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再起- 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夺取汀州府、南雄府开始,到合攻赣州,明军基本上就没有停下过脚步。大战过后,军士疲敝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两支大军分赴各自的战场之前,必然还是要一些时间进行必要的休整。否则士生怨愤,终对战事不利。

    这期间,陈凯已然做好了安抚、激励的工作计划,同时也在设法对南面的广东进行消息封锁,以免洪承畴提前得到消息,致使柯宸枢扑个空,那就不美了。

    与此同时,两路大军尽出,陈凯也将在大军出征后率领护卫前镇和护卫右镇坐镇赣州府城,以为两路大军的纽带和援应。接手了宜永贵的南赣巡抚衙门,陈凯端坐其中,将一切计划准备妥当,并与众将商议妥当,那份让人不寒而栗的虎视眈眈便同时投向了南北两个方向。

    ………………

    吉安府,这里毗邻着明清双方集结数万大军争夺的赣州府城,战争的氛围在这里比江西的其他地方更为深重。

    府县衙门的仓储在不断的发运前线,尤其是随着那支由满洲八旗领衔的大军南下为援,这里的运输任务就更显繁忙。县尊已经请了邹楠多次了,希望互助会能够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这方面,邹楠早已经与其他吉安天地会的会员们商议过了,这一次次的却是反过来建议知县抓紧时间去从那些寻常百姓手里搜刮粮草。至于理由,很简单,免得那些刁民逃荒去了,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当然,互助会是一毛不拔也不可能的。毕竟,赣州天地会一顿操作下来,那边已经有消息传来,说是那边的互助会有转而支持明军的迹象。兵荒马乱且时间尚短,消息还不甚清楚而已。这般,也是为了打消一些本地官府的疑心。

    他们还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很快的,消息传到了吉水县,说是苏克萨哈率领的援军和胡有升的守军一起出城野战,结果被明军一战击溃,狼狈不堪的逃出了赣州府城,现下已经逃到了吉安府城固守待援了。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南昌来的好友还在此间等待消息,听闻此事,当即便是欢呼雀跃,若非是邹楠强行捂住了他的嘴巴的话,弄不好这一嗓子就要满院皆知了。

    对此,邹楠亦是如其那般兴奋不已。不过,比之他这位好友,他毕竟年纪已经不小了,经历的事情多了,阅历自然也就多了,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也会更强一些。因此,吉安府这边的天地会成员素来都是以他为首的,就连南昌那边也在隐隐对他马首是瞻。此间听得这般好消息,他先是兴奋无地,但是第二反应却突然沉默了下来,看得那好友当即就是一头雾水。

    “邹兄?”

    “这事情好像不太对路啊。”

    皱着眉头,不由得是一个心思百转。不正常的味道随着思路的展开渐渐的系统化,良久之后,那好友总算是得到了一个听上去很有道理的想法来。

    “想当年,金声桓兵败赣州,是直接撤回的南昌。现在鞑子兵把赣州都丢了,反倒是仅仅撤到府城,他们这么有恃无恐,肯定不对!”

    这二者,其实作不得相似的比较——金声桓的老巢是南昌,清军是从九江杀来,在南赣顿兵不前,根本之地出现危险当然要回去防御。而这一回陈凯却是从广东而来,夺占赣州府城,清军是退守吉安府城,还是南昌府城,并非是必然二字。奈何,一时间邹楠想不出合适的比拟,况且从一开始他就想到这个,此间说出口来,就更觉得是一个理所当然。

    不过,这么个说辞倒也引起了好友的深思,邹楠记得,陈凯在讲课时提过切忌头脑一热就肆意妄为,这样是非常不利于潜伏工作的。冷静、冷静、再冷静,好容易把这股子兴奋劲儿压下去了,邹楠决定亲自去一趟吉安府城,用自己的眼睛看清楚那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他就启程出发,赶往吉安府城。那里,比之有府城作为南面屏障的吉水县城从来都是更加紧张的,一路上盘查颇为严格,饶是邹楠的举人身份也没让他得到太多的优待。

    好容易赶到了府城,那里已然是溃兵的海洋。市面上乱得无以复加,到处是连兵刃、盔甲都丢光了的溃兵,别看他们身上狼狈不堪的,但是抢起百姓的东西却依旧是蛮不讲理。动辄就是一顿毒打,本地的衙役和绿营对此也是视而不见,至于那些撤回来的将帅、官吏们与吉安府的本地绿营、官吏们也都是忙得不可开交,自然也没有太多功夫理会这些必要的发泄。

    邹楠循着记忆,找到了一个住在城内的故交。这人与吉安府的清廷官吏交往较深,而且性子颇为软弱,当初就没敢参与抗清运动,所以他一直以来也没有贸贸然的去对其进行吸纳。此间,寻到此人,邹楠打着访友的旗号前来,旁敲侧击的问询一些关于清军溃兵的情况,为免打草惊蛇,前前后后的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把所有头绪都捋顺了出来。

    “江西提标和九江镇标损兵不算太多,但也不少,主要折损的还是南赣本地的绿营各镇,很多营头现在就只剩下个名义了。另外,满洲八旗损伤过半,是被一支铁甲步兵击溃的。嗞嗞,先生可真是够狠的。”振奋过后,邹楠却突然发现,早前的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答,反倒是更加让他不能理解了。

    “都被打成了这个惨模样了,竟然还要守吉安府城,这苏克萨哈到底想得是什么啊?”

