兵的,一直以来也只是驻守鲤鱼寨,击退官府的围剿,维护海山岛上的乡亲们的安全和利益,实在没兴趣掺和明军与清军之间的争端。

    都是同乡,可无论是君子与小人,还是土豪、秀才和乡勇全都不愿意来助他一臂之力。到了这个时候,许龙才想起来,这些年来他是如何如何的自持兵强马壮,欺凌周边的宗族和村镇。现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孤家寡人而已。

    “一群蠢货,你们迟早得死在那个朱成功的手里面!”

    气也气了,怒也怒了,到头来许龙也还是得抓紧时间将一切准备妥当。

    这几日,明军夺取潮州府城的消息开始彻底在这潮州大地上传播开来。随着消息的不断传来,南洋寨中愈加的人心惶惶,这个说郑成功麾下十万大军,猛将如云,那个言陈凯手持青龙偃月刀,一个人从韩江东岸杀穿了广济桥,更是进城冲进总镇府,格毙车任重,什么样的夸张说法都有,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这伙明军既然连潮州城都没费什么气力,南洋寨就更是白送的了。

    就在这样的气氛之下,族中丁壮早已是泄了胆气,妇孺们更是惶恐不安。可也就在这时,郑成功的说客也抵达了南洋寨,劝服许龙归附明军,结果却遭到了许龙的严词拒绝。

    “族长,形势比人强,现在潮州地面上谁也不敢惹这伙明军,咱们何必当这个出头鸟啊。”

    说降不成,说客告辞而去。族中的长老们不敢当着说客的面谏言,甚至不敢暗地里挽留,也只得在说客走后,再行试图说服许龙。

    “你们知道什么,现在潮州地面上是这支明军最为威风赫赫,但放在整个广东,你们确定他朱成功,还有那个陈凯就能够是李提督的对手吗?就算是李提督也不行,朝廷的八旗军可是天下无敌,迟早是要南下镇压的。咱们现在投过去,等到朝廷大军南下,难不成还能投回去不成?”

    “可是现在……”

    “现在宁忍这一时,咱们许家才会有未来可言。你们仔细想想,大明几十万大军都没了,南北两京都丢了,就凭一个朱成功、一个陈凯,根本打不过八旗军的。为长远计,这个口,绝不能松!”

    许龙心意已决,众人也是没有什么办法,只得抓紧时间准备。第二天,郑成功亲率亲丁镇、中冲镇、左冲镇、右冲镇等四镇兵马沿韩江顺流而下,在确定了许龙的态度之后,便直薄南洋寨前。

    南洋寨城高一丈八尺,围场二百五十六丈,开东西两门。郑成功所部抵达城下,所见之处,环城皆水,直通外海,可泊停舰船,周遭四乡稻田密布,人口稠密,实在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所在。

    这里是拱卫澄海县城的四大堡寨之一,甚至比澄海设县的时间都早。嘉靖朝戚继光曾在此练兵演武,抗击倭寇。不过到了现在,此间却反倒是成了以许龙为首领,利用乡约保甲之制所组建起的名为乡勇民团,实为沿海盗匪的民间武装的巢穴。

    周遭已经坚壁清野,但城内的人口数量急剧提升。明军驻扎城外,却也不急着攻城,倒是作为先锋的那个将旗上书着中冲镇总兵官柯的武将正在与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对着南洋寨城指指点点,不知说着些什么。

    “族,族长,那人,那人不是大巴掌吗?”

    明军抵近城下,许龙极目远眺,这支明军先锋兵力较少,但胜在武器齐备、甚至人人头顶上都戴着一顶藤盔。细看士卒列阵、站立的姿势,当也是训练有素之兵。唯独是身上的军服还不甚齐备,大抵是扩军的速度太快所致吧。

    这边许龙正瞅着,身旁平日里最是得用的一个族侄便声带颤抖的说出了这番话。顺着族侄所指的方向,许龙细看过去,待看得清楚了,心脏只觉得登时便是咯噔的一下子。

    所谓大巴掌,不过是个绰号而已,比不得吴六奇绰号吴钩、王进绰号老虎,大巴掌听上去远没有前者那么高大上,但是若说此人,在潮州南部也是响当当的一号猛人。

    立于柯宸枢身旁的这人,名叫陈斌,身大十围,力举千斤,原本是黄海如的一个部将。黄海如依仗此人曾一度夺取澄海县城,可是很快就被杨虎打了出去。那一日,黄海如兵败溃逃,陈斌背着三岁的儿子,举着一把大斧在县城里四处拼杀,待他杀到城门时,大门已经关闭。此人却也没有气馁,在杨虎麾下的士卒们的围攻之下,陈斌一边返身杀人,一边砍破了城门,最后带着儿子就此扬长而去。