    ………………

    吉安府的天地会成员们还在等着邹楠的考察结果,甚至在等待着陈凯的那一声令下,局势一片大好,他们内心的焦急也不可避免。

    同样焦急万分的还有中间隔着明军的重兵集团,身处于粤北腹地,西南经标无非是趁着明军大举北上,在粤北的兵力空虚才能实现当下的威胁。然而,深入腹地终究是深入腹地,如今在英德县与明军也是对峙的状态,而向南骚扰过的清远县,那个叫做周全斌的武将似乎一早就看出了他们的意图,在那里严防死守,根本不给留半点儿的机会,实在可恶得紧。

    深夜里,湟水以南的清军主营处的中军大帐依旧是灯火通明。洪承畴这把年纪了,睡眠已经比年轻时少了不少了,但是到了这个时辰,他却依旧是站在铺平了地图的案前,弯着腰,眯着眼睛,就着灯火的光亮翻来覆去的思索着当前的战局。

    这一次的大战说到底就是李定国西进后广西、广东和南赣地区各方势力的重新洗牌,清军要趁虚而入,陈凯则是要借机啃下南赣的硬骨头,双方各怀心思,结果牵扯出了梧州、赣州和英德县这三处战场的敌我攻防。

    这些从发生伊始就尽在洪承畴的脑海之中,双方的势力在这广大的区域间犬牙交错,进退之间无不是数以万计的大军攻伐。当下,梧州是清攻明守,赣州则恰恰相反,唯独是这英德县是双方对峙的格局。

    身处于对峙的状态之中,洪承畴的目的自然是牵制住陈凯,从而实现另外两片战场的优势,无论这优势是以何种方式实现的,也都值得他冒这个风险。可是今日不同于平常,甚至确切的说入夜过后,看着这份地图,多年积累下来嗅觉使得洪承畴对于早前的信心却出现了微弱的动摇,以至于他在这一夜间更是连睡觉的打算也兴不起半分来。

第九十四章 落子无悔(九)() 
永历十年二月二十三,英德县的对峙依旧在持续之中,仿佛双方都打算就这么混下去,全然在指望着其他队友能够打破这一僵持的战局。

    肇庆府东北部的广宁县,这里从汉武帝平定南越以来就是隶属于四会县的辖区,一直到了明嘉靖三十一年当地大小罗山瑶民叛乱蜂起,明廷调集了超过七万大军才将其镇压下来,为了更好的维系这片土地的统治,于是割四会县之太平、橄榄、大圃、永义这四都地置广宁县,取广泛安宁之意。

    这前前后后的便是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其实从建制以来,迄今也有一百零四年的历史了。比之周遭的其他府县,她不可谓不是非常年轻的。而且,这个年轻的县在广东地面儿上也颇为低调,不仅仅是她的年轻,更加在于这个县正处于广东西北部的山区之中,毗邻广西最东部的怀集县,地理位置颇为偏僻。

    县境四面环山,中间一条绥江从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县,形成一个以绥江为轴线,两边高、中间低的斜凹地形。农业社会,农作物产量往往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水平。这里处于山中,最盛产的就是竹子,县境中部有些河流冲积出来的条状盆地,也是素来被称之为是竹子走廊的。

    这地方,说一句穷山恶水大概也不为过的。不过,地方财政不好,建制后明廷倒是很快为其修建了一座城池,围三百九十丈、高一丈六尺,门开三座,分别位于东、西和南三向,唯独是城北枕着那福星山,故而连城门都省了。

    春日里,广宁县从来都是阴雨连绵,让人好不爽利。倒是近两日却是难得没有下雨的,今天上午还露了半日的太阳,照得人暖洋洋的,就越加的让人提不起精神儿。

    城东的来会门,守卒懒洋洋的打着哈欠,看样子是昨夜没怎么睡好。如今,明清两军在桂东、粤北鏖战,从地图上看去,广宁县城正在那两地之间。不过,路从来不是照着直线走的,两地往来,北江和西江水道是最佳的途径。即便是非要走陆路,也断不会经过此处。这个县,终究是太偏僻些了。

    守卒如斯,门官儿也好不到哪去。这里照例是开着城门的,只是进进出出的人却难得见了。但若是不开城门了,这些守门的军官、兵卒们却也不会乐意了。毕竟,哪处的差事有这地方清闲的?

    现在已经是下午了,早上的慵懒劲儿却还没过去。他们早已成了习惯了,也并非是晒着太阳才会如此的。对此,似乎就连老天爷都是见怪不怪的,难得露个真容也见不得太多精气神儿,干脆也就更懒得露脸儿了。

    日子大概又是这样混了过去,再过些天就又可以拿到俸禄了,年岁稍大的守卒想着买了粮食过后还会所剩几何,年轻一些的则在还在发愁何时能凑齐了聘礼,好像邻家的青梅竹马下聘,就这么各怀着心思,一直到了城外由远及近的马蹄声随着风传来,他们才总算是提起些精神儿来。

    “这日子,还有骑马往咱们这地方赶的?”

    两个守卒不约而同的冒出这样的心思,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的疑虑中夹杂的更多的还是不安,而后者则竟还有些见得新鲜物事的兴奋劲儿油然而生。

    所幸,很快的城头上就有了消息,说是眺望远去,一队骑兵都是明军的装束,不由得放下了担忧的同时,只见得骑队转瞬即至,为首的那员骑兵更是挑着一根系着帛书的竹竿子,飞奔的战马将帛书扯得笔直。

    “竟然是露布飞捷啊。”

    年纪稍大些的守卒是见过世面的,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只不过,这里面却有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广宁县是隶属于肇庆府的,位于肇庆府北部,素来是受两广总督连城璧连制军节制的,可从这个方向看去,取得大捷的当是在北面,那两处战场可都是广东巡抚陈凯陈抚军主持的,没有道理跑这里来的啊。

    “别是陈抚军要向连制军耀武扬威的吧。”

    一瞬间,仿佛被脑海中激起的这么个念头给电了一下子。所幸,他现在即便是有心思也都放在养家糊口上面了,八卦那两个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之间的猫腻儿,也须得是在茶余饭后,而非是现在。仅仅是这一瞬间过后,放下了心思,他也就自然而然的变得更加无所谓了起来。

    “又不给赏钱,你们别苗头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

    城门不必关闭,他们也就不需要费那份气力了。只见得骑队由远及近,急剧扩大,可是临近了城池,却不见得他们有丝毫的减速,待到飞马跃入城门的瞬间,那个为首的骑兵更是将露布都扔在了地上。

    异象突生,未待两个守卒有所反应,只见得马刀顺势一带,那个年长些的就已经倒在了地上,而那个年轻些的也仅仅是多活了一个呼吸而已,就被紧随其后的那个骑兵砍杀当场。

    明军杀明军,这样的场面一下子就震慑住了城门左近的所有人,随即,只见得一支旗花上天,这队骑兵来的方向,马蹄声如雷鸣般响起。待到那支骑兵集团出现在官道的视线所及之处,却是一片的灰蓝色,犹如洪水般席卷而至。

    “大清兵至,降者免死!”

    这,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有预谋的偷袭。张勇和胡茂祯率领两镇的直属骑兵,约莫八百余众先期骚扰清远,随后未有返回湟水南岸的连营,而是绕进了山区直扑这广宁县城。

    已经有一队骑兵冲了进去,城门易手,连城璧这半年来饶是极力扩充军备也主要是将资源都集中在了督标上面,于各县的守军实在是微乎其微。此间,守军本就极少,城池自然也就很快的宣告了易主。张勇和胡茂祯随后便关闭了三座城门,尽力封锁消息的同时大肆搜集军需粮草,以为后用。

    “陈凯也许已经不在英德县城了。”

    “可是,经略,那支抚标还在那里啊?”

    “陈凯的抚标在,不代表陈凯就一定在。他若是真的不在那里了,那么赣州的战局只怕就要危在旦夕了。”

    经过了一夜的思索,洪承畴凭着他这么多年与流寇、与清军、与明军交锋所培养出来的战略嗅觉,凭着对陈凯多年来战绩的分析,虽说依旧不能确定陈凯并不在英德县城之中,但是危机阴云却已经笼罩在了清军的头顶。

    然而,陈凯在不在,他们根本没办法确认下来,因为明军占据着城池,以他们的兵力现阶段已经无法对其展开有效的攻城作战了。既然没办法进行试探,明军也不打算强行驱逐他们,那么双方就只能暂且继续维持着这么一个对峙的状态。可如果陈凯真的不在那里了,以着洪承畴的位置很难干涉南赣的战事的,就必须从另一个方向做出更多的事情来。

    八百余骑,携带着干粮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