    这等猛人,在整个潮州也是数得上的好汉子,同辈之人多对其敬畏有加,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南洋寨许家的子弟。

    陈斌就在柯宸枢身旁,摆明了就是已然投了明军,许龙回头再看,那些平日里好勇斗狠,任谁也不肯服气的子弟们,却一个个的如霜打的茄子一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上前一步,更不敢多说些什么。

    个人武勇到了这个地步,也确实是让人不得不去多想。事实上,战阵之上,拼的本不应该是个人的武勇,而是其他关于整体或是集体性的东西。这个道理,许龙早就明白,他也知道他身后的这些子侄们也并非都是一勇之夫,但这气势已泄,再想鼓舞起来,却也没那么容易了。

    “吾还没让你们出战,就一个个畏畏缩缩的,真是把咱们许家列祖列宗的脸面都丢光了。”

    虽说原本许龙也没打算出战,但是看了子弟们这副模样,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眼见于此,那个平日里最得用的族侄干脆硬着头皮向许龙说道:“族长,咱们都听您的,绝不降这些明军,可咱们也没必要为了鞑子,呃,为了朝廷太过拼命了不是。别的不说,咱们在这拼死拼活的,朝廷也看不见,到最后苦了的还不是咱们许家。”

    这汉子没有说什么畏战之辞,可许龙却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可是,此人所言,也确实是他原本的考量,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就是到了此时此刻,却总觉得有些丧气的感觉。

    “这事情,我自有分寸。”

    分寸,许龙当然是有的,他早早的就派了船和亲信子侄到南澳左近打探。因为若是攻城,南洋寨易守难攻,却也并非不能守,可若是明军出动水师,尤其是郑家的水师本就是冠绝中国海的情况下,与其被人堵在了寨子里堵死、围死、困死,还不如一走了之。

    许龙不清楚郑成功到底有多少实力,他能够看到的只是南澳岛来来去去的海船,甚至就连猎屿湾中每日操练的水师都看得不甚真切。但是无论如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郑成功的舰船大多都比他的船要更大,那些曾经对抗过明军、海盗以及荷兰人的水师将领和那些水兵们,也肯定比他麾下这些比起打仗更擅长打家劫舍,还是在左近江河中打家劫舍的子侄们要强得多。

    话说着,寨子里也在更多的准备着,许龙眺望良久,这支明军先锋似乎一星半点儿也没有退兵安营扎寨的打算,反倒是越到后来,自视野的极限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明军赶来。看那架势,似乎今天就要与许龙在此决一死战。

    “不好了,不好了,族长。”

    “慌里慌张的,成何体统!”

    一个亲信子侄快步跑来,上来便是一记当头棒喝,但是这份怒斥却也仅仅是让他顿了瞬间,转瞬之后,他却还是大着胆子将原本就要说与许龙的话说了出来。

    “族长,真的不好了,南澳那边来了好多大船,很多不是福船就是广船,正往咱们这儿来呢。”

    听到这话,许龙当即就是一愣。明军闪电般的夺取了潮州府城,这使得他对郑成功所部的战斗力有了一个比较高的估量,刚刚看到就连陈斌这样的猛士也能倾心投效,就更加认定了这一点。

    当然,即便是这样,在他看来,郑成功的实力对上清廷,也只会是鸡蛋往石头上碰,可是仔细在看看他的这座南洋寨,难道不是另一个鸡蛋正在往郑成功的这块石头上碰吗?

    有了这个权衡,此刻亲眼看着明军不断的从潮州方向南下,南面更有明军的水师正在向此处驶来,许龙沉心定气,很快便做出了一个近几年来,甚至是这辈子最为重要的决定。

    “让族中的男女老幼都上船,咱们走,去广州投靠佟总督和李提督去。让朱成功且在此将这些鼠目寸光之辈清剿干净,到时候咱们跟着朝廷的大军回来,这南洋寨还是咱们许家的!”

第六十三章 得失(上)() 
历史上的永历三年,郑成功被迫自福建漳州府杀入广东潮州府,先是以军威慑服了黄海如,随后在入潮的第一战就击溃了许龙,促使许龙西窜。不过在那时,由于多了一年半的成长期,外加上大批郑氏旧将的回归,郑成功的实力自然是比现在要强大许多,尤其是在于多了那批原属于郑氏集团的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军官和老卒,打起潮州的土寇,自是得心应手。

    而这一次,许龙依旧奉行着在于如历史上许氏宗族不肯归附明军,且满心自保的原则,再加上少了这一年半的时间,实际上此刻的许龙比之历史上遭遇郑成功时同样也要弱上许多,所以才会选择暂避明军锋芒。

    但是更重要的是,由于陈凯率领三百明军突袭两千人驻守的潮州城得手,郑成功所部的实力被潮州土寇们集体性的严重高估,许龙被这份声势吓退不说,就连历史上主动来投的陈斌提早的成为了郑成功的部将。

    许龙不战而逃,但是他的实力也比历史上保存的更加完好。不过对于现阶段的郑成功而言,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没有展开交锋,让郑成功少面对了一场来自于许龙穷鼠噬猫般险些丧命的刺杀。

    南洋寨入手,从库房里缴获了许龙未来得及带走的粮食三千余石,全部装船运回了南澳岛。与此同时,澄海县的杨虎也立刻扯旗反正,表示愿意归附在郑成功的旗下效力。

    如历史上那般,郑成功在任命陈斌为后劲镇总镇的同时,将杨虎派到了他的麾下。当然,二人嫌隙尚在,郑成功也是同样的选择了摆酒设宴,为他二人说和。两人亦是被郑成功的诚意所感动,杯酒释恩仇。

    后劲镇是新建部队,基本上是由陈斌和杨虎的部下组成,这支部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按照正规军的训练方式来进行的训练和磨合,才能参与后续的军事行动。他们的训练地点在潮州,澄海和南洋寨这边,郑成功调来了右先锋镇驻守,右先锋镇总镇忠靖伯陈辉被授予管澄海地方事的职务,负责韩江水道南端的恢剿工作。

    “郑成功的手段果然是有家传的,陈斌、杨虎二人有旧怨,就算是郑成功摆酒讲和,二人能够和睦共处,也不可能好到了穿一条裤子的份上。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这二人只会互相提防着为郑成功所用。至于由陈辉管澄海地方事,就是更是将信得过的亲信摆在了关键位置的任命,就像是陈豹负责驻守南澳岛,杜辉负责坐镇潮州府城是一个道理。”

    各项任命,陈凯很快就收到了通知。对于这些安排,他也没有任何的诧异,因为郑芝龙历史上就是一个颇有御下手段的人物,郑成功跟在他父亲身边多年,除了卖国求荣这点没学到以外,却也还是学了不少有用的东西的。

    不过这样一来,从潮州到南澳岛之间,有了澄海县城和南洋寨作为据点,韩江水道,尤其是北溪的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这盘棋也才算是连在了一起。

    潮州府城到出海口一段的韩江水道为明军所控制,郑成功也迅速的调遣了大批的人员以加强对潮州、澄海县等地的控制。叶翼云、陈鼎、还有个陈凯依稀听说过的郑成功的一个从弟,叫做郑省英的,都被调了过来,但是沈佺期却还是被安置在南澳岛上,没有授予任何实权。

    “郑成功还是信不过那些做过官的士人啊。”

    对弘光朝那些尸位素餐的官的根深蒂固的印象,促使着郑成功对于这些人始终怀着极大的不信任感。

    不过这与陈凯却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只是个冒牌的童生,能够获得郑成功的信任,在公务方面的信任,更多的还是因为他能够不断的做出成绩来。能干,敢言,甚至在必要情况下也敢真的拼死一搏,这些都是陈凯的优点,也是郑成功最欣赏的地方。

    至于名、利什么的,陈凯从来没有要求过,一心只是在做事情。不过这些东西,有时候也根本不用去争,到了那个份上,自然会有人上赶着送过来,就像那个小院,就像军器工坊的那些下属单位,就像如今的代理潮州知府的官职。

    人员陆陆续续的抵达,郑成功回到潮州,很快就提出了叶翼云为澄海知县,陈鼎为府学教授、郑省英为海阳县丞代理知县事的任命。

    知县,正七品,就是所谓的七品芝麻官;县丞更是只有正八品,作为知县的佐贰官;府学教授,乃是一府学官之首,但是在明时的品级极低,只有从九品,到了清朝才改作的正七品。

    潮州府衙、澄海县衙的吏员都是本地人,全部自愿留用,那些同知、通判和令丞簿尉们却一个个的挂印而去,郑成功也是都跟专门给了盘缠,以为礼送。官员的位置空了,就要补充,郑成功的任命不是与陈凯这个潮州知府商量,而是作为任命前的例行通知而已,甚至很可能在此之前,郑成功已经对叶翼云、陈鼎以及郑省英有过了专门的考察和暗示。

    郑成功如是说来,也没有等陈凯的回应,便打算继续谈下面的事情。岂料,陈凯皱了皱眉头,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却出言否决了郑成功的任命。

    “陈知府对于这些下属的任命有所不满?”

    按道理,陈凯一个知府,是没有资格插手府县官员的人事权的。人事权理应出于朝廷,出于吏部,现在郑成功遵奉的隆武帝以及隆武朝廷已经不复存在了,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军阀,郑成功有权任命相关官员,甚至就算是郑成功日后改奉了鲁监国或是永历帝,后者也会补上一份盖着吏部大